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特疗法调治鼻炎
    鼻炎是多发病,中医治疗鼻炎有很多独特疗法,如熏洗疗法、自我按摩疗法、拔罐疗法、外敷疗法、塞鼻疗法、艾灸疗法、药枕疗法、刮痧疗法等,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安全有效,值得一试。

熏 洗 疗 法

熏洗疗法是一种利用药物趁热在患部熏蒸、淋洗和浸浴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鼻炎是借助热力和药力的综合作用,促进腠理疏通,气血流畅,改善局部和全身功能,达到活血通络行气、祛除病痛的目的。熏洗法可分全身熏洗法和局部熏洗法两种。本节主要介绍局部熏洗法。

操作

鼻部熏洗 将所选药物煎汤趁热倒入盆内,患者取坐姿,向前微倾,面向汤盆闭眼,进行熏蒸。

治疗

1.慢性鼻炎 症见鼻塞不通,间歇性或持续性,鼻涕稀薄或黏稠,偶伴头痛。

方1 参诃通窍汤

【组成】鹅不食草、玄参各30g 苍耳子、诃子各10g

【用法】上药用水煎取汁。熏洗鼻部,每日1次。

方2 苍耳子汤

【组成】苍耳子、辛夷、白芷、藁本、川芎各10g

【用法】上药用水煎取汁,气雾吸入,每日1次。

2.过敏性鼻炎 症见鼻塞不通,连续性喷嚏,鼻流清涕,鼻痒。

方1 通窍敏鼻汤

【组成】附子、通草、细辛各3g 辛夷6g

【用法】上药用水煎取汁。倒入壶中,将鼻孔对准壶口熏洗。

方2 补脾通窍汤

【组成】人参10g 白术7g 干姜5g 细辛、炙甘草各3g 苯海拉明1.25g

【用法】上药加水煎沸,取液加入苯海拉明。趁热熏洗鼻部。每日1次。

方3 活血通窍汤

【组成】当归、川芎各15g 细辛5g 薄荷3g 白芷、辛夷各10g

【用法】上药加水煎沸,取汁。趁热熏洗鼻部。每日1次。

注意

1.熏洗时间较久而药汤稍凉时,可再加热,以便持续熏洗。

2.夏季煎汤时不能放置过夜,最好用现煎的新鲜药汤,以免发霉变质,影响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

3.在冬季进行熏洗疗法时需注意保暖,夏季要避风。熏洗后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旺盛,全身温热出汗,必须待汗干后再外出,以免感受风寒。

自我按摩疗法

自我按摩疗法是我国自古流行的一种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健身延寿的方法。通过刺激自身穴位、经络,疏通气血、平衡阴阳,起到调理机体、缓解疼痛与不适、增强体质的作用。因其简便易学、安全有效,无需特殊的器械设备,不受场地的限制,故深受大众欢迎。休闲之时,自己进行一下按摩,或给家人按摩一下,即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鼻为血脉多聚之处,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中,直接循行于鼻或鼻旁者有12条,自我按摩法治疗鼻炎有其独特的疗效。

体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的手法常选取自己能够操作的简单的按摩手法,常用的有:

1.指按法 术者用拇指或其他四指指面着力于体表治疗部位上,做垂直向下的按压(图2-1)。

·图2-1 指按法

手法

2.指摩法 术者掌指关节自然伸直,腕部微曲,用并拢的示指、中指、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体表治疗部位,随同腕关节做环旋活动,频率每分钟120次(图2-2)。

·图2-2 指摩法

3.指揉法 术者用拇指指腹或示、中指指腹揉动体表的穴位(图2-3)。

·图2-3指揉法

4.拿法 术者用拇指指面和其他手指指面相对用力,捏住治疗部位的肌肤并逐渐用力内收,将治疗部位的肌肤提起,做连续的提捏或捏揉动作(图2-4)。

·图2-4拿法

5.指抹法 用拇指指腹或四指指腹在体表做轻柔的往返移动的方法(图2-5)。

·图2-5 指抹法

6.指推法 用指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移动的方法(图2-6)。

·图2-6 推法

7.一指禅法 以拇指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运用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持续作用于经络部位。每分钟120次左右(图2-7)。

