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痰湿头痛实用偏方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

一、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 胆南星、荆芥穗各30克,生姜汁少许。

【功效】 祛风,化痰除湿。

【制法】 研成细末,用生姜汁调成丸。

【用法】 每次服6克,每日2次,饭后服。

【疗程】 3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胆南星有毒,不宜长期服用。饮食宜清淡。

【来源】 民间。

偏方2

【组成】 制半夏、蔓荆子各10克,细辛2克,制胆南星5克。

【功效】 袪风,化痰除湿。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

【疗程】 3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细辛有毒,不宜久服。

【来源】 民间。

偏方3

【组成】 带壳生白果(即银杏)60克。

【功效】 化痰除湿。

【制法】 捣烂入沙锅,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300毫升。

【用法】 分2次1日服完,每次服150毫升。以上为1剂,可连煎3次(即用该药渣煎服,方法同前)。

【疗程】 3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不可多用,小儿尤当注意。

【来源】 民间。

偏方4

【组成】 天麻15克,白芷12克,黄芩9克,蕲蛇9克,地龙9克。

【功效】 化痰除湿,通络止痛。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每日1剂。

【疗程】 3天1个疗程。

【来源】 《中医内科治疗大成》。

偏方5

【组成】 橘皮15克,山药、半夏各10克。

【功效】 化痰运脾,降逆止痛。

【制法】 将上3味制为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

【用法】 每日1剂。代茶饮用。

【疗程】 3天1个疗程。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偏方6

【组成】 半夏15克,巴豆霜0.3克,生姜汁适量。

【功效】 祛痰止痛。

【制法】 将前2味研为细末,姜汁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 每服30粒,生姜汤送下,1日2次。

【疗程】 10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不宜久服。

【来源】 民间。

偏方7

【组成】 生姜31克,川芎12克,附子9克。

【功效】 化痰行气止痛。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服。

【疗程】 10剂1个疗程。

【注意事项】 阴虚内热者及孕妇忌服。

【来源】 民间。

偏方8

【组成】 牛蒡子、旋覆花各等份。

【功效】 疏散风热,降气消痰。

【制法】 为末。

【用法】 腊茶清服3克,每天2次。

【疗程】 1个月1个疗程。

【注意事项】 便溏者不宜用。

【来源】 《

溪秘传简验方》。

偏方9

【组成】 大黄适量。

【功效】 豁痰行气止痛。

【制法】 酒浸3次,研为末。

【用法】 茶调服,不拘时。

【疗程】 1个月1个疗程。

【注意事项】 便溏者不宜。

【来源】 《

溪秘传简验方》。

偏方10

【组成】 大南星60克,荆芥叶30克。

【功效】 祛风化痰止痛。

【制法】 为末,姜汁糊丸。

【用法】 食后姜汤下。

【疗程】 不拘时,病愈为止。

【注意事项】 南星有毒,不宜久服。

【来源】 《

溪秘传简验方》。

二、食疗偏方

偏方1

【组成】 白萝卜300克,海带100克。

【功效】 健脾化痰,除湿解腻。

【制法】 将海带洗净,用温水浸泡5小时以上,连同浸泡的水一起装入沙锅内,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煨炖,将萝卜切片,待海带煮沸后下入沙锅同煮,直至烂熟。

【用法】 空腹将海带萝卜汤一齐服下,每日1次,不拘时。

【疗程】 可当菜吃,连服数月,疗效显著。

【注意事项】 气虚者不宜。

【来源】 民间。

偏方2

【组成】 法半夏9克,炒扁豆15克,川芎9克,瘦猪肉60克,调料适量。

【功效】 健脾化痰止痛。

【制法】 前3味煎汤后去渣,再加入瘦猪肉煮熟调味。

【用法】 每日1剂。

【疗程】 10~15日1个疗程。

【来源】 民间。

偏方3

【组成】 山药30克,清半夏30克。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制法】 山药研末,先煮半夏取汁1大碗,去渣,调入山药末,再煮沸,酌加白糖和匀。

