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奇判——莫须有

“国恨家仇何处寻,西子湖畔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这是对忠魂的慰祭,对英烈的礼赞。

岳飞是南宋民族英雄,金兵南下时,岳飞意气风发,主张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而且在抗金中建树不凡,因此成为一代名将。可就是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却被卖国求荣的秦桧害死了。关于他的死,《宋史》在他的本传最后连写,“呜呼冤哉!呜呼冤哉”八个大字,十分注目。

岳飞河南相州汤阳人,自幼贫苦,文武并修,自学上进。可惜岳飞生不逢时,大宋王朝已经走过了它的辉煌时代,进入末期。当朝的徽宗皇帝,是个琴棋书画样样出色,唯独不知如何治国的风流天子。在他穷奢极欲、大肆挥霍的影响下,朝政极端腐败,阶级矛盾便日益激化了。同时,久已存在的民族矛盾,又出现新的情况。原居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建立了金国,势力急剧扩展,大举攻辽,十年之内基本上攻占了辽国全境,对宋王朝构成了新的威胁。

“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况且国难当头,年方二十的岳飞,毅然投军杀敌,母亲姚氏请人在岳飞的背上深深地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从此,岳飞便把这四个大字,作为毕生追求的信念,奔赴沙场,死而无悔。

靖康元年冬,康王赵构来相州,遂建大元帅府。次年春,金人虏徽、钦二宗北去。康王即位南京(今河南商丘),是为高宗。岳飞当即上书请“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不久,往河北投奔张所,转战太行山。后归宗泽,防守东京、河南。至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高宗慌忙渡江逃往杭州,岳飞只好随军撤至建康(今江苏南京)。这年冬天,金兵渡江深入江浙,岳飞转战南北,六战皆捷,移师广德、宜兴。次年五月,趁金军北返之机,在常州、镇江、清水亭、牛头山、静安镇等地,伏兵截击,大败金兵,遂收复重镇建康。这是岳飞参军以来取得抗金战争最大的一次胜利。战后到杭州奏捷献俘,高宗细加询问,特予嘉勉。不久,即授武功大夫,通秦镇抚使,兼知泰州,成为南宋政府日益倚重、独当一面的要员了。

从此以后,岳飞更是意气风发,大显军威。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赴临安朝见,获赐高宗亲书“精忠岳飞”绣旗一面,充任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驻军江原。得到高宗的批准,即于五月出师,陆续收复郢州、随州、襄阳、邓州、唐州、信阳等州郡,初步实现了收复失地的愿望,移屯鄂州。五年,作《送张紫岩(浚)先生北伐诗》,有“长驱渡河洛,直捣向幽燕”句,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六年,奉命移屯京西,破镇汝军,复商、虢等州,又长驱伊、洛,再援淮西,进军蔡州。七年,请以本军进讨伪齐刘豫。八年,赴临安朝见,反对和议。九年,派张宪率军西京祭扫北宋后陵。十年,进军中原,大败金军于郾城、颖昌,连复蔡州、淮宁、郑州、汝州、虢州、河南等地,直抵朱仙镇。忽然奉命班师,功败垂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岳飞自北宋末年参军抗金,胸怀“精忠报国”的壮志,不怕艰辛,历经磨难,矢志不移,为宋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正因为如此,他也从普通一兵,逐步升官晋职,做到了“少保、武胜定国节度使、充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河南诸路招讨使、兼营田大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五千四百户、食实封二千三百户。”这长长的官衔,当然来之不易,即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南宋政府对他出生入死、奋战沙场,为国立功的肯定。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功臣,从战场上回来不久,便被人诬告“反叛朝廷”。

“反叛”二字当然与“精忠报国”是决不相容的。不仅岳飞会感到万分气愤,不肯服罪;就是被秦桧派来主持审判的何铸,在事实面前也不好反白为黑,诬陷好人!

