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发趣事

美丽的大港油田,当年长满茂密的草


很不幸,三十岁就谢顶了,也很庆幸,原来谢顶的人,不止我一个,而且大有人在!你看绿茵场上、会议桌旁、操作间里、影视剧里都有我们的“头型”,而且都是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其实小时候在农村,我的头发又黑又密又硬,理发师傅每次都累得手腕子疼,得给剃头推子上好几次油,才能理完。那时的我是不愿意理发的,因为时间太长,尤其是夏天,坐着不能动,理发的和被理发的都是大汗淋淋,理完不洗就疯玩去了,头发渣子就得痒好几天。
小学一年级来到油田的一个边远矿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中国石油事业大发展时期,为了扩大规模,提高产量,石油部决定大批招录临时用工,尤其是对职工的直系亲属特别照顾。于是乎每个油田的正式职工都开始把自己的亲属从农村招到油田,从农村到油田,能拿工资当工人!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父亲就是随着这拨洪流把妈妈、姐姐和我“调入”油田的。当然,来是来了,但只是给了一个名分,叫家属。岁数小的,要到子弟学校上学,够岁数的才能考试招工;岁数大的妈妈,就变成了家属工,就是哪里挖沟啦,哪里看门啦,哪里装油啦,就去干活挣工分,年底发工资。
从农村到油田什么都很新鲜,理发店的升降椅就让我感到好玩。你坐上去,理发阿姨一踩脚下的踏板,椅子就升起来;理完了,再一踩,又降下来了,很有趣,于是也就不反感理发了。再后来就有了电推子,虽然每次都“卡壳”,但上几次油,很快也就理完了。
到了初中,离家不远处,一个职工家属利用饭店旁的一间小屋开了一个理发店。图方便,我每次都到那里去,反正都是理平头,也不挑,而且理发的阿姨很会哄小孩,每次她都说:“到你了,那个英俊的少年!”那时候正放一个德国电影就叫《英俊少年》,听他这么一叫,心里特高兴,美滋滋的就过去了。上了高中,就离开家住校了,没再去过那家理发店。多年后,和别人聊天才知道,理发的阿姨是同学的妈妈,多问了几句,了解更多情况:理发店开了几年就不开了,理发的阿姨出家了,是的,出家当尼姑去了,具体原因不知道。他两个儿子,也都各自成家立业,但阿姨不回来了。
我和他的二儿子是同级,按说我们都是“油二代”,看清楚哦,是油二代,不是富二代。虽然大家常说富得流油,可在那个年代,全国都差不多,虽然比农村好些,但油田的性质决定必须在荒郊野外打井采油、建家立业。石油工人的前身是解放军19军57师,不管多小的油田也是全国各地哪的人都有,四川、广东、山东、贵州、西北、东三省等。在油田你可以听到各种方言。由于男性多,再加上条件艰苦,石油工人曾一度讨不着老婆。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老阿姨回来了,就住在我们小区,果然剃着头,身上披着一件暗红色僧袍。就我这个外行推断,她大概信奉藏传佛教。老阿姨经常在小区里走,但很少与人交谈。她苍老了许多,依稀还能辨认出原来的模样。愿她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我也像父辈们一样,上班,结婚,生子。从基层干起,先后从事了采油、输油、经警等不同工种,后来又到办公室,现在又到规划计划科工作。父辈们的精神坚定了我的脚步,让我汇入到滚滚石油大军中不敢懈怠。经过几十年石油人前仆后继的努力,荒郊野滩变成了油田小城,生活工作的环境也有很大改观,儿子也渐渐长大,我的一头秀发却日渐稀疏,但中间还有一撮在坚持。那时候基本上是留长发的,显得头发多呗。市场边上有一家理发店,理发的是个漂亮姐姐,皮肤白皙,大眼睛,高鼻梁,一笑俩酒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家都爱去他家理发。一开始我还有点怵,毕竟自己年纪轻轻就已是这般头型,岂不让美女笑话。好在漂亮姐并没有什么特别反应,而且很好的处理了我的头型,显得头发真挺多,于是夸奖她说:“手艺不错”,她莞尔一笑:“过奖了,欢迎再来”。下次来,碰到她老公,第一眼我就笑了,原来她老公也谢顶了,比我还厉害,连中间也没有了,怪不得理得这么好,有练手的啊!后来和她老公也熟了,知道漂亮姐是外地来的,没有工作就开了这家理发店。一次一个领导来理发,询问她的情况后,就把她介绍给了自己的司机。司机是个老实人,其貌不扬,但一拍即合,竟成了!两口子辛勤工作,本分做人,生活倒也快活。2010年,边远矿区整体搬迁,我们汇入了油田基地“大家庭”,到了大地方,见面就少了。有一次逛超市,邂逅了漂亮姐,她穿着超市的工作服,在卖红酒。寒暄了几句后,我买了瓶红酒,她高兴得不得了。美女红酒,这也很搭,也祝愿他们老两口幸福美满。
再一次理短发是2005年6月,单位组织军训,而且是到石家庄27军军部。按照军训要求,必须理短发,直到坐在椅子上我还在纠结到底短到什么程度。对于谢顶的人来说,头发长出来不容易,根根都金贵,正想和理发师商量,理发师二话不说第一下就把头顶中间那一撮剃掉了,我心中一阵绞痛。理发师手并没停,三下五除二,剃了个超级短发,然后冲后面喊:下一个!我向镜子里一看,嗨!你还别,说这种短发还真挺精神。从此以后,就一直理这种短发,直到现在。看来真要懂得舍得,该放弃就放弃,说不定换来一个新天地!