·图2-7 一指禅法

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鼻炎

1.搓掌温鼻:掌擦大鱼际,透热为度,迅速将双手大鱼际置于鼻翼两侧,温热鼻部,反复5次。(图2-8)。

·图2-8

2.两指由鼻两侧起推抹至太阳20次(图2-9)。

·图2-9

3.示指按揉迎香1分钟(图2-10)。

·图2-10

4.示指按揉曲差1分钟(图2-11)。

·图2-11

5.用一手拇、示指指腹沿鼻上的山根向下至迎香往返施推抹法10~15次(图2-12)。

·图2-12

6.拇指点按风池1分钟(图2-13)。

·图2-13

7.拇指点按大椎1分钟(图2-14)。

·图2-14

8.五指拿捏颈项(图2-15)。

·图2-15

9.示指按揉肺俞1分钟(图2-16)。

·图2-16

10.双手掌擦背腰部,透热为度(图2-17)。

·图2-17

11.一指禅推合谷1分钟(图2-18)。

·图2-18

12.一指禅推列缺1分钟(图2-19)。

·图2-19

随症加减

1.急性鼻炎

(1)示指按揉上星1分钟(图2-20)。

·图2-20

(2)示指按揉印堂1分钟(图2-21)。

·图2-21

(3)中指点按大杼2分钟(图2-22)。

·图2-22

(4)大鱼际横擦前胸上部,以透热为度(图2-23)。

·图2-23

2.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

(1)拇指沿印堂到神庭连线上来回推50次左右,力量均匀适中(图2-24)。

·图2-24

(2)示、中指按压百会2分钟(图2-25)。

·图2-25

(3)用两拇指螺纹面紧贴在两攒竹穴,做抹法,至太阳,5~7次(图2-26)。

·图2-26

(4)拇指揉少商1分钟(图2-27)。

·图2-27

(5)实证加按揉尺泽1分钟(图2-28);虚证加拇指点按脾俞1分钟(图2-29);拇指点肾俞1分钟(图2-30);示、拇指按足三里1分钟(图2-31);按阴陵泉1分钟(图2-32)。

·图2-28

·图2-29

·图2-30

·图2-31

·图2-32

3.过敏性鼻炎

(1)揉攒竹1分钟(图2-33);示指揉太阳1分钟(图2-34)。

·图2-33

·图2-34

(2)示指分推前额50次(图2-35)。

·图2-35

(3)双掌上推面颊(图2-36)。

·图2-36

(4)按揉鱼际1分钟(图2-37)。

·图2-37

(5)掌擦手太阴肺经(肘以下部分,上肢桡侧),以透热为度(图2-38)。

·图2-38

手部自我按摩

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鼻炎

1.捏拿大脑2分钟(图2-39)。

·图2-39

2.拇指端点按额窦2分钟(图2-40)。

·图2-40

3.拇指端推鼻1分钟(图2-41)。

·图2-41

4.拇指平推按肺、支气管,并对中指根部敏感点点压5~10次(图2-42)。

·图2-42

5.拇、示指掐点头颈部淋巴结1分钟(图2-43)。

·图2-43

6.拇指按揉上身淋巴结2分钟(图2-44);拇指按揉下身淋巴结2分钟(图2-45)。

·图2-44

·图2-45

7.按揉肾1分钟(图2-46);按揉肾上腺1分钟(图2-47)。

·图2-46

·图2-47

随症加减

1.急性鼻炎

(1)拇指点按感冒点1分钟(图2-48)。

·图2-48

(2)拇指平推喉、气管1分钟(图2-49)。

·图2-49

(3)拇指平推扁桃体1分钟(图2-50)。

·图2-50

2.慢性单纯性、肥厚性鼻炎

(1)屈示指点按脾,并向左旋转50次(图2-51)。

·图2-51

(2)拇指平推甲状腺1分钟(图2-52)。

·图2-52

(3)拇指平推颈椎1分钟(图2-53)。

·图2-53

(4)伴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等加揉压大脑、拇指端点额窦(参照图2-39、图2-40)。

3.过敏性鼻炎

(1)顺时针按揉脾1分钟(图2-54)。

·图2-54

(2)拇指端点揉脑垂体1分钟(图2-55)。

·图2-55

(3)掐按甲状旁腺l~2分钟(图2-56)。

·图2-56

足部自我按摩

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鼻炎

1.将手伸展开,由足底端向足尖部来回搓压,使足底各个对应区得到按摩。

2.用拇指尖按压选定的反射区。拇指按压足底时,其余4个手指支在足背上,按压足背时,其余4个手指支在足底。将拇指关节在患者足部皮肤上弯曲成直角,着力点在偏离指甲尖端中点2~3mm处,垂直用力按压,然后去除压力,再行按压,使按压动作不间断,有节奏、轻柔地进行,使刺激能量均衡地施于对应区内。

3.拇指按揉大脑1分钟(图2-57)。

·图2-57

4.拇指端按揉额窦2分钟(图2-58)。

·图2-58

5.示指按压鼻3~5次(图2-59)。

·图2-59

6.拇指推按肺、支气管,并在中趾根部敏感点处点按5~10次(图2-60)。

·图2-60

7.拇、示指掐揉头、颈淋巴结1分钟(图2-61)。

·图2-61

8.握足扣指法点肾1分钟(图2--62);拇指平推输尿管1分钟(图2-63);点压膀胱一分钟(图2-64)

