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来自唐诗宋词元曲 00:45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1.《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艳歌》。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是兼有歌舞的大曲。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丑奴儿》为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弃疾这首词当年不懂,走入社会才发现这首词写的真是犀利啊
辛弃疾最触动人心的一首词,言浅意深,读完久久难忘
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棄疾詞《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审美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