岳飞不会反叛朝廷,还有一个证据是他一贯主张迎还二圣。二圣,指北宋最后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他们在“靖康耻”中,被金军俘虏北去。作为大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皇权的代表、国家的象征。在那个时代,君辱臣死,君死国亡。皇帝当了俘虏,自然是国家的奇耻,臣民的不幸。凡是有爱国思想、不愿甘当汉奸的人,都把收复失地、迎还二圣,作为自己为国尽忠的具体表现。岳飞与当时广大爱国军民一样,显示得尤为突出和强烈。

早在高宗刚即位时,岳飞就上书请“恢复故疆。迎还二圣。”建炎四年《题广德金沙寺壁》又有“复三关,迎二圣”之语。绍兴元年平军贼李成,驻军洪州,在《题翠岩寺诗》中写道:“行复三关迎二圣,舍酋席卷尽擒归。”二年七月在湖南永州《题祁阳大营驿壁》中说:“迎两宫不朝,宽天子宵叶之忧,此时志也。”五年在《乞宫祠札子》中仍说要“奉迎二圣。”到七年,得悉徽宗已死,提法稍有改变,在《乞宫祠札子》中换成“迎还太上皇帝梓宫,奉天眷(指钦宗)归国,使宗庙再安,万民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

由此可见,“迎还二圣”是岳飞的一贯主张,与收复失地具有同等的意义,既是爱国主义伟大情操的表现,也是忠心报效大宋王朝的誓言和证明,哪有半点叛逆的影子呢!可是,这个口号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确实也容易引起某些人的误会与怀疑。

明人文征明的《满江红》说:“岂不念,中原整;岂不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何必属。千古休夸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清人郑板桥的《绍兴》诗也说:“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他们都认为岳飞“迎还二圣”的口号,触犯了宋高宗的忌讳,是后来被杀的祸根。

可是,“迎还二圣”在岳飞的心中是收复失地的同义语。在宋高宗的口中却要打些折扣,他把它变成了求和的理由,仅仅为了不被人骂“忘其父兄”,失地可以不要,甚至只要母后能回来,钦宗不回来也是可以的。口中一套,行动中另一套。因此,文征明和郑板桥的看法,不是完全没有根据。据赵甡之的《中兴遗史》说,太学生陈东就是因为上书“上不当即大位,将来渊圣归来,不知何以处此。”结果被杀。无名氏的《朝野遗记》记载:韦太后归朝时,钦宗拉着她的裙子说:“汝归,与九哥言之,吾南回,但为太乙宫主足矣!”可是,韦后见到高宗并不真想钦宗回朝,“所见大异,乃不敢言”。当然,是指高宗并不真想钦宗回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高宗这个阴暗的心理与岳飞被杀还是有些关系的。

更重要的是,随着岳飞功劳的日高,兵将的日多,权力的日大,与高宗之间确实出现了一些矛盾;而且,这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还在日益明朗和激化!

绍兴七年正月,高宗和宰相张浚商议,欲乘胜恢复中原。考虑到近几年来,岳飞在战场上的表现,及其在诸将中的声望,都是非常突出的,如果要在抗金方面有所作为,自然非他莫属,便下令岳飞速来奏事。

三月九日,岳飞到建康受到高宗接见,经过多次交谈,高宗认为他见识大有进步,议论皆有可取;决定加以重用,特下手诏:“卿等久各宣劳,联所眷倚。今委岳飞尽护卿等,所宜同心协力,听飞号令,如朕亲行。”

