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男子外出打工,妻子却被父母卖给他人
沈竹楼带着四品的仪仗锦衣还乡,当年看不起他的父母和弟弟跪在地上迎接,惟独不见他的妻子。
浙江有一个书生叫沈竹楼,他的父亲是本地押司,共有两个儿子,竹楼是长兄,还有一个弟弟叫沈玉楼,沈玉楼跟着父亲在县衙里做事,收入颇丰,除了满足自己的花销,还可以补贴家用。
而沈竹楼考上秀才之后,连考三次都没有中举,就当了教书先生,给人教书之余,继续读书,准备来年再考。他娶妻李氏,名叫玉娘,也是本地小吏的女儿,玉娘每天在家纺线,以补贴家用。 
由于沈竹楼每年的收入不多,没有好东西孝敬父母,到了科考的时候,还要从家里拿一大笔银子。次数多了,他的父母都很看不起他,动不动骂他“书呆子”,四体不勤,手无缚鸡之力,玉娘也因此被他的父母虐待,甚至骂她是不下蛋的鸡。
这一年,竹楼得了病,没办法教书,学堂里的工作也丢了,家里也没了收益。更惹得父母看不起,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横鼻子竖眼。病刚刚好,竹楼就对李氏说:“我作为男子汉大丈夫,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抚养妻儿,实在惭愧,死守着这堆烂书,何日才能发达?我有一个同窗在楚南当幕僚,被主人很看中,我想投奔他,跟着学一些刑名诉讼之学,也许将来做个状师,还可以致富,你孝敬父母,等我三年,如果没有音讯,是我创业未成,无脸回家,到时候你另嫁他人,悉从尊便。”
玉娘听了,舍不得丈夫离开,但又能怎么样。但在古代,在家从父,出嫁从妇,她只有默默地同意,给丈夫收拾行装。
沈竹楼回家找父母要钱,哪知道钱没要到,却挨了一顿骂:“我养你这个儿子,从小到大,你算算,光你进学堂读书,参加科考花了多少钱?好不容易成家立业,还要向父母要钱,你有脸吗?”
一顿大骂,骂得他掩面而逃,寻思了好久,这才找一个开银号的表叔借了一百两银子。这才背着行囊,离开了浙江,来到了湖北。哪知道他来到知府衙门,一打听,顿时心凉了半截。
为何?因为他的好友兼同窗任如晦,也就是这次投奔的对象,竟然在一个月前梁了风寒,离开了人世。
真是世事无常啊,沈竹楼行走在大街上,竟觉得这天大地上,无他的容身之处。他刚要打尖住店,却发现自己身上还剩余的十两银子不翼而飞。他突然想起来,自己前往知府衙门,在大街上曾经被一个小毛孩子撞了一下,也许银子就是那个时候丢的吧。
这一下,他彻底没办法了,进退两难之际,他来到了城外,看到官道边的一棵歪脖子树,顿生死意,解下腰带,将自己挂了上去。
天无绝人之路,他以为自己就要魂归地府的时候,被人救了下来。这个人姓张,是本地绿营的千总,带人巡逻,经过这里,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将他救了下来。听说对方寻死的原因,张千总哈哈大笑:“大好男儿,这样没出息,钱丢了再赚就是,命丢了,一切就都没了。”
他听说沈千楼还是秀才出身,大喜:“你是读书人,这太好了,我这里缺一个记室,你跟着我干,怎么样?”
就这样,沈竹楼莫名其妙成为张千户身边的记室,二人相交莫逆,成为知交好友。
过了几年,张千总转任淮北做了提督,沈千楼也水涨船高,淮地产盐,那些盐商想要拜见提督大人,必先拜见沈先生。沈竹楼为人谦和,急公好义,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提督大人对他也十分信赖,沈竹楼跟着张提督,一年可以赚几百两银子,慢慢地手里也宽裕了许多。
过了几年,张提督得了急症,离开了人世,他的亲人不在身边,是沈竹楼给其主持了丧事,又亲自带人护送他的灵柩回乡,忙完了这一切,他又回到淮北,这些盐商知道他是一个有信有义的人,就给了他几成干股,让沈竹楼帮他们算账,出谋划策,与官方打交道。沈竹楼不辞辛苦,兢兢业业,在他的操持之下,那些盐商每年竟多赚了几万两银子。沈竹楼一年光干股就可以拿到上千两的分红,手下有管事伙计上百人。
有了钱之后,朋友们都劝他多纳几房小妾,但沈竹楼想到在家里辛劳的妻子,不愿意辜负对方,他在淮北买了一套大宅子,准备将妻子接到这里享福。
这一年四川湖北发生了民乱,为了增加军费,朝廷开了纳银卖官的渠道,沈竹楼向朝廷助饷十万两银子。得到了四品官的虚衔。他给父母与玉娘买了许多礼物,装了十几箱子,乘着官舫,打着四品官的仪仗,带着几十个下人,浩浩荡荡,锦衣还乡。
当他回到家的时候,之前看他不顺眼的父母弟弟都跪在门口迎接他,那些看不起他的亲人纷纷来家里串亲戚,他们看到沈千楼的排场,纷纷称赞:“沈家大郎这是发达了啊。”
只是沈竹楼转了半天,见遍了所有的亲人,唯独不见自己的妻子玉娘。
他问父母玉娘去哪了,哪知道母亲却敷衍道:“我儿已经发达,什么样的美人娶不到,为何对那个贱妇念念不忘?”
