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坤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探要
userphoto

2023.07.01 广西

关注

全国名中医王坤根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经验总结如下。

王坤根指出,UC病位在肠,同时与脾、肝、肾密切相关。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湿热、食积、瘀血为其标。王坤根治疗UC时,既综合考虑宏观与微观的辨证关系,又充分发挥口服给药与外用灌肠的优势,常取佳效。

辨治特色

健脾疏肝温肾UC患者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王坤根治疗UC首重健脾,健脾则用甘温,常取仲景健中法,用东垣补中意,用药如黄芪、党参、炒白术、山药、仙鹤草等。另脾主升清,下者举之,予柴胡、葛根、桔梗等鼓舞清气上升,则浊阴自降。肝郁气滞,横犯脾土,也是导致UC久泻不愈的原因之一。王坤根疏肝理脾取法四逆,药如柴胡、枳壳、赤白芍、郁金等。UC反复发作,久泻脾阳受累,渐及于肾,阳气不升,脏气不固而致久泻不止,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者,亟须用四神丸温肾暖脾、辛热回阳,药用补骨脂、巴戟天、肉豆蔻、吴茱萸之属。王坤根指出,对于UC湿热、食积、瘀血标实之证,祛邪不可过度,以免损伤正气。行气导滞,多用保和丸,少取大黄、槟榔等破气之品;祛湿热常合葛根芩连汤,药如葛根、黄芩、黄连等;化瘀血多合血府逐瘀汤,药如赤芍、当归、鸡血藤、丹参。

燥湿、化瘀敛疮水湿、食积、瘀血搏结于肠,阻塞经脉,郁久化热,热胜肉腐,发为内痈。针对内镜下糜烂、溃疡、肉芽组织增生乃至息肉等“内痈”表现,王坤根主张采用清热解毒消肿、化瘀敛疮生肌治法,进行局部灌肠治疗。常取白头翁汤合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药如白头翁、黄柏、黄连、金银花、蒲公英、苦参等;另伍五倍子、白及、云南白药、锡类散等活血化瘀、敛疮生肌。

舒畅情志、合理饮食临床上UC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情绪因素往往会加重病情的发展。王坤根每次处方后,总会向患者强调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重要意义,鼓励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亲情支持。此外,“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为避免“食复”,王坤根又常会叮嘱病人细嚼慢咽、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腻、酸辣食物,多食山药、黄豆、燕麦及益生菌制品等,适量控制乳制品摄入量。

典型医案

刘某,男,17岁。2017年11月3日因“腹痛腹泻伴低热1月余”来诊。外院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病理为黏膜呈炎性反应,可见糜烂、水肿。目前服用美沙拉嗪、甲泼尼松龙等药物,效果欠佳。刻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平素常有腹痛腹泻,更衣日行3~4次,便中常有黏液,便后腹痛可缓解,常有后重感,自觉疲乏无力,烦闷不适,近日体温为37.5℃,舌红嫩苔黄腻,脉细濡。

辨证:肝脾不和,湿热内蕴。

治则:养血调肝,清热化湿,健脾益气。

方药:炒白术、炒白芍、炒防风、炒黄芩、川槿皮、桔梗各12g,炒葛根、茯苓各15g,仙鹤草、生黄芪、马齿苋30g,炒黄连、生甘草各6g。10剂。

灌肠方:蒲公英15g,苦参、黄柏、白及各10g,云南白药4g。前4药煎浓汁100~150mL,匀入云南白药后,每晚保留灌肠,10剂。另嘱饮食、情志等将息调摄。

11月14日二诊:患者大便较前明显成型,更衣日行1次,精神转佳,体温已降至正常,诸症好转,遂依前方法调治2月余。电话随访,诉症状已明显缓解。

按 患者素体脾胃虚弱,土虚木乘,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腹痛腹泻,舌质红嫩、苔黄腻、脉细濡则为湿热内阻之象。内服汤药王坤根以痛泻要方合葛根芩连汤加减调和肝脾、清化湿热;另以清热利湿、化瘀生肌之灌肠方祛邪扶正。王坤根治疗,采用内服外用结合的方法,兼嘱调养将息,故收效颇佳。(沈淑华 江张曦  浙江省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名中医王坤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组成
溃疡性结肠炎
经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刘国安主任中医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证思辨用药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中成药:溃疡性结肠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