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开东:老师不要把自己放在祭坛之上
老师不要把自己放在祭坛之上

看到我的高三学生武瑞欣一篇博文,心灵很受震撼。
 “昨天沈老师开班会,有一个环节叫“梦想并不遥远”。

老师收集了父母给孩子未来的一句话,打乱掉,匿名在幻灯片中呈现给学生。

爸妈给我的大概如下:“孩子,无论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们都会支持你。还有,希望你成为一位诚实正直的劳动者!”

虽然是匿名的,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不知为什么,眼泪也就……

课后,同学对我说:“你爸妈真搞笑,竟希望你成为一名劳动者!”

我笑着敷衍过去,但心里真的很难受。

劳动者,那又怎么了?这是做人的根本啊!是我们太浮躁了么?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劳动者,这社会上除了卖国贼和鄙视劳动者之徒外,大概剩下的职业都是劳动者。凭借自己的力量吃饭,诚实正直有什么不好?我们是不是太过于追求什么了,而忽略了这最基本的东西。”

看完之后,我为这样的父母感动,更为我们拥有一个懂得父母的孩子而自豪!武瑞欣这个孩子如此有见地,很可能就是受到她父母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一群好家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鄙视劳动者,的确是我们社会的一大痼疾。没想到,做一个劳动者,有一天居然成了一件羞耻的事。

陶行知说得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娘老子都不是好汉。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用自己诚实正直的劳动获得应得的报酬,这有什么可耻的呢?

今天后台一位老师给我留言,谆谆告诫:微信中建议删除打赏般的“赞赏”,王老师的文章和人品因此打折。

我非常感谢这位朋友。老实说,一开始我也不习惯,什么打赏,这不如同乞讨?老师怎么能乞讨呢?这不斯文扫地?以后还怎么见人?

但慢慢我就明白了。我们被社会绑架了,我们被自己的职业绑架了,以为老师就应该是圣人,就应该不食人间烟火。譬如老师怎么能生病呢?那么多孩子怎么办?老师怎么能聚餐呢?还吃了50多块?而且居然还要喝酒?不通报你通报谁呢?老师的文章怎么能打赏呢?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教书人的事能打赏吗?

曾经有一位同事,看到我写风雨中司机抛锚时我的内心感受。她非常感动,竟然给我打赏200元。我慌了,赶紧给她红包发回去。我说,您喜欢就好了。熟悉的人打赏,会让我不安。我再三推辞,我真的急了。

我确信很少有老师是贪得无厌的人。后来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教师被摆放在祭坛之上太久了,否则为什么那么害怕谈利益?职业要求我们奉献,但是除了奉献之外,我们就不该拥有自己的一点点利益?

我们当然应该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努力读书,刻苦地做人,做最优秀的人,用自身的行为给学生树立人生的标杆,

比如上文的那个孩子武瑞欣,她的语文成绩不太好,我就利用她暑假补课间隙,天天赶到学校,等着她下课,只为她一个人补作文。我压根没想过给学生补课还要收钱。她的家长就等在学校门口,我们没有打过一次招呼,只是远远一笑。

记得武瑞欣的妈妈刚刚学会烘烤,就给我烤了一小袋小面包,孩子带过来,我觉得非常美味,非常美好。这就是老师和家长最纯粹的关系。

高考中,武瑞欣语文发挥不错,顺利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分别的时候,她送给我一支蘸水笔,虽然很普通,但给我写的一封信却非常不普通。

她说:“认识东哥,我非常幸运,尽管东哥有时有点不靠谱,但真实、幽默、生动、有趣。我把您看成自己的精神同盟,我们都是精神明亮的人。”

后来我的《中学语文电影课》出版,武瑞欣给我题写封底推荐语:最喜欢上语文课跟着王老师看电影,观看一部经典电影,其影响并不亚于阅读一本巨著。每每回忆起东哥的语文课,总会想起那些带给我们惊喜、欢乐、感动,激发出我们的思想碰撞的电影课。

我觉得这种师生关系,让我觉得很舒服,也很自在,充满着美好和想象空间。看着他们越飞越高,我简直得意忘形,在教育上,我并不谦卑。

作为苏州教育名家,我响应苏州教育局教育名家下乡工程,积极下乡,下社区,进行公益讲课。还曾经奔赴贵州铜仁讲课,3天四场报告一节示范课,我乐此不疲。这是一位老师回馈社会的一份责任。

多年前我还是苏州“林老师公益讲师团”的一员,今年林老师公益讲师团,获得教育部唯一的全国公益活动大奖。我作为这个团队曾经的一员感到无上光荣。

现在苏州教育局率先在全国推动家庭教育课程化,我觉得意义特别重大,前几天我还担任对话嘉宾,我希望把一个普通教师的力量最大化。苏州教育局的这些活动,全部都是公益活动。

我知道,所有最尊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比如太阳,空气,水源。但教师也是人,人都要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人必须在生活中生存,有生存才能谈生活。教师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要看病,孩子要上学,将来老了也要养老,教师的生活压力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小。

那么,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劳动,比如我通过写作,获取应得的一份报酬,我觉得并不可耻,也不可笑,而且很有尊严。想一想,为什么别人微信公众号都能打赏,我一旦打赏,文章和人品就打折了呢?仅仅因为我是一位老师?

