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经先期药物治疗偏方

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一行,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或“经早”。如仅提前三五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者,属正常范围。或偶然超前一次者,亦不作月经先期病论。

月经先期的辨证,着重于周期的提前及经量、经色、经质的情况,结合形、气、色、脉,辨其属虚、属热。一般以周期提前或兼量多,色淡,质清稀,唇舌淡,脉弱者属气虚;周期提前或兼量多,经色紫红或深红,质稠,舌质红,脉数者为血热;脉虚而数者为虚热。如仅见周期提前而量、色、质不变的,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全身证候及舌、脉等进行辨证。

(1)气虚证

典型症状表现:月经周期提前,经量增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或小腹空坠,纳少便清,舌质淡,脉细弱。

偏方1

【组成】 黄芪15克,党参12克,炒白芍、香附各9克,炙甘草、川芎各6克,肉桂3克。

【功效】 健脾益气,摄血调经。适用于脾虚失摄者。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每日1剂。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 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甘草6克,当归6克,炒白芍6克。

【功效】 益气健脾,固摄升提。适用于气虚所致的月经先期,经量增多,色淡质稀者。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每日1剂,空腹时温服。

【来源】 卓玉农.中医妇科治疗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4

偏方3

【组成】 黑豆30克,党参9克,红糖适量。

【功效】 益气健脾,固摄升提。适用于气虚所致的月经先期者。

【制法】 将黑豆、党参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水煎沸1小时,去党参,调入红糖即成。

【服法】 每日1剂。

【疗程】 连服5~7日为1个疗程。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2)阳盛血热证

典型症状表现: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黏,或伴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量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

偏方1

【组成】 生石膏500克,牡丹皮400克,生地黄300克,白芍200克,知母100克,冰片10克。

【功效】 清热凉血调经。适用于血热型患者。

【制法】 先将石膏打碎,再将后四味烘干研为粗末,兑入冰片,混匀后装入枕芯。

【服法】 入枕芯,每月更换1次。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 牡丹皮、青蒿、黄柏、熟地黄、白芍各9克,地骨皮、茯苓各12克。

【功效】 清热凉血调经。适用于月经先期实热证。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每日1剂,早晚分服。

【来源】 《单方验方》。

偏方3

【组成】 知母10克,牡丹皮、生地黄、地骨皮各15克,茜草12克。

【功效】 清热凉血调经。适用于月经先期血热证。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每日1剂,早晚分服。

【来源】 《单方验方》。

偏方4

【组成】 干芹菜30克。

【功效】 清热凉血调经。适用于实热所致的月经先期者。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温服,每日1剂,经前服用。

【疗程】 经前连服1周为1个疗程。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5

【组成】 茶叶、红糖各适量。

【功效】 清热、调经。主治血热月经先期量多者。

【制法】 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用。

【服法】 每日1次。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6

【组成】 鸡冠花、墨旱莲各30克,黄芩、益母草各10克,椿根皮、白薇各12克。

【功效】 清热、调经。适用于月经先期实热证患者。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每日1剂,早晚分服。

【来源】 《单方验方》。

偏方7

【组成】 鲜生地黄50克,鲜藕节100克,赤小豆100克,红糖30克。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者。症见月经色红量多,无血块,腹部痛,头晕,手心发热,面红口渴等。

【制法】 将生地黄、藕节洗净,加水煎取浓汁,兑入煮熟的赤小豆汤内,再煮一二沸,调入红糖即可。

【服法】 每日1剂,3次分服,于月经来潮前5日开始服用。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3)肝郁血热证

典型症状表现: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或少腹胀痛,或胸闷胁胀,乳房胀痛,或心烦易怒,或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偏方1

【组成】 青蒿、牡丹皮各6克,茶叶3克,冰糖15克。

【功效】 清肝凉血。适用于肝郁血热所致的月经提前者。

【制法】 前药洗净,置茶杯中用开水浸泡15~20分钟,入冰糖溶化,当茶饮用。

【服法】 不拘时,不拘量频饮。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 黄芩、香附各10克,牡丹皮6克。

【功效】 疏肝清热,凉血调经。适用于肝郁化热致月经先期者。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每日1剂,经前连用7天。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3

【组成】 柿叶、侧柏叶、黄芩各9克。

【功效】 清肝凉血止血。可用于肝郁血热所致的月经提前者。

【制法】 干燥,共为细末。

【服法】 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4

【组成】 玫瑰花10克,茉莉花5克,槐花3克,橘络3克,冰糖15克。

【功效】 平肝解郁。适用于肝郁化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患者。

【制法】 将上药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服法】 每日1剂,于月经来潮前5日开始服用。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偏方5

【组成】 香橼1只,金橘5只,冰糖适量。

【功效】 平肝解郁。适用于肝郁所致的月经先期患者。

【制法】 将香橼洗净,连皮切片,金橘去皮切碎,共置锅内,加水煎汤,调入冰糖令溶,代茶饮用。

【服法】 每日1剂。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偏方6

【组成】 泽兰、绿茶各10克。

【功效】 清肝凉血止血。适用于肝郁化热之月经先期者。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代茶饮,不拘时服。

【来源】 来自民间。

(4)虚热证

典型症状表现: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偏方1

【组成】 天冬(连皮50克),若用鲜品150克,红糖适量。

【功效】 养阴清热调经。本方适用于肾阴虚所致月经提前者。

【制法】 天冬洗净后,加水约1 000毫升,煎取500毫升,加入红糖,烧沸。

【服法】 日温服1次,连服数日。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 生牡蛎30克,白芍15克,地骨皮、女贞子、墨旱莲各10克,柴胡5克。

【功效】 滋阴清热凉血。适用于阴虚血热者。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 月经干净后连服5~7剂。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3

【组成】 龙眼干、枸杞子各30克,沙参35克,粳米100克。

【功效】 滋阴清热,养血调经。适用于阴虚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患者。

【制法】 按常法煮粥服食。

【服法】 每日1剂。

【疗程】 连服5~7日为1个疗程。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偏方4

【组成】 生地黄、地骨皮各30克,玄参、麦冬、白芍各15克。

【功效】 养阴清热凉血。本方适用于月经先期阴虚血热证。

【制法】 水煎取浓汁,用阿胶30克(加水烊化)与药汁混合,加白蜜适量,放文火上调匀。

【服法】 每日1剂,早晚分服。

【来源】 《单方验方》。

偏方5

【组成】 鲜生地黄、枸杞子各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功效】 养阴清热凉血。适用于阴虚火旺月经前期者。

【制法】 上2味与粳米同加水煮粥,至粥熟加入适量白糖即可食用。

【服法】 佐餐食。

【来源】 来自民间。(赵勇,杨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经先期验方
中医治疗月经先期偏方秘方
六个民间偏方治疗咽炎有奇效
五种逍遥丸功效不同,该怎么选择?一次性讲明白1、逍遥丸,疏肝健脾
治疗月经不调的民间小偏方
32种偏方调治月经不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