据说太平天国石达开曾为理发店写了副对联:“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我是享受不到这“功夫”了,连稍大一点的“美容美发”店都没进去过。倒也想进去领略一下头发染着各种颜色的小哥,手拿剪子梳子左顾右盼精心雕刻的风采,但恐怕再高级的技师也难为这“无米之炊”啊。
在小理发店如果遇到“不公平”待遇,我会据理力争。有一次去小区的理发店,刚坐下不到两分钟,理发师说:理完了,还需要洗一下吗?他的意思是说就这点头发就别洗了吧,我坚定地说:“洗”。凭啥不给我洗啊,一道工序也不能少!洗完之后,他又问:还吹一下吗?他的意思是说不用吹一会就干,我说:吹。之后我问多少钱,他说别人都二十,您就给十五吧,我说不行,必须二十!待遇必须一样!
当然还有更尴尬的时候。十多年前,我刚三十几岁,也是去理发,人比较多,坐在那排队,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女孩进来了,老太太沧州口音,小女孩则是普通话。这也是油田特色,老人永远改不了乡音,“油二代”,例如我,既会说老家山东话,又会说普通话,到了“油三代”就只会说普通话了。小女孩扎着两个小鬏鬏,很可爱,也很有礼貌,她对我说:“爷爷好!”我笑容瞬间僵住,但也只能含混答应着。她显然是从看图识字的知识里获得的经验,凡是秃顶的男人都应该叫爷爷。还是奶奶看出了端倪,对小女孩说:“老实坐着,别乱说话。”小女孩显然不明就里,依旧跟我聊:“爷爷你干什么呢?”我说在排队理发。她又问:“爷爷你的头发这么少了还理啊?”我只能和蔼笑着。奶奶又往身边拉了一把小女孩,好在小女孩自己岔开了话题:“爷爷,你知道我姓什么吗?”我问:你姓什么啊?她说:“爷爷,我姓李。”就这样她一口一个爷爷跟我聊了半天。好不容易理完了,刚一出门,后面小女孩还喊了一声:“爷爷再见!”我连忙回应:“再见再见….”.
都说生活不易得装孙子,我却不得已“装爷爷”,这叫啥事啊。如今已年近半百,叫爷爷也名副其实了,不用再“装”了。我家“油三代”还在上大学,明年也就毕业了,回不回油田让他自己选择,反正他的爷爷、父亲已经扎根油田了。
有人说这叫“贵人不顶重发”。贵不贵先放一边,反正这种头型经老,啥意思?就是三十就这样,到六十,还这样。还有人劝我买个头套戴上,保证年轻十岁,我说要那么年轻干啥,又不找对象,再说媳妇说了:就喜欢这种款式的!
最近在与一位“同病相怜”者探讨时,他说早就自己理发了,飞科理发器,带卡尺的,能控制长短,好用极了。于是在网上买了一个,先让媳妇在网上学习一下如何使用,然后她就上手了。开始她还有点胆怯,我鼓励她说:就这点头发还能差到哪去,大不了剃光,一番折腾之后,镜子里一照,嘿,还真不错,跟理发店没啥两样!媳妇也信心大增说:“下次肯定更好。
看着镜中的自己,我笑了,再见吧,理发店,以后连这二十也省了,真是绿色低碳的典范啊!
这真是:
生活不易奔西东,鬓发如烟渐随风。幸得青壮肯拼搏,不在大衍空邀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庆这事我知道点,给你们说说,情况比你们想象严重
大庆还有多少油?二十大代表回应
长河星空丨我是克拉玛依人/胡杨
世界第一的加瓦尔油田
实拍非洲理发店,看看非洲女人喜欢的小辫子如何做成?
中国最有名的“三大油城”:有一个在大庆,还有一个是在广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