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运气不会太差



本期图片来自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老师,只是没有施展的机会。他在这间破烂的学校里教学生们的音乐课,但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他还是坚持下去。故事很生动,音乐很好听。这篇习作是我之前当班主任的一些心得,今天发出来,借以怀念之前的青葱岁月吧。

我的班主任叙事

关于班主任工作有许多模式:养成、说理、赏识、自省……这些模式各抒己见,成效自有说法。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一种更有效的、入脑入心的方式?几年前,参加培训时听了几次李季教授有关“叙事德育”的讲座,所谓“叙事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叙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影响和促进学习者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全国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专家池昌斌平校长称叙事德育是适合中小学的“草根德育”、“原生态德育”。

最初我认为这只是常见的方法而已,但在听叙事素材中自己也热泪盈眶。素材中的故事很平实,带来的效果是心灵的震撼。当前为什么学生屡教不改;为什么永远表现不在乎;为什么教师的教育显得那么苍白?原因就是教师的教育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震撼,教师举的例子太空泛了,离学生的内心世界太远了。

经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叙事德育是班主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习者品德发展的有效方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


一、“素材”的准备:留心处处皆学问

叙事德育主要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感化和教育,所以对于故事素材的要求比较高。故事必须源自生活,要生动有趣,故事情节感人才能打动自己和学生,要给人鲜活美感,关键是赋予生命的主题。

为了找到适合的“素材”,我采取了这几种方法:一是订阅杂志,我订了《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美文》、《散文》、《中学生阅读》、《作文与考试》、《中华活页文选》等,认真阅读这些杂志,挑选感人、励志、有哲理的故事或印象深刻的句子记在笔记本上,并且做好分类,注明在什么时候用,该怎么讲。二是写下师生之间难忘的细节。在教育教学中,总有一些令我们感动的故事和细节,只要用心记录下来,这也是很好的故事素材。有一次我记下班上一个学生为老师送伞的细节,我在课堂上说:“也许大家都认为小A同学很顽皮,只会在课堂上捣乱,其实从他给老师送伞的行为来看,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在家里他肯定很孝顺父母,对朋友也是讲义气的。”经我这么一说,大家都热烈地鼓掌,这可能是小A第一次有享受到这么热烈的掌声。三是记录生活中的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只要用心去记录。班里的两个男生打架,谁也不肯说打架的原因,在我的软磨之下,一个男生才说:“谁叫他说我妈像水桶,谁骂我妈我就打谁。”我把这个故事记录为《为了母亲的尊严》,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们听时,他们都沉默不语,也许他们都在想该怎么样尊重我们的父母,学会去尊重别人。几年来我收集了3大本笔记本的故事素材,自己写的叙事故事还发表在《广东教育》、《师道》等刊物上。


二、“叙述”的技巧:语不惊人誓不休

故事是否好听,能否打动学生的心灵,能否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关键是把握好对故事的叙述技巧,恰到好处的叙述技巧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我认为对素材的叙述,关键是要有自己的风格,把德育要求隐藏在生动的故事和情景的叙述之中,如诗似歌,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把人带入审美的世界,让学生感触——感动——感悟,以赏心悦目的方式自觉接受其中的道理。

1、激情喷发的叙述。教师激情喷发的叙述可以唤醒书本中沉睡的故事、诗歌中沉睡的灵性、学生沉睡的生命,在学生的整个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震动。比如在讲到一个人必须有一种精神作为人生的支柱时,我讲了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讲到关键的部分我提高了自己的声调,饱含激情地说:“中华如何能够崛起呢?中华是需要一种精神才能够崛起的。同学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她就不会发展壮大,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她就不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精神,那你就永远也不会长大!”说完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学生们赞许和激动的目光中我知道自己的叙述已经起作用了。

2、发人深思幽默的叙述。这种叙述方式就是把蕴含哲理的故事用轻松幽默的语调叙述出来,既让学生发笑,感到轻松愉快,在笑过之后又发人深思,从中明白故事的道理。我曾经给学生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年轻的商人,在黑暗的山谷里面走夜路,他迷路了。突然,他听到夜空中有个声音对他说:“年轻人,地上有石子,捡几颗,天亮了,会有用的。”他想我都迷路了,还要那石子干嘛呢?那声音一遍一遍地响起来:“年轻人,地上有石子,捡几颗吧,天亮了会有用的。”他想,我还是照做吧。于是,弯下腰,随便捡了几个石子放在手里。就这样,他的手里握着这几个石子,竟然奇迹般地引导他走出了大山。天亮了,年轻的商人伸开了自己的手掌,哇!竟然是金灿灿的黄金。他突然明白,原来昨天那个声音是善意的,那个声音是对我好的。他开始后悔,为什么我昨天不多捡一点呢?听完这个故事学生们都笑了,他们说怎么可能啊,这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啊?我说:“我已经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了,如果你们不珍惜自己的读书岁月,你们也将成为故事中的主角。”一个学生恍然大悟,他站起来说,我明白了,当我们打开作业本写作业的时候,当我们学习的时候,总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耳旁不停地响起,有父母的声音、老师的声音、关爱我们的人的声音,他们说着相同的一句话“孩子啊,好好读书吧,将来会有用的……”自此以后,班上的学生到教室里学习时,他们都说:“走啊,捡金子去。”

3 润物无声的叙述。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在飘飘洒洒的细雨中,所要传授的东西已被学生贪婪地吮吸。在上《斑羚飞渡》这一课时,我讲了汶川地震中的一个故事:救人员在废墟中发现发一个女人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但身体被压得变形了,她的身体下面有一个孩子,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人们还发现有一部手机在孩子的怀里,人们打开一看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手机在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讲完这个故事我的声音哽咽了,学生们也被感动,更体会到课文中斑羚们为了种族的延续而选择自我牺牲带来的震撼。


三、“叙述”的效果:启智明理导行

理想的教师是学生理想的激励者,大爱无声,教育无痕,我学会了在叙事中育人。很多学生都说留恋我给他们讲故事的岁月,一个又一个故事伴随他们走进了高中。

在叙述故事时,我尽量让故事中主角的喜怒哀乐一次又一次地去撞击学生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就是在这样的撞击中,学生们一次又一次真切地体验到心灵的涤净,人性中善的彰显,幸福的感觉由然而生。在故事的叙述中让他们明白事理,懂得怎么样去面对自己的生活。《世上最美味的泡面》,通过讲叙孩子为了让爸爸吃到温暖的泡面,不慎弄脏了被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孩子的孝心是最美的。《没有上锁的门》,展示了妈妈对孩子无限的爱,十年如一日地虚掩着门,等待女儿的归来。《苹果树》的故事是讲有一棵大树,春天我们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繁茂,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这棵大树就是妈妈……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去感恩,懂得珍惜身边关爱自己的人。

叙事让德育更美丽,给学生带来幸福感和快乐感,也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成就感。这是德育的理想,也是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的必由之路。这就是我8年来所实践的草根德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有情 有爱 有故事的老师
教育叙事:沉默后的约定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德育故事
康老师读书 | 《声音与经验》读书笔记 三
精彩分享 专业成长——我校举行首届班主任德育叙事演讲比赛
要会读书也会做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