岳飞对高宗这一决定,自然感到极大的信任,必须加倍努力,决不辜负知遇之恩,当即亲手写了北上用兵的详细计划,进一步表达了“致身报国,复仇雪耻”的决定。

谁知,转瞬间高宗对岳飞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来这时秦桧又担任了枢密使,极力宣扬和议,遥尊韦氏为皇太后,高宗说:“太后春秋高,朕朝夕思之,屈已讲和,正为此耳。”宰相张浚则认为统一节制全国的军马,指挥北伐的重任应该归他自己,不能交给岳飞。秦张二人各从自己的角度提醒高宗,不能让岳飞有太大的权力,会出现尾大不掉,威震人主,难于控制。高宗于是改变主意,写了个手诏给岳飞:“淮西合军,颇有曲折”,要他去见张浚。张浚闭口不谈高宗曾经答应岳飞扩军,将淮西军归他节制的事;反而用征求意见的语气问岳飞将淮西军拨给王德、昌祉、张浚、杨沂中等人指挥,行不行?岳飞直言不讳地说这些人都不行。张浚以宰相之尊,听了岳飞的话,怫然而怒说:“我早就知道,非你不行。”岳飞也愤然回答说:“你征求我的意见,我不敢不谈个人的看法,我决不是想自己一定要得到那些部队!”说罢愤愤退出,立即上奏请求解除军务,不待批准便于三月下旬离开建康,溯江西上,回到庐山东林寺,去给亡母守孝。

张浚对岳飞这种“抗上”的行为,极为不满,多次在高宗面前说:“岳飞积虑,专在并兵,奏牍求去,意在要君。”高宗果然认为岳飞居功骄傲,飞扬跋扈,不能容忍。便派兵部侍郎张宗元去担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判官,想乘机剥夺岳飞的军权,幸好有人及时劝解高宗,岳飞本是粗人,受不得委屈,只是所见不同,也许别无他意,忠义可用,应予谅解。于是派人去庐山,赐诏抚谕。来人以死相请,岳飞只好回朝。岳飞见到高宗后,承认有罪。高宗当然好言相慰,当即召还张宗元,让他仍回鄂州担任原来的湖北京西路宣抚使。一场君臣之间的矛盾终于缓解了,但再也难以弥合这已经出现的裂痕。

回到鄂州以后,岳飞在半年之内多次奏请,“以本部军进讨刘豫”,“乞进屯淮甸”,“计间伪齐”,“请乘金废立之际收复中原”;然而,所得到的答复,无非“卿其勉力”、“惟俟机会”、“行边备守”等虚伪委婉的应付之词,根本没有诚意。

到这年冬天,岳飞接到回朝奏事的命令,便与随军参谋官薛弼一道乘船沿江东下。途中,岳飞对薛弼说:“我这次回朝,准备奏陈一件有关国本的大事。”薛问何事?岳飞说:“近得金人情报,准备将钦宗的儿子赵谌送回汴京,立为傀儡,阴谋制造两个宋朝南北对峙的局面。因此,立储实为我朝当今国本。皇上后嗣乏人,不如将在资善堂读书的养子赵伯琮,正式立为太子,以便破坏金人的阴谋,安定人心。”薛弼认为身为大将不应干预这样的事。岳飞说:“臣子一体,应当直说,不必顾虑什么形迹了。”

岳飞到达建康后,受到高宗的接见。在谈过一般的公事后,岳飞进读了请求立储的密奏,读着读着,发现高宗的脸色不好,加之一阵风来,奏纸随风摇动,他的手和声音也不觉颤抖起来,勉强读完之后,便诚慌诚恐地俟立一旁静听吩咐。只见高宗冷冰冰地说道:卿言虽忠,然握重兵在外,此类事情不是你所应当参与的啊!岳飞听了,顿觉犯了武夫干政的疑忌,只好神情颓丧地退出。接着,高宗便接见薛弼,首先问他可知道岳飞奏请立储事,薛弼只好说“臣虽在幕中,但从未听他说过此事。这次来行在途中,常见他在舟中练习小楷,知道他在书写密奏,他的所有密奏都是自作,外人从不参与。”高宗说:“你可按照你的意思,开导他不应参与这种事,也可告诉其他幕僚不参与。”从这件事看来,高宗对岳飞的疑忌更深了。

