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典◎商女不知亡国恨


  这首《泊秦淮》以曲笔写忧时之深慨,构思奇巧,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为杜牧绝句的代表作。


 张梅析典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秦淮,指秦淮河,在金陵(今南京),贯穿全城,向西北流入长江。金陵是六朝都城,秦淮河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达官贵人享乐游宴的场所。这首《泊秦淮》以曲笔写忧时之深慨,构思奇巧,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为杜牧绝句的代表作。



  “烟笼寒水月笼沙”描写了一幅宁静柔和的画面。秋冬之际,夜色轻寒,烟水青碧一色,月的清辉投映在河滩边的细沙上,一片微白的反光。起句里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和谐地构于一图,佐以“寒”字,把秦淮河月夜烟水迷离的清冷之色传神地摹写出来。


  “夜泊秦淮近酒家”,诗人乘船沿河而来,进入古城后在靠近酒家的岸边停泊下来。此句暗示了秦淮河的繁华和热闹,更反衬出杜牧的观察与疏离。“烟笼寒水月笼沙”,视觉上是一幅远景,是杜牧一路走来、即将泊岸时,以杜牧视角看到的秦淮夜色,但这寒意是他已经感受了一路的。假使将之按时间逻辑互换为“夜泊秦淮近酒家,烟笼寒水月笼沙”,意思虽然近似,但视野就变小了,诗的韵味也大大减损。以“烟笼寒水”起句,不但场景阔大,更突出了水路寒凉,使得入夜泊岸的诗人感觉到强烈的对比,更易酝酿下两句感慨繁华与灭亡的情绪。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舞曲名,为南朝亡国之君陈后主所作,曲调轻艳柔靡。陈朝国势衰微,而后主仍聃于声色,常以艳丽的宫体诗入乐,选宫女千余人习而歌之,君臣酣饮观赏,通宵达旦,习以为常。长此以往,文武解体,终至被隋所灭,江山覆亡。“隔江”,上承“亡国恨”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而陈后主仍在一江之隔的都城里享乐未休。《玉树后庭花》历来被视为亡国之音,诗人在热闹的秦淮水边听到歌女轻唱,细细倾耳,原来唱的便是这支曲子。意指晚唐秦淮仍袭南朝余习,以靡靡之音为尚。


  金陵为陈代国都,歌女在这亡国旧都若无其事地吟唱《玉树后庭花》,唤起人们对陈代亡国之事的追忆,引人从陈代的覆亡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跟诗人一样感到强烈的隐忧。而且,歌女只是为人而歌,她们并不知此地此曲有多少沉重的历史内容,她们唱什么由听者的趣味而定。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享乐者。唐王朝已经衰落到如此地步,而达官显贵竟不以国事为怀,依然沉缅于柔靡的声色享受,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船已靠岸,诗人却并没有投身于这繁华中去,而是在近旁静静审视与谛听,在华灯高上的热闹时分,看到这六朝金粉地、花柳繁华乡幻灭的一面,无限感慨。



  秦淮河贯穿而过的金陵,历史上为六朝之都,曾经盛极一时,诚所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然而这些王朝都在不长的时间内相继覆灭,金陵成为帝王耽于荒淫逸乐导致亡国的历史见证,文人墨客一过金陵,每每为此发出感叹,故以金陵为题材的作品有很多。如刘禹锡的《金陵怀古》:“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将两首诗对比,则杜牧这首绝句的特点更加鲜明了。刘诗就兴废立意,以怀古为主,夹叙夹议,明白流畅,格调高古;而杜牧的诗则以“烟笼寒水”起句,先声夺人,描写了秋冬之际秦淮河的夜色,在这清冷优美的背景之下,从依稀传来欢娱绮靡的歌声下笔,曲意传情,含蓄婉转。绝句篇幅短小,优秀的绝句往往更凝炼也更有韵味,从这两首作品来看,刘禹锡诗语尽意尽,杜牧诗写景托慨,余味无穷。沈德潜盛赞此诗为“绝唱”,确为的论。



作者/张梅

责编/家筱

制作/兰宇、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5.杜牧《泊秦淮》
金陵|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的这首诗《泊秦淮》成就了一条河,四句皆是经典,你肯定背得滚瓜烂熟
描写爱国忧民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晚唐天才杜牧的代表作之一
千家诗(八十八)——泊秦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