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实状态下的学习——听陈传敏老师《父亲、树林和鸟》有感

今天下午听了陈传敏老师上的《父亲、树林和鸟》,收获非常大。

听课思考:

我们备课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上课不是表演,不是上给台下老师看的,而是要教会学生一些有用的东西,让学生真实发生。

陈老师说他复印了课文纸,原本想让在座的老师们把自己当作班级里的后进生,跟着这堂课一起学习。如果班上的后进生也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有所得,那真的是一堂好课,一堂贴近实际的课。

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没有花哨的学习单、预习单,有的只是让学生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简简单单,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陈老师说:“学习是在真实情境下自然发生的事情。我们的研讨很多时候往往要求出奇出新,却忘记了真实状态下,学生如何学习才是真正符合心理逻辑与学习规律的。”在课堂上,陈老师让学生在书本上记笔记、圈一圈词语,逐段朗读,逐段教学,让课堂上的每个孩子都跟得上老师的脚步,让后30%的学生学得懂,懂得学。

    

教学环节之一:读词写字

在词语教学板块,陈老师将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分组出示,在教学会认的生字词时,让学生对照标红的生字在课文中圈一圈,读一读,简单、高效。并且逐一范写“雾、翅、吸、蒙”。

教学过程:

出示词语

1)在课文里圈一圈红色的词语,圈好后自由读词语。

2)指生上台当小老师带领读(小老师读一个,全班齐读一次)

关注:“凝”和写法、“热腾腾”的读音

3)出示要写的生字,指生读

朝阳——夕阳、朝霞——晚霞

自由读词语

3.学写生字

师:这么多生字,陈老师挑4个教大家写——雾、翅、吸、蒙

师:比比看,谁最快翻到《课堂作业本》74页,请你认认真真地把每个字写一遍。

学生写生字(写完后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书写的生字)

教学环节之一:逐段学习

教学过程:

1.指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圈一圈动作:望了又望、闻了又闻

生:好奇的父亲、爱观察、爱树林、爱思考的父亲

板书:细心观察

指生再次朗读

2.指生朗读,圈出“喃喃”

师:像喃喃这样的词语,你还想到哪些?

生:自言自语、轻声细语

师:可是我呢?

生: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见一声鸟叫?

师:这样的写法?——反复

师:如果是你,你会感到怎么样?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就是这样——茫茫然

3.指生朗读“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师:在这句话中还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大懂?

生:凝神静气、兀立

师:再读读这句话,小时候在我的眼中,父亲就像一棵树。

师:想一想,父亲和树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此刻的父亲就像是树一样挺立着。父亲此时大声喧哗了吗?此时——安静的。

学生摘记“兀立”的意思

指生朗读该句、背一遍

听课思考:

陈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逐段朗读一至六自然段,并且相机指导教学,这是公开课上少见的。真实状态下的学习,应该是服务于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学习,都能学得懂、懂得学。逐段理解、逐段圈画、逐段批注,都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习惯成自然,就是核心素养。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一训练点是对2011年版课标中提出的“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细化与落实,又是“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一要求在这一单元教学的具体操作。

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理解“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在教学中的实施要求应该这样把握:教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关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体会、交流等手段或形式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获得对语言文字美的体验。

这篇课文中有不少语句值得反复品读,如“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喃喃、幽深的雾蒙蒙的、茫茫然、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陈老师在教学时慢慢的,引着学生前进。在教学“反复”时,陈老师除了标红“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并没有”,他也适时用反复的手法说了一些引导语,以此巩固学生的认知。文中有些难理解的词语,比如“茫茫然、凝神静气、兀立”,陈老师也采用联系上下文,让学生自主说出词语的意思,并且摘记“兀立”的意思。抄一抄、读一读、背一背,在课堂上就落实本课知识点。

    

    

教学环节之一:换角度写话

1.聚焦“鸟”的句子

齐读: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呢?在语文书上将描写鸟的句子全部画下来。

指生读找出的鸟的句子

齐读:

2.走进树林

你此刻轻轻的张开翅膀,飞向滹沱河岸(播放音乐,教师导读)

学生拿出练习纸,在第一处写一写

3.继续练写

听课思考:

这个练笔环节让我佩服!重构文本,将自己转换为一只小鸟,孩子们就能更深刻地感悟文章的情感了,一下子和文本贴得更近了。文中的父亲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善良、有爱心。文中的孩子也有天生的怜悯心、同情心,在场的孩子们也同样如此。孩子在此时已经经历过两个课时的教学,对父亲、对树林都有了深刻的感悟,也能很自然地说出“人与自然要融为一体”,在写话时,他们都真的将自己化身为树林中的小鸟,笔尖流露出来的全是真情。

吴忠豪教授说:学生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理解,而是运用。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大多花费在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的指导上,以为学生认识了、领会了,就能自觉去运用,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而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语文应用规律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领悟。理解是教学的第一步,只是铺垫,第二步学会运用才是教学目标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句子
教学手记|来当一次小包拯:《父亲、树林和鸟》教学手记
《 父亲、树林和鸟》 PPT课件
《父亲、树林和鸟》说课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沪教版《23. 父亲、树林和鸟》
小陈语林||部编三上教材《父亲、树林和鸟》闲适性教学讨论 ——孩子是优先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