可是,岳飞回到鄂州军营后,仍然念念不忘他的北伐,要求给自己增兵。绍兴八年正月,他又向高宗上书,说明他驻防的这个“上流”重地,范围过于辽阔,万一金军南犯,自力有限,难以照顾周全。因此请求增加兵马,相机进取。哪里知道高宗对他更增长了戒心。高宗从维护个人最高统治地位的角度看问题,认为诸将之兵不能太多,“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古人所戒。”因此,与其把兵添给大将,不如另增几位将领;宁可减少岳飞的防区,不可给他增加兵马。于是,出自一片忠心,保卫大宋王朝的种种计划与请求,不仅未被采纳,反而受到无端的疑忌,怎不令人丧气与委屈呢?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佞”是杭州岳王庙里秦桧跪像的一幅对联,由此可见国人对秦桧的愤恨。据说,乾隆年间一位姓秦的进士是秦桧的后人,他到杭州看了岳王庙后说了这样两句话:“人言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看来秦桧卖国贼的形象可能是永远也洗刷不清了。

岳飞很难理解高宗为什么不同意他“相机进取”去收复中原的失地。他哪里知道高宗这时正在准备与金人议和呢!很快他就知道了。

绍兴八年三月,一贯推行投降路线的秦桧,重新担任了宰相,并且兼任军事职权的枢密使。他一上台就加快议和的步伐,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派王伦去金往返穿梭密议,进展颇速,即将达成协议;但同时也招来了更多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高宗不能不考虑征求拥有重兵的大将们的意见。

八月初,岳飞在鄂州接到命令要他赴京都奏事。他估计必与和议有关,便迟迟不肯就道,而且多次发出“许臣致仕”、“屏迹山林”、“保养残躯”的申请。直到九月,高宗“累降诏旨不允,不许再有陈请”,才抵达临安。岳飞见到高宗后,非常坦率地说:“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藏,恐贻后世讥议。”高宗听了只好默不作声。宰相秦桧听了对他更加不满。

岳飞的反对,未能阻止和议的进行。到十一月,金熙宗派张通古为“诏谕江南使”南下。不称宋国而称江南,不称国信而称诏谕,要高宗面北跪拜,接受诏书,“奉表称臣”。这些条件都极为苛刻,因而引起群情激愤,纷纷痛骂“秦相公是奸细”,“义不与桧戴天”。但高宗求和心切,不惜屈辱降尊,便采取欺骗的手法,由秦桧代行跪拜礼,接受和议,以称臣纳贡为代价,获赐原由刘豫占据的河南地。

绍兴九年正月,高宗利用求和成功,金人将归还河南地的机会,宣布大赦天下,给诸将加功,借以欺骗国人,粉饰太平。岳飞在鄂州接到赦书后,在《谢表》中说:“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失心天地,尚令嵇首以称藩。”曲折婉转地表达了和议不好的意思。又力辞加官进爵,认为“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训兵伤士,谨备不虞,而不可论功行赏,取笑夷狄。”这些话都直接指向了主持和议的宰相秦桧,秦桧十分恼怒,遂成仇隙。

岳飞不久又上书认为这次“金人无事请和,此殆必有肘腋之虞,名以地归吾,实寄之也。”其中必有阴谋,和议决不可靠,因此请求派兵前往京西洒祭皇陵、刺探敌人内部究竟有什么活动,早作应付的准备,以免临时措手不及。可是秦桧怕岳飞挑起事端,不肯批准。

岳飞的估计,果然不错。这次议和是由于金朝统治者内部发生矛盾的结果,以挞懒为首的一派掌权后,对刘豫的不受控制极为不满,因此废伪齐,将河南地归宋,达成和议。但以兀术为首的一派,又对挞懒的政策不满,向金熙宗控告,说归地于宋必有阴谋,结果挞懒被杀,兀术掌权。宋金议和纸墨未干,便岌岌可危了。

