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侯俊山

侯俊山 (1854 — 1935) ,河北梆子的创始人之一。名达,字喜麟,万全县东红庙村人,晚年移居到张市桥西区行宫巷。侯俊山自幼学习晋剧,天资十分聪颖,后经名师点传,唱念做打俱佳,旦行及红、黑、生、丑均臻于上乘。

  • 中文名

  • 侯俊山

  • 别    名

  • 喜麟

  • 出生日期

  • 1854年

  • 逝世日期

  • 1935年

  • 出生地

  • 万全县东红庙村

人物简介

编辑 语音

清末民初,北京演艺界梆子腔鼎盛,名伶辈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推“十三旦”侯俊山。时人对他的评价很高,清大学士徐桐麟曾赞誉其:“状元三年一个,十三旦盖世无双。”鲁迅说:“老十三旦七十岁了,一登台,满座还是喝彩。”

成长经历

编辑 语音

侯俊山两岁时母亲病故,父亲把他寄养在怀安县两旗屯村的姥姥家中。两旗屯秧歌剧兴盛,每逢过年过节,必定要唱戏闹社火,侯俊山看戏如痴如醉。舅舅看他是个唱戏的苗子,就让他拜村里的秧歌艺人为师,并登台演出。
侯俊山9岁时进了张家口的山西北路梆子戏班,学旦角,他技艺提高很快,10岁便登台演出了一出小戏《鬼拉腿》,博得满园观众喝彩。13岁时,侯俊山出科,“十三旦”的艺名传遍张家口。

经典曲目

编辑 语音

他 13 岁出科便成为顶梁柱,“十三旦”艺名不胫而走,传遍张垣。 17 岁时,到北京改唱河北梆子,“艳名扫噪京都”,有口皆碑。当时主演《打金枝》《辛安驿》。光绪元年在福寿堂演出《回荆州》,饰孙尚香,名声大振,被誉为京伶八杰之一。光绪十八年,他被送入升平署( 清宫演戏机构 ) ,入宫唱戏达 10 年之久,慈禧赠其黄马褂、戏装、赐六品顶戴,并认侯为“御儿”,赐字“喜麟”。庚子后,不满时弊留须罢戏。他曾到上海、天津演出,使两地观众为之倾倒,上海百代公司曾为他录制了唱片。他把山西梆子的精华融进了河北梆子,开创了唱腔风格独具的京梆子,深受欢迎,他自然地成为河北梆子的创始人之一。他戏路颇宽,集武生、各种旦角于一身,在《三上轿》《断桥》《牧羊卷》《三堂会审》《烈火旗》《铁弓缘》《蝴蝶梦》《凤仪亭》《伐子都》《迷人馆》《八大锤》《回荆州》《青石山》等戏中均演主要角色。他还将京剧、河北梆子的精华带回张家口,融进山西梆子,对山西梆子的发展与改革做出了杰出贡献。凡义演活动,他均积极参加,有时一次捐献白银就达 500 两。他与梅巧玲程长庚徐小香等京剧大师过往甚密,王瑶卿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谭鑫培杨韵谱等都对他称道有加。 1935 年五月初一日侯俊山病逝,享年 81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山杯”全国首届诗歌散文大赛来稿刊登(第四期)侯俊利作品
【散文】最美的春光/侯维俊
侯俊辉最佳金曲
【有奖征文】侯俊利 | 春雨(外两首)
侯泽俊《我们来到森林》
【抗疫诗歌】山东新泰∣侯俊利:这个春天(外二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