父母的态度,引起了他的怀疑,他来到李氏的娘家,拜见李氏的母亲。李母由于丈夫早逝,家里贫寒,十分寒酸,看到女婿乘着八抬大轿,带着随从来拜见,李母悲喜交加:“我的女婿终于发达啊,只是我那女儿无福,享受不到啊。”
沈竹楼问怎么回事?
李母抹着眼泪,将事情的经过讲了出来。
原来沈竹楼离家三年,没有音讯,玉娘在家望穿秋水,后来从一个返乡人嘴里得到了丈夫去世的消息。玉娘悲痛欲绝,想要投缳自尽,被李母劝住了:“不过是一个乡人的口信而已,不能做数。万一过几天竹楼回来了呢?”
沈竹楼的父母听说沈竹楼去世,却信以为真,他们没有丝毫的悲痛,大骂沈竹楼痴心枉想,丢了性命,又骂玉娘克死了自己的儿子。玉娘天天在家里干粗活,还动不动挨骂,只能以泪洗面。
她本以为自己多捱一段时间,等沈竹楼回来,就可以好一点。哪知道沈父沈母将另外一个恶毒的主意打到了她身上。
这天,他们给了玉娘一盏茶,玉娘刚刚喝下,就人事不知,待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身边躺着一个粗装的汉子,而自己赤身裸体。
后来才知道,公公婆婆嫌她在家只会浪费粮食,又欺她娘家无人,竟自作主张,将他卖给了本县的小吏张知远为妾,害怕她不从,就出了这个阴毒的主意。
看到沈家这么绝情绝义,玉娘抹着泪,跟着张知远来到了张家,已经好几年了。
听了这个故事,沈竹楼悲从中来,他叹息道:“我与玉娘十年夫妻,岂能轻易忘掉,她虽然改嫁,并非本意,不知道我能不能见她一面?”
于是李氏脱人送信,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请玉娘回娘家一趟,傍晚的时候,玉娘一个人挎着一个篮子回到了家。沈竹楼看到那个瘦弱的身影,忍不住叫了一声:“玉娘!”玉娘看到沈竹楼,顿时呆住了,手上的篮子也掉在地上。
望着昔日的丈夫,李氏泪流满面:“沈竹楼,你好狠心,三年不曾让人送一封书信,公公婆婆都以为你遭了不测,将我卖给了别人。既然如此,你又何必来见我呢?”
沈竹楼想抱自己的妻子,却被李氏推开了,他流着泪,将当初经历的事情讲了出来,最终叹息道:“都怪我,一直居无定所,没有接你,我往家里送了好几封信,都没人回信。”说罢他让下人拿出了给妻子买的衣服首饰,摆在桌子上,一时之间,珠光宝气,屋子里增色不少。
玉娘却对这些东西视而不见,她抹了一把泪,对母亲说:“想必相公奔波多时,已经饿了吧,母亲陪着他说话,我去做些吃的来。”
她来到了厨房里,她想到自己钟情于相公,却被公公婆婆卖给了张知远,她已经成为行尸走肉,活着也就是等着相公的消息。如今相公归来,自己却已经改嫁他人,又有何面目再见沈竹楼,想到这里,她解下腰带,挂在了房梁之上。
李母陪着沈竹楼说了一会儿的话,见女儿还没有出来。就笑道:“玉娘做的什么饭?我去瞅一下。”她来到厨房,看到挂在房梁上的玉娘,吓得大呼起来。
沈竹楼听到岳母的呼声,来到厨房里,赶紧将玉娘解了下来,但为时已晚,抱着已经冰凉的妻子,悲不成声。
这事惊动了邻里,玉娘现在的丈夫张知远也知道了,找了过来,想要拉着沈竹楼去见官,哪知道来到公堂之上,一听说沈竹楼是四品官,县令大人都降阶相迎。沈竹楼将自己与玉娘的故事讲了出来,县令听了,也流着泪说:“真是一个贞节女子啊。”
他让人将张知远带到公堂上,一顿饱揍,张知远捱不过,就将当年怎么勾结沈母,骗奸玉娘的事情说了出来,最终被收监。
沈竹楼厚葬了妻子,回到家,他将自己带回来的首饰银子都摆在了桌子上。他的父母弟弟看到这些东西,眼都直了。就在他们围着银子眼睛放光的时候,沈竹楼下跪,对父母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儿子带回来的这些银子,足够你们养老了,儿子也对得起你们的养育之恩了,我这一次回去,再也不回来了,父母就当没这个儿子罢。”
说罢,他头也不回,连夜就离开了家里。他的父母又愧又悔,但他们做下的恶,又怎么能洗清?
沈竹楼回到船上,他经过金山寺的时候,将所有的仆人都遣散了,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了寺庙里。夕阳照在他的背上,将他那孤寂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从此,世间少了一个沈竹楼,多了一个叫悟真的佛门弟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事:穷书生衣锦还乡,妻子已被公婆卖给他人,妻子自杀书生出家
找对象,一定要注意的
文征明《黄州竹楼记》
【转】民间故事:书生花钱娶妻,不料,洞房之时,妻子竟让他快跑
“松阳的梁祝”张玉娘与沈佺的爱情故事,大起大落
張玉孃詞《雙鷰離•白楊花發春正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