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暗香汤、杏仁露,清宫精致吃播你看了吗?

经公众号“博物馆丨看展览”(ID:atmuseum)授权转载

一开始以为,《如懿传》是正正经经的宫斗大戏。

 

然而……

 

这动不动就给美食一个大特写的做派,怎么看都是披着宫斗皮的美食剧。

 

追剧到深夜,忽然插播一段皇宫吃播。

 


臣妾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等卡路里攻击?

 

暗香汤、杏仁露、火腿鸡汤、碧糯佳藕、鱼茸花糕、鹌子水晶烩、牛乳茶、松鼠鳜鱼、荷花蒸鸭脯……

 

这种幸福是真实存在的吗?

 

还燃烧什么卡路里啊!我要吃宫廷美食!


1


在剧中,如懿给大猪蹄子亲手做了几样点心,说:“这味藕粉桂糖糕,是太后平素里爱吃的”。


 

藕粉桂糖糕,听起来,就散发着精致女孩的气息。

 

不仅《如懿传》里,后宫的嫔妃喜欢,在《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小姐姐们也喜欢。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道:“丫鬟便去抬了两张几来,又端了两个小捧盒。揭开看时,每个盒内两样:这盒内一样是藕粉桂糖糕,一样是松穰鹅油卷......”

 

剧中出现的另一道莲藕做成的甜品,叫碧糯佳藕,名字颇有诗意。

 

碧糯佳藕,也叫蜜汁糯米藕。它是江南菜系中,独具特色的中式甜品。

 

 

皇家爱吃藕,不是没有原因的。

 

毕竟,藕是非常养生的食材,丝毫不输枸杞泡可乐。

 

根据《随息居饮食谱》的说法,藕不仅养生,还能抗衰老,简直是食疗神仙水。


“老藕捣浸澄粉,为产后、病后、衰老需劳妙品。”

——  《随息居饮食谱》


2


鹌子水晶脍

 

水晶脍,其实就是皮冻。

 

皮冻大家应该都熟悉,到了冬天,浓浓的肉汤会凝成冻,口感软中带脆,半透明,如同水晶,老祖宗叫它水晶脍,也不无道理。

 

所以,鹌子水晶脍应该要有半凝固的汤才对,而不会是剧中这样。

 

水晶脍在宋代十分盛行,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和《武林旧事》中都有出现,是当时市肆中著名的菜肴。

 

周密在《武林旧事》《高宗幸张府节次略》这一卷中,收录的张俊供奉宋高宗的“御宴”食单中,就有“鹌子水晶脍”。

 

可见,鹌子水晶脍在宋代就已是名菜。


3


如懿的婢女惢心,非常细心地做了鱼茸花糕。

 

她的原话是:“做的鱼茸花糕,原是民间做给婴儿的吃食,奴婢想着年下吃得荤腥,便做了些好克华的点心。”

 

鱼茸花糕,是湖北荆州一带特有的汉味小吃。

 

鱼糕营养丰富,原料是鱼肉和鸡蛋,相对其他荤食比较清淡,又清香滑嫩,入口即化,适合小孩吃。

 

北宋政和二年,鱼茸花糕曾经作为当时“头鱼宴”的名菜之一。

 

清代的《随园食单》中,记录了鱼圆的做法。

 

用白鱼、青鱼活者破半,钉板上,用刀刮下肉,留刺在板上;将肉斩化,用豆粉、猪油拌,将手搅之;放微微盐水,不用清酱,加葱、姜汁作团,成后放滚水中煮熟撩起,冷水养之,临吃入鸡汤、紫菜滚。

——《随园食单》


4


在剧中,乾隆刚登大宝,工作繁忙,过度操劳时,如·小棉袄·懿贴心地送上一碗杏仁露。

 

 

根据《本草纲目》的说法,杏仁能够润燥,用来降火再合适不过。

 

杏仁露和红牛虽然不是一个原理,但使用场合差不多。

 

喝了如懿牌杏仁露,感觉又能再肝一万张奏折呢!