·图2-62

·图2-63

·图2-64

随症加减

1.急性鼻炎

拇指端分点扁桃体1分钟(图2-65)。

·图2-65

2.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大性鼻炎

(1)拇指点按甲状旁腺,1分钟(图2-66)。

·图2-66

(2)拇指推胸部淋巴结(图2-67)。

·图2-67

3.过敏性鼻炎

(1)点按肾上腺1分钟(图2-68)。

·图2-68

(2)双指钳法或按揉法用于甲状旁腺1分钟(图2-69)。

·图2 -69

(3)拇指平推升结肠1分钟(图2-70);拇指平推横结肠1分钟(图2-71)。

·图2-70

·图2-71

拇指平推降结肠1分钟(图2-72)。

·图2-72

(4)提高免疫力加拇、示指按揉头颈淋巴结1分钟(参照图2-73);拇指推胸部淋巴结1分钟(图2-74):拇指点揉腹部淋巴结1分钟(图2-75):拇指点揉盆腔淋巴结1分钟(图2-76)。

·图2-73

·图2-74

·图2-75

·图2-76

耳部自我按摩

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鼻炎

1.示指点压肾1分钟(图2-77)。

·图2-77

2.示指点压肺1分钟(图2-78)。

·图2-78

3.捏揉内分泌1分钟(图2-79)。

·图2-79

4.示指端点掐外鼻1分钟(图2-80);示指端点掐内鼻1分钟(图2-81)。

·图2-80

·图2-81

5.示指端点压肾上腺1分钟(图2- 82)。

·图2-82

随症加减

1.急性鼻炎

(1)捏揉神门1分钟(图2-83)。

·图2-83

(2)示指点压交感1分钟(图2-84)。

·图2-84

(3)示指点压扁桃体1分钟(图2-85)。

·图2-85

2.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

(1)示指端压揉膀胱(图2-86);示指端捏揉大肠1分钟(图2-87)。

·图2-86

·图2-87

(2)捏揉颈椎1分钟(图2-88)。

·图2-88

3.过敏性鼻炎 在主证基础上重捏揉内分泌、外鼻、肾上腺3穴(参照图1-10)。

注意

1.按摩前应选取舒宜的体位,解开衣扣,放松身心。

2.按摩手法应先轻后重,时间应先短后长。

3.按摩时以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等反应为宜。

4.体弱多病者应采用轻柔的手法,新病体壮者可用较重的手法。

5.足部按摩的节奏,应视患者的体质而定,体虚者节奏要慢,体实者节奏要快。

6.足部按摩的力度以按压至略感疼痛为宜。

7.刺激开始时要轻,治疗中间要重刺激,按摩结束前要轻刺激。刺激量可随着疗程的延长加大。

拔 罐 疗 法

拔罐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特殊的治病方法。古代典籍中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至明清时期,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已突破了历代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并且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治疗方法广泛地流传于民间。

操作

闪火法:用镊子夹着点燃着的酒精棉球或纸片或火柴,在罐内绕一下,或将蘸有酒精的棉球在罐的内壁涂擦一下,使酒精沾在罐内燃烧,然后立即将棉球或纸片或火柴棍抽出,并将罐子扣在应拔部位或穴位上。此法多无烧伤之弊病,但是吸力较小。

留罐:在治疗部位上留置一定时间,这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一般留罐10~15分钟,大而吸力强的火罐留置10分钟,小的吸力弱的时间适宜长一些。

起罐:一只手拿着罐子轻轻稍微向一方倾斜,另一只手则在火罐倾斜的对侧火罐口附近肌肉上,用手指缓缓按压,使罐子和皮肤之间形成一个空隙,让空气由此进入罐里,吸力就会逐渐消失,火罐就会自然脱落下来。避免强力取下,以防伤害皮肤。

治疗

1.各型急性鼻炎 症见鼻塞时轻时重,喷嚏,涕清稀或黄稠,偶伴头痛、恶寒、发热。

【选穴】大椎 至阳 大杼 膈俞 风门

【治法】取坐位,头前倾,两手支撑床沿或椅背,裸露背部,在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涂一层薄薄的石蜡油。采用闪火法拔罐,先吸拔背部大椎穴区,然后手扶罐体沿督脉循行路线慢慢向下推移到至阳穴区,如此往返推移6~8次,使局部皮肤潮红或瘀血,留罐于大椎穴区。将火罐吸拔于大杼穴区,沿膀胱经循行路线将火罐往返于大杼穴区与膈俞穴区间,留罐于风门穴区20分钟,隔日1次(图3-1)

·图3-1

2.慢性鼻炎 症见鼻塞不通,呈间歇性、交替性或持续性,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涕。

