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干和脏腑的配合

       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在实际的诊脉中;在子午流注法的行针中;当你知道了何时刻气血的气头行到了何经脉。你才能知道古人说的这些歌诀是多麽的重要,语言的高度,有多么精炼,有多么准确,真是字字值千金。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诊病的真言,留下了健康,留下了延寿,留下了智慧。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辛是肺。壬是膀胱癸是肾。阳气要归阳三焦。包络从阴丁火藏。阳干要纳阳时刻。阴干归为心包洛。

(1)甲胆:甲,为甲湿日,甲日从水下一刻在太阳“丙寅”寅时数查起,

为甲日的日气,在甲日行在少阴经的经脉,正好是甲日的湿气始于少阴。胆,是足少阳胆经,上合着少阳三焦经。在子午流注法中,少阴在泉居子时为尺脉,阳明居午时司天为寸脉。接着,当甲的日气行到戌的时辰,为甲戌太阴经。当甲日的湿气行到太阴经,在甲戌时,生成了戊子的火气,阳气又流到了太阴经的左边,前边的少阳经。因为是气下降的时间,故以足经脉为准,所以叫足少阳胆经,戊子交在少阳胆经上,为出于火,为阳气独盛,故为甲胆,即甲日的气血气头在足少阳胆经。你不要理解成甲乙东方木,所以甲为木,肝胆相合,胆也是木,所以叫甲胆。 

       甲胆的全部语言为甲日戌时胆窍阴,甲日说的是何经脉司天的寸脉和尺脉,胆窍阴说的是少阳胆经的阳气热气郁在了井穴的窍阴穴,使人得了中风病,人的四肢运动就受限了。以下皆同一种类似说法,说的是干支与脏腑经脉,络脉的配合,不多述。

       乙肝:乙,为乙金日,乙日从乙日水下二刻在少阳“戊寅”的寅时数起,为乙日的日气,在乙日行在太阴经经脉,正好是乙日的燥气始于太阴。肝,为足厥阴的经脉。在子午流注法中,太阴在泉居子时为尺脉,太阳居午时司天为寸脉,接着,当乙酉,乙卯的日气行在乙酉时辰,外为甲申少阳经,当乙日的燥气行到少阳经时,卯、酉的金气交于木上,是交在了内脏厥阴肝脏,生成了丁酉,丁卯的卯酉金气,交于内圈风地,厥阴风为不足,这叫外盛内衰。因为是气下降的时间,故以足太阴经脉为准,所以叫足厥阴肝经,为阳,故为乙肝。这是肝衰,所以要补内气。这就是《六节脏象论》中说的“谨候其时,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意思是,要守住太阴在泉尺脉的时间,按时间到在泉的气为准,都能按时间看到它,诊到它。但是当在泉太阴的湿气太盛了金气太盛了,在这个时间风气又生,又不及,如果来晚的气都不知道是太过,还是不及,“工”;在这个时间就不知道如何挡住它。这叫天真的气运,尚未该通,人病之由也。

丙小肠:丙,为丙水日,丙日从丙日水下三刻在阳明“庚寅”的寅时数,查起,为丙日的日气,在丙日行在手少阳经经脉,正好是丙日的寒气始于少阳经。小肠经合于手太阳经。在子午流注法中,少阳居午时为司天,为寸脉用事,厥阴居子时为在泉,为尺脉。数到癸巳时,甲午时,乙未时,丙申时。丙申时是阳明经,阳明经在司天前的左边,丙日寒气交在阳明经,生成戊申的火气阳气,又流到了太阳的中气少阴为小肠经。故为丙小肠。即丙日的气血头在手太阳小肠经。

2)丁心:丁,为丁风日,丁日从丁日水下四刻在厥阴“壬寅”的寅时,为丁日的日气合在了寅时成“丁壬”,为天合,为平气。心,为手少阴心经,在丁日行在手阳明经经脉,正好是丁日的风气始于手阳明经为平气。在子午流注法中,阳明居午为司天,为寸脉用事,少阴居子为在泉,为尺脉。数到癸卯时,甲辰时,乙巳时,丙午时,丁未时。丁未时,在阳明经的左边、前边,太阳经脉内,生成了癸巳,为巳气风伏于太阴湿气中,巳风不得气,为温不足,故癸火为不及,又流到了少阳,癸巳火得天的气,火气还得少阳火助,最大为平气。故为丁心在后。还是需要补气。

