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挑万选的婚姻,无关爱情(下)

往期阅读

千挑万选的婚姻,无关爱情(上)

4

就在魏征去世三个多月后,发生了太子李承乾谋逆企图逼迫唐太宗提前退位的事情唐初开国功臣侯君集和太子左庶子杜正伦都牵扯其中。李承乾谋反事败侯君集被杀,杜正伦被流放驩州

本来,魏征已经去世,和此案没有丝毫关系。但唐太宗忽然想到,魏征生前曾向他鼎力推荐过这两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不由怀疑魏征和侯君集结党营私

不久,唐太宗又得知,魏征曾写给皇上的劝谏奏折拿给史官褚遂良览阅唐太宗顿时怒从心起,认为魏征有意博取谏臣之名

于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原来的欣赏、感激变成了厌恶、猜忌命人推倒了魏征墓碑,亲笔写下诏书,取消了新城公主与魏叔玉的亲事

对新城公主来说,从赐婚到取消婚事,仿佛都和她无关。要把她嫁给魏叔玉的,是父皇;不让她嫁给魏叔玉的,也是父皇。自始至终,都不需要她本人发表任何意见,父皇替她全权决定。

5

如果说父皇为她挑选第一个夫君时,她只有9岁,没有选择的权力,那么,当父皇为她挑选第二个夫君时,她已经15岁,却一样没有选择的权力。

649年唐太宗为新城公主选了长孙皇后的堂弟长孙诠。

辈分长孙诠是新城公主的堂舅,他们的婚姻似乎乱了辈分。但李唐皇家并不在意辈分,况且长孙诠虽然是新城公主堂舅,但年龄还比新城公主小两岁唐太宗认为甚妥。

唐太宗为何最终决定将新城公主嫁入长孙家族?这其中,有唐太宗的深谋远虑。

一方面,唐太宗敬爱长孙皇后,爱屋及乌,对长孙家族另眼相待,另一方面,长孙皇后的同母哥哥长孙无忌,唐太宗布衣之交太宗南征北战,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中位列第一是唐太宗的心腹谋臣、肱骨忠臣。

因此,唐太宗很乐意和长孙家族联姻。

早在633年,唐太宗就将长孙皇后生的嫡长女长乐公主,嫁给了长孙无忌的嫡长子长孙冲。可惜,婚后十年,643年,长乐公主就英年早逝。

如今,唐太宗再次把最钟爱的小女儿新城公主嫁入长孙家族,无疑向朝堂宣布,他非常器重长孙家族。

6

唐太宗为新城公主择定夫君后,身体大不如前。他命人立刻筹备新城公主的婚礼,想亲眼看到宝贝女儿出嫁。

唐太宗要求按公主的最高规格嫁新城公主,婚礼筹备工作自然十分复杂649年7月,婚礼尚未筹备好,唐太宗就病逝

当年,长孙皇后放心不下新城公主,因为她太年幼;如今,唐太宗也放心不下新城公主,因为她还没出嫁。

临终前,唐太宗特地交代李治,务必风风光光将妹妹嫁入长孙家。

李治即位后,是为唐高宗。

唐高宗与新城公主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自然十分宠爱幼妹谨记父皇托付,在子女百天除丧服之后,就想让妹妹尽快完婚。

不过太子太师于志宁认为,为人子女者须守孝满三年方可婚配唐高宗只得按照老师的说法,让妹妹继续守孝。

三年后652年,唐高宗将新城公主的封爵称号由原来的衡山郡公主改封为新城长公主,并增加食邑五千户作为新城公主的嫁妆,妹妹风风光出嫁

这一年,新城公主18岁。

她是大唐封邑最高的公主,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唐太宗的其他女儿都没有她这么高的封邑由此可见,新城公主不仅深得父皇宠爱,也很受哥哥宠爱。

7

新城公主和长孙诠虽然是政治联姻,但两人婚后生活,算得上幸福美满。据新城公主墓志铭记载她与长孙诠婚后调谐琴瑟,韵偃笙簧。标海内之嫔风,为天下之妇则者矣

然而,新城公主与长孙诠万万没有料到,七年后也就是659年,他们的婚姻竟然走到了尽头。

事情要从649年唐太宗病逝时说起。

唐太宗弥留之际,拉着太子李治和太子妃王氏的手,对托孤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说:“朕佳儿佳妇,今托付于卿。”希望他俩能好好辅佐李治和太子妃。