【选穴】迎香 印堂 足三里 肺俞 风门

【治法】病人坐位,取口径1.5cm的玻璃罐,用闪火法在双侧迎香,印堂,双侧足三里穴,双侧肺俞,双侧风门,拔罐20分钟,隔日1次,20天为1个疗程(图3-2)。

·图3-2

3.过敏性鼻炎 症见鼻痒,喷嚏连连,流清涕,量多,鼻噻,鼻觉减弱。

【选穴】神阙

【治法】神阙每隔5分钟拔火罐1次,共拔3次,每日1次(图3-3)。3日后视病情隔日1次。

·图3-3

注意

1.火罐口不能过热,以免造成烫伤。

2.发现皮肤起泡或破皮,应该预防感染,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条件允许可以涂抹紫药水促进吸收。

3.在治疗中,如果出现头昏、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应立即取下火罐,让患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喝一杯热糖水,按晕针的情况处理。

外 敷 疗 法

外敷疗法又名“敷贴”,是将药物敷在体表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民间疗法。

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外病等;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的调和剂;宋代《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代《普济方》用生附子研末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说明本疗法相沿袭用甚久。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集敷贴疗法之大成,标志着外敷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更为完善的水准。外敷疗法用于鼻炎,效果颇佳。

制作

应用外敷疗法时,若选用鲜品药物,自身含有汁液,只需捣烂外敷即可。若药物为干品,则需将药物研为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赋形剂,如鸡蛋清、酒、水、蜜糖等,调成糊状敷用。

治疗

1.慢性鼻炎 症见鼻塞不通,间歇性或持续性,鼻涕稀薄或黏稠,偶伴头痛。

方1 葱泥方

【组成】大葱适量

【用法】大葱洗净泥土,剥去老皮。连须切碎,捣烂,炒热。小儿敷囟会穴,外加热敷,每次30~60分钟。每日3次。成年人亦可于晚上直接敷鼻梁(下垫一层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次日晨去掉。连敷数晚。

【说明】避免进入眼中。如不慎进入,立即用清水清洗,必要时及时就医。

方2 苍耳冰片散

【组成】冰片1.5g 辛夷花、苍耳子各9g 白芷6g 薄荷9g 法半夏3g 川贝母9g 陈皮3g 三七1.5g 甘草6g

【用法】先将冰片置钵中研细。再与其他诸药共研为细末,混合均匀,密封于瓶中。治疗时用棉签蘸药末少许搐入鼻中。每日2~3次。

【说明】不可过量使用。

方3 冰片瓜蒂散

【组成】冰片1.5g 瓜蒂14枚 马牙硝3g

【用法】上药研细末备用。每次用少许吹入鼻中。每日1~2次。

【说明】不可过量使用。

2.急性鼻炎(风寒型) 症见鼻塞较重,喷嚏频作,涕多清稀,头痛,恶寒。

方 南星贴

【组成】天南星1枚

【用法】将天南星微泡为末,淡醋调涂红绸上。用时贴卤门,外熨之。

【说明】皮肤过敏者慎用。

3.过敏性鼻炎 症见鼻痒,喷嚏连连,流清涕,量较多,鼻塞。

方1 敏鼻贴

【组成】鹅不食草干粉、凡士林各等份

【用法】将上药调匀成软膏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软膏少许涂鼻腔,每日1~2次。

【说明】不可过量使用。

方2 芥子贴

【组成】白芥子50g 细辛20g 玄胡索10g 甘遂20g

【用法】将上药研为细末,用姜汁和适量蜜糖调药成糊,制成1cm×1cm大的药饼。使用时,在药饼面上撒少许麝香。敷贴穴位,初贴于百劳(双)、肺俞(双)、贴4~6小时取下;次日贴大杼(双)、肺俞(双)、肾俞(双),贴3~4小时取下。

【说明】皮肤过敏者慎用。

注意

1.注意调好药物干湿程度,以及不易流脱而又可以黏着为适当。若药物变干,则应随时更换,或加调和剂调匀后再敷上。

2.在穴位敷药时要尽量对准穴位。

3.皮肤过敏,易起血疹、水泡的患者,慎用外敷疗法。如果敷药后出现血疹、水泡等,则应洗去药物,暂停外敷,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感染。

塞 鼻 疗 法

塞鼻疗法是将药物做成团状,塞入鼻内,通过鼻腔吸收,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塞鼻疗法在民间流传已久,名医扁鹊曾以半夏末纳鼻治产后晕厥。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纳药鼻中以治头中寒湿。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以塞鼻法救治“卒死中恶”。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以瓜蒂、秫米、赤小豆内著鼻中治疗黄疸。宋代《太平圣惠方》用塞鼻法治疗鼻衄、小儿疳积。以后历代医籍均有记述,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如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收载塞鼻方近30首,涉及临床各科疾病达10余种。由于塞鼻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鼻腔,并可通过经络,内传脏腑,故可治疗鼻腔以及全身的某些疾病。

方法

应用时,先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或茶水清洁鼻孔,然后酌情选用以下塞鼻方法:

