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硅谷成功背后:施乐的技术,惠普的车库创业精神,如今两家公司要合并了!
偶然看见施乐公司恶意收购惠普公司的新闻,总觉得有点穿越。这两家公司,都是历史极其辉煌的公司,但又好像都已经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在新闻上都不经常能看到了。
一、硅谷的成功:施乐的技术+惠普的创业精神
也许大多数人还记得惠普是硅谷奇迹的缔造者,惠普创业的车库是硅谷传奇故事的起点。去年去硅谷时,我也曾专门从斯坦福大学走到爱迪逊大街376号的惠普创业车库去朝圣。

硅谷诞生地-惠普车库
但是知道施乐公司的人肯定不多了。施乐公司曾经有多厉害,简单说就是个人电脑和互联网都是施乐公司在硅谷的实验室里发明的。
1979年的某一天,伟大的乔布斯帮主去施乐的实验室参观,看到了鼠标和图形桌面后,挖走了施乐实验室的15位天才,在1983年推出了苹果电脑。
上面的故事又一次上演,年轻的比尔.盖茨去找乔布斯谈软件合作,但后来推出了自己的windows视窗系统。为此乔布斯大发雷霆,愤怒地指责比尔.盖茨抄袭了苹果电脑的图形操作系统,他骂道:“比尔.盖茨没有一点廉耻之心,完全抄袭了我们的产品。”
比尔.盖茨的回应是:“好吧,史蒂夫,我想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来看这个事情。我觉得事情更像是,我们都有一个名为施乐的富豪邻居,我闯进他家想偷电视的时候却发现,电视已经被你偷走了。”
直到现在,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这两家公司,苹果和微软还是IT界最成功的公司,而且他们的市值不相上下,都在1.4万亿美元左右,远远超过这个世界上其他的科技公司。而施乐公司却几乎没有从自己的伟大发明中获得什么,今天施乐公司的市值只有73亿美元。
硅谷的成功故事里,施乐和惠普同样重要,施乐提供了技术基础,而惠普提供了创业精神。

年轻的乔布斯和盖茨
二、施乐:发明了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但却又回去做复印机了
乔布斯对施乐公司是这么评价的:
“如果施乐当时真的知道自己有什么,找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它可以变成'IBM+微软+施乐’。”——乔布斯。
1938年,一个美国的专利局文书员卡尔森发明了复印机,由于当时更流行使用复写纸,所以卡尔森的复印机一直无人问津。1946 年,一家叫做哈罗伊德的公司看上了卡尔森的技术,将卡尔森连人带技术一起买了过来。1960 年,哈罗伊德公司发布了第一代自动静电复印机施乐914,大获成功,成为办公室的标配,把东西拿去复印在当时叫做“施乐”一下,就好像现在把在网上搜索叫做“百度”一下。由于“施乐”这个词的流行,老板威尔逊就把哈罗伊德公司改名叫施乐公司。这便是施乐公司的由来。

施乐914复印机
1970年,施乐公司投入巨资,在加州建立了一个名叫PARC的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在全美网罗计算机人才,轰动一时。据说当时全美100个计算机天才里面,有58个都在PARC研究中心。施乐公司允许工这些天才们穿着睡衣、短裤来上班,在办公室里安放了许多懒人沙发和摇摇椅,没有固定的工作位置,一切看心情。这样的工作环境,比现在硅谷的科技公司都毫不逊色,PARC也成了全美计算机天才们向往的天堂。

这些天才们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阿尔托(Alto)、世界上第一个鼠标、世界上第一个以太网;便携式电脑 Notetaker(现在的笔记本电脑的雏形)、图形化界面(类似现在的Windows系统)。可以说70年代的PARC,就已经奠定了现代电脑办公的基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施乐的复印机面临着日本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生意每况愈下。由于PARC研究中心投资太大,研发出的产品也无法商用变现,施乐公司逐渐停掉了PARC的研发投入。施乐公司在计算机行业即将改变世界前,放弃了电子计算机行业,而专心于守住自己的老本行复印机。
1979年,乔布斯与施乐公司达成一项协议,苹果接受施乐100万美元的入资,而作为交换条件之一,施乐必须向乔布斯展示其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所有发明。
施乐就这样在黎明前,放弃了未来。施乐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血淋淋的案例,为什么那样传统行业的巨人,在改变行业的创新面前只能被时代淘汰,明明他们相对于创业的小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和技术,但却什么都不做。施乐甚至已经有了未来所需的所有的技术,但他们在最后一刻还是选择去坚守自己原有的业务。
三、惠普的故事:硅谷的起点
1938年,比尔·休利特、戴维·帕卡德及帕卡德的妻子露西尔三人以月租45美元将爱迪逊大街367号租了下来。第一层的房间当作帕卡德夫妻的生活起居室,当时还是单身汉的休利则在花园内安家打起了地铺。他们二人在车库里办公,开始了自己艰辛的创业之路。当时他们的流动资金只有538美元。
比尔·休利特和戴夫·帕卡德,是当时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特曼的学生。特曼院长倡导以斯坦福名下土地设立工业园区,接纳高技术企业,还积极为创业企业争取风险投资,为硅谷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1939年1月1日休利特和帕卡德以两人的名字,正式创立了一家名叫惠普的公司。惠普以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见长,以生产测试和测量仪器为专长,从音频到微波、从无线电到医学监测、从科学计算装置到激光干涉仪、从个人电脑到喷墨和激光打印机,员工从3人扩充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12万人,年营业收入从3.4万美元增至超过400亿美元。
但从90年代后期开始,惠普进入个人电脑行业,开始外聘职业经理人接管企业,这些人大多是销售天才,惠普也逐渐剥离了最有创新能力与技术含量的测试和测量仪器部门。惠普就如同我国的联想公司一样,产品线非常丰富,但却没有什么自己发明的东西,逐渐成为技术行业里的销售企业。
惠普的巅峰时刻在2006年,这一年惠普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厂商。尽管2008年惠普营业收入达到1150亿美元,但在硅谷的地位却越来越低。人们认为惠普错失了两大机遇:互联网行业的兴起、移动电脑和通信融合。


