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闻 | 来看看干脆面里水浒英雄卡的前身,有四大名著、京剧,也有百美图

20年前,集齐一套水浒英雄卡是多少小朋友的梦想?


其实,所谓的“英雄卡”(广义上指随商品“附赠”的主题卡牌)并不是干脆面公司的发明。早在100多年前,国人首次接触它的时候,它的名字还叫做“香烟画片”。



这要追溯到1885年,卷烟首次进入中国。美国杜克公司委托上海某洋行代理旗下的“小美女”牌香烟,并根据欧美市场的惯例,在烟盒中附赠“香烟画片”(CigaretteCards)


毕竟祖国地大物博,各地方言相差万里,香烟画片在上海被称为“香烟牌子”,在北方叫“洋画儿”,在粤港一带则称为“公仔纸”。


民国时期的海报

别看烟画只是一张小小的硬纸片,可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它代表了最先进的工艺:设计绘图沿用了西方传统绘画的技艺,制作上用料精良,应用当时尚未普及的彩印技术,而且都是大幅作品缩小后印刷的。



最早出现在中国市场的都是国外烟草厂,他们并没有对烟画做本土化处理,所以画片上的内容都是西洋男女与风光。


中国烟民们对这些毫无兴趣,又因外国人体肤多毛,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毛片儿”。



最早将烟画内容进行中国化的,是一家日本的烟草公司。


有意思的是,他们选择的题材不是三国和水浒,而是《扬州百美图》——虽然打着风雅的旗号,可说白了,这套画片就是当时的扬州名妓图鉴。所以说啊,怪不得如今岛国的成人产业那么发达。



最早做三国题材的烟画的,还是咱们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有了三国群英护法,新款“南洋烟“投放市场后果然大受欢迎,烟民们争相抢购。



其他公司纷纷跟上,财大气粗的英美烟草公司(当时垄断外商)更是砸下重金,聘请最好的名家画师,运用中华古典书籍人物绣像的画法,并运用西式画风填色描金,可以说中西合璧,制作精良。背面附一首旧体诗,通常是对人物的生平性情的评价。


英美烟草公司出的这套《三国志人物》共有150张,为了与其他公司的做出差异,特制了金边红框的豪华版,这生意头脑也是简直了。



三国、水浒、西游、聊斋、封神演义等等,这些古典小说成了烟厂最青睐的选材库,一是这些小说的群众基础深厚,其次也没有版权问题,谁都可以来搞一搞,各凭本事吃饭。



在当时,烟画的流行程度完全不亚于90年代末的干脆面英雄卡,甚至流传这么一句话:“大人吸烟,小孩攒烟画”。


“爹,这个月你只能抽xx牌的烟,他家的水浒108好汉,我还差最后两张就集齐了。”



不过在那个没有电视、互联网,甚至连印刷技术都不发达的年代,烟画几乎就是小朋友能接触到的最精美的印刷制品了。


烟画的成本可不低,当时只有烟草公司才有足够的财力(毕竟烟草是暴利),其他行业真心玩不起。


当时的线装画本与烟画相比的话,怎么讲呢,就是720p与4k分辨率的画质差距啊!



另一个主流的烟画题材就是女性。


清末时,题材都是古代仕女,也代表了当时社会公认的“理想女性”形象,最经典的是英美烟草公司的这套“中华古代百美图”:



其他烟草公司的金陵十二钗系列:



后来民国了,新文化运动了,烟画上的女性形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穿旗袍、烫卷发、抽摩尔烟,这也是那时候最时髦的“摩登女性”形象,用现在的眼光看么,就是上海滩名媛+国民党特务的混合:



技法上是典型的海派擦笔水彩,尽显老上海滩的鸳鸯蝴蝶,妩媚风月;



可是,上面这两大题材,每一家烟厂都在搞,无非是制作水准的差距,这就没啥大意思了。


到了二三十年代,京剧迎来了巅峰的繁荣时期,各大烟厂也在第一时间跟进,推出京剧题材的烟画。



这类烟画虽小,但是内容丰富:不仅有戏剧人物、服装、道具、化装,甚至还有故事梗概、演员介绍、艺术评论等,这对京剧的推广起到了一定作用。


另外,当时的京剧票友们算是相对高收入、高消费的群体,自然也是各大烟厂的理想客户。



如今最受国外烟画收藏家青睐的,是这套京剧脸谱系列:



那些最聪明的烟厂,则是抢先跟各大京剧名角们签下独家合约,然后把京剧名角们的照片缩印在一张小小的香烟画片上,引得粉丝们争相收藏:



面对来势凶猛的京剧烟画,还有一些路子比较野的烟厂就不服了,直接打起了情色擦边球,比如告诉你西游记中的女妖精究竟有多坏:



擦笔水彩画,紧跟时代步伐,坦白说,画工倒是很精良的:



更有胆大包天的烟厂,直接翻印国外的裸女照片:



背面么,少不了解释一通,当然是以艺术的名义....



虽然此类题材的烟画屡遭封禁,依然生命力顽强....还是那句话,部分消费者有这方面的需求,毕竟那个年代可没有高清彩印的《花花公子》杂志。


不过,作为与邮票、钱币并称为世界三大收藏品之一,烟画的题材可远远不止这些,几乎无所不包。下面再列举几种:


科普类


幼教


风光


社会风俗、市井文化(上面这套烟画的主题是“360行”:木匠,稳婆,猎户,挑担工)


甚至还有以“生活常识与技巧”为素材的烟画,现在看来也是特别有意思,虽然我觉得这更像是“作死指南”:


如何阻拦疯狗 


如何去救触电的人


如何自制灭火器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烟厂都停止了烟画的制作,因为彩色印刷机的资源都被征作军用,用来印刷募兵海报一类的东西。


不过也有一些民族资本的烟厂投入到抗战宣传大军之中,使得小小的烟画起到了传单与报纸的作用。


日寇偷袭虹桥机场


八字桥之战,淞沪会战第一枪


他们与报社和战地记者合作,出版了许多战地摄影烟画,记录了前线将士的英勇奋战,以及日军的种种罪行。



再后来,彩印技术大规模普及,“画片”不再是烟厂才有钱玩的东西了,烟画就没那么特别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相关法律的完善,烟盒上都得印上“吸烟有害健康”一类的警告语;经历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变迁,烟画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几乎被人们遗忘。


现在国内还玩烟画收藏的,要么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长辈,要么就是对那段历史特别感兴趣的年轻人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烟
中国唯一烟画博物馆开放 5000枚珍品供免费参观(图)
风靡一时的香烟画之政治历史人物画(一)
老烟画片上的折子戏,一个被遗忘的大千世界
舊時香煙畫片(一)【圖】
中国全史:烟酒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