先帝托孤,一般是把太子托付给大臣,把儿媳妇托付给大臣,历史上并不多见,可见唐太宗很器重太子妃王氏。

王氏出身太原王氏,属于五姓七望山东贵族。隋唐时期,五姓女地位尊崇,达官贵人纷纷以娶五姓女为荣。唐太宗让李治娶王氏为妻,无疑为李治带来了五姓七望山东贵族的支持。

长孙无忌没有辜负唐太宗的重托,尽力辅佐李治。李治即位后,拜长孙无忌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主持朝政。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8

然而,当武则天闯入唐高宗的世界后,唐高宗和王皇后的矛盾愈演愈烈。尤其是654年武则天长女离奇死亡后,唐高宗勃然大怒,听信武则天一面之词,坚信小公主死于王皇后之手,“废王立武”的念头愈发强烈。

受唐太宗临终托孤的长孙无忌褚遂良,自然强烈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和长孙无忌褚遂良一起反对“废王立武”的,还有宰相韩瑗来济等诸多元老大臣。韩瑗除了是宰相,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长孙诠的亲姐夫。

655年10月,唐高宗不顾长孙无忌等人强烈反对,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并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659年4月,武则天坐稳皇后之位后,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反对过她的人,全部受到了政治清算。长孙无忌被流放赐死,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

可怜长孙诠,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过反对武则天立后之事,仅仅因为他是长孙家族的人,也被武则天以唐高宗名义下旨,强制与新城公主离婚,被流放并赐死!

9

652年,唐高宗以大唐封邑最高的公主的规格,亲自将新城公主嫁给长孙诠;659年,唐高宗为了满足武则天的复仇欲望,不惜赐死长孙诠,亲手毁了新城公主的婚姻。

据新城公主墓志铭记载,长孙诠去世后,她悲痛欲绝,以泪洗面从此不再梳妆打扮,以消极的态度来表达对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强烈不满

唐高宗看到妹妹如此消沉心中到底不忍,决定再给妹妹挑选一位夫君他天真地以为天下男人何其多,妹妹何愁找不到好夫君哪里知道他赐死长孙诠的那一刻就已经亲手毁了妹妹一生的幸福

长孙诠死后不久,唐高宗自作主张,为新城公主挑选出身京兆韦氏的韦正矩。

为了表达对妹妹的疼爱,在韦正矩与新城公主成亲后,唐高宗一日之间连续给韦正矩越级升官,韦正矩从文书小吏成为朝廷高官。

但是新城公主始终难以忘记长孙诠,与韦正矩结婚后依然没有走出失去长孙诠的悲伤,终日郁郁寡欢。

663年新城公主积郁成疾病情一日甚似一日。唐高宗听说后,立即下旨修建寺庙新城公主祈福不过寺庙还没建好,新城公主就病去世,年仅29岁。

10

新城公主死后,唐高宗特意下旨以皇后之礼将其安葬在了父李世民的昭陵旁边。

皇后之礼的葬礼是当时女人所能享受到的最高级别葬礼,比公主的葬礼级别要高一级整个唐朝的公主只有新城公主享受到了皇后级别的葬礼。

或许,直到新城公主死后,唐高宗才终于明白赐死长孙诠对妹妹打击有多妹妹的死,他难逃其咎。百年后,他该如何去见父皇?

于是,他特赐妹妹享受皇后级别的葬礼。好像只有如此,方能减轻他心中的愧疚于万一。

回顾新城公主的一生,第一个夫君魏叔玉,因为政治,被父皇下诏取消婚事;第二个夫君长孙诠,同样因为政治,被皇兄下诏赐死;第三个夫君韦正矩她并不想嫁,却被皇兄强行赐婚……

她心中空茫,日复一日,终成抑郁。她实在无法明白,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父皇和皇兄,到底是爱她?还是爱他们自己?到底是为她好?还是压根儿不顾及她的感受?

哀莫大于心死,锦衣玉食的生活,终究敌不过万念俱灰。

对她来说,若能生在一个寻常家庭,嫁一个寻常男子,过寻常人的日子,是不是会比身为公主更幸福一些呢?(全文终)


作者简介

吕瑜洁,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已出版亲子书信集《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我的心里住着一个世界》、历史散文集《历史的背影和回眸》《历史的浓妆和素颜》《榴莲一样的红楼梦》

即将出版百万字长篇历史小说《红豆生南国》

正在创作历史散文《历史的余音和绝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太宗小女儿新城公主驸马是谁?新城公主怎么死的?
唐朝公主,因给妹妹介绍一狠心妹夫,被皇帝逐出京城,后成一贫妇
唐太宗幼女:一生荣华挚爱却不可得,30岁去世,李治以皇后礼下葬
公主被两位皇帝宠爱,死后以皇后规格下葬,唐高宗:驸马陪葬吧!
新城公主并非死于驸马的家庭暴力
李治为何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千年之后谜团揭开:实在是不光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