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雄帝王

英雄与英雄惺惺相惜,英雄与英雄有难以割舍的情缘。对英雄帝王的论述莫过于辛弃疾的词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是一首好词,毕竟辛弃疾是宋代豪放词风的代表人物。尤其是这里面提到了两位英雄人物,一位是三国时的吴主孙权,另一位是南北朝时南宋开国之君刘裕。词作为英雄作了定论,英雄为词作增色不少,可谓相得益彰。

在词作中如此评价孙权和刘裕的辛弃疾是何许人也?辛弃疾本身就是一位传奇英雄,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灭亡,南宋开始的年代。宋金战乱不止,辛弃疾少年英武积极抗金,并有过五十人夜劫金营,活捉叛徒的壮举,这在历史上恐怕是少有的,《三国演义》里有过长坂坡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但毕竟是小说。由此可以看出,孙权、刘裕的确是英雄,英雄惜英雄也不足为怪。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创立者,16岁继承父兄基业。占据江东,虎视天下。尤其是赤壁一战,更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南下。一路连战皆捷,声势浩大,兵锋直指东吴。当时曹操83万人马,孙权不过5万人马。大多数官员皆主张降曹。就连孙策的托孤之臣张昭也力劝孙权降曹。然而孙权力排众议,拜年仅33岁的周瑜为大都督与曹操决战。一场大火烧得曹操几乎命丧东吴。没有实力南下征吴。

宋代大文豪苏轼对此战极为赞赏。也因此写一曲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词中苏轼极力赞扬了周瑜的英俊形象,以及其所建立的盖世奇功。我们不否认周瑜是英雄少年,但如果没有孙权的支持,恐怕也难建立这千古奇功,孙权在百官皆主降的情况下,急召周瑜,周瑜受命于危难之际,一举成名,让孙权成就了千古霸业,也让自己名垂千古。孙权的高明之处,就是选对了人,看中了周瑜。不然赤壁之战,可能会是另一番结果。三分天下有可能化为泡影,又何来英雄之名。

东吴建国后,一次派使者赵咨出使曹魏。

曹丕问吴国的使者赵咨:“吴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赵咨回答说:“是一位聪睿、明达、仁慈、智慧、雄毅、英略的君主。”曹丕问他有何具体表现,赵咨解释道:“鲁肃出身贫寒,他能起用,证明他的聪睿;吕蒙是一普通士兵,他能提拔,证明他的明达;收留了你们的大将于禁而不加害,证明他的仁慈;攻占了荆州,但没有发生激战,证明他的智慧;占据三州,虎视天下,证明他的雄毅;委曲求全,敬奉陛下,证明他的英略。”

就连写《三国志》的陈寿也说:“孙权屈身忍辱,任用人才,崇尚计谋,像勾践一样奇异,的确是人中豪杰,所以他才能独据江东,成就三足鼎立的霸业。”

词中的另一位英雄刘裕早年丧父,家境贫寒。青年时代曾挥汗躬耕于田野,上山砍柴,下泽捕鱼,倍尝生活之艰辛,因此养成终生简朴的习惯。晚年当了皇帝,还在后宫独辟一室,珍藏着他曾用过的农具。

刘裕在东晋末年南北朝混战之际,崛起于行武,终其一生,戎马倥偬。这位靠战争登上皇位的农家子弟,胸有韬略,勇武善战,确实充满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慨。在刘裕只是桓玄手下的一个小头目的时候,当时桓玄已经篡位,他的夫人私下对桓玄说:“我看刘裕龙行虎步,风度不凡,恐终不能为人下,不如早点除掉他。”桓玄说:“我刚刚平荡中原,眼下正是用人之际,非刘裕无可用者,等天下平定后,再作打算吧。”等再作打算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后来刘裕南征北战,确实坐了天下,然而他为夺天下,为巩固政权,残杀许多也许不该杀的人。明代进步思想家李蛰每当评点历史遇到滥杀无辜的人物时,总要在杀人的情节下加注一笔:“中毒了”或“又中毒了”,而到杀人者的子孙后来又被别人杀害的时候,他一定要照应一句“毒发引”。

公元410年,刘裕消灭了南燕,生俘燕王慕容超,送到建康将其斩首。燕都被破后,南燕自王公以下三千余人全部被斩杀,家属一万余人沦为奴隶,燕都被夷为平地。随后,又以图谋不轨的罪名铲除了和他一起举事的刘毅及其部属谢琨等人。

公元418年,刘裕代晋称帝前,万事俱备,只因当时有一句谶语:“昌明(晋武帝司马瞪字昌明)之后有二帝。”他想在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后再主一帝,以应“二帝”之畿。于是他派人缢死安帝,立恭帝司马德文为帝,一个月后又将其刺杀。

“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不应否认刘裕在东晋和南北朝这一被学者称为“一体化调节失灵”的混乱时期,在五十年左右,大大小小的称帝者竟达145人之中,确实是一位乾然卓立的佼佼者。

在众多的封建帝王中,为什么辛弃疾单说孙权、刘裕是英雄,这有可能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金人入侵,朝野难安,一边倒的投降派使辛弃疾愤慨之极。他希望南宋王朝的统治者也能像三国的孙权一样力排众议,清除奸佞,抗金复国。怎奈向往中的事物是美好,总代替不了现实,南宋朝廷的统治者毕竟不是“孙仲谋”只能做乐不思蜀的“刘禅”。历史已逝,时势造英雄,虽说东去的江水淘尽英雄,毕竟英雄在后世人的心目中还是有份量的。(唐.赵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品男人周公瑾
鲁肃简介 名人传记 鲁肃
三国鲁肃:大智与若愚之间,只隔着一个忠厚的距离
南京帝王往事2:孙权在此
三国地图,曹操赤壁战败,刘备得益州,天下三分
随便﹙偶尔﹚翻翻之夜读三国--生子当如孙仲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