到绍兴十年五月,金兀术撕毁和议,分兵四路大举南侵。东京、西京、河南、陕西州郡守备不足,所以迎降,重陷敌手。各地抗战军民纷纷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抵抗。著名抗金将领刘錡终于在六月大败金兵于顺昌(今安徽阜阳),接着韩世忠又连破金兵于淮阳(今江苏邳县)和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煞住了敌军气焰。更主要的是岳飞,他一贯反对和议,自率大军直捣中原。在颖昌(今河南许昌)、郾城等地大破金兵,攻克了西京等许多河南州县。金军损失惨重,兀术之婿也在一次战斗中被岳家军打死了。岳飞正在庆贺即将收复中原,勉励将士“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的时候,忽然接到高宗命令班师的十二道金牌,君命难违,只好叹息了一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撤军回朝了。

金兀术遭此惨败,把一身的怒火都发泄到岳飞的头上,不久他便写了一封信给暗藏在宋朝政府内的奸细秦桧:“你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议可成也。”秦桧本来就对岳飞的反对和议极为不满,现在又接到兀术必杀岳飞的暗示,口气是那样严厉,不执行是不行的。于是岳飞的命运便陷入了险境。

金兀术给秦桧写了“必杀岳飞”的信以后,一时未见回音,便想再增加点压力,于绍兴十一年正月组织了十万金军突入淮西,连破寿春、庐、直指和州。这时,宋军在这一带驻防的有张俊、杨沂中、刘錡诸部,共约十三万人。高宗犹恐有失,又连续下达《手诏》,要远在鄂州的岳飞前来支援。岳飞奉命于二月中旬亲率八千铁骑赶到战场时,杨沂中和刘錡已在柘皋大破金军,收复庐州。金兀术闻飞兵至,渡淮北去。岳家军也便返回鄂州。谁知后来这事被人诬为“逗留不进”。

这时,高宗和秦桧经过密议,决定杀岳飞与金人讲和。为了不引起岳飞的疑虑,不招来岳家军的反抗,决定采取欺骗的手法,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进行。

四月,召三大帅(张俊、韩世忠、岳飞)到临安论功行赏。张、韩为枢密使,岳为副使。明升暗降,罢除了他直接带兵的权力。

五月,命张俊和岳飞出使淮东,去拆散韩世忠的部队,岳飞不从,引起张俊和秦桧的不满。谏议大夫万俊禛等人便攻击岳飞,“自登枢媿,日以颓废,嵇违诏旨,动摇民心,无不失望”。岳飞自知不为秦桧所容,便多次上章辞职,高宗假意挽留一番后,于八月九日正式下诏罢了他枢密副使的职务。

九月,秦桧为了达到必杀岳飞的目的,诱使王俊诬告张宪。说张宪得到岳飞的儿子岳云写的一封信,知道岳飞被罢官,便欲裹挟大军移屯襄阳,威胁朝廷。逮捕张宪后,进行严厉拷打,张宪不肯屈从,张俊竟然不顾事实,上奏说:“张宪供通,为收岳飞处文字后谋反。”秦桧如获至宝,立即奏请逮捕岳飞。

九月十三日,岳飞父子被诬谋反,投下天牢。最初主持审叛此案的是御史中丞何铸和大理卿周三畏,何铸见岳飞背有“精忠报国”四字,又翻察卷宗,见并无反叛证据,不忍陷害无辜,审了一个多月不肯定案。

十月二十一日,秦桧另派万俊禛接审此案,他由于并无可以定案判刑的证据,不知所问,只好“哗言”讹诈岳飞有“异谋”,有致张宪的“书信”,但又快一月,仍然“无可证者”。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出主意可另加两条罪状:一条是说岳飞当年奉命增援淮西时“逗留不进”。尽管不符真实,但胡说一通是可以骗人的。第二条是说岳飞“指斥乘舆”,曾私下对部将们说:“我三十二岁时建节,自古少有。”就是比太祖三十岁作节度使。还说:“国家了不得也,官家又不修德。”就是辱骂皇帝。因为皆属口说,可以无凭,随便找个人证明一下就行了。万俊禛大喜,命大理评事元龟年将这些并不确实可靠的材料“杂定之,以傅会其狱”,上报大理寺。