戊胃:戊,为戊火日,戊日从水下五刻在阴分“甲寅”寅时数起,为戊的日气在戊日行到足厥阴经经脉,正好是戊日的火气始于足厥阴经,这叫日气戊火行到了子时,戊火也正好行到了子时,当其位当其时。在子午流注法中,少阳居午时为司天,为寸脉,甲寅居子时在泉为尺脉用事。数到戊午时。戊午时的戊午时刻,为足厥阴经在泉的时间,于足厥阴,生成的甲戌气,又流到了足阳明太阴的经。故为戊胃。即戊日的气血湿气头在足阳明胃经。

己脾乡,己,为己湿日。己日从水下六刻在太阳“丙寅”的寅时数起,为己日的日气。在己日行在足少阴肾经,正好是己日的湿气始于少阴。脾,为足太阴脾经。在子午流注法中,足少阴在泉居子时为尺脉,阳明居午时司天为寸脉,接着,当己巳己亥的日气行在己巳时辰,外为太阴经,当己日的湿气行到太阴经时,巳、亥的风温交在了内脏厥阴肝脏,生成了己巳的巳亥风温之气,交于内圈风地,厥阴风为有余,己土为不及,这叫外盛内衰。

(3)庚是大肠:庚,为庚金日。庚日从庚日水下七刻在少阳“戊寅”的寅时,为庚日的日气,行到手太阴肺经经脉时,正好是庚日的燥气始于手太阴,是阳明的燥气合于太阴的中气。在子午流注法中,太阴在午时为司天,为寸脉用事,太阳在子时,为在泉,为尺脉,接着,当庚的日气行到辰的时辰,为庚辰时,在甲戌太阴经,生成了庚子的燥气,阳气,又流到了左边,前边的阳明经。因为是气上升的时间,故以手太阴经脉为准,所以叫手阳明大肠经,庚子交在阳明肺上,为出于燥金,肺经与大肠表里相连,为阳气独盛,为庚金出于井金,故为庚是大肠,即庚日的气血燥气头在手阳明经。

辛属肺:辛,为辛日。辛日从水下八刻在阳明“庚寅”的寅时,为辛日的日气,在辛日行在手少阳经经脉,正好是辛日的水气始于手少阳经。在子午流注法中,手少阳经为午时为司天,为寸脉用事,厥阴为子时为在泉,为尺脉。数到辛巳时,在少阳经生成了辛酉,辛卯,伏在内气火上,阳胜金衰,辛水不及,又流到了手太阴肺经,辛水不得金气生,辛水不及,在后,故辛肺。(不要把辛当成金,又同肺金,为辛肺。不要把甲当成木,又同寅木,为甲胆,天干要都以五色的气为五行看)

4)壬是膀胱:壬,为风的日气。壬日从壬日水下九刻在风分“壬寅”的寅时,为壬日的日气,在壬日的气行在足阳明经经脉,正好是壬日的风气始于阳明。在子午流注法中,阳明在泉为子时,为尺脉,少阴午时司天,为寸脉,接着,当壬的日气行到壬寅的时辰,当壬日的风气行到阳明经时,生成了丙午的水气,寒气又流到了阳明经的左边,前边的太阳经。因为是气下降的时间,故以足经脉为准,所以叫足太阳膀胱经,为寒气独盛,故壬为膀胱。

癸是肾:癸,为日气。癸日从癸日水下十刻在阴分厥阴“甲寅”的寅时,为癸日的日气,在癸日,行在足厥阴经脉,正好是癸日的火气始于厥阴。在子午流注法中,厥阴在泉为子时位,为尺脉,为用事。少阳午时为司天,为寸脉,接着,当癸的日气行到甲寅的时辰,癸日的火气行到甲寅厥阴经,癸亥时,在厥阴内生成了辛未气

注意:应该是数到癸丑时,再数甲寅时,乙卯时,丙辰时,丁巳时,戊午时,己未时,庚申,辛酉时,壬戌时,癸亥时。癸亥时刻,在甲寅厥阴时刻的阴时阴刻,生成了辛未气,子时为辛水的本宫,成平气,辛未又行到了厥阴的前边左边,辛未交在少阴为寒气,为平气为少阴肾经,故癸为肾。出于少阴井穴涌泉。

