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间理想(第9章) | 我们的二班
userphoto

2023.07.04 江苏

关注

第九章:关于中考的一场集体回忆

要不是同学在微信群里提醒,这期连载,拖延了快一年的时间。初中的时候,喜欢各种透明的东西,冰棍、玻璃和果冻,也喜欢两毛钱一袋的小南京冷饮厂的冰袋,吕教授告诉我牌子叫“小雨点”,冻的梆硬,拆开一角,靠着窗户,对着太阳,斜着眼睛看冰块里面七色的彩虹。因为这一点,我对物理有着深刻的兴趣,只不过,里面的各种公式方程和原理,对我来说就像军备竞赛落败的一方,考察我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程度不亚于一针麻醉剂。总的来说,我们那届的中考给我的刻骨铭心,不亚于滥伐货币的巫师,翘首以盼飞来又飞去的乌黑色的猫头鹰,在黑夜里嗷呜乱叫的样子。只不过很可惜的是,从孔老二开始,整套的教育历程,像熬得透熟的一碗剁椒皮蛋瘦肉粥,不咸不淡,辣的一比吊糟,在追赶各路应试高手的路上,如果还想着继续前进。我初三的时候就总结过若干个方法,最好的一种,也是最取巧的,反复翻炒,就像水口街头炒毛栗子的炒货店,等到积累到一定的温度,噗呲一声炸开。这些日子,为了教我们家大宝《史记》,又把关于它的注释本给翻阅了几遍,写文章也是一样,如果不想写的吐血,只有引刀自宫了,只不过,老牛拉破车,浪得几份破名罢了,中国人自己的学习体系,往往是含蓄的,有精神没有深度的。记忆犹新的初三下学期,身边的同学走的走留的留,出门溜达,游戏厅和录像厅,傻傻的看着门前的各种港台片、各种进口片,还有《金瓶梅》的各种电影版本,谁也料想不到,多年以后参加工作,作协的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写的第一部论文,便是关于金瓶梅史论的研究。与之相比,我并不擅长在万物生长的田野里,彪悍凌厉地生存,像一块精神分裂天生反骨的高粱饴,看上去软绵绵,时间长了,令人作呕,仿佛各个景点都能看到乾隆老爷子的题词,就像爱奇艺的弹幕一样,没办法屏蔽,全是废话。

其实自从几个最好的朋友,在中考之后陆续离开,便会觉得青春已然结束了。想着自己从此会变得世故、圆滑、孤单和一言不发,事实上并不是如此,直到若干年后,遇到一位老同学,最好听的一句话便是:你咋一点儿也没变啊。

同学群连续冷了好些日子,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几年前,那会儿没有疫情,来去自由,核酸像一场噩梦,仿佛又是好多年前的事情。至于对我来说,中考的噩梦程度,不亚于高中的程度,毕竟高考那会儿,会的该会,不会的只考蒙。中考嘛,像茶叶在茶壶里泡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即便是茶水喝光了,茶叶被倒出来扔进垃圾桶,茶气的臭味依然存在。我在一篇散文里写过中考前连续的梅雨季节,天空是灰蒙蒙的,偶尔晴朗,偶尔濡湿的气息,斑驳的水泥地面,跟《肖申克的救赎》开头监狱门口的道路,是一样一样的,一滩滩水洼,浑浊不堪,仔细看地面的纹路,一定是有人用竹扫把打理过的。晚霞落地,门口破烂不堪的花圃里,长着倔强的狗尾巴草,两只红蜻蜓,飞来飞去,记不得少年的时候,遇见她,是哪一天呢?其实,从小到大哦,想不明白的事情挺多的,为了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目标,动心忍性,不骄不躁。再比如,会想着什么样的姑娘好看,遇到的时候,连空气都是新鲜香甜的,哪怕是交作业的时候,作业本叠放在一起,会觉得眼睛不那么近视了,大脑皮层里,浮起波澜,仿佛酒精路子上炖的火锅底料煮着我最喜欢的阳春面,透香透香的。这到底是为啥呢?少年时代的所有情绪,一定是有人特意安置好的阴谋,不然从我们中考到我们的孩子参加中考,过了三十年,照样对这个期待乐此不疲,成绩炸裂的也有,考试翻车的也不少,对于小老百姓来说,内卷越来越厉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独生子女的存在,不像上一辈人,家里弟兄几个,分工明确,考大学的考大学,种地的种地,做生意的做生意。而如今,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娇生惯养耗资源消费的程度,没准比两个三个还要多,两个娃的时候,大家要公平,要教育两个人,分工明确,老早就想好了,哪个留身边,哪个赶出门。当独生子女横行的时代,大量的资源涌到一个孩子身上,家庭全部希望的寄托。关于这个棋盘的推演,是有点道理的,病理找到了,所有人卷相互卷死的模样,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个月在书店读到郑也夫先生的一本生物学著作《神似祖先》,写的很有意思,人的很多动向是由生物学推导而来的,远古遗传下来的底层密码,什么也改变不了。比如面对野兽第一反应是逃跑而不是像武松那个二愣子拎着拳头上去干,比如饿了三天好不容易弄到一顿美食被人抢走人的第一反应却是不服就干。生存的法则,在远古时期设立的生物学逻辑,我认为并不是智商,反倒是情商。智商这个伪命题,就爱因斯坦牛顿弗洛伊德等大腕来说,智商越高,在生活中的运用没有毛关系,甚至跟这个社会的竞争力关系不大。像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普通智商已经够够的了,又不用你去研究天眼原子弹航天飞机。想起在中考前的一年,做的重复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对学习已经产生极度的厌恶,深陷阴沟,无暇仰望星空。有个国外生物学者做过一个实验,一只公的小白鼠,看见一只母的小白鼠,两小时的时间能交配七八次,可是接下来的时间,再也没有兴趣了,直到一只新的母老鼠再次出现,它又能在两个小时内交配七八次,甚至更多。这是生物的基本密码,环境的刺激,对于欲望的激发是有用的,反倒是神经系统过载之后,只有寻求全新的刺激,再做出新的反应。

