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皮肌炎实用单方

【中医理论】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和肌肉的非感染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疾病,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之一。皮肤发炎性红斑、水肿,肌肉的炎症和变性引起无力、疼痛及肿胀。可伴有关节、心肌等多器官损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60岁,男∶女约为1∶2。皮肌炎在中医文献中尚无明确记载。但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的分析,可认为本病属于“痿症”“肌痹”等范畴。

【临床特点】

皮肌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皮损、肌炎及全身症状三部分。

1.皮损 上眼睑为中心的特殊水肿性淡紫红色斑片系皮肌炎的特征性皮损,皮损可扩展至额、颧、颊、耳前后、颈及上胸。指、肘、膝关节侧面对称性散在扁平的紫红色、糠状鳞屑性丘疹称Gottron征,也为皮肌炎特征性皮损,约见于1/3的患者。甲周常有毛细血管扩张和瘀点。有时可出现弥散性红斑、皮损异色、头皮红斑伴弥散性脱发等。30%患者有雷诺现象。

2.肌肉症状 任何部位的骨骼肌均可受累,一般多对称,四肢近端肌肉先受累,以后再累及其他肌肉。最常侵犯的肌群为肩胛带肌、四肢近端肌群、颈部肌群及咽喉部肌群,出现举手、抬头、下蹲、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咽部肌群受累可发生气管异物而致命。呼吸肌和心肌受累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心律齐,甚至心力衰竭等。急性期由于肌肉炎症、变性而引起肌无力、肿胀,受累肌肉有自发痛和压痛。儿童皮肌炎可在皮肤、皮下组织、关节附近、病变肌肉处钙质沉积。

3.其他 可有不规则发热、消瘦、贫血、间质性肺炎、脾大、关节炎等,关节肿胀可类似于风湿性关节炎。肾脏损害少见,成人患者约20%并发恶性肿瘤。

【辨证论治】

皮肌炎的辨证论治见图20-5。

图20-5 皮肌炎的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

(1)证候:多见于急性期。皮疹紫红肿胀,高热,口苦咽干,面红烦躁,纳差乏力,关节肿痛,小便干结,舌质红绛,苔黄,脉弦数。

(2)治法:清营解毒,凉血活血。

(3)方药:清营汤,清瘟败毒饮加减。

2.脾胃积热

(1)证候:壮热口渴,咽喉不利,皮肤红斑色鲜红,肿胀,肌肉疼痛无力,关节红肿,纳呆口臭,便结溲赤,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滑。

(2)治法:清气保津,护阴通痹。

(3)方药:白虎汤加减。

3.寒湿侵肤

(1)证候:病情迁徙,发展缓慢,皮肤可见黯红色斑块,局部肿胀,全身肌肉酸痛,软弱无力;伴有气短,乏力,肢端青紫凉冷,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而缓。

(2)治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

(3)方药:阳和汤加减。

4.心脾两虚

(1)证候:病程日久,损及心脾,皮损黯红,进展缓慢,面黄消瘦,肌痛无力,心悸健忘,眠不安宁,夜间盗汗,头晕目眩,食少懒言,体倦乏力,月经提前或延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

(2)治法:补益心脾,活血通络。

(3)方药:归脾汤加减。

5.脾肾阳虚

(1)证候:病情日久深入,皮损从颜面发展至上胸,四肢伸侧,皮色黯红或紫红,质硬,上覆糠秕状鳞屑,局部肌肉萎缩,关节疼痛,形体消瘦,肢端发绀发凉,纳少乏力,胃寒便溏,舌质淡红胖大,苔薄白,脉细无力。

(2)治法:补肾壮阳,健脾益气。

(3)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单方单药】

★雷公藤制剂方

[用量] 雷公藤。

[制剂] 将雷公藤制成糖浆或片剂。

[用法] 雷公藤制成糖浆或片剂每日口服总量相当于生药30~45g。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 心肌炎。

[出处] 《中医杂志》,1985年,第1期,P40页。

[说明] 雷公藤为卫矛科藤本植物雷公藤的全株。其性微寒,味苦,大毒。归肝、肾经。功能祛风湿、通络止痛、清热解毒,生肌止痛消肿。主治风湿痹痛,皮肤顽痒,疮节肿痛,腰部带疮等症,注意有剧毒只可外用。雷公藤片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银屑病和多形红斑等症。(魏睦新,刘佳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皮肌炎
【中医中药】从络病学说新视角论治皮肌炎
赵炳南--限局性硬皮病(二例)
五体痹中的皮痹如何辩证治疗?
手背关节处有皮肤变硬是什么原因
红蝴蝶疮中医治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