 

杏仁能散能降,故解肌、散风、降气、润燥、消积,治伤损药中用之。 

——《本草纲目

 

杏仁露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很流行。

 

人们认为食用杏仁能够祛除异味,甚至拥有体香。

 

所以,当时的嫔妃宫女都喜欢吃杏仁做的茶点。

 

可食用的香氛,get。


5


 

剧中,皇上心心念念的暗香汤,是以梅花为原料制作的。

 

真·吃花。

 

清代顾仲编著的《养小录》中,记录了暗香汤的制作方法:

 

腊月早梅,清晨摘半开花朵,连蒂入瓷瓶,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入,勿用手抄坏。箬叶厚纸密封,入夏取开,先置蜜少许于盏内,加花三四朵,滚水注入。

 

这个方子,这个名字,绝了。

 

 

暗香汤不仅文雅,还十分养生。

 

根据《古今医统大全》的记载,暗香汤还具有调节脾胃功能的效果。

 


6


看了上文,你或许会有疑问:清朝的御膳,真的有这么奢靡吗?

 

真的。

 

而且是从原材料到制作方法,从质到量的全方位贵。

 

清代宫廷御膳,在原料的选择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可以任意选取全国各地最最优质的食材。

 

熊掌、鹿茸要东北的,鲥鱼要镇江的,银耳要四川通江的,鲍鱼、海参要山东的,鱼翅要南海的,猴头菇要兴安岭的……

 

不仅如此,还严格控制食材的大小和选用部位:鹿茸只取半寸以下的,鲤鱼只用一斤半重的。

 

虽然御膳中,也会用一些民间常见的原料,例如酱油白糖盐。但御膳烹调的精细程度,和辅料的昂贵,是普通百姓无法想象的。

  

努尔哈赤和康熙,相对比较朴实,吃饭也不搞事。乾小四就不一样了,每次吃饭,菜肴一般都在四五十道以上。

 

鄂尔泰、张廷玉编纂的《国朝宫史》中记录:


皇帝每日用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油一斤、羊二只、鸡五只(当年鸡三只

)、鸭三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十九斤,大萝卜、水萝卜和胡萝卜共六十个,包瓜、冬瓜各一个,苤蓝、干闭蕹菜各五个(六斤),葱六斤、玉泉酒四两、酱和清酱各三斤、醋二斤。早、晚随膳饽饽八盘,每盘三十个,而每做一盘饽饽需要上等白面四斤、香油一斤、芝麻一合五勺、澄沙三合,白糖、核桃仁和黑枣各十二两。另外,御茶房还要恭备皇帝每天用的茶、乳等。皇帝例用乳牛五十头,每头牛每天交乳二斤、共一百斤;又每天用玉泉水十二罐,乳油一斤、茶叶七十五包(每包二两)。

 

乾隆时期,其宫廷御膳所用的食材,是清朝其他时期都比不上的。而且,宫廷筵席也极其有排面。这幅《紫光阁赐宴图》,就再现了乾隆帝“庆功御膳”的气派。

 

 《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不过,虽然清宫美食花样繁多又很精致,但皇帝也不是就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清朝帝王吃饭时,旁边会有一大群侍从照顾。而且通常情况下,要自己一个人吃,没有旨意,任何人不能与皇上共同进餐。吃饭的时候不能和饭搭子唠嗑,也是挺寂寞的。

 

而且最惨的是,喜欢的菜不能多吃。因为祖宗规定,一道菜最多吃三勺。三勺过后,首领太监就要把那道菜撤走,这道菜下次出现,就是十几天后了。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清宫美食种类之多,一餐五十道菜都能十几天不重样的。

 

真是一种甜蜜的折磨呀!

 

参考资料:

杨莹《宋代烹饪技艺研究——兼论宋代食品的贮存加工》

姚伟钧《满汉融合的清代宫廷饮食》

贾蕙萱《北京的宫廷御膳与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宫御膳美食——八宝鸭子
清宫御膳三不沾:不粘盘、不粘牙、不粘筷
溥杰讲述真实的清宫御膳
盘点《如懿传》中美食,汤品、正餐、甜品:情意绵绵还是暗藏杀机
湖北荆州小吃--洪湖御膳藕丸
满族食俗与清宫御膳--吴正格编著(电脑藏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