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生成长不用“鸡”,从设计到落地,手把手教你做好班级评价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因材施教,学生顺势而长,家长因势利导,才能成就每位学生最好的模样。正如道格拉斯·马洛奇在《做最好的自己》中所言的一样:

如果你当不成山巅的一棵劲松,

就做山谷里的小树吧——但务必

做溪流边最棒的一棵小树;

当不了树就做一丛灌木,

当不成灌木还可以做小草——但务必

做路边最快乐的一株小草。

如果你不是大梭鱼,就做一尾鲈鱼吧,

但要做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都做船长,必须有人当船员,

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儿,

有的事情大,有的事情小,

而你要完成的任务就近在咫尺。

如果你不能做大道就做一条小径,

若是不能做太阳就做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大小——

只要你做最好的自己!

评价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用得好,我们会量出更多的真善美;这把尺子用得不好,量出的便是斤斤计较。如何设计出一套既受孩子们喜欢,又不那么繁琐的班级评价体系呢?星宝为大家整理了三位老师的班级评价施行案例,期望能给老师们一些参考。

案例一:“衣食住行”的考验

设计者:赵雪花(宜都创新实验学校小学部)

评价侧重点:

教室里的“生存”大考验,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建立班级良性竞争机制

评价方式:

班级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星球,一个星球代表一个家,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建自己的家园。学生需用积分兑换等值的衣、食、住、行等用品(与社会相联系),用来创建自己的家园,给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执行步骤:

1.定价

为了模拟得真实一点,最初我们商量的物价差不多与社会等值,例如:住——别墅100万、商品房50万、平房20万;行——跑车50万、普通汽车20万,摩托车5千块,电动车2千块,自行车200块;食——每天按食堂的标准10元一天计算,每周从积分里扣除。

2.试运行

评价建立后,孩子们觉得有了奔头,一个个都很带劲一心想成为“富翁”。可运行几周后问题出现了,学生每周得到的积分很有限,一个星期扣掉衣、食,剩下的没有多少分了,后面的评价墙中个人的收获仍旧是空白的,有的孩子甚至连基本的“食”都没办法保障,处于饥饿状态。学生开始在教室哀叹:怎么办啊,我这周连饭钱都没有了;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买到房啊;估计等我毕业了可能都还买不到……

3.反思调整

行星家园的物价太高了,让学生产生了懈怠感。通过商量,我们把各项物价都抹掉一个零,作为行星家园的特殊物价。同时,增设自主创业项,给与他们更多发展空间,学生想开奶茶店、麻辣烫店、美容院、电影院、房地产公司、服装店……这些店也有相对应的积分。

运行几周后又出现新的问题,因为等待的时间太长了,孩子们看不到自己成长的印迹,有点坚持不了了,开始觉得评价好像没多大意思了,毕竟在这虚拟的物质境界中,进行精神层面的修炼,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太难了。

为了让学生在短期内看得到自己的成长与改变,体验到获得的成感。于是,我们再次商量,将评价分为了基础项和发展项,两条路一起走。

基础项——学生的一日常规项,组长根据各小组同学在学习、生活、情感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分,得多少分就得相应的积分,每个积分段都对应“衣”、“食”类的物品

发展项:累加平时的各科学习成绩以及在创业项目中的所得,累积积分用于兑换“住”、“行”的物品。

4.班级执行

这学期,我们把“食”作为了基础项,孩子们将他们喜欢的食物标上价格,每个分数段对应不同价格标准的食物,他们在常规基础项中积累分数,得多少分就可兑换相应的食物标签。

孩子们把获得的“食”部分的标签贴到自己的星球内,他们看着自己星球内的标签很喜欢,很满足,一有空就在后面的评价墙摆弄他们的劳动成果,乐滋滋的。

我们还商量着将“衣”作为下学期的基础项——每个孩子都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衣服在班上进行买卖。

老师感悟:

在班级评价的摸索过程中,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班级评价不仅要基于孩子当前的特点来构建,还要随着孩子们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用好评价,才能让孩子们发挥潜能,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案例二:成长大闯关

设计者:代静析(重庆巴蜀小学)

评价侧重点:

引导学生聚焦自身情况,分步骤制定学习计划,形成自我管理与约束力

执行步骤:

第一步:制定关卡  

每月初的班会课上,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不足来制定成长关卡。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睡懒觉,那他的成长关卡就是每天7点准时起床;有的学生特别不爱收拾,成长关卡就是每天自觉整理书桌和书包。

四十几个孩子,每一个孩子的目标都不一样,每一个孩子的关卡都不一样,但都立足自身成长起点,真正做到了一人一标准,一人一内容。

第二步:寻找成长陪伴人  

确定了成长目标后,学生要寻找两个成长陪伴人并结成联盟。根据目标的不同,成长陪伴人可以是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持续关注学生的成长,当然,可以在闯关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提供帮助。最重要的是,这两个成长陪伴人,还是孩子闯关成功与否的裁判。

第三步:一月通关  

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成长周期为一个月,在这一个月时间里,努力去达成自己的目标,去经历属于自己的成长之旅。

第四步:过关分享会  

每到月底的过关分享会上,孩子们就会带回由成长陪伴人签字的成长规划表格。有的孩子喜滋滋地告诉大家,自己闯关成功了。可有的孩子垂头丧气,一看就知道闯关失败了。

过关分享会上,分享的不仅仅是过程,更重要的是经历、感受。大家看,成长规划表上有一栏成长经历,主要是记录学生成长故事的。那些闯关成功的孩子会记录成功经验,而那些闯关失败的孩子则会记录自己的闯关过程和感受。


