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滇中第一石”被当成厨具74年,专家气得流泪,如今是国之重宝

如今博物院中的许多国宝都有着极其有趣的经历,比如陶鹰鼎,一度被村民当成了鸡食盆;还有那个“九大镇国之宝”之一的渎山大玉海更是被当成了腌菜缸,这想一想都是欲哭无泪啊。

我们下面要介绍的这件国宝同样经历坎坷,被老乡当成了压豆腐的石板,而这一用就是74年,好在没有出现太大的破坏,当时的文物专家得知这件国宝的经历之后,的确是真的是被气得流泪,只能说真的是太有趣了。

这件被当成厨具的国宝就是爨宝子碑,爨宝子碑有着“滇中第一石”的美誉,上面共计写了403个字,分为3行,每一行有30个字,而且这403个字完整地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那就是关于爨宝子的生平事迹。

我们先简单的介绍下爨宝子,爨宝子是现今的云南人,生于公元380年,曾担任过建宁太守,后来臣服于中原王朝,在国内爨宝子备受爱戴,老百姓对其极其的喜欢,可惜23岁就病逝,为了纪念他,老百姓自发地为他刻石立碑,希望他的盛名远播天下。

继续回到主题,可惜的是爨宝子碑真的是经历坎坷,在1788年,清朝老百姓在一次耕田的过程中,突然挖出一块大石头,起初这村民就是想挖出来给扔掉,没想到却发现这块石头很巨大,而且似乎还很漂亮。

关键当时村民家中是做豆腐生意的,为此他就突发奇想,这个巨大的石块可以拿去当压豆腐的石板用啊,就这样这块爨宝子碑之后就一直被村民家当成了厨具在使用,而这一用就是个74年。

之后这块爨宝子碑还被村民传给了后代,所幸的是终究有一天被人发现了,其实说来也很有意思,那是在1852年,当时清朝官员邓尔恒在外地出差,没想到却发现了村民后人家中的买的豆腐。

其实这家村民制作的豆腐远近闻名,而且每块豆腐上都刻有字迹,为此火的一塌糊涂(其实就是爨宝子碑压过豆腐的缘故),邓尔恒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就这样邓尔恒找到了卖豆腐的村民。

当邓尔恒看到这块爨宝子碑之后,自然也是惊呆了,经过一番的考察,邓尔恒几乎可以断定这块爨宝子碑绝对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文物,之后自然是被邓尔恒给拿走了。

而后爨宝子碑又再度流落到其他人手中,民国时期差点被炮火给毁掉,好在最后被爱国人士救下,如今的爨宝子碑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收藏在了曲靖市第一中学了,为此还建造了庭院式的双亭碑苑。

其实爨宝子碑除了403个字记载的历史价值之外,上面的字体同样是令书法界为之一振,这次咱们就不具体说这个了,无论如何如今的爨宝子碑那绝对是国之重宝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滇中第一石”沦为厨具74年,专家气得流泪,如今是国之重宝
“滇中第一石”《爨宝子碑》——隶楷演变之精妙尽显其中
1973年农民务农时刨出个瓶子,当厨具用了几年,专家:这是国宝
《东晋爨宝子碑》(高清)
广西农民拿国宝磨豆腐74年,被誉“滇中第一石”,专家哭笑不得
【涨见识】曲靖与爨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