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安SKP穿越400公里撩拨郑州人,郑州头也不回的直追天津武汉

地盘说

强省会发展逆袭,郑州目前正迎来历史发展的最好机遇。

✍️ 撰文 | 王纵横 ☞ 《地盘》特邀撰稿人

近几日,400多公里外的西安SKP,将庆生大促的广告打到了郑州人的朋友圈,有人酸了,有人心动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郑州赤裸裸的蔑视。一条广告鬼使神差地点燃了激烈的城市战火。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为2019年画上圆满句号后,郑州又马不停蹄地开启了新一年的奔腾。在一片“争夺中部第一城、北方第二城”的呼声中,郑州城市大地迎来一片新生机,到处都是盎然与活力。

  1  

实力抢镜

伴随着2019GDP的尘埃落定,郑州以11589亿的优异成绩,超越长沙再前进了一位。全国只有郑州、西安、北京等地的GDP增幅跑赢全国,其中郑州十年增长251%,成为最大的黑马。

©城市GDP30强相关数据

回顾近20年的经济发展,从默默无闻的“郑县”到如今光彩夺目的“国际郑”,这座城市与其背后的千万人口,默默付出了太多汗水和努力。

毋庸置疑,北京北方第一城的地位无法撼动,天津作为第二城却不乏被追赶的压力,但短期内仍有一定领先优势,最激烈的当属第三城之争。

过去,沈阳、大连、青岛是北方第三城的有力竞争者。直到2019年,“搅局者”郑州铿锵有力地走进大众视野。

时间倒回2000年,郑州GDP大约处于30位,GDP总量仅为青岛的70%。即便2009年,青岛依旧领先郑州1500亿元。

©北方主要城市GDP变化对比

去年,郑州GDP达到11589.7亿元,青岛11741.31亿元,郑州与青岛的差距缩减到151亿元,而沈阳、大连仍在7000亿徘徊,被远远甩在后面。

这些年,郑州经济一路狂飙,先后赶超烟台、东莞、沈阳、大连,直追青岛,成为北方经济第三城的新晋势力之一。在城市群、都市圈、强省会战略的支撑下,郑州发展势头越来越猛。

郑州先后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骨干城市,“一带一路”、“大都市区”规划已经箭在弦上。郑州区位优势突出、人口优势明显、电子产业发展快,且有国家航运枢纽、中部崛起、产业转移等国家战略支撑。

©大都市区在于以点带面整体提升

超前的规划,大手笔的投入,加上政策倾斜,郑州把握机遇,继续保持眼下的增长势头,未来超越青岛、问津北方经济第三城指日可待。

   

缩小差距

郑州是一亿河南人的省会,也许它也是中国最有野心的城市。

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模式,必然走大都市模式。每个省有一个核心城市,每个大区有一个超级城市。天津、武汉、西安、长沙等城市,是郑州的有力竞争者,亦是其超越的目标。

©中部主要城市经济特征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郑州位居四通八达的中原枢纽地带,长沙是连接华南华东的桥梁,三者交通地位明显优于中部城市。郑州、武汉、长沙总是被拎出来对比,三者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近年来最热门的高铁,武汉集齐了京广高铁和沪汉蓉高铁,郑州集齐了京广高铁和徐兰高铁,长沙集齐了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都在向“米字高铁”迈进,似乎实力不分伯仲。

郑州以铁路为心脏的“陆上丝绸之路”打通亚洲大陆桥,中欧班列承运的进出口货物,从高档衣帽、汽车配件、工程机械到飞机制造材料等,遍布德国、俄罗斯、法国、波兰等40余个国家,郑州这一回合略胜一筹。

©空港经济助推郑州略胜一筹

经济上郑州却落后于武汉。

武汉有武钢、东风汽车这种大国企,有光谷等大型高新产业园区;郑州由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定位,制造业能与武汉相提并论的大型工业只有宇通、富士康。

从全国城市来看,郑州最大的优势是交通,但这方面郑州有的武汉基本都有,武汉的米字型铁路已经建成许多年了,况且武汉还有能通航的长江,部分享受了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航空港区倒是郑州的一个独特优势。

在新一轮的交通竞争中,高铁枢纽和航空港的建设上,郑州快人一步。郑州的普铁网、高铁网以及航空网是中部地区最完善的,极大增强郑州的物流优势。

积极建设中部的物流中心,这是郑州未来的机会,也是突破点。

©郑州迎来交通发展的高光时刻

在教育以及人才储备上,郑州跟武汉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武汉拥有7所双一流高校、而郑州只有1所。高科技产业落后于武汉,导致郑州对人才的吸附能力弱于武汉。