1.鲜药塞鼻法 取新鲜植物药,如属草叶类可揉搓为丸;如属根茎、果实类可捣泥为丸,或以刀削如枣核大小,塞入鼻腔。

2.药液塞鼻法 将药物煎取药汁,或以酒浸取液,用棉球蘸药液塞入鼻内。

3.散剂塞鼻法 将药物研成粉剂,用消毒纱布包裹或用棉球浸湿后蘸药物少许,塞入鼻孔。

4.药丸塞入法 将药物研细末,然后加入赋形剂,如蜜、醋,姜汁、水等,加工成小丸,每次1丸,塞入鼻内。

5.膏剂塞鼻法 将药物研末熬膏,以消毒棉球或纱布裹药如枣核大小,塞入鼻孔;或熬成硬膏,搓成条状塞鼻。

治疗

1.急性鼻炎(风寒型) 症见喷嚏、鼻塞,流清涕,可伴头痛、恶寒、发热。

方 通窍丸

【组成】干姜末、白蜜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丸,如枣核大。塞入鼻中,每日1次。

【说明】塞鼻时不要过深,以免造成不适。

2.慢性鼻炎 症见鼻塞不通,间歇性或持续性,鼻涕稀薄或黏稠,偶伴头痛。

方1 辛芷通窍汤

【组成】苍耳子、辛夷花各9g 白芷9g 薄荷3g

【用法】加水200mL,煎取100mL,葱白头适量捣汁冲入。以棉球蘸药塞鼻,每次5~10分钟,可左右交替使用。或用上述药烘干研末,纱布包药末,每晚睡时塞鼻,5天为1个疗程。

方2 通附丸

【组成】通草3g 炮附子3g 细辛3g

【用法】共研细末,蜜丸如枣核大。纱布裹之塞鼻,每日1~2次。

【说明】塞鼻时不要过深,以免造成不适。

方3 辛芎通窍散

【组成】草蒲3g 皂角3g 辛夷9g 木通3g 川芎9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纱布裹之塞鼻,湿即换之。

【说明】如3日内不见疗效,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方4 通窍散

【组成】鹅不食草(95%) 樟脑(5%)

【用法】研末和匀,瓶装密封。以薄绢包裹药末少许塞鼻。每天换药1次。

【说明】不可久用。

方5 菊花膏

【组成】野菊花、蜂蜜、冰片各适量

【用法】取野菊花放在蜂蜜内隔水蒸,再将冰片研极细末放入蜂蜜调匀。用时沾少许涂鼻腔。每日3次。

【说明】如3日内不见疗效,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3.过敏性鼻炎 症见鼻痒,喷嚏连连,流清涕,量较多,鼻塞,发作快,消失也快。

方1 薄荷通窍散

【组成】薄荷1.5g 硼砂3g

【用法】共研细末用纱布包之塞鼻。每日1次。

方2 辛附膏

【组成】细辛1.5g 蜀椒1.5g 干姜1.5g 炮附子1.5g 吴茱萸1.5g 皂荚(去尖)1.5g

【用法】切碎,酒浸1宿,用猪油熬,以附子色黄为度,去渣待凝。纱布裹取适量塞鼻。每日1~2次。

【说明】不可久用。

方3 冰黄膏

【组成】鱼脑石5块 硼砂7.5g 牛黄2.1g 冰片1.5g

【用法】共研细末,以凡士林10g 甘油20mL,调上述药末。用棉球蘸取油膏,塞入鼻腔。左右交替,每日2~3次。

方4 辛夷挥发油

【组成】辛夷花200g

【用法】取辛夷花粉碎后入蒸馏瓶中,加水过药面,蒸馏3~4小时,取出蒸馏液用分层漏斗5层,取得辛夷花挥发油3mL,芳香水500mL,芳香水内加0.5%尼泊金防腐,加0.9%氯化钠调至等渗过滤,取滤液加上原挥发油,用5%吐温助溶分装于小瓶中,高压灭菌后备用。用时将棉花浸湿塞入鼻腔,保留15~20秒后取出,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亦可用之滴鼻,

【说明】用药1~2次分泌物增多,排出后通气立即改善。

注意

1.要掌握塞鼻深度,过深容易引起打喷嚏,影响药效,且容易滑入鼻腔深部而误入气道。

2.塞鼻药物刺激性较强,须用纱布包裹,以减少刺激。

3.不宜于儿童应用,以免引起不测。

艾 灸 疗 法

灸法,是指应用高温(主要是艾药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它是针灸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由于临床或家庭自疗大多选择艾绒为灸材,因此称为艾灸疗法。

灸法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一个主要部分。从总体上看,灸疗法和针刺法一样都通过刺激腧穴或特定部位激发经络、神经、体液的功能,调整机体各组织、系统的失衡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但是,灸法又有着自己较为独特的作用特点。和针刺法不同,灸法是通过温热、寒冷及其他非机械刺激的作用,来进行扶正祛邪,平衡阴阳,防治疾病,康复保健。尤其是灸法的防病保健作用在古代就受到重视。《备急千金要方》提到以灸疗预防“瘴疠温疟毒气”。《扁鹊心法》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现代不仅已为大量的临床所证实,而且得以进一步发扬。同时,对灸法作用机制也进行了较为广泛和系统的探讨。艾灸疗法用于鼻炎,效果令人满意。