【用法】 每日早晚空腹服食。

【疗程】 10~15日1个疗程。

【来源】 民间。

偏方4

【组成】 熟冬笋100克,猪肉末50克,粳米100克,麻油25克,调料适量。

【功效】 化痰祛湿。

【制法】 先将熟冬笋切成丝,锅内放麻油烧热,下入猪肉末煸炒片刻,加入冬笋丝、葱姜末、盐、味精,翻炒入味,装碗备用。粳米加水用文火熬粥,粥将成,把碗中的备料倒入,稍煮片刻即成。

【用法】 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食。

【疗程】 1个月1个疗程。

【来源】 民间。

偏方5

【组成】 橘红10克,米粉500克,白糖200克。

【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健脾。

【制法】 橘红研细末,与白糖和匀为馅;米粉以水少许湿润,以橘红为馅做成糕,放蒸锅屉布上蒸熟,冷后压实,切为夹心方块米糕。

【用法】 可作点心食用。

【疗程】 可长期服用。

【来源】 民间。

偏方6

【组成】 天麻10克,陈皮10克,猪脑1个。

【功效】 化痰降浊,平肝息风。

【制法】 将猪脑、天麻、陈皮洗净,置瓦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

【用法】 佐餐食用。

【疗程】 可长期食用。

【来源】 民间。

偏方7

【组成】 橘皮15~20克,山药10克,法半夏10克,粳米100克。

【功效】 补肺健脾,祛痰化湿。

【制法】 先将橘皮、半夏煎取汁,去渣,然后下山药、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与山药、半夏共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

【用法】 每日1剂。

【疗程】 1个月1个疗程。

【注意事项】 宜清淡素食,以利祛痰。

【来源】 民间。

偏方8

【组成】 陈皮6克,茶叶少许。

【功效】 燥湿化痰。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每日2次。

【疗程】 1个月1个疗程。

【来源】 民间。

偏方9

【组成】 白僵蚕不拘量,葱白6克,茶叶3克。

【功效】 化痰,祛风,止痛。

【制法】 将白僵蚕焙后研成细末,用葱白与茶叶煎汤。

【用法】 每日1~2次,每次取上末3克,以葱白、茶叶煎汤调服。

【疗程】 10~15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宜清淡素食。

【来源】 民间。

偏方10

【组成】 制白附子6克,绿豆1碗。

【功效】 除湿化痰。

【制法】 一同煮熟后,去白附子,吃绿豆粥。

【用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吃完。

【疗程】 10~15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孕妇、小儿忌服。

【来源】 民间。

偏方11

【组成】 向日葵茎100克,向日葵花盘(干品)100克。

【功效】 化痰,通络,止痛。

【制法】 将向日葵茎、向日葵花盘掏碎,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20分钟,用纱巾过滤去渣留汁。

【用法】 内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 1个月1个疗程。

【来源】 《中华名家偏方集粹》。

偏方12

【组成】 海鳗鱼头1个,天麻30克。

【功效】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制法】 将海鳗鱼头与天麻(切片)共煲汤。

【用法】 加酒1杯服食,每日1剂。

【疗程】 15~20天1个疗程。

【来源】 《中国民间食疗偏方》。

三、敷贴偏方

【组成】 白附子3克,川芎3克,葱白15克。

【功效】 行气化痰止痛。

【制法】 葱白捣烂如泥,前2味共研成细末与葱白泥混合一起,调匀,摊于牛皮纸上,敷贴于两太阳穴,1小时后取下,头痛可止。

【用法】 每日敷贴1次。

【疗程】 15~20天1个疗程。

【来源】 民间。

四、其他疗法偏方

偏方1

【组成】 苦瓠膜汁。

【功效】 化痰除湿。

【制法】 取苦瓠膜汁,以苇管灌入鼻中,有气上冲脑门,不久恶涎流下,病即愈。

【用法】 每日2~3次,不拘时。

【疗程】 1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现象,不用疑忌。用干苦瓠膜浸汁,或用苦瓠子研末,入鼻中亦有效。

【来源】 民间。

偏方2

【组成】 藜芦30克。

【功效】 化痰除湿。

【制法】 上1味研为细末,每用时,以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于病人鼻孔中。

【用法】 每日2~3次,不拘时。

【疗程】 7~10天1个疗程。

【来源】 《奇治外用方》。

偏方3

【组成】 马牙硝20克,地黄汁30毫升。

【功效】 泻热滋阴,化痰除湿。

【制法】 先将马牙硝研为细末,放于一铜制容器中,倒入地黄汁,用小火熬干;取出,再研为细末。

【用法】 每用时,以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于病人鼻孔中。每日2~3次,不拘时。