我是这么得出最新的研究成果,重复的学习,其实是扼杀兴趣工具。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因为我们在牢笼里,憋压太久,内在的满足感往往被外在的虚荣给抹杀得一干二净。简单道理,伟哥吃多了,自己就不行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总而言之,当希望有机可乘的时候,老是在想,如果将来能考上大学,拿什么换都可以。像一座饱经风霜的古老教学楼,兀自立在金色的阳光里,对放学的铃声饱有着强烈的希望。所有高矮不一、脸蛋葱白红润、身材丰腴和纤细的人,焕发着青春活力和朝气,像极了流入河流的小溪,低声诉说着她们生活的小事、她们的悲伤和快乐、她们的愿望。相比来说,所有勤奋的人,无疑是将来拥有着优秀的人生,以及日后辉煌的事业,光明的未来。

生活中的艺术,往往有一件事是不能忽略的,那便是兴趣。当五七干校转学来了三十多个同学的时候,才意识到真正压力的存在,首当其冲的我被挤到最后一排,黑板报擦得干干净净,上厕所全靠从桌子上跳下去,享受着窗外的微风,雨天的路灯,还有长进窗户颤巍巍的绿叶。可是依然没有能克服被噬咬的烦恼,以及对暧昧的憧憬,只不过我们在待人接物的表面,比起所有人来说,惊人的后知后觉,哪怕自知自信力超强,当我开始认真学习的时候,距离中考的倒计时,在黑板的右侧,变成刺眼的十位数了。时间轰轰烈烈地往前开,经过的不仅仅是几条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店铺和我们自己的影子。比如放学时候,路过美发店,清晰的看清自己的脸,苍白和渺小,头发卷曲,自私和空虚,以及所有人恬不知耻的愚蠢,太阳开始把所有人的影子拖得老长老长,漫无目的,惊心动魄。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昆曲里面的几句套语:五更三点望晓星,文武百官上朝廷。有点像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思之略显落泪,通俗略显神秘罢了。反倒是自己并不知晓未来的日子,是进厂打螺丝,还是将来会实现梦想当一个作家,甚至没想过几乎会当一名老师。我是对学校的生活,太过于熟悉,四岁多的时候就被当老师的父亲,带到校园体验生活,生活如戏剧,有戏剧就有冲突,就冲突就有磨难,有磨难就有麻烦,甚至是滑稽,并且在自怨自艾的过程中,生活失真,盯着天上飞来飞去的麻雀,风来到了小小的校园院落,旧时如烟,世界永久。

直到若干年后,成功跨过高考的门槛,也经常在梦中,想到那个岁月,如果重来一回将是会怎么样呢?一切是基于对世界的奇思妙想,哪怕重来一趟,依然还是逃避不了本该有的状态,相互卷到发霉,各种模拟试卷累积成山,该不会的题目,搞死也不会,感兴趣的,一定是拿到语文试卷的时候,翻到作文那一栏,刺激的作文题目,可能是对考试最大的期待。没有人会对自己宽容,就像对待这个世界一样,装进笼子里的人生,直到飞出来的那一刻,却发现离不开固有的模式。这一切,变化很快,让人无法预料和原谅。

临毕业之际,其实每个人的将来的生活,早已经定型,无非三条路供我们所有人选择,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辍学。其实结果对我来说,非常明显,一点儿也不差异,复读一年的道路,早已经决定要走,真正觉得不合身的,像极了屋檐下如同绳索一般粗白的雨水,哗啦哗啦地,没早没晚,没日没夜,听不清外面的人说着些什么,当时已经觉得害怕极了。幸而每个人的路,是独一无二的,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时代,过早的分流,反倒是人生一次全新的抉择,并不妨碍我们所有人将来掌握幸福的能力,以及将来内卷自家孩子的考试基因,这是自带的流量,没有人能逃避得了。我们之所以无法逃脱,可能不善于修桥,修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通路,反倒习惯于修建围墙,把自己包围在里面,把孩子包围最里面,用心的保护,用心的内卷。快写完这一段,阳台外面的月亮,已经圆润发黄,外面没有人打更,却有着灯火下用力的孩子们。

想起了张爱玲先生的一句话:

——我那可爱又可哀的年月啊。

当我还没有做好迎接二十岁的准备时候,挺纳闷的,却发现四十岁的年纪,被谁用背后狠狠的推了一把。

曾经也以为,将来二十岁的年纪,是鲜花,是远方,是浩瀚的大海。

但实际上,我们所有人都在寻找自己,闯进迷雾,无法乐观,当然了,也没有勇气,一路颓废到底。

希望孩子不要像我们这样,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人生。

(未完待续)

人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作者 | 老环

·············   ◆◇◆◇   ············

人间理想里的人间值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孩子天生很专注,反倒是被家长损害了
天不生无用之人
情绪的稳定比高智商更加重要
第12集34:教育焦虑,你有吗?
爱与尊重
“名校毕业,也无法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卷无可卷,是人间的无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