操作

1.灸材 一般以艾叶为灸材,并艾条灸为主。这是因为艾条可以较好控制灸量,包括灸的时间长短、灸的温度高低等。但并不局限,艾炷灸、隔物灸等亦可引发灸感传导。

2.取穴 取穴宜少,但应选择要穴。施灸顺序:先灸上,后灸下;先灸背,后灸腹;先灸头,后灸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3.灸灼强度 灸灼刺激强度宜较强。具体要求为:手持点燃之艾条在穴区反复上下左右移动,“上下来回,号称雀啄;左右摇摆,有类飞腾”,以产生一种动态的剌激。这种动态剌激必须是连续的均衡的,也就是说整个施灸过程中,火力必须均衡,作用不能中断,这主要有利于灸刺激量的积累,正是在这种刺激量积累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灸的感传。

治疗

1.急性鼻炎 (风寒型)症见鼻塞,打喷嚏,涕多清稀,头痛,恶寒。

方1 鼻炎灸

【处方】艾条

【方法】取迎香、上星,艾条悬灸至局部发热为度(图4-1)。每天1次,2次为1个疗程。

方2 麻黄灸

【处方】麻黄500g

【方法】将上药研为极细末,贮瓶备用,施灸时取适量,以生姜汁调成膏状,制成厚0.3cm大如五分硬币的药饼,上置艾炷灸之,取印堂或迎香每次灸5~10壮(图4-1)。每天1次,谨防烫伤。

·图4-1

2.过敏性鼻炎 症见鼻痒,喷嚏连连,流清涕,量较多,鼻塞,发作快,消失也快。

方1 敏鼻灸

【处方】艾条

【方法】取穴以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曲池(均为双侧)为主,同时选用相关经络穴位。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熏烤,并将艾条上下移动(图4-2)。每日1次,每次2~3个主穴,1个配穴,每次30~40分钟,5天为1个疗程。

方2 补肺灸

【处方】艾条

【方法】用艾条点燃,在肺俞缓慢移动地烘烤,以局部感到温热为止(图4-2),时间约30分钟。每天1次。

·图4-2

方3 三伏天灸法

【处方】白芥子、细辛、甘遂以5∶3∶2的比例,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和,做成直径2cm大小药饼。

【用法】将药饼放在4cm防潮纸上,用胶布固定。选取肺俞、风门、厥阴俞、心俞,其中3个俞穴(均为双侧)贴敷(图4-2),每次1~3小时,皮肤感觉灼热即取下,小儿40分钟即可。

【说明】 皮肤过敏者禁用。

方4 隔物灸法

【处方】徐长卿鲜根适量。

【方法】取上药捣烂如糊膏状,贴于迎香处,厚约0.5cm,上置艾炷灸之,每次每穴灸5~15壮,如局部灼痛,可随即更换艾炷(图4-2)。

注意

1.施灸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疗之法。

2.施灸前根据病情,选准穴位,令患者充分暴露施灸的部位,并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体位。

3.腰背、腹部施灸,壮数可多:胸部四肢施灸壮数宜少;头颈部更少。青壮年施灸壮数可多,时间宜长;老人、小儿施灸壮数应少,时间宜短,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颜面部、心前区、大血管部和肌腱处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

泻 血 疗 法

泻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通过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静脉,放出适量的血液,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邪外出,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传统外治法。

传说在远古的石器时代就产生了泻血疗法。那时人们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向患病局部砭刺放血,来治疗疾病。后来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又根据医疗实践的要求,砭石分化成了“各有所为”的九针,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泻血治疗的“锋针”。泻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内经》中,如《灵枢·官针篇》说:“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宋代人将泻血疗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扩大了放血疗法的影响。泻血疗法用于鼻炎急性期,效果颇佳。

针具

泻血疗法的针具是三棱针。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10cm,针柄直径约2mm,适用于皮肉丰厚的四肢、躯干放血。细针长5~7cm,针柄直径约1mm,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如当时没有上述工具,也可暂用注射针头、缝衣针、瓷器碎片、刮胡刀片等代替,但要注意消毒,治疗同时,可配合使用拔火罐以加强疗效。

操作

使用时,将针具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mm,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如果血液流出不畅,可在针孔周围推压挤捏,帮助血液流出。

治疗

各型急性鼻炎 症见鼻塞时轻时重,喷嚏,涕清稀或黄稠,偶伴头痛、恶寒、发热。

【穴位】大椎(图5)