作为老师,我的思想非常迂腐、保守,简直可笑。2014年我在北京借调,大V店的创办者卢莱帮我开了一个公众号,等到让我输入手机号,我就有点犹豫。最后让我输入银行卡,我更是一口拒绝。我不敢尝试一切新鲜的东西,我认为一切跟银行卡相关的东西,很可能就是骗局。

但事实上,我错过了2004年整整一年微信发展的黄金期,一直到2005年中期,我才开通微信,我是有多么傻啊。2014年微信增粉多么简单。如果当初,我勇敢开设了微信,今天我一定是网络大咖了。我不仅能够表达我的发现,而且能够影响更多志同道合的战友,这有多么美好。但昔日不能重来!

后来,我默默写了一段时间,大概有4个月,粉丝只有6000多人。有一天,微信忽然给我开通了文章评论,我高兴了好多天,写作的劲头更足了。我觉得这是微信的饥饿疗法,一点一点给你成就感,鼓励你继续写下去。

当我又有所懈怠的时候,微信突然给我开通了原创功能,我写作的动机再一次被激发。看微信的朋友都知道,微信中转来转去,文章常常是一样一样的。因为真正原创的人很少。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少有人满怀诚意的写作,因为复制粘贴文章不要太容易。

所以微信开通打赏功能,其目的是鼓励原创,打赏就相当于稿费。打赏不是作者自己开通的,自己也开通不了。

那么,稿费是什么状况呢?2010年的时候,我执教外国语学校高三两个班,一个文科,一个理科,每周20多节课,但那一年,是我们学生考得最满意的一次,几乎所有学生的理想目标都达成了。也就在那一年,我发表了80多篇文章,出版了两部专著,专著的版税是9%,稿费快赶上我一年的工资了。

但自从有了微信,我就不再给纸媒写稿了,很多约稿我都拒绝了。因为纸媒太慢了。还是微信写作比较刺激。很快就能听到读者的评价,相当于面对面交流,当然还有打赏。

虽然微信开通的打赏,事实上相当于稿费,但残酷的是,打赏遵循自愿的原则,打赏的数目可以修改。一些人打赏1元、2元,表明支持文章的态度,这已经很好了。真正获得高打赏的并不多。

比如我发表文章,一般稿费平均400元钱。但微信文章很少能到达这个数字。更多的人,认为写得好,也未必会打赏。但他们吆喝一声。这也不错啊。过去打把势卖艺,也常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有钱的出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赢得喝彩有时候比赞赏更加重要,当然批评也是需要的。

但我仍然认为,微信开通打赏,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微信的巨大进步,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打赏是自愿的,你完全可以选择无视,但劳动者的权益和辛苦,应该获得尊重。

老实说,我阅读文章,打赏也不多,但我理解写作者的艰辛,并且在心里感激他们。

最让我最感动的是,有一位网友川博远办公室”,对我简直不离不弃,每篇必赏。我心里愧疚,常常提醒他,点到即止,不必太破费。我其实想表达,有时候打赏能够让我知道这篇文章的欢迎程度,但我毕竟不靠打赏生活。

川博远办公室最喜欢的打赏数字是20.47。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问他,为什么喜欢这个数字?他告诉我——这是2004年7月的简写,那一年铁哥和你离开家乡闯世界……

铁哥就是铁皮鼓,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我从2004年出来闯世界,这个兄弟居然还记得!这是一份什么情感?这是人生中的最难得的友情!我珍藏着这份厚重的情感。这份情感与打赏无关,它的分量比整个世界还重!

记得我写《中国教师,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单贴阅读量一天破300万+,苏州大学就有三位教授给我打赏。一篇小文,获得基础教育界以外的教授赞赏,我除了欣喜,还能说什么呢?这是我写作中获得的一次高峰体验。后来核心期刊《上海教育科研》联系我,想要发表这篇文章,我推脱没有时间修改,他们就征求我的意见,然后编辑部自己修改发表了。这不仅有意思,还有意义。

真的,我不反对打赏,但也并非为打赏而写作。包括开始用广告代替打赏,也有减轻好朋友负担的考虑。因为像川博远兄这样的朋友打赏,负担太重了。

如果您不差钱,看了我的文章觉得有帮助,给我一点赞赏,无论多少,我自然心存感激。如果您和我一样贫寒,没有赞赏,我同样心怀感恩,我们大家都是兄弟。

但有一种赞赏,我坚决反对,如果您是我学生的家长,就算您万分喜欢我的文章,发自内心的想要赞赏,我也请求您高抬贵手,千万别!这是我的底线,也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重要原因。

道理很简单。君子之交,其淡如水。老师唯有和孩子保持最纯粹的关系,我们的教育才真正健康有效。

最后,我希望我们老师,不要把自己放在祭坛之上,用道德之火烧烤,那样只会形成虚伪和两面人格,也会给社会获得口实,用我们自己炮制的绳索勒索我们高尚、纯洁、不食烟火,做整个社会的图腾,让我们吃草,吐出来却必须是牛奶和血。

我想说,我们老师只是正常的普通人,我们既有高尚的追求,也有世俗的需要;我们也许并不伟大,但我们绝不猥琐。

公众号:王开东
heimawangziwkd
wkd001@126.com
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
但书人间善与恶,哪管湮没与流传
情怀|热血|能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开东:答案在学生手中——学生对我的一次考试
平台作者:冉崇宇[散文]​教室里的香气
教师不是祭坛上的羔羊
《感动中国的十位成功父母》十:王开敏,18年坚持“母亲文化”探索的教师母亲
老师,教师,劳动者
王开东:不在沉默中消沉,就在沉默中看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