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振森治胆囊息肉、会厌囊肿案
userphoto

2024.01.27 广西

关注

常振森系山东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诊疗工作50余年,擅长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中医内、妇、儿科疾患,遣方用药严谨精当,每多获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治疗胆囊息肉合并会厌囊肿验案一则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韩某,女,56岁,2023年4月1日初诊。主诉:疲懒乏力2~3个月。患者疲懒乏力,气短,胸闷,时腰痛,自汗出,烦躁,纳可,发热2天已退。腹部彩超结果提示胆囊息肉,甲状腺彩超结果提示甲状腺结节。舌淡,苔薄,脉沉尺弱。

诊断:虚劳病(中气虚,营卫不和)。

治法:补中益气,调和营卫。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新加汤:

黄芪12g,党参12g,白术12g,炙甘草6g,升麻3g,柴胡3g,当归12g,陈皮6g,桂枝10g,白芍15g,生姜3片,大枣10g。5剂,水煎4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

4月8日二诊:胸闷缓解,咳嗽偶作,纳谷不香,肢冷畏寒,大便不畅,舌淡,苔薄,脉沉尺弱。方用逍遥散合当归四逆散加肉苁蓉、砂仁:

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0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桂枝12g,细辛6g,通草6g,大枣10g,肉苁蓉12g,砂仁6g。5剂,煎服法同前。

4月14日三诊:胸闷缓解,气短轻,肢体较前有力,纳谷转香,大便正常,舌淡,苔薄,脉沉尺弱。方用补中益气汤、桂枝茯苓丸合当归四逆散:

黄芪20g,党参12g,白术12g,炙甘草6g,升麻3g,柴胡3g,当归12g,陈皮6g,桂枝12g,茯苓12g,桃仁10g,白芍10g,牡丹皮10g,细辛6g,通草6g,大枣10g。5剂,煎服法同前。

4月21日四诊:大便偶带鲜血,腰酸痛,口干夜甚,咳嗽,舌淡,苔薄,脉沉尺弱。方用肾气丸加味:

附子6g,肉桂6g,熟地黄15g,山药12g,山萸肉12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川牛膝10g,肉苁蓉15g,砂仁6g,党参12g,五味子12g。5剂,煎服法同前。

4月28日五诊:咳嗽已减,口干夜甚减,胁痛,大便未带血,微腰痛,舌淡,苔薄,脉沉尺弱。方用右归丸合桂枝茯苓丸加黄芪、麦芽:

附子6g,肉桂6g,熟地黄15g,山药12g,山萸肉12g,菟丝子12g,当归12g,杜仲12g,鹿角胶10g,枸杞子12g,桂枝12g,茯苓12g,桃仁10g,白芍10g,牡丹皮10g,黄芪15g,麦芽12g。5剂,煎服法同前。

5月5日六诊:咳嗽减,口干未作,右胁痛,大便正常,右臂部疼痛,大便秘,舌淡,苔薄,脉沉尺弱。方用升阳散火汤合桂枝茯苓丸:

柴胡10g,升麻6g,防风6g,葛根12g,羌活12g,独活12g,党参10g,白芍12g,甘草10g,炙甘草10g,桂枝12g,茯苓12g,桃仁10g,牡丹皮10g。5剂,煎服法同前。

5月12日七诊:口干减,咳嗽,咽部不适,大便稀、日1次、带血丝,右少腹痛,左颈痒胀,舌淡,苔薄,脉沉。方用肾气丸合四神丸加炮姜、白术、棕炭:

附子6g,肉桂6g,熟地黄15g,山药12g,山萸肉12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补骨脂12g,吴茱萸6g,肉豆蔻10g,五味子10g,炮姜10g,白术12g,棕炭12g。5剂,煎服法同前。

5月19日八诊:咳嗽阵作,咽部较前爽,大便不畅,口干苦,自汗,舌淡,苔薄,脉沉。方用肾气丸加味:

附子6g,肉桂6g,熟地黄15g,山药12g,山萸肉12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五味子12g,白芥子12g,川牛膝10g,砂仁6g,生龙牡各15g,肉苁蓉12g,香附10g。5剂,煎服法同前。

5月26日九诊:咳嗽未作,咽部已爽,大便不畅,腰酸减,右胁痛,口干苦,自汗均减,睡眠仍差,舌淡,苔薄,脉沉尺弱。方用补中益气汤合逍遥丸加肉苁蓉、枣仁、桂枝:

黄芪20g,党参12g,白术12g,炙甘草6g,升麻3g,柴胡10g,当归12g,陈皮6g,白芍10g,茯苓12g,肉苁蓉12g,枣仁10g,桂枝10g。5剂,煎服法同前。