【方法】先在大椎行常规消毒,持用三棱针点刺局部2~3下,立即在针刺部位拔火罐,以溢血为度,留5~10分钟起罐,以病人自觉症状消除决定治疗次数,如病情不减轻,隔日再在其部位按上法施治,连续进行1~2次,待症状康复为止。

【说明】针刺时进针不宜过深。

注意

1.应用放血疗法前,对病人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对放血的顾虑。

2.针刺时应谨慎,不要进针太深,创口过大,损伤其他组织。可用消毒棉球裹住针身或刀身,露出2~3mm的针尖或刀尖,捏着棉球针刺。

3.局部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出血较多时可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

4.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禁用。

5.过饥、过饱、醉酒、大汗、过度劳累禁用泻血疗法。

6.贫血、低血压、孕妇及产后应慎用。

·图5

口 罩 疗 法

口罩疗法是将药炮制后装入口罩中,平时佩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口罩疗法属“闻香治病”法,通过鼻窍吸入药气,而获治疗功效。

口罩疗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以中医学传统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用芳香开窍、化湿祛浊、行气利水、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等功效之中草药,经过炮制之后,装入口罩中。药物经过呼吸直接作用于患处,促使头部经络疏通,气血流畅,改善内分泌,加速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防治鼻炎的目的。

治疗

各型慢性鼻炎 症见鼻塞不通,时轻时重,伴清涕或黄涕。

方1 通窍口罩

【组成】鹅不食草15g 白芷、山鸡椒、大叶桉各9g 辛夷、藿香各6g 薄荷脑3g 冰片0.2g

【制法】提取挥发油成分,调配为留兰香味的药液。

【用法】将配制的药液,以小纱布吸附,每小块纱布含药液0.02mL,治疗时用1~2块纱布,塞入特制的口罩夹层,然后戴上,每天戴口罩的时间累计不少于2小时,每小时更换1次药物纱布,3天为1个疗程。

方2 鼻炎口罩

【组成】苍耳子5g 白芷9g 辛夷6g 薄荷脑3g 冰片0.2g

【制法】提取挥发油成分,调配为留兰香味的药液。

【用法】将配制的药液,以小纱布吸附,每小块纱布含药液0.02mL,撒入人工麝香少许(研成粉),治疗时用1~2块纱布,塞人特制的口罩夹层,然后戴上,每天戴口罩的时间累计不少于2小时,每小时更换1次药物纱布,3天为1个疗程。

注意

1.使用口罩疗法,临床上没有禁忌证,无不良反应,如发现药物过敏者,则应停止使用。

2.由于口罩疗法见效较慢,一般需长年使用,所以治疗时应有耐心,坚持使用,方能获效。

3.在运用此法治疗时,还可配合其他疗法同时进行。

药 枕 疗 法

药枕疗法是将药材炮制后装入枕中,睡时枕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药枕属“闻香治病”法,通过鼻窍吸入药气,而获治疗功效。

药枕疗法治疗鼻炎,是以中医学传统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用芳香开窍、化湿祛浊、行气利水、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等功效之中草药,经过炮制之后,装入枕中。药物经过头项部摩擦和微热直接作用于头面部,促使头部经络疏通,气血流畅,改善内分泌,加速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治疗

1.各型慢性鼻炎 症见鼻塞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可伴清涕或脓涕。

方1 荆防通窍枕

【组成】荆芥、防风、薄荷、苍耳子、辛夷花各60g 白芷l00g 桂枝30g细辛15g 川芎30g 白檀香20g

【用法】共研粗末,装入40cm×50cm布袋内,纵横缝纫。每晚将其当睡枕用,连续使用。

方2 桑菊通窍枕

【组成】桑叶、白菊花、薄荷、苍耳子、辛夷花、广藿香、白芷各60g 丹皮、陈皮各30g 冰片l0g

【用法】共研粗末,装入40cm×50cm布袋内,纵横缝纫。每晚将以上布袋当睡枕用。

2.过敏性鼻炎 症见鼻塞不通,连续性喷嚏,鼻流清涕,鼻痒。

方 防风抗敏枕

【组成】荆芥、防风、薄荷、苍耳子、辛夷花各60g 白芷l00g 桂枝30g细辛15g 川芎30g 蝉衣30g 徐长卿60g 白檀香20g

【用法】共研粗末,装入40cm×50cm布袋内,纵横缝纫。每晚将其当睡枕用。

注意

1.使用药枕,临床上没有禁忌证,无不良反应,如发现药物过敏者,则应停止使用。

2.由于药枕疗法见效较慢,一般须长年使用,所以治疗时应有耐心,坚持使用,方能获效。

3.药枕根据药物不同,一般可用3~6个月,用时应经常保持干燥,但不宜暴晒。

4.在运用此法治疗时,还可配合其他疗法同时进行。

刮 痧 疗 法

刮痧疗法同针灸疗法一样,起源于远古时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刮痧治病,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施术于皮肤、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把阻滞在人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通过皮肤排泄出来,使病变的器官、组织及细胞得到氧气的补充而被活化,从而预防疾病及促进机体康复。

