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买的不是保健品,是寂寞

新疆网讯(记者刘薇)一栋写字楼每天都有上百名老人进出,像上班一样准时,他们究竟是在干什么呢?对此,老人的回答是:花钱买“舒坦”。

老人每天按时听课

10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友好路的天一大厦B座时,看见门前站着许多老人。由于大门设有门禁,一有人开门进出,这些老人就赶紧跟着进入大厦,然后乘坐电梯上楼。见此情形,大厦保安在一旁摇摇头,无奈地说:“这些都是去6楼、10楼、15楼、21楼的。这几层都是卖保健品的,他们每天都去听课,准时得很。”

随后,记者跟着两位老人来到15楼的一间住宅门前,发现该房间的客厅已被改成了教室,里面坐满了正在听课的老人。记者想以听课者的身份进入,但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只有老年人可以进入。当记者称自己是替家人先来咨询时,这名工作人员则警惕地询问记者是如何得知该处、是否有联络人等,并要求记者下次带着家中老人一起来。

因此,记者只能在外面等着。大约过了20分钟,课终于讲完了,但老人们并未离开,而是跟随一名工作人员进入另一间房,向一名女子交费,排队购买保健品。该女子会用一本笔记本记下每位老人的姓名、年龄、住址、疾病与联系电话等。

记者从门外看去,发现这间房的四周摆着保健品、按摩椅和按摩垫。门口的工作人员说,这些都是送给会员的礼品。他介绍,该保健品公司在乌市成立已有一年的时间,平均每天有200名老人前来了解养生保健知识,或做理疗。“我们常联系专家来给老人针灸、理疗、授课,都是免费的。”当记者问他,全免费还如何盈利时,他指着一间关着门的房间说:“给老人卖屋里的保健品。”

瞒着子女买保健品

大厦的住户朱先生说:“我提醒过来这里上课的老人,当心上当受骗,可他们根本不听。”

“每天都有上百名老人来上课,买保健品,容易扰民。不少业主都向社区反映,甚至还报过警。但他们什么手续都有,报警也没用。”大厦保安说,许多老人是瞒着子女来买保健品的。子女发现后来这里闹着要退钱的也不少。有的老人平时生活很节俭,可买起保健品来出手很阔绰。

随后记者走访了其他楼层的保健品公司,那里都坐满了听课的老人。

“陈阿姨、李阿姨慢走,路上小心。”一名工作人员搀扶着两位老人等待电梯。老人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说:“我就喜欢这个姑娘,嘴巴甜,心眼好,不像我家的孩子,就会顶嘴。”

只是希望多被关心

80岁的魏先生告诉记者,他是经人介绍来这里听课的。“既能免费听课,有时还能领到鸡蛋、大米之类的小礼物,我都拿回家了。”记者提出想去他家里看看他拿到的礼物,老人欣然同意了。

魏先生的家约60平米,收拾得很整齐。到家后,老人拿出一个纸箱,里边放着毛巾、香皂、冰箱贴……老人说,这些都是他参加免费讲座得来的赠品。

房间的窗台上摆着3盒糖尿病人吃的沙琪玛,上面贴着“72元”的价签。魏先生说,他知道这些产品比超市贵,但他心甘情愿花钱。“经常免费听课、做理疗,不买点产品怎么好意思?”

魏先生说,他的老伴已经去世,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才回家一趟,平时一忙起来也顾不上打电话。他怕给子女添麻烦,有个头疼脑热他都瞒着子女,只能向保健品推销员倾诉。“他们嘘寒问暖,几天没去还会打电话来问问我,真是贴心。”

魏先生说,他并不是看中赠品,也不是想买保健品,而是享受这种被关心、关注的滋味。

随后,记者拨通了魏先生女儿的电话,将魏先生的情况转述后,她沉默了片刻说,她之前一直误会父亲是贪小便宜,还说过他几次。现在她才知道是自己忽略了老人的感受,今后会多关心父亲。

□专家建议

子女应多了解老人心理需求

自治区团校副教授、社会心理学家周小西说,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机能衰退,容易产生惧怕心理,因此更加渴望被关注。当家人无法满足要求时,就会向外界转移。而保健品公司擅长“亲情”营销,推销人员对老人嘘寒问暖,填补了老年人缺失的快乐感,许多老人就心甘情愿花钱购买产品。她建议子女多关心、陪伴老人,了解老人需求。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新疆网官方微信!(微信号xinjiang9657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辈痴迷“集体养生” 后生莫谓“唔关我事”
老人拒买保健品被索钱买赠品草鱼 一条5000元
记者卧底保健品公司,揭秘老人为何痴迷于保健品?
阿婆买50万保健品堆满房间:知道是洗脑但难拒绝
碧翰烽:为何不少老头老太太起大早被人叫去上健康课?
1传144:中老年养生课堂背后的“温情陷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