十二月十八日,大理寺接到审叛的材料,开始研究如何量刑断案,由于证据不足,意见十分分歧。大理少卿仁辅认为岳飞无罪,寺丞李若朴和可猷认为最多叛徒刑二年。他们反映给大理卿周三畏,周再报告给万俟禛,禛默不作声。周说:“判刑应当依法,我岂能可惜这项大理卿帽子呢?”可是万俊禛根本不听这些反对的意见,仍然以“岳飞私罪斩,张宪私罪绞,岳云私罪徒”定案,上报高宗,请“圣旨裁断”。

当时朝廷内外对岳飞一案十分震惊,许多具有正义感的官员,纷纷出面进行营救。宗室首领齐安郡王赵士哀上书说:“中原未靖,祸及忠义,是忘二圣不欲复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飞无他。”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布衣范澄之上书说:“胡虏未灭,飞之力尚能戡定,岂可令将帅相屠,自为逆贼报仇哉!”还有进士知浃、布衣刘允升也上书为岳飞鸣冤。这时已罢官闲居的韩世忠,本已杜门谢客,绝口不谈政事,但实在无法平息愤懑的心情,还是去质问秦桧,有什么根据说岳飞谋反?秦回答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他蛮不讲理地认为,尽管岳云给张宪的书信找不到了,难道这个事也没有?我看是或许有的,可能有的。韩世忠见他硬把无理说成有理,只好怫然说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

高宗和秦桧既然决心与金人讲和,就必须满足金人的条件杀掉岳飞。这既除掉了妨碍自己的绊脚石,又杀鸡给猴看,警告拥有军权的武将们必须顺从,使自己的统治基础得到加强和巩固,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不顾众人的反对,一意孤行,在这年的除夕,下达了“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的“圣旨”。

当天,大理寺的执法官遵旨来到狱中,逼岳飞在供状上画押。岳飞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想到自己一生尽忠报国,光明磊落,问心无愧;现在无辜被害,老天有眼,终有昭雪的一天。便镇定自若地提起笔来,在供状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一代忠臣,爱国名将,民族英雄岳飞,就这样惨死了。年仅三十九岁。

岳飞死后,宋金议和,两国东以淮河为界,西至大散关,其北之地全归金国所有。宋向金称臣,每年奉银绢五十万两匹。从此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堂堂大宋王朝只能偏安一隅,难以再谈恢复了。此后,虽然不断有人揭露秦桧误国,要求为岳飞平反,但高宗在位,坚持妥协投降路线,平反昭雪的事受到重重阻碍。

直到二十年后(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再度撕毁和议,发动大规模南侵,南宋军民请求给岳飞雪冤,“以谢三军之士,以激忠主之气。”高宗才不得不下令,让岳飞的子孙家属从流放的地方内移生还,但仍荒谬地把岳飞同蔡京、童贯等奸贼相提并论,不肯为岳飞彻底平反。

直到高宗下台(1162年),孝宗即位,为了进行北伐,鼓舞士气,才下诏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其子孙,加以录用。这场毫无道理的冤案总算得到了平反。

岳飞的冤案,留给后人的感慨和思考,是深刻的,没有穷尽的。元朝诗人赵孟埜在拜谒《岳王墓》中说:“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十分沉痛!明朝名士文征明在题《杭州岳飞庙》中说“拂试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亦堪怜,风波狱。”

岳飞是忠烈从他的《满江红》就能看出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头来,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堪恨堪怜的风波冤狱冤杀了一个民族英雄,改变了一段历史。(唐.赵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壮志难酬河山旧——岳飞的悲剧人生(中)
岳飞之死的历史真相
岳飞北伐为什么失败?毛泽东:责任不全在秦桧,背后还有他
岳飞怎么死的?令牌十三道,含冤风波亭1
赵构这篇敕书,颇有兰亭神韵,内容与岳飞有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