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望“形”诊法
中医望形诊病的原理   
上海老中医认为,皮、肉、脉、筋、骨,是构成人的躯体的五种基本组织。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与五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肺合皮毛、脾合肌肉、心合血脉、肝合筋腱、肾合骨骼。五体赖五脏精气的充养,五脏精气的盛衰和功能的强弱又可通过五体反映于外。形体的强弱与内脏功能的盛衰是统一的,一般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故观察病人形体强弱胖瘦的不同表现,可以了解内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而不同的体质形态,其阴阳盛衰不同,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患病后疾病的转归也不同。如素体阳盛者,患病易从阳而化热;素体阴盛者,患病易从阴而转寒。所以,观察病人的体质类型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
中医望形体的内容   
中医很早就有望形诊病的记载,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素问·经脉别论》也说:“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由于审察形体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1.形体强弱
  观察形体强弱时,要将形体的外在表现与机体的功能状态、神的衰旺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
  (1)体强:指身体强壮。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筋强力壮等。为形气有余,说明体魄强壮,内脏坚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不易生病,有病易治,预后较好。
  (2)体弱:指身体衰弱。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筋弱无力等。为形气不足,说明体质虚衰,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容易患病,有病难治,预后较差。
  观察形体组织的强弱状态,有助于了解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如心主血脉,面色荣润,脉象和缓,是心气充盛,气血调和的表现;面色枯槁,脉律紊乱,则属心气血虚,脉气不调。肺主皮毛,皮肤荣润光泽,腠理致密,是肺气充沛,营卫充盛的表现;皮肤枯槁,腠理疏松,则属肺气亏虚,营卫不足。脾主肌肉,肌肉丰满,坚实有力,是脾胃之气旺盛,气血充足的表现;肌肉消瘦,软弱无力,则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肝主筋,筋粗有力,关节运动灵活,是肝血充盛,血能荣筋的表现;筋细无力,关节屈伸不利,则属肝血不足,筋失血养。肾主骨,骨骼粗壮坚实,是肾气充盛,髓能养骨的表现;骨骼细小脆弱,或有畸形,则属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2. 形体胖瘦
  正常人胖瘦适中,各部组织匀称。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都可能是病理状态。
  (1)肥胖: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者,一般可视为肥胖。其体形特点是头圆形,颈短粗,肩宽平,胸厚短圆,大腹便便,体形肥胖。若胖而能食,为形气有余;肥而食少,是形盛气虚。肥胖多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痰湿脂膏积聚等所致。由于形盛气虚,水湿难以周流,则痰湿积聚,故有“肥人多痰”,“肥人湿多”之说。
  (2)消瘦:体重明显下降,较标准体重减少10%以上者,一般可视作消瘦。其体形特点是头长形,颈细长,肩狭窄,胸狭平坦,大腹瘦瘪,体形显瘦长。若形瘦食多,为中焦有火;形瘦食少,是中气虚弱。消瘦多因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或病气消耗等所致。由于消瘦者,形瘦皮皱,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的表现,易患肺痨等病。故有“瘦人多火”之说。若久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者,为脏腑精气衰竭,气液干枯,属病危。此即《内经》所谓“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此外,在观察形体胖瘦时应注意其内在精气的强弱(主要表现为脏腑功能的强弱),并把形与气两者综合起来加以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四诊抉微》说:“形之所充者气,形胜气者夭,气胜形者寿。”即是说精气充于形体之中,形体虽胖而精气不足,少气乏力者,抗病力弱,故主夭;形体虽瘦而精力充沛,神旺有力者,抗病力强,故主寿。由此可见,形与气两者相比较,气的强弱尤具重要意义。
  3.体质形态
  体质是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形体结构与机能方面的特殊性。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阴阳气血盛衰的禀赋特点和对疾病的易感受性,不同体质的人得病后的转归也有不同,故观察病人的体质形态有助于了解病人阴阳气血的盛衰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转归,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
  中医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人体体质形态的划分、体质与疾病关系的论述。目前一般主张将人的体质分为阴脏人、阳脏人、平脏人三种类型。
  (1)阴脏人:体型偏于矮胖,头圆颈粗,肩宽胸厚,身体姿势多后仰,平时喜热恶凉。其特点是阳气较弱而阴气偏旺,患病易从阴化寒,多寒湿痰浊内停。正如《医法心传》所说:“阴脏者阳必虚,阳虚者多寒。”“阴脏者所感之病,阴者居多。”
  (2)阳脏人:体型偏于瘦长,头长颈细,肩窄胸平,身体姿势多前屈,平时喜凉恶热。其特点是阴气较亏而阳气偏旺,患病易于从阳化热,导致伤阴伤津。正如《医法心传》所说:“阳脏者阴必虚,阴虚者多火。”“阳脏所感之病,阳者居多。”
  (3)平脏人:又称阴阳和平之人,体型介于阴脏人和阳脏人两者之间。其特点是阴阳平衡,气血调匀,在平时无寒热喜恶之偏,是大多数人的体质类型。正如《医法心传》所说:“平脏之人,或寒饮或热食,俱不妨事。即大便一日一度,不坚不溏。若患病,若系热者不宜过凉,系寒者不宜过热。至于补剂,亦当阴阳平补。”
  此外,望形体的内容还包括对各种形体畸形的观察,其具体表现和临床意义详见局部望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我学中医 | 看身体测健康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之“望诊”——望形的内容20190609-04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四)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观其脉证”:望诊本是第一诊,观其精、气、神
影响体质的因素
中医诊断:望诊知识点总汇(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