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才是中国盆景的灵魂

“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为清供,稍近之,清心洁虑,细玩之,荡气回肠。勃勃的生机迎面扑来,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的“活”意,使人感到造化原来如此奇妙。



一片假山,一段枯木,几枝虬曲的干,一抹似有若无的青苔,再加几片柔嫩娇媚的细叶,就能产生如此的活力,有令人玩味不尽的机趣。


盆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种类形成在宋代。
盆景的诸种形式到了两宋时期已经具备,盆池、盆花(如盆梅)、盆山(即山水盆景)等植物盆景和山石盆景都已进入成熟期。


宋代文人和哲学家普遍重视盆池、盆栽和盆景艺术,因为他们把这当作“观天地气象”的手段。周敦颐“窗前草不除”,要借此“观天地生物气象”。他在盆池的“风波”中吟咏,领略天地生生的趣味。

他有《盆池》诗云:
 
三五小圆荷,盆容水不多。
虽非大薮泽,亦有小风波。
粗起江湖趣,殊无鸳鸯过。
幽人兴难遏,时绕醉吟哦。


强调“万物之生意最可观”的程颢,将“观生意”落实到平时的行为之中,他的弟子张九成记载道:

“明道先生书窗前有茂草覆砌,或劝之芟。明道曰:'不可,常欲观见造物生意。’又置盆池蓄小鱼数尾,时时观之,或问其故,曰:'欲观万物自得意。’”

庭草之茂,可见生机勃勃;游鱼之乐,更见心灵的自得。


南宋朱熹酷爱盆景,尝做一山水盆景,置于熏炉前,山水在烟云中缥缈,以此作为观天地气象的工具。他有诗《汲清泉奇石……因作四小诗》:
 
清窗出寸碧,倒影媚中川。
云气一吞吐,湖江心渺然。


盆景不是外在山水景物的替代品,而是将世界的“绿意”引到案头,置人心间,使人窥通造化的生机。盆景作为案头壁间之作,与人朝夕相伴,让人体会到无往不复的变化之理。

明代盆景家吕初泰说:“盆景清芬,庭中雅趣……萦烟笑日,烂若朱霞。吸露酣风,飘如红雨。四序含芬,荐馥一时,尽态极妍。最宜老干婆娑,疏花掩映,绿苔错缀,怪石玲珑。更苍萝碧草,袅娜蒙茸,竹栏疏篱,窈窕委宛。闲时浇灌,兴到品题。生韵生情,襟怀不恶。”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盆清供,取来一片山林气象,招来几缕天地清芬,小小的盆盎中,有了自然的“生香活态”,有了天地的“生韵生情”,有了生生而有条理的机趣,既尽天“情”,又显天“理”。

中国哲学家所说的“翳然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的境界,就在小小的盆景中实现了。


盆景艺术家创造的不光是眼前所看的物,一个与人无关的瞻玩对象,而是创造出一片与人的生命相关的世界。盆景就是人“生命的雕刻”,盆景艺术家创造一片活的宇宙,是为了展现玲珑活络的心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家争鸣】盆景艺术的形成,与“观生意”的哲学密切相关
植一盆天地。
石盆见禅
置一拳石于盆中,雅致别趣。
菖蒲与石盆
盆景 | 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这是一盆有灵魂的植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