不过,近几年利好不断的郑州,用数据证明着突飞猛进的常住人口,长沙增速次之,武汉反而相对慢一点。

尽管如此,郑州的城市扩展速度还是太慢。周边省会中,合肥吞巢湖、济南吞莱芜,武汉也早就建设大都市区,吞并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反观郑州,郑汴一体化喊了多年没有动静,新郑划区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大都市区建设也刚刚出台规划,轻吞慢吐,慢慢吞吞。

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将愈发凸显。黄奇帆认为,郑州未来将是经济中心、贸易中心、交通枢纽航运中心;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领头羊,将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为枢纽的一个城市群。

©郑州引领下的中原城市群进入发展快通道

实现这个目标,郑州还有漫漫长路。仅仅在中部,郑州正在奋力追赶武汉,长沙也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总而言之,短时间内武汉中部第一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而郑州、长沙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挑战着武汉的地位。不过,郑州的优势更加明显。

有野心不是坏事,有野心才更有动力、有目标达成愿望。就眼下的势头,郑州的经济发展的确很迅猛。

  3  

势如破竹

近两年,郑州的高光时刻不断,它在努力调动一切资源,做大做强。

“米”字形高铁正式开通,郑万、郑合完成一撇一捺,火车拉来了郑州,如今高铁亦是这座城市腾飞的翅膀,将郑州向一线城市、中部核心城市迈进的野心与自信展现无疑。

©“字形高铁成网筑牢郑州枢纽地位

这只是郑州高铁交通开挂的开始,真正的热潮还在后面。2020年,郑济高铁、太焦高铁将开通;2022年,将开通郑万高铁襄阳到重庆万州部分,再加上郑许城际、郑登洛城际以及京九客运专线等辅助。至此,郑州将成为中国最闪耀的高铁省会城市。

以郑州为中心,2小时可达北京、武汉、西安、太原、济南、武汉、合肥、南京、徐州等大城市。1500公里范围内,可通达国内70%的省会城市。

郑州畅通无阻的高铁线路发展完善,未来成型的米字型是锦上添花。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大动脉,深刻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外延、产业布局和人口聚集。

©便捷交通助推郑州引领城市群经济发展

随着高铁、航空等设施不断打破城市边界,城市往来的时间成本显著下降,郑州会因多条交通线路交汇发展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交通枢纽,集聚人流、物流的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地位与潜力价值大幅提升。

这将进一步巩固郑州作为一亿人口单核省会城市的地位。郑州将迎来更出类拔萃的企业,更多济世之才,更多创业机会。

地铁亦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2020年,郑州在建地铁条数高达8条。

地铁6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12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3号线二期,以及7号线一期,加上即将开通的3号线一期和4号线,已经通车的1号线、2号线、5号线和14号线一期,近5年内,郑州将有11条地铁穿过主城,正式迎来“地铁爆发期”。

©郑州轨道交通爆发期来临

当然,郑州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

高等教育匮乏、科创、互联网、创投环境、新经济还比较落后,缺乏大IP企业、产业、或会议。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郑州近两年为此做出的努力。

江浙沪领导接连走马上任;马云带阿里高管到访郑州,双方就一系列合作和项目签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华为、海康威视、鲲鹏生态、软通动力落脚郑州;格力董明珠到访郑州;京东郑州再布局;央视春晚分会场、金鸡百花电影节、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花落郑州......

©产业发展郑州亟待补足短板

这座城市越好越朝阳,越来越多面,家底也越来越厚实。

从去年起,在郑州生活的人已经切实感受到了变化,焕然一新的围挡、绿化、旧小区的形象改造等。尤其是这次疫情中的优秀表现,把郑州不断推上热搜,成为众多城市学习的榜样。

未来,我们还将有目共睹郑州更多的创新和变化。

©郑州商贸城的焕新界面

时来运转,郑州的城运,便是1000余万郑州人的福运。

产业、人口、土地,这是现代都市发展的三辆马车,缺一不可。郑州目前正迎来历史发展的最好机遇。黄奇帆说,未来郑州将建成人口2000万的“超级都市”,GDP占全省30%。

那新增的1000万人口,或将成为郑州“猛超车”的新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年中部六省会排名,一座更比一座强,无法超越彼此
注意!这几个中西部城市正在快速崛起!
中部崛起的壮丽10年 谁能担当起中部的“领头羊”?
中国最牛的省会城市,拥有16座高铁站,GDP超10000亿
近期全国高铁直达城市排名出炉
我国中部最“落魄”的省会城市,GDP不到郑州的一半,似乎被遗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