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


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

——《至言总养生篇》


【译文】

常用真实诚挚的心恭敬地对待人事,千万不要用发心不真的行善取悦他人。

【解读】

古代儒家认为至诚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朱熹集注:“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就是如果能够以极其诚恳的心并且永久地保持下去,则天地都可感动,金石这类坚硬的东西都可打开。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儒家“八目”,可见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于格物,格物就要恭敬于物,以内心深处所发之诚意,恭敬地对待人和事。

当我们带着真诚而无私的心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会给别人带来极大的触动,太多的的感动,也会成为一种美好的精神力量,有可能会改变人对生命的认知。

《菜根谭》中说:“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若小人之自新。”翻译成白话就是: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假装为善,就与恣意作恶的小人一般无二;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改节易操,还不如一个痛改前非的小人。

人千万不要用发心不真的行善取悦他人。

做事的出发点,不再是为了自身的长进,而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只是为得到别人的赞扬,这一切就变得本末倒置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曾国藩全集摘录
读讲经典:学习是第一生产力
王阳明心学:初学者如何修心
中庸提出如何进行自身修养
文 盛 实 衰
传习录【五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