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病方药用量之说

当我看到了北京医药大学傅延龄的一篇文章《论方药用量的研究》,同时也想起了李可老先生用药的故事。他们不是到《黄帝内经》的主岁气,司天和在泉,六气寒、暑、燥、湿、风、火,所胜所衰中研究用药的增损,都去研究古今的度量衡了。明知道病是从阴阳寒热而来,而不从阴阳寒热去研究,说到底还是对理,像,数,是什么意思,不理解。比如说能诊到太甚的湿病,诊脉推理的过程,就是“理”,一定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六甲”就是“像”。这甲0湿气的两个5,就是“数”。用何气治呢?用燥气泄,用风气攻,用温气调,这也是“理”。庚9气、庚4气燥,壬8气、壬3气风温。就是“像和数”。这才是研究的对象。知理不知“象”,把“像”理解成病的症状,把“数”理解成“度量衡”的变化,都不是中医范畴的问题。因为书中说了,微小的寒可以消去热,微小的热可以消去寒;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求其所属就行了。在傅延龄先生的文章中,讲方药临床用量的历史概况,用量的影响,用量流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使劲儿的看也没有看到他对君一臣二,君二臣四的理解。《黄帝内经》中说的用药的增损,“君”和“臣”,“一”和“二”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见其说明和理解。致使失去了论方剂用量,增损研究的意义。

在《至正要大论篇》中讲了,天地之气(一)内淫在泉生成的病和治法,(二)外淫司天生成的病和治法,(三)司天、在泉里出现了贼气生成的病和治法,(四)司天,在泉失守,出现了六气相胜生成的病和治法,(五)出现了六胜之病,又引出了复气盛生成的病和治法,(六)病分身半以下和身半以上生成的病,是上胜(即寸胜)、还是下胜(即尺胜)及治法。(七)是主胜,还是客胜及治法。以上这七条高度汇总,就是《黄帝内经》到了真正说明人间诊病,治病,养生,最大、最真的天理了,所以叫《至正要大论》。然后黄帝问和岐伯答,用不同的语言,同时说出了一个问题,论方剂和用量的增损。黄帝说:“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而岐伯说:“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这种“多少与高下”,“盛衰与远近”,“缓急与中外”,“大小与轻重”,合到一起,圆满地说出了药量天大的道理。也就是古代留下来的“单方”和“复方”,是方剂药量勿太过,勿不及最好的办法。单方(或奇方):君一臣二,君一臣三。复方(或偶方):君二臣四,君二臣六。病症离口的远近,药食味道在中道里运行到病处的远近,都不在考虏问题之内,与度量衡的变化也无关;只要方剂的药味至病处,或食之药味通过,微小的寒,就可以消热;微小的热,就可以消寒。不能越过《大要》里说的“君和臣”,佐使的“一和二”。药剂的用量总是跟人的病气,与其重,药宁可轻,与其量大,药宁可小。这里说的数的“轻重与大小”,不是度量衡变化的大小,是天地之数的大小,多少,生数和成数。也就是河图里说的坎用16,巽、离用27,震用38,兑乾用49,中间用510所表示的数。在用药时大多都用生数,不用成数。所以书中说,当遇到寒用寒治,热用热治时,从多,从少时,才用一同二异,二同三异力倍而攻之。尤其是用0(即10)和5湿气的时候,更不能用10的满数。在《至正要大论》气行主岁气,甲子甲午岁里告知,“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所以雨化都用5,不用10。脏腑有高低,有远近,用药时,药的食味从口入,至脏腑,所以才有单方分两偶,复方分两奇,离近的用单方,药服的样数多,故“多数服之”。远的用单方服的样数少,故为“少数服之”。心肺为近,肾肝为远,脾胃居中。任何人的脏腑都像河图中说的一样,肺服九,心服七,脾服五,肝服八,肾服六,都为平气满了,都有一个常制,味多了是病,味少了也是病。所以服药都用生数,不用成数,生数虽然药量少,但是声不同不相应,气味不同不相合,只要寒热参合,燥润必败,寒热必减,坚刚自然消散,阴阳寒热必趋向平衡。所以用君一臣二,君一臣三与君二臣四、君二臣六这两种方剂才是《论方药用量研究》的对象。

凡是《黄帝内经》中随病症命出的药方,都是按照司天,在泉,和主运的脏器,组成的药食,都是正确的,凡不是按照《黄帝内经》中随着当其时令岁运,司天,在泉组成,命出的药方都是错误的,都是伪书俗方,都是人们自作聪明推理代化、违背时令的药方都不是圣贤之法;都会制用不经,药性乘误,无验伤人,都是不能用来宣解药方之道理。