以上这些话在子午流注中,都是以日气定位,论司天前、后的气血和在泉前、后的气血。必须到子午流注法针灸中去,通过诊脉,在实际操作中体现出来,才能看到生成的气血,才能看到在井、荥、俞、原、经、合、阳经的气位的盛衰和五行的属性;才能看到在井、荥、俞、经、合、阴经的气位的盛衰和五行的属性。没有天人合一的推理,推理后没有脉象,没有天干配脏腑,配十二经脉,把日气合到子时在泉,合到午时司天,按日按时以井、荥、俞、经、合流注的次序行针。徐氏图中说的“气纳三焦,血归包络,法地灵枢”,什么你都看不到,什么你都做不了。《灵枢经·法天法地》也不可能看明白。所谓“五脏六腑之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也,六腑皆出足三阳,上合于手者也”。什么足经脉上合于手经脉,什么所谓足者,正以井、荥、俞、原、经、合的阴阳气自足而行;什么手者,都正以井、荥、俞、原、经、合的阴阳气自手而行,都是后人无法看懂的理论。这才是子午流注法神针之道,说的话,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直白。我们虽然写出了口诀的含义,你还是不可能明白。因为论诊日脉你还是不懂。徐氏凤子午流注法是以日的子时,午时定位,先诊脉,论经脉前后气血在井、荥、俞、原、经、合穴位的满溢和亏损,这是因为有,“人天合一,司天、在泉,南政,北政,上升,下降,气血在司天前后,至而至,至而不至和未至而至”的天道为指导,理论不通,看不明白,论日脉更是糊涂,只有再学习论五运六气的运转了。不信看诊脉图试试就知道了。

在《黄帝内经·刺法论·本病论》里,讲五运六气的运转塞住、郁住,升降不前的理论;司天在泉失守的天道,五运六气的升降成刚柔的疫气和疠气的演示和说明。正如中医药大学杨力教授说的那样:“这些都为子午流注的方法,奠定了理论上和手法上的基础”。所以说没有五运六气运转的基础,连五运六气的运转图示也不会画,连《上古天真论·八正神明·六元真纪大论》中说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以运加司天地而言”,说的就是《易经学》里用日来求时辰的“干支”,用年气求月份的“干支”的方法,这些都不知道,都充耳不闻,都光说不联系,要么就是用嘴联系。天人合一的方法在《黄帝内经》的篇章中连注解中的解释不下十余次,就是不理解,不信服。所以,总是没有办法把时间和时令依伏到干支中上;总是没有办法把干支代表的运和气依伏在经脉上;总是没有办法把干支代表的运和气依伏到五脏六腑上。都只是在《易经学》里似是而非的联系到自然界和社会上以及人的身上。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这五色五运的气在五步一右迁中一步也不能运转;六气,丑、未的湿土,巳、亥的风木,卯、酉的金气,在六步一环会中一步也不能上升、下降,只会用嘴说上升、下降。五运六气运转不起来,不管他是何种人,有何种学历,有何种技能,大谈子午流注的操作方法,大肆著书立说,解释井、荥、俞、原、经、合都是违背天道,违背医理,都是沽名钓誉。如同《缪刺论》中说的一样,“络病者,其痛与经脉谬处,故命曰谬刺”。井荥俞经合络脉中的病,是正经的旁支有了病,邪气在络脉中,不是正经有病;邪气在经脉叫巨刺。针刺时分不清刺的是络脉,还是经脉,叫谬刺,即瞎刺。

应该说博文写到这里,天干与脏腑的配合写完了,不应该再写了。但是还有一个“地支配脏腑”的问题,又不能不说。所有的人们,都是以为五运六气的运转是以十二个时辰代表十二经脉,如同《高等医药院校针灸学》说的那样:“人身气血的运行,从中焦开始,上注于肺经,经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再注于肺,这样地流注。总是从寅时开始,所以十二时便以肺寅大卯胃辰宫相配合”。连口诀都有了:“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是膀胱酉是肾,心包着戌亥三焦,子胆丑肝肺上通”。在《二十三难》中:言经脉动,必明终始,阴阳定矣。而且说,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在《针灸处方集》,在《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应用》中,大肆的讲述,一个时辰流注一经,天天如是,固定不变,逐日子母开穴,画表排格,授课。然而行针之人谁也不会用,中风偏瘫,又没治好,把人生的真气扎散了,终身留下残疾,不能使人达到寿终。把后人都弄糊涂了,最后只能说子午流注法根本不是神针之道。古人说的神针为什么不神了呢?对神针的解释只有以《黄帝内经》中的医理为准才对。《难经·二十二难》中虽说的是以气动为气,所生为血,又以气先、血后为一难,或不以气动,以血动为一难,都不可能解释子午流注法的医理。所谓气动,知其病,《至真要大论》中是这样说的:“所谓动气,知其脏也”。

在说动气“知其脏”,书中说:

1)用厥阴的本气风司天施用,风淫所胜,病在脾,使足阳明胃经俞穴的“陷谷”,原穴“冲阳”的湿气绝,生在太阳司天的风气壬子克己亥,己亥是阳明中气的湿气。足太阴脾经是阳明胃经的合气,生在少阳司天的风气壬辰克己卯,己卯是太阴经的湿气。阳气独治,故湿气绝,不治而死。