第五步:发放装备

当得知我要在班上征集过关装备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交上来了形形色色的设计作品,比如有的孩子设计了从弱小到强大的动物,而有的孩子则设计了从原始到现代的武器。

最后,大家投票选举,一致通过了小雅同学的设计。小雅的设计是以大白形象作为过关标志,憨态可掬,特别可爱。而且最重要的是还设计出了男女生两个不同的版本。

男生版本的过关装备:第1级是一个普通的大白;第2级是大白绅士;第3级大白战士;第4级大白将军,第5级大白超能战士。

女生的风格则迥然不同:第1级是一个普通大白;第2级是大白天使;第3级是大白米妮;第4级大白美人鱼;第5级是大白冰雪女王。


最终这些卡通形象会被制作成精美的粘贴画,到了发放过关装备的时候,把这张粘贴画发给对应等级的孩子,他轻轻撕下来,就可以贴在名字上方。

第六步:制定新关卡

发放完过关装备后,学生们开始制定新的关卡。第一关闯关成功的孩子就开始给自己设置第二个成长目标,闯关失败的孩子就停留在原来的关卡上,第二个月重新闯这一关。

这个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讨论过关策略。小组同学相互帮忙想办法,你的关卡要怎么样才能过得去,我给你提供一点办法,孩子们相互帮助。

第七步:成长丰收节

每学期期末,我们都会举行隆重的成长丰收节。这一天每一个学生都会捧着奖状回家,奖项是自己申请的。丰收节前,孩子们回顾这一学期的成长经历,把那些最难忘的经历和最引以为傲的进步作为奖项奖励给自己,于是就有了奖状上大胆的表达,按时到校,控制情绪等等奖项。

老师感悟:

几乎所有的评价都会激发学生的竞争,对老师而言,在评价的过程当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做个性化的评价,更多地跟自己比,找到自身的成长起点,而不要老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去跟别人比。

为什么学生会更喜欢成长闯关游戏?我想可能是因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评价内容变“统一要求”为“一人一标准”,真正做到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起点;

评价工具变“普通五星”为“升级大白”,调动了学生的情绪,顺应了学生的天性;

评价方式变“老师说了算”为“陪伴人说了算”,为孩子组建了成长联盟,让孩子得到更多的成长支持;

评价过程变“总结发星”为“成长过关分享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呈现自己最活跃的生命状态;

评价功能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真正做到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动力。

案例三:挣钱与消费的双重“诱惑”

设计者:赵雪花、王晶晶(宜都创新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师)

评价侧重点:

通过赚取与消费的双重激励,激活学生成长,并让大家形成更清晰的规则意识,建立个人责任感

评价方式:

通过多次讨论,我们最终建立了“青云班”的专属评价机制——青云银行。学生靠积累“班级币”挣工资,积累多少币就得多少工资,一周一结算。

班级币上印着学生亲手绘制的班徽,象征着我们班级独一无二的评价方式,让孩子们更加珍惜。同时,评价还结合了本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利息、利率的计算,学生所得工资可以储存在“青云银行”,每月生成利息,活期存款日利率0.05%,定期存款月利率0.3%,期末结算。

我们把孩子们挣得的工资条装在红包中,由孩子自己交给家长,和家长分享收获和进步。商定好之后,我跟孩子们一起签订了《青云银行协议》。

评价实行几周后,孩子们手里有了不少班级币,就有孩子在私下感叹:“要是这班级币是真钱该多好啊,我们就可以买东西了。”于是,我们决定做一个班级超市,来促进我们的班级评价。

最终大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自主研发、制作小商品。可以用班级币找家长兑换现金作成本,卖出去后将本钱还给家长,自己获得利润。一切商量好了之后,我们班的青云超市开业啦!

我们每周的售卖活动主要分四步完成:

1. 每周二至周四大家在小组内商量下周要售卖的商品;

2. 周五中午,由本周行长组织大家进行商品发布会,各组汇报下周将要开售的商品,行长归类确定下周售卖主题;

3. 周末大家在家里制作商品;

4. 第二周周一晚上为超市售卖时间,各组在班上进行推销。

评价推进中的小插曲:

在青云超市的刺激下,孩子们挣币的热情空前高涨,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少数几个习惯不太好的孩子挣的钱太少了很着急,就开始想别的方法挣钱了——小Z同学,平时实在是不能很好地管住自己,因此挣到的班级币很少,于是他便耍起小聪明,通过为别人“服务”(吃饭时给别人打汤、端茶送水)和出售自己的课间餐来获得班级币。

调整升级:

针对个别同学的情况,与全班同学商量,出台个性化评价标准,让学生跳一跳就能达到目标。

老师感悟:

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除了能培养孩子们的各项能力之外,还会引发冲突和矛盾:孩子们的表现不同,获得的“工资”自然不同,总会有“收入”较低的孩子。有的孩子可能会“认命”,有的孩子可能会开始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也有的孩子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做出错误的选择。在制定评价标准时,老师们应照顾到班里的每一个孩子。

教育是做的哲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个性成长。

在评价体系当中,所有的人——老师、学生、家长,都应该在做的路上。老师在做:读懂儿童,尊重儿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成长;家长在做:陪伴孩子,激发孩子,跟孩子形成和谐的成长共同体;学生在做:了解自我,成长自我,不断寻求迭代生长的能力。

基于此,评价才能真正从“发展人”的角度出发,更合情合理地推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妨给孩子建立成长档案库
在绿色评价中学习与成长
如何让早读成为学生成长能量场?
学生成长叙事
绝技No.87 | 阅伴,让孩子的阅读更走心
班级评价墙——分层评价 快乐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