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兴治||白云的跤乡情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提起“摔跤之乡”的由来,忻州人自然地会想起“摔跤书记”白云。

白云,会里村人,出生于1921年8月。1937,他毅然参加了抗队伍,编在八路车三五九旅,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三五九旅转战陕西、山西、内蒙等地,七次负伤。县解放后,他担任了六区区委书记,1955,任忻县宣传部长,1956,任县委副书记,分管文教,卫生、体育工作

白云对忻州的摔跤情有独钟,他自幼喜欢摔跤,年青时也上过跤场。分管文体工作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河南陈家沟是“太极之乡”,陕西安塞是“腰鼓之乡”,忻州呢,是地地道道的摔跤之乡,爱好者之广、扎根之深,实在是举世罕有的。于是,他下决心借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东风,欲将家乡的摔跤提到一个新高度。于是,忻州城区在国家重大节日,如“五一”“国庆”期间,以县体委组织起了全县规模的挠羊赛,形成了把挠羊赛从民间自发活动提升为全县的规模活动。这一举措开拓了挠羊赛发展的思路,开创了挠羊赛的新格局。1960年6月,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在北京召开,白云副书记有幸作为山西体育界代表出席了会议。在分系统先进经验交流会上,他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把忻州(时为忻定县)摔跤的历史传统、挠羊赛的活动以及忻州人个个爱摔跤、人人会摔跤的情况作了激情洋溢的汇报,听得贺龙、荣高棠等国家体委领导激动不已,他们说:“这真是个摔跤之乡啊!“当白云书记把这份意外的惊喜带回家乡后,忻州上下无不欢沸。从此,“摔跤之乡”这个称谓就专属忻州了!1965年9月的第二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当山西代表团走过主席台时,大会广播立刻播出:“现在走过主席台的运动员,是来自'全国摔跤之乡’山西省的运动健儿们!”。

有了国家体委的支持,有了“摔跤之乡”这块金字牌匾,忻州摔跤赛事便搞得如火如荼,以县成立的摔跤培训也愈办愈红火,一批批摔跤高手便脱颖而出。如果发现好苗子,白云书记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送往省队进行重点培训。

好事总是多磨,正当白云书记全力推进跤乡事业的时候,山西省摔跤队却因国家的“非常困难时期”而精简人员,许多优秀摔跤运动员被裁减回忻州。白云“爱将”痴迷,他知道,这些人如果“马放南山”,没有了集体,没有了训练,岂不等于毁去了跤乡之翼?他心急如焚,想把这些人归拢在一起,有利于摔跤事业,也有利于个人前途。当把自己的想法在县委县政府会上提出来后,领导班子反复研究,做出明智的决策,把这些运动员作了妥善安排,其中主要的“大本营”在粮食搬运队化工厂和砂场。还有的分散在县级其他企业单位。据不完全统计,经白云书记之手安排的包括后来“文革”期间返忻的优秀摔跤运动员,就达一百多名。这个具有前瞻性的措施,为跤乡后来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优秀运动员以极大的慰藉,同时,也使那个时代酷爱摔跤的后继人才有了光明的奋斗目标。

“文革”期间,白云书记也“靠边站”了,但是,他的心没有“靠边”,反而更加关心起摔跤手们的处境来。跤手中有困难的,他竭力予以扶助,有的人偶犯错误,他又凭着老脸去保护。忻州的跤手们也从来不把他当作领导看待,谁有困难或有需要帮忙的事,就像亲密朋友一样直接找上门,不转弯、无顾忌地直陈其事,可见他与跤手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有一次,一位著名跤手因饥饿问题面窃粮被抓起来了,白云书记非常痛惜,他对司法人员说:该人的错误不是本质问题,请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宽容一二。这件事,不仅让犯错者热泪盈眶,还使摔跤界的人更贴心了。以至使这些人中即使是性暴如雷的,在白云书记面前也只有奉令唯谨。

“文革”后期,省里果然要重组摔跤队了,忻州保存下来的摔跤精英又纷纷有了用武之地。当时,省体工队委托忻州白云书记亲自挂帅训练这支队伍,训练地址设在火神庙旧址处。因为训练设备差,生活条件也跟不上,白云书记便对时任教练的高书文说:我要的是一支强劲的摔跤队,这是你的事,至于解决困难,那是我的事。果然,这支队伍在1979年的第四届全运会上,夺得金牌5枚,团体总分位列第一。

白云同志一生热爱忻州,为家乡的文教事业建造出许多成就;他一生热爱摔跤,为忻州摔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也同跤乡赤子结下了情胜父子的友谊,被忻州人一致颂为“摔跤书记”。

1985年,白云同志不幸病逝,忻州的跤手们失声痛哭,纷纷吊祭。丧事中的杂活儿,都是这些人张忙。特别是送殡之时,本来备好抬灵棺的人都被跤手们挤过一边他们抬灵上车后,一个劲儿地出钱让响工们使劲地吹,直把那班子人吹了个精疲力尽。

忻州第二届摔跤节时,白云同志的一尊雕像塑起来了——这尊塑是忻州市摔跤俱乐部出资塑的,其中凝聚着的是跤乡赤子对“摔跤书记”的无比崇敬和怀念,是对无私而有为的好干部的最崇高的评价。

本文来源于政协忻府区委员会主编的《跤乡故事》



作者简介:

王兴治,男,忻府区永茂庄人,出生于1947年,大专学历,从事教育事业,2007年退休于忻府区教育局。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黄河散曲社社员、山西省楹联协会会员、忻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忻府区作家协会理事、九原文化研究会理事。出版有《忻州民间故事》《忻府古景》等六部地方文化书籍。

留言之窗

*栗旭晨||  "跤坛传奇“崔富海

*南高跤事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如果阅读量达到1000以上,在作品推出一月内全部支付作者。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4、凡本平台发表的原创作品,其版权归《文史艺苑》所有;转载其它媒体的作品,由于未能及时联系到作者和有关媒体,如涉侵权问题,接到告知之日及时删除。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书记•文史不分家
为什么忻州被称为“摔跤之乡”?
中央文史研究馆汕头采风团参观广东省岭东美术馆
挠羊🐏[古风今韵]
崔富海:跤坛一代宗师
山西各地民俗:忻定原摔跤活动溯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