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斋雅置,小叶紫檀笔筒,松石涧意

规格:16*12*15cm 1591g

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笔筒为文房清玩之重器,为文人雅士所青睐。而自然主题的文房用品在明清之际受到文人雅士的大力推崇,它们在形状和雕饰上模拟树木等景物的形态,让文人足不出户便可与大自然连结在一起,寄托了返璞归真的意趣。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一语道出了笔筒的精神内涵。

松作为四君子之一,松遇霜雪而不凋,遇干旱仍能生机盎然,犹如文士坚毅不屈的风骨,自古以来已被文人、雅士所称颂,并不断被作为文学、艺术的创作题材,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成为古人托物言志,寓兴自我,展示高洁品格的绝佳题材。

此件笔筒选取一截随形紫檀木雕刻,老料取制,色泽凝润漂亮。紫檀生长非常缓慢,素有“百年寸檀,十檀九空”的说法。其致密坚重,耐久耐腐,色调深沉静穆,深受文人雅士喜爱。

匠人采用高浮雕、浅浮雕、微雕等技法,于外壁浮雕松干曲折盘绕,刻出虬松巨桩之形。坳突崎岖不平,富有坚韧不屈的顽强生命力。所刻苍松俨然千年物,苍松挺秀,遒劲有力,松干虬劲贲张,蟠曲如龙;松鳞错落斑驳,宛若龙鳞;其上松针遍布枝头,硕大如轮,密匝相迭,重重层层,如云如盖,似临风而立。远观似古树老桩,蔚然清奇天趣;近看似烟霞缭绕,古松云中探生,内蕴山水之思。

此器布局章法有度,选材既佳,刀法老辣凌厉,雕刻粗中有细,寓巧于拙。其尤引人注目者在于设计之精巧,别饶新意,足见匠心。其造型及纹饰雅趣横生,富以文人寄物抒情,表现出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之追求。是同类作品中难得的精品之作,恰宜掌中把玩细味,雅置文房案桌,既为实用,也可清赏,韵合文房,书斋雅置,为书斋添趣,极具文人气息,当为不凡之作。

喜欢这篇文章,可点击右下角 在看 分享给大家!

热门文章

古韵之美,经典虎皮纹黄花梨,根结式承几

古韵之美,枯树逢春,喜上眉梢

雅室博古,百宝嵌,清供图描金屏风

吉祥如意,博古清供,戗金百宝嵌挂屏

怀古幽情,牙雕笔筒,夜游赤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文房紫檀之道
小门类木雕笔筒,收藏却有大学问!
一个文人在书斋里做什么呢?
中式书房空间文房清供陈设 清雅脱俗古意悠长
传统器具界的模仿大师
都承盘:文人书房必备雅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