上合昭昭,是把寸脉合到当其位,当其时司天的气上,下合冥冥是把尺脉合到在泉的气上,这就是先其所因,以六气为主,五脏为用,依着迟浮沉数定病,随病气的阴阳属性用药,使主运,主气的脏器安静,客气伏其所主,用药使阴阳平衡,这就是治病。有的书中说:君药为一等药,臣药为二等药,使药为三等药。药当然分上中下三品。而用药治病则不然。用药食是以治病的为君,辅君治病的为臣,应合君、臣的为使。从而组成大小方剂。其实就是与司天在泉与主运的时令共主五运六气的运转是一样的。所以诊脉诊的寸脉是司天的气,诊的尺脉是在泉的气,何时间来诊病就是时间,即时令。而时令在人也就是五脏定位。书中在《灵兰秘典论》里说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就是以心脏定位,在五运六气运转中,主运的少阳夏运,在人主持十二藏器,用心的神气布身,心神气的正气不危,叫主明,“天下则大昌”。心的神气不明十二藏必危,其它司天的寸脉,在泉的尺脉都荡然无存,这五脏的定位,也就是五运六气中说的六气分治的方法,主运的气分五,主气的气分六。所以说五脏定位不是固定不变,每一脏器都分别主持73天的时间。

五脏定了位,尺脉,寸脉以谁为准呢?在节气的时间,是以司天的气为准,司天的为君,为一,为首,即寸脉为君;在泉的为臣,为二,为三,为次,为辅助,即尺脉为臣。定位的脏器为使役。在一个月中气的时间,是以在泉的为准,在泉的为君,为一,为首,即尺脉为君;司天的为臣,为二,为三,为次,为辅助,即寸脉为臣。定位的脏器为使役。这就是单方(即奇方)

在节气的时间,是以司天的气为准,司天的为君,为君的第二方,为二,为首,即寸脉为君;在泉的为臣,为四,为六,为次,为辅助,即尺脉为臣。定位的脏器为使役。在一个月中气的时间,是以在泉的为准,在泉的为君,为二,为首,即尺脉为君;司天的为臣,为四,为六,为次,为辅助,即寸脉为臣。定位的脏器为使役。这就是复方(即偶方)

以上二方剂,就是书中说的“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发汗在上不能以奇方,发汗在下不能用偶方。补君治君要缓,补下治下要急,不能轻重无度,补下治下的药除了滋润道路味气没到末处之位。治上补上不能味气有余又去作用于下方。

天是阳,即上是阳,寸是阳;地是阴,即下是阴,尺是阴。书中在这里说得是五运六气运转中的语言,非常模糊的话。是说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以上的一方为阳,以下的一方为阴。应该说,是以上为准,即寸脉为准;还是以下,以尺脉为准。准确的说,应该是以节气的时令为准,还是以中气的时令为准。所以书中说“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也就是说必须说准是在节气时间诊脉,还是在中气时间诊脉。从而分请是寸脉有病,还是尺脉有病。定出是身半以上,是外,还是身半以下,是内。要各守住是寸脉一方的正气,还是尺脉一方的正气。这样开药,知开阖枢,知人迎,气口,知病气在什么经脉,何脏府随着的时令,持道深微,这就是南阳圣人张仲景,诊病,用药的秘密。

例如在冬运六十一天节气时间中,如丙寅,丙申,“丙”是说在冬运,肾脏定位。大雪,小寒的时令,诊到的寸脉是浮脉,为太过太甚,寅申少阳司天是已知的,从而知道,手少阳经的阳气太甚了,为病。

以用热远热推理可知,用咸寒治热,这就是要开的君药。如用羚羊角,石膏,牡蛎,白僵蚕的寒药,白薇,旋复花铁粉的凉药,再加些淡药,等等。随着司天寸脉诊到的浮甚,以咸寒力倍而攻之,每样药都要以寒、凉的生数为准增加和减少,不能用成数,这是治上,治君的药。

反之,随着司天寸脉诊到的浮而不浮的脉,很轻,开的君药就要补治,宜用磁石,戎盐,车前子,鹿角之类的等等。每样药都要以温热的生数为准,增加和减少,不能用成数,这是补上,补君的药。

中水运用咸温,以岁运脏器的定位命方剂,以保证脏器的正常的药,这为使役药。

在泉的为风温,用辛凉之类的药,为平衡药,为辅助寸脉的药,等等。同样都用生数称药。三种药剂合在一起构成了方剂的药方,重量都用生数。不管用那种药食,用生数为用量就是治病方药的用量。所以方剂药,凡是治同样司天和在泉的邪气,都是类似的开法,只有主脏器的役使药,是随着时令知脏器后,随岁的主气所宜,是变化的。

所以说论药食,今人絶未有人像王冰这样开药方的。不知道节气时令;不知道寸,关,尺是何经脉;不知道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不知道主运的司气,怎样为不犯寒,不犯热;连寒热病的来历和伤寒病的来历都分不开,也谈伤寒病,也谈阴阳寒热病;也大谈方剂方药用量,实在是误人之举。

拄其间  锷未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方药刍议(学术争鸣)
傅青主咳喘方药学习心得-人参、熟地治虚喘 发表者:苗青 1214人已访问 傅青主以善治女科而闻名,但其杂病治疗方法也同样很有特色,其治疗虚喘的方法就别具一格,一方面强调气虚,其方中重用人参,如谓喘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一讲 临床运用方剂需要注意的问题
适合自学中医的:处方用药技巧!(实战运用)
《至正要》的惊叹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