【疗程】 7~10天1个疗程。

【来源】 《奇治外用方》。

偏方4

【组成】 川芎、芒硝、薄荷、雄黄、苍耳子、胡芦、陈胆南星、瓦楞子各5克。

【功效】 行气消痰,化痰除湿。

【制法】 上8味共研为细末。

【用法】 每用时,以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于病人鼻孔中。每日2~3次,不拘时。

【疗程】 10~15天1个疗程。

【来源】 《奇治外用方》。

偏方5

【组成】 冰片、朱砂、马牙硝各0.5克,麝香少许,羊胆汁适量。

【功效】 泻热滋阴,化痰除湿。

【制法】 上4味共研为细末,用羊胆汁调和,做成黑豆大药丸,用一干净盒子收贮备用。每用时,取两粒,以一竹筒分别将药丸送于两鼻孔中,再用小指将药丸推入鼻孔深部,即令病人仰卧,当有涎液从喉中流出时,其病即将告愈。

【用法】 每日1次。

【疗程】 10~15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

【来源】 《奇治外用方》。

偏方6

【组成】 藜芦15克,黄连1克。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除痰。

【制法】 上2味共研为细末,每用时,以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于病人鼻孔中。

【用法】 每日2~3次,不拘时。

【疗程】 10~15天1个疗程。

【来源】 《奇治外用方》。

偏方7

【组成】 人中白、地龙(炒)各0.3克。

【功效】 清热降火,化痰除湿。

【制法】 上2味共研为细末,用羊胆汁调和,做成芥子大药丸。每用时,取1丸,以水1滴化开,滴入病人两鼻孔中。

【用法】 每日2~3次,不拘时。

【疗程】 10~15天1个疗程。

【来源】 《奇治外用方》。

偏方8

【组成】 乳香、地龙各15克,指甲壳适量。

【功效】 行气止痛,化痰除湿。

【制法】 上3味共研为细末,放在一小香炉内,点火燃烧,另用一张纸卷成圆锥状,罩住香炉口,顶端开一小孔。令病人含水一口,鼻孔对着小孔熏吸,吸完后,吐出口中水,慢慢喝几口好茶。

【用法】 每日1次。

【疗程】 10~15天1个疗程。

【来源】 《奇治外用方》。

偏方9

【组成】 大蒜7个,僵蚕30克。

【功效】 化痰除湿。

【制法】 上2味先用火将约1尺见方的地面烧红,大蒜去皮,逐个地在烧红的地面上磨成膏子;再将僵蚕去掉头足,放在大蒜膏子上,以一只碗密盖在上面,一夜后揭开碗,取僵蚕研为细末。每用时,以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入病人鼻孔中。

【用法】 每日2~3次,不拘时。

【疗程】 10~15天1个疗程。

【来源】 《奇治外用方》。

偏方10

【组成】 地龙20克,冰片10克,麝香少许,姜汁1小杯。

【功效】 行气化痰除湿。

【制法】 上4味,除姜汁外,其余3味共研细末,以水调和,做成麻子大药丸若干粒。每用时,先用姜汁涂两鼻孔中,再取药丸两粒,分别放于两鼻孔内。

【用法】 每日2~3次,不拘时。

【疗程】 10~15天1个疗程。

【来源】 《奇治外用方》。

偏方11

【组成】 川芎,半夏,白术,甘草各等份。

【功效】 化痰降浊止痛。

【制法】 上药共研为末,每次将少许吸入鼻内。

【用法】 每日2~3次,不拘时。

【疗程】 1个月为1个疗程。

【来源】 《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陈伟然,李禾花,杜云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节炎集』类风湿关节炎怎么办 8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偏方
一个99岁老中医偏方治疗糖尿病,血糖常年16以上,3个月降到了7以下,秘方是什么?
治疗糖尿病的中医偏方(胃火炽盛型)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二)
3 外科疾病偏方
系列方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