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六经辨治丛集性头痛
userphoto

2023.02.23 广西

关注

丛集性头痛是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的一种亚型,多表现为单侧眼眶、眶上和(或)颞部的极重度疼痛,伴痛侧自主神经症状和(或)不安、躁动感等,由于其发作时疼痛程度剧烈,又被称为“自杀性头痛”。由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晰,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本案依据经典经方思维,在辨六经表里寒热虚实等基础上,选择适宜方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整理分享如下。

患者男,44岁,2021年12月3日初诊。主诉:反复季节性头痛19年余,再发一周。患者2003年因感冒后诱发头痛,此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发作。曾于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住院,诊断为丛集性头痛,先后于发作时服用罗通定、非发作期服用维拉帕米以及接受针刺治疗,但症状仍于上述时间反复发作。一周前右侧眼眶处发作,非三叉神经刺激表现。现症见:反复小发作,右侧眼眶胀痛,昨日14:00大发作一次,呈放射性疼痛,持续2~3小时,严重影响工作。平素怕冷,动则汗出,汗后恶风,口干苦,欲饮温水,饮水量正常,纳可,进食后无明显腹胀,腹部怕冷,大便日1行,时成形,小便不黄,无尿频急,无夜尿,眠可,舌紫嫩有齿痕,苔白厚腻,脉细滑数,下睑淡红,下肢轻度青筋甲错。

诊断:丛集性头痛(太阳中风表寒,太阴里虚水饮伤血,少阳郁热伤津)。

病机分析:患者起病于外感之后,除头痛之外,还伴见季节性发作、平素怕冷、恶风等太阳表寒之象,腹部怕冷、饮温、舌嫩苔厚腻等太阴里虚水饮之象,口干苦等少阳郁热之象,以及下肢青筋甲错等伤血伤津之象。按照经典经方思维辨证为太阳中风表寒、太阴里虚水饮伤血、少阳郁热伤津,治以外解太阳中风表寒,内温太阴里虚,温散水饮为主。

治法:发表散寒,温里祛风,清热养津。

处方:千金续命煮散加减改汤:麻黄18g,桂枝12g,苦杏仁12g,炙甘草12g,石膏12g,生姜30g,防风12g,防己6g,当归12g,川芎6g,独活12g,人参6g,北沙参6g。4剂,水煎服,日1剂。

千金大豆术附汤加减:黑豆48g,清酒120g,白术12g,炮附子9g,独活9g,生姜12g,粟米48g。3剂,水煎服,日1剂。以上两方按序服用。

12月21日二诊:近期头痛暂未发作。平素怕冷,动则汗出有所减轻,汗后恶风,口干苦,欲饮温水,量常,食纳一般,进食后无腹胀,腹部怕冷,大便2~3日1行,偶成形,偶腹部绞痛,小便不黄,尿频急无,无夜尿,眠欠佳,入睡困难,舌紫红嫩有齿痕,苔白腻水滑,脉浮滑数,下睑淡红,腹软,下肢轻度青筋甲错减轻。

处方:千金小续命汤加减:麻黄6g,桂枝6g,苦杏仁6g,炙甘草6g,生姜30g,川芎6g,防己6g,黄芩6g,人参6g,赤芍6g,熟附子6g。7剂。千金大豆术附汤,方药同一诊,7剂。以上两方按序服用。

2022年2月22日三诊:昨日因天气寒冷发作1次,以头胀为主,无痛,持续时间2~3小时,频率减少。素怕冷怕风,动汗不多,汗后恶风,口干苦,欲饮温水,量常,纳一般,进食后无腹胀,腹部怕冷,大便日3行,偶成形,小便时黄,无尿频急,无夜尿,眠可,入睡尚可,舌紫红嫩有齿痕,苔黄腻,脉沉细滑数,下睑淡红,腹按满,下肢青筋甲错已不显。

处方:千金小续命汤加减:麻黄6g,桂枝6g,苦杏仁6g,炙甘草6g,生姜30g,川芎6g,防己6g,黄芩6g,人参6g,赤芍6g,熟附子6g。7剂。千金当归汤加减:柴胡24g,黄芩9g,法半夏12g,人参12g,大枣24g,生姜24g,麻黄9g,桂枝6g,苦杏仁12g,黄芪12g,当归12g,防风6g。7剂。以上两方按序服用。

3月8日四诊:发作频率减轻,3月1日右额角微胀疼痛,3月4日14:00胀痛发作,眉弓、内外眼角,无放射痛。恶风减轻,口干苦缓解,欲饮温水,量常,纳一般,进食后无腹胀,腹部怕冷少许,大便可,晨起小便黄,尿频急无,无夜尿,眠可,入睡尚可,舌紫嫩有齿痕,苔白厚腻水润,脉沉较前改善,细滑数,下睑淡红,腹按满,下肢轻度青筋甲错血络。

处方:千金续命煮散改汤,方药同一诊,7剂。千金大豆术附汤,方药同一诊,7剂。煎服法同前。

随诊至今,患者未再发作头痛。

按丛集性头痛因其临床诊断率较低,中医药治疗文献尚未多见,有医者以脏腑辨治为指导从肝、瘀等论治,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尚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

本案以六经辨证为指导,初诊时患者太阳表寒、太阴里虚水饮、少阳郁热伤津伤血明显,先予千金续命煮散改汤加减,外解太阳中风表寒兼清郁热与养血,后予千金大豆术附汤加减,内补太阴里虚、温散水饮。二诊时头痛缓解,太阳中风表寒、伤血伤津等缓解,转予千金小续命汤加减外散太阳风寒之邪,千金大豆术附汤续服。三诊时患者口干苦,大便日3行,小便发黄,舌苔黄腻,脉沉细滑数,腹按满,提示病机以郁热为主,遂将千金大豆术附汤调为千金当归汤,清解少阳郁热,兼顾太阴里虚。四诊时少阳郁热减轻,病机以太阴里虚水饮内停为主,兼有太阳表寒,继续予一诊时千金续命煮散改汤、千金大豆术附汤煎服,病情进一步得到缓解,头痛未再复发。可见临床诊治过程中,在紧扣病机基础上,辨证与方药需要灵活调整,诊治方案的多元化对于有效治疗有极大的指导意义。(高燕翔 广东省中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治疗一例月经病
千金方药注
眼睛干涩是阴虚的表现 选服六味地黄丸
阳气不足,百病丛生——如何改善阳虚体质?
千金方药注4卷
冯世纶经方治闭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