但这之后惠普就走了下坡路。我国联想公司2013年超越惠普问鼎全球最大个人电脑制造商。虽然惠普2017年重新夺回PC电脑领域的“铁王座”,但个人电脑领域早已在IT行业不那么重要了。它同难兄难弟的联想争夺这一鸡肋位置,在其他IT巨头眼里都显得可笑了。
随后惠普的手机业务、服务器业务也都在市场中被中国竞争对手抢夺了市场份额。
2015年面对不断下跌的市值,惠普把公司分拆成了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其中一家提供企业级IT服务,从事服务器、存储、软件服务和云计算解决方案的,称为“惠普企业”(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另一家主营PC和打印业务,袭用“惠普公司”(HP Inc)。
2000年的4月,惠普市值曾高达1550亿美元,而现在的惠普企业市值165.4亿美元,惠普市值298亿美元。惠普市值298亿美元中,还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于施乐收购预期带来的增值。
作为硅谷第一家企业,惠普在硅谷曾经是所有人学习、仰望的公司,但是现在从市值角度看,惠普在硅谷上市公司中已经不值一提,更无法和苹果、谷歌的万亿美元市值相比。

四、施乐+惠普会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去年11月,施乐就向惠普提出收购要约,其计划以每股22美元的现金和股票的价格收购惠普,价值约335亿美元)。但是惠普董事会两次否决了这一提议,称该提议低估了惠普的价值,不符合股东的最佳利益。
施乐的收购方案是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惠普,施乐首席执行官John Visentin可能将管理合并后的企业。为此,施乐称已向花旗集团筹资,施乐认为两家公司合并后每年可节省约20亿美元的成本,年度息税前利润约为65亿至80亿美元。
今年2月中旬,施乐宣布将收购报价从原先的每股22美元提高至每股24美元,总计相当于约340亿美元。而且施乐首席执行官约翰-维森丁则告诉惠普董事,如果他们不重新考虑他的收购要约,他将直接与惠普股东接触。
现在的惠普已经不是我们记忆里的惠普。因为惠普已经进行了分拆,2015年老的惠普公司分拆成了三家公司,做企业IT服务的惠普企业公司、做消费者业务的惠普公司,还有之前早就卖出去的从事生命科学的安捷伦。根据美国时间2月24日惠普公布的财报,惠普2020财年一季度营收为146亿美元,净利润为6.78亿美元。
施乐其实还不如惠普,施乐市值只有68.45亿美元。作为短暂进入计算机行业,就发明了鼠标、图形界面系统、互联网、个人电脑这些现在IT行业基础架构的一家公司,施乐比惠普还显得可怜。如果在乔布斯的时代,施乐+惠普就意味着整个硅谷。但现在施乐收购惠普,看上的只是惠普的复印机&打印机业务。

作为硅谷神话起点的两大传奇公司,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在几十年后重新上了新闻热搜,只能说造化弄人。如果施乐能成功并购惠普,这样一家公司本身就是一部活的硅谷历史。而惠普2019年营业收入587.56亿美元,个人电脑业务仍然和联想不相上下,占据全球23.5%的份额。
施乐在1979年离开计算机行业,把鼠标、图形界面、个人电脑、互联网的发明留给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回归老本行复印机。谁能想到40年后,又以这样的方式回到了计算机行业。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往事如烟,当年乔布斯和盖茨到底谁抄了谁?
《乔布斯传》| 想要改变世界?那你就得够疯狂
媒体关注与评论:我是沃兹
惠普:失去的20年
【图文】走进伟大公司‖全球最大市值公司苹果与微软的诞生故事,乔布斯与盖茨年轻时有多疯狂……
柯达、施乐真的那么愚蠢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