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好“桥头堡” 打开“北大门” 建成“副中心”
当好“桥头堡” 打开“北大门” 建成“副中心”
对话澧县人民政府县长李育智
  来源:《常德日报》  时间:2015-03-25 17:03:28   作者:胡德桂  田继舫  刘青玥  张新 字体:【    】 

  “桥头堡”、“北大门”、“副中心”……在澧县采访,记者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些热词。这是新常态下,澧县发展经济的“方言土语”。澧县人民政府县长李育智对这些“方言土语”的诠释,让人们看到了澧县的美好未来。

  常德日报:在新常态下,澧县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李育智:中央立足“三期叠加”阶段性特征,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在新常态下,澧县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或者说“三个没有改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全县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澧县经济“十一五”期间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GDP年均增长12.8%。2011年至2014年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势头,分别是14.1%、11.6%、10.6%、10.4%。从数据上分析,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还是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二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正在加快,但全县经济发展不足、总量不大的基本县情没有改变。去年我县第三产业逆势回暖,占GDP的比重达到40.4%,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我县被评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快进县”,但和全省经济强县差距还相当大。

  三是创新创业的来势喜人,但经济发展依靠投资、依赖要素的基本方式没有改变。我县立足新常德新创业,积极引导能人创办经济实体,去年新增小微工业企业120家,规上限上商贸企业60家,全民创新创业掀起高潮。但企业科技含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现实情况没有根本改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仍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常德日报:澧县如何面对新常态,并抓住新常态的机遇发展经济?

  李育智: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新常态不是不要发展。我县作为后发地区,发展不足、水平不高的基本县情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增长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第二,新常态不是没有机会。我县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带一区一中心”战略的实施,势必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第三,新常态不是无所不为。在新常态下,必须坚守底线思维,增强问题意识,决不能逾越安全、环保、稳定、廉洁的底线。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我县只有坚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大潮中顺势而为,抢占先机。

  所谓转型发展,就是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工业要注重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品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要大力实施“六五工程”,发展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三产业要积极发展新型业态,促进消费升级换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所谓融合发展,就是要坚持城乡融合,努力打造“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统筹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坚持产城融合,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良性发展模式。坚持产业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向工业、农业延伸和渗透,加快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所谓创新发展,就是要大力推进全民创新创业,做到“四个对接”,即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

  常德日报:澧县如何抓住津澧融城的机遇主动作为?要成为常德市的副中心和湖南省继岳阳后的第二北大门,澧县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李育智:201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津澧融城纳入到“四个常德”的建设之中;2014年,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时将“津澧新城”作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务院也将津澧地区作为全国第一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作为澧县人民政府,我们注重把握“务实融城”的原则,重点推动了“三大融城”:

  一是规划融城。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津澧一体化规划的总要求,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了澧州新城21个专项规划、22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和核心区重要节点修建性详规。

  二是产业融城。工业新区标准化厂房建成8.5万平方米,同时还谋划和启动了大象新城、边贸大市场、规划档案馆、澧浦高级中学、生态湿地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

  三是交通融城。澧州大桥全面通车,绕城东线、澧州大道东拓、沅澧快线澧县段工程正加速推进。今年,我们还将启动澧水千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和津澧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高标准开建汽车总站,进一步拉动津澧融城的“动脉”。

  将澧县打造成市域副中心和湖南省第二“北大门”,我们既感到万分光荣、也感到责任重大、更感到机不可失。今年,我们将围绕自身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双引擎”,重点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兴园区、强产业;二是抓重点、攻城市;三是增投资、夯基础;四是保基本、惠民生。

  常德日报:澧县与湖北交界,是优势还是劣势?如何利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来发展澧县的边贸经济?边贸经济的潜力有多大,目前发展得如何?

  李育智:优势与劣势并不是一个绝对存在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概念和比较概念。澧县相对于省会长沙和常德市中心来说,地处较为偏远,但随着国家“一带一区”战略的实施,我县目前的区位劣势就很可能转化为边际优势和发展优势。那怎么利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来发展我县的经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努力:

  一是谋划区域发展新未来。对于澧县未来的发展,我们一直都有一种美好的愿景,也正在为之努力。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将澧县打造成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增长极”、常德市域的“副中心”。

  二是构建区位地利新优势。澧县正处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结合部,是常德、岳阳、张家界和湖北宜昌、荆州五个地级市90公里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打通边际通道、建设经贸走廊。目前,焦柳铁路、国道207线、二广高速、省道302线和304线贯穿县境。我们当下要做的,就是尽快完成207国道的升级改造,疏通松滋河道,努力争取高铁过境,真正拉通省际边贸主通道。

  三是搭建合作共赢新平台。澧县有10个乡镇与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接壤,边界乡镇人口达57万人(其中澧县境内22万人),年边界贸易额达45亿元(其中澧县境内25亿元),发展基础好、潜力大。我们将按照“对接——融入——合作——发展”的总思路,建立定期沟通联系机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努力推进边贸口子镇同步建设、生态环境共同治理,最终形成湘鄂边产业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县域经济排名,常德桃源、澧县挤入全省五强!
【常德老区·澧县专辑】王兆铭: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澧州精神 推动澧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湖南这两个县相距4公里,十四五年期间完成合并
湖北石首易氏忠美公支系迁移考
2019湖南常德澧县澧澹街道宝塔湾村蜚云塔(省保)
澧县古为澧州地方名称历史考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