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阅读到写作
围绕《千年悖论》,我们每天讨论一个话题,参与共读的小伙伴们纷纷写下所思所想。坚持一段时间后,大家不仅越写越长,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
由此可见,通过阅读,练习写作,对提高写作能力确实很有帮助。
比如,10月21日,我们讨论这个话题:站在今天的角度看满族统治的清朝,哪些方面值得肯定?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有读者是这样写的:重温这一章节,我粗略把爱新觉罗家族分成了三个阶段,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核心的爱新觉罗早期,他们身上更多的是本民族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他们与汉文化还没有亲密接触,“心向往之”,便用武力进行了夺取。从顺治到乾隆中期,可以算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感觉像与汉文化的热恋期和蜜月期,这个阶段的爱新觉罗家族在保有本性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创新,推动了整个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达到了又一个高峰。自乾隆晚期到鸦片战争爆发,这个阶段的爱新觉罗家族已经走进了与汉文化的“围城”,他们沉迷于其中,自满于现状。整个国家在他们的统治下也开始慢慢进入舒适区,被汉文化圈定的静态,保守,惰性的一方天地间养成了“井底之蛙”,以至于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道光帝才如梦初醒。
回顾清朝,平心而论,在传统文化和体制内,统治者本身素养称得上历代王朝的佼佼者,他们的勤勉好学,文武双全,爱岗敬业都可以称之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组组数据,从人口增长,疆域拓展,社会治理,文化学术,无不证明着统治者的成就,这也是乾隆为何在晚期会有一种“人生至高点”的自得和错觉。
然而,并非如汉文化所言:世界是封闭的、固定的,历史也并非循环往复,中国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当乾隆沉浸在自我欣赏的快感中时,欧亚大陆另一头正在进行一系列社会反应,并将波及到整个世界。
所以,清朝像一只正待破壳而出的小鸡,内部已达极限,但因为种种原因,迟迟不肯出来。恰巧有人来了,直接一棍,壳破了,但这是被敲破的,注定了今后一段时间中华民族的羸弱和曲折。
10月22日,我们讨论这个话题:清军入关后发现,他们面对的中原王朝,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庞然大物,实际上却是一堆四分五裂的碎块。最终,原始落后的满族人战胜了中原汉族。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想?
有读者是这样写的:无论从人口、军事实力、还是文明程度,中原的汉民族具有满族人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但在1644年以后的不到半个世纪里,满族最终打败汉族人,成为华夏帝国的主宰。这个结果,值得后人好好思考、分析和总结。
1.尚武与尚文的不同民族性格造成了满族胜利与汉族失败。原始的鱼猎生活养成了满族人坚强和勇敢的品质,好战成为这个民族的性格。每逢“出兵之时,无不欢跃,其妻子也皆喜乐。”与满族相反,汉族人尚文,而不尚武。认为“兵者,不祥之器也。汉族人在社会攀爬的是依靠华美的辞藻,而不是武功。人们普遍认为,“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当兵打仗时一个人无奈的选择,妻子送丈夫上战场跟送葬一样。
2.有没有制度、精神的条条框框的制约。满族人当时处在原始部落阶段,没有社会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的制约,他们做事灵活。而汉族人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和封建理学的制约,作为前线的将士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事死板少变通。
3.最为重要的,堡垒从汉族人内部攻破了。在明朝灭亡之前,明朝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朋党之争,大臣们拉帮结派,阴谋陷害,使绊子、穿小鞋,机关算尽,表现出在对外斗争中所没有的坚决、残酷和有谋略。他们陷害忠良,想办法杀了满族人闻风丧胆的熊廷弼和袁崇焕。如果你不愿意参加派系斗争,往往会受到所以派系的打压,洪承畴、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都被窝里斗逼得走投无路才投靠了满族人。在明朝灭亡以后,李自成与南明小朝廷又势不两立,李自成与张献忠又大打出手,后来各支反清武装又相互排挤,这样的汉族哪里会是满族的对手呢!
比如,10月23日,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在中国历史上,鲜卑人、女真人、蒙古人征服中原后,都被汉化了,甚至来中国的犹太人也被汉化了。中华文化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同化其他文化的能力?
有读者是这样写的:今天这个话题有点难以入手,因为它确实够大。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着它的优缺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人口数量,生产力发展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文化的优点在于它的历史悠久性、技术先进性和先人一步的文明程度。当然,它也有缺点,它用静止的、封闭的、孤立的视角看整个世界,犹如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保守,惰性,对创新和创造的抗拒……而在当时,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生产技术,汉民族处于绝对优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怪异的“黑洞”——她用生活的美好、物质的丰厚诱惑着每一个异族人,如果经不起诱惑,那就被整个吞没,渣都不剩。如果全面抗拒,因为实力悬殊,坚持了一段时间,还是被降维式打压,失败而归。汉文化如同四川火锅底料,啥东西放进去,出来了差不多一个味,时间短一点的或许还带着食材本身的味道,煮长一点,那就只会剩下麻辣的味道,满清便是如此。

结语
我经常说,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想要提高写作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阅读并坚持写读后感。如果坚持写一个月,会明显感到词汇量增加了,思路清晰了,文笔流畅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的撰写,就是要证实,像满族这样基本上用汉语写作的民族,其民族文学族性表达的特征依然清晰可辨,其民族文学对中华文化填充与丰富的作用亦不容小觑
满清为何没像元朝一样, 退回北方老家自保?
大清国:你想当“奴才”?你得够资格!
清朝灭亡后,原来八旗子弟都改成了汉姓,带你看看有哪些
满族用汉姓对照表改姓氏,满族人为什么要改汉姓
中华不灭的神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