2)用在南政,少阴的火气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病在肺,使手太阴肺经合穴的“尺泽”金气绝,使手阳明大肠经的金气绝,故,不能治而死。

3)用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土克肾水太阳,病在肾,使足少阴肾经俞穴的“太溪”寒气绝。

4)用少阳司天火淫所胜,火克了肺,病在肺,使手太阴肺经合穴“尺泽”,“天府”的金气绝。

5)用阳明燥气司天所胜,病在肝,使足厥阴肝经俞穴“太冲”木气绝。

6)用太阳司天,寒淫所胜,病在心,使手少阴心经俞穴“神门”的火气绝。

书中讲了六司天的动气而知五脏,不要忘了,还有六在泉的动气;六司天反气的动气;六在泉反气的动气;司天,在泉失了守产生了六气相胜的动气;六气相胜复气的动气。这么多地动气是怎样知道从哪里开始的呢?是从肺寅大卯胃辰宫至子胆丑肝肺上通,口诀里知道的吗?,都是从一个时辰流注一条经脉的口诀中知道吗!都不是这样的。

五运六气的运转和人的气血周行于身,并不是说手太阴肺经行于寅时;并不是手阳明大肠经行于卯时;并不是足阳明胃经行于辰时;并不是足太阴脾经行于巳时;并不是手少阴心经行于午时;并不是手太阳小肠经行于未时;并不是足太阳膀胱经行于申时;并不是手少阴肾经行于酉时;并不是足厥阴心包经行于戌时;并不是手少阳三焦经行于亥时;并不是足少阳胆经行于子时;并不是足厥阴肝经行于丑时。

后世的子午流注法针灸书,都是以此为地灵之邪说。五运六气运转在十二经分配到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只行一经吗?如果是一个时辰只行一条经脉,哪还有在八刻二十分的时辰行一千零八十息,脉行六十四丈八尺,行四度周于身呢!哪还有一日五十周,显然与《黄帝内经》说的背道而驰。

但是这些动气告诉了我们,都要用到把日气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通过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办法,把日气与司天在泉的天气,人天合一,然后才能把人身气血的流动换算到始于寅时水一刻在太阳丙寅,寅时水下二刻在少阳戊寅,寅时水下三刻在阳明庚寅,寅时水下四刻在阴分壬寅,等等。把丙寅反推到甲子的气位,成了少阴经脉;把戊寅反推到甲戌的气位,成了太阴经脉;把庚寅反推到甲申的气位,成了少阳经脉;把壬寅反推到甲午的气位,成了阳明经脉;把甲寅推到甲寅的气位,成了厥阴经脉;太阳经脉也在甲寅旬和甲午旬中。这种论阴阳,其知道者,合于六旬,合于六位,合于六数,合于六经脉,人天合一的方法,正好都是《天元纪大论》里说的“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即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为始于标气少阴,终于标气厥阴。论六气位,六经脉都要这样。

有了三阴三阳的六气位,有了以阴阳看病的六经脉,在六条经脉行本气的时间,同样也有了《天元纪大论》里说的:“(巳亥)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子午)少阴之上,热气主之;(丑未)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寅申)少阳之上,相火主之;(卯酉)阳明之上,燥气主之;(辰戌)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这六本气的五行,也都是六经脉的五行。

同理,当行中候的时间,这六条经脉又是中气论气: (巳亥)厥阴之上,火气主之;(子午)少阴之上,寒气主之;(丑未)太阴之上,燥气主之;(寅申)少阳之上,风气主之;(卯酉)阳明之上,湿气主之;(辰戌)太阳之上,火气主之”。这六中气的五行也是经脉的五行。

所以说,这些气动给了我们看五运六气运转和看病诊脉非常直接的天理,成了中医医理与五运六气相通的仙道,守住它,就守住了天道,守住了医道。就守住了健康,守住了长寿,守住了智慧。

书中把《易经学》六爻中的用法,“肺寅大卯胃辰宫------子胆丑肝”肺上通,用到子午流注法一日十二个时辰的经气流注规律中来,与一日十二个时辰脉气血行五十周,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完全不相符合。是把《易经》论六爻的帽冠照搬,戴到了子午流注法上,中医必须摘掉它,甩到太平洋里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午流注学说
15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_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子午流注——养生经
人体子午流注与养生
人体气血流注
借天力,助修行,抓住天时对人体最有利的时刻,快速打通全身经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