6月2日十诊:上症均减,复查胆囊息肉消失,予逍遥丸合桂枝茯苓丸长期调服。

12月1日该患者咽部进食后受阻,因吞咽不适1个半月复诊。10月16日曾于当地人民医院行电子喉镜,结果提示会厌囊肿、咽炎。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坚持服用中药。刻下:咽部进食后受阻,吞咽不适,夜间寅时易醒,肢冷畏寒,大便可,腰酸,舌淡,苔薄,脉沉尺弱。

诊断:喉痹(肾气虚,营卫瘀滞)。

治法:温补肾气,调和营卫。方用肾气丸、当归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

附子6g,肉桂6g,熟地黄15g,山药12g,山萸肉12g,泽泻10g,茯苓10g,牡丹皮10g,当归12g,桂枝12g,白芍10g,细辛6g,通草6g,炙甘草6g,大枣10g,桃仁10g。5剂,水煎4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

12月9日二诊:咽部堵闷、有阻滞感,腰酸,大便稀秘不调,舌淡,苔薄,脉沉尺弱。

守上方加干姜10g、川牛膝10g。5剂,煎服法同前。

12月15日三诊:咽部堵闷感,腰酸痛,下肢稍温,大便成形,疲懒乏力,眠差易醒,舌淡,苔薄,脉沉弱。方用归脾汤合四七汤加佛手:

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2g,当归12g,炙甘草6g,茯神10g,远志10g,炒酸枣仁10g,木香6g,龙眼肉12g,生姜3片,大枣10g,半夏10g,厚朴花12g,紫苏梗10g,茯苓12g,佛手12g。5剂,煎服法同前。

12月22日四诊:睡眠差,咽部憋闷,腰酸,烦躁,大便可,肢体稍温,舌淡,苔薄,脉沉尺弱。方用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柴胡、香附、生龙牡、夜交藤:

附子6g,肉桂6g,熟地黄15g,山药12g,山萸肉12g,泽泻10g,茯苓10g,牡丹皮10g,桂枝12g,白芍10g,桃仁10g,柴胡10g,香附12g,生龙牡各15g,夜交藤15g。5剂,煎服法同前。

12月29日五诊:咽部不适,口有咸味,胃脘作胀,腰酸痛,睡眠差,大便成形不畅、日1次,舌淡,苔薄,脉沉尺弱。方用右归饮加当归、夜交藤、砂仁、川牛膝:

附子6g,肉桂6g,熟地黄15g,山药12g,山萸肉12g,杜仲10g,枸杞子12g,炙甘草6g,当归15g,夜交藤12g,砂仁6g,川牛膝6g。5剂,煎服法同前。

2024年1月5日六诊:口咸味已减,胃脘胀减,腰酸痛,睡眠仍差,疲懒乏力,舌淡,苔薄,脉沉尺弱。方用补中益气汤、潜阳丹合桂甘龙牡汤加夜交藤:

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2g,炙甘草6g,升麻3g,柴胡3g,当归12g,陈皮10g,附子6g,龟甲10g,砂仁6g,桂枝12g,生龙牡各15g,夜交藤15g。5剂,煎服法同前。

1年13日七诊:上症减,脉缓和,近2日于当地医院行电子喉镜,复查结果提示咽喉炎,会厌囊肿消失。余无不适,嘱口服逍遥丸和桂枝茯苓丸。

按 患者有疲懒乏力、畏寒肢冷、大便稀、烦躁等症状,病机为阴阳失调、气化失常而致脾气不足、肾阳亏虚、肝失疏泄、瘀阻脉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类经》曰:“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肾为先天之本,其内所藏阳气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类经附翼》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故机体阳气不足,或为肾阳真火虚弱牵连他脏生寒,或为他脏阳虚久病及肾,总以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最重。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皆可致脾肾阳虚,气化乏力,无力运化气血津液,致阴津凝敛成形过度,而变生痰浊、水饮、瘀血等阴邪。气机升降失常是由虚致瘀、因瘀致虚的重要诱因。人体之气主于肺而调于肝,肝气以升为用,肺气以降为顺,肝升肺降是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关键。故而常振森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治疗该病,先后应用补中益气丸、肾气丸、右归丸、桂枝茯苓丸、逍遥丸、当归四逆散等加减,先重视补肾,肾气、肾阳是肾的气化功能的外在表现,对人体气血的运行及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推动、温煦、营养的作用。同时不忘脾胃为后天之本,轴转推动四轮旋转,再加疏肝、调和营卫,左升右降,使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规律,气化运行正常,则胆囊息肉、会厌囊肿自然消失。(张婷  山东省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神派扶阳第一要药——附子(中六)
经典名方44个
【中医男科】王付:中西结合治疗阳痿和性欲低下 中医辨证论治阳痿19法
痹证方歌总结
从1味到10味,全是补虚的中成药
中医内科常用秘方(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