刮痧疗法是指应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属针具、瓷匙、古钱、玉石片等,蘸上食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皮肤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节阴阳、活血化瘀、清热消肿、软坚散结,从而达到治疗鼻炎的目的。

操作

刮痧法又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两种。

1.直接刮法 指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然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病人取坐位或俯伏位,术者用热毛巾擦洗病人被刮部位的皮肤,均匀地涂上刮痧介质。术者持刮痧工具,在刮拭部位进行刮拭,以刮出出血点为止

2.放痧法 又称点刺法,即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示、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如十宣、十二井或头面部的太阳、印堂、攒竹、上星等。

3.挤痧法 医者用大拇指和示指在施术部位用力挤压,连续挤出一块块或一小块紫红痧斑为止。

治疗

1.慢性鼻炎 症见间歇性、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流涕。

(1)采用直接刮法。以水牛角刮痧板为工具,介质采用红花油。

(2)在百会、风池、风门、手三里、合谷等穴位处均匀涂抹红花油后,用水牛角刮痧以刮出出血点为度。

(3)印堂用拇示指挤按法。连续挤出一小块紫红痧斑为止。

(4)上星和迎香严格消后用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放血(图6-1)。

·图6-1

2.过敏性鼻炎 症见鼻内发痒,连续喷嚏,流大量清涕。

(1)采用直接刮法。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

(2)在风池、肺俞、命门、脾俞、肾俞、足三里均匀涂抹红花油后,用水牛角刮痧板反复进行刮拭。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

(3)迎香、太渊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4)尺泽和偏历严格消毒后用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放血(图6-2)。

·图6-2

注意

1.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风,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

2.选择舒适的刮痧体位,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晕刮。

3.刮痧工具要经常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拭前须仔细检查刮痧工具有无毛刺、破损,以免刮伤皮肤。

4.施术者的双手也应消毒。

5.在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刮痧对人体无害,应消除恐惧心理,以免晕刮。

6.勿在病人过饥、过饱及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刮痧治疗。

7.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匀,以能忍受为度,达到出现痧痕为止。

8.婴幼儿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轻。

磁 场 疗 法

磁场疗法简称“磁疗”,它是应用不同类型和强度的外磁场作用于人体患部,经络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包括内服和外敷磁性药物治病的方法。我国早在公元190年前就开始应用磁石(有磁性的矿石)治疗疾病。此后,《神农本草》、《名医别录》、《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历代医家名著中都记述了内服或外敷磁石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的验方或治疗器,同时也总结出延年益寿、预防多种疾病的保健方法,并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

磁疗具有止痛、消炎、消肿、降压、止泻等治疗作用,应用时安全可靠,在治疗过程中无创伤、无痛苦、不良反应少。磁疗经济实惠,易学好用。磁疗器械中多以磁片为主,磁片的价格低,能反复使用5年以上。正由于有上述优点,所以患者能坚持长期治疗,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尤其是对慢性鼻炎等慢性病的治疗更显示出磁疗的优越性。

操作

直接贴敷疗法 是以胶布或伤湿膏将磁片或磁珠固定在治疗部位。方法是用胶布条“十”字形固定。穴位贴敷时,一般选用患区或邻近穴位,有时选用远隔的穴位或循经取穴。贴敷用的磁片一般为直径约0.5~1cm的圆形磁片,也可用方形或不规则形磁片。病变范围较大时,可选用较大面积的磁片。

治疗

慢性鼻炎 症见鼻塞呈间歇性或交替性,重者可呈持续性鼻塞,鼻涕不易擤出。

方1 贴敷法

【穴位】风池、印堂、上星、迎香、鼻通、合谷、大椎(图7-1)。

【用法】用直径1cm左右,表面磁场强度为500~1 500Gs的磁片贴敷于穴位上,每次选用3~5个穴位,5天交换1次穴位,连续贴敷l~2个月。

·图7-1

方2 耳磁法

【穴位】耳穴:内、外鼻、肺、大肠、神门、脑干、交感等(图7-2)

【用法】将磁场强度为200~500Gs的磁珠(直径为2mm左右)以小块胶布贴压在耳穴上:内、外鼻、肺、大肠、神门、脑干、交感等。每次每侧选用2~4个穴位,持续贴敷,15~30天为1疗程。7~10天更换一侧耳穴,也可隔1天换一侧耳穴。

·图7-2

注意

1.磁疗法见效较慢,故要求患者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2.用此疗法治疗时,可配合以药物、针灸、按摩等疗法,以尽快取得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穴位刮痧减肥--附穴位图(zt)
鼻炎自我按摩疗法
大肠经及其穴位
荧荧焰火起膏肓--将艾灸疗法彻底说清楚(2)
糖尿病的经络腧空外治法
《按摩师教程》第二十四章 按摩疗法与辅助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