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秀才当街撒了一泡尿,竟给自己带来了一场官司
有一个书生叫俞大有,他考中秀才之后,没有继续苦读,在本乡的一个私塾里以教人读书为生,小日子过得比较殷实。
这年夏天,他与伯叔兄弟一起在门外纳凉,几人谈天说地,一直聊到很晚,直到困极了才沉沉睡去。这一睡就是三更时分,下起了蒙蒙细雨,家人将其唤醒,一起回家。由于昨天夜里喝了太多的酸梅汤,此时有了尿意,就当街小便起来。朦朦胧胧之间,只觉得灯光一闪,他定睛一看,什么也没有,就和家人一起回到了家。
他刚刚躺下进入了梦乡,就看到两个衙役拿着公文,将铁链往他的脖子上一套,拉着他就走。俞大有大怒:“我有功名在身,见了本地的县老爷都不用下跪行礼,你们敢这样对待我?”
哪知道这两个衙役“切”得一声,嘲笑道:“你还知道自己有功名在身啊,作为一个儒家子弟,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吗?我们且不与你计较,你到公堂上与官老爷辩论吧。”说罢一抖手中的铁链,拉着俞大有一路前行,他们走了约四五里,来到了本地的城隍庙里,本来应该一片黑暗的城隍庙,此时灯火辉煌,两排各站在一排衙役,约有几百人,他们肃然而立,无一个人敢喧哗。
将俞大有带来的其中一个衙役上前禀告之后,将俞大有带了进去。俞大有哪见过这世面,心里心里怦怦直跳,他心想自己也没犯什么事啊。他偷偷抬起头,只见公堂上坐着一个头戴金冠,身穿衮服,三缕长须,相貌威严之人,正是城隍老爷。他一看到俞大有,就怒道:“堂下跪的可是生员俞大有?你身为儒家弟子,应该为生民做表率,怎么能违背礼法,当街便溺,污了我的仪仗?”
听到这里,俞大有这才明白,是因为什么事被抓来了。他不服气,分辨道:“大人容学生分辩,您与学生阴阳相隔,我怎么知道您要前来,不知而不罪,您这罪名怕是违了圣人教训。”
看到俞大有不认错,反而巧言分辩,城隍老爷很是生气,说道:“姑且不论神灵,你身为儒生,身处暗室都要谨守言行,更何况在大街上呢?如果附近有女子行路,你这样做,对吗?”
俞大有分辩道:“当时已经就半三更,街上哪有女子行走,即便是有,也肯定有男子护送,持灯前导,我难道不知道避讳吗?”
城隍老爷又说道:“你家对面有一条河,水面宽阔,此时正值炎暑之际,晚上许多妇女在树下河边乘凉,你不知道避嫌,还敢说自己无罪?”
这一下说得俞大有词穷了,他跪在地上,请救城隍老爷的宽恕,城隍老爷让手下小吏打他一十大杖。刚要行刑,俞大有那去世许久的父亲踉踉跄跄地冲进了公堂,跪在地上磕起了头,哀求道:“清天大老爷,老朽生前行善,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只有这么一个不肖子传宗接代,听说他今天获罪得罪了大人,本该受到杖责,但我听说只要一挨这阴间的板子,就会一生败运,老朽也会无后,请清天大老爷放过他一马,老朽愿替他挨这个板子。”
看着俞大有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可怜巴巴的样子,城隍大人也起了恻隐之心,他沉吟片刻,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的儿子罪不可恕,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让他到阳间的官员那里受罚吧。”
说罢,城隍老爷挥笔写下了判词,递给了身边的小吏,让他给俞大有看一下:“发此文到本地的县衙,让典史责其一十大板。”说罢,退入后堂,本次审案结束。
俞大有刚要与父亲叙旧,问父亲在阴间过得可好。身后的小吏推了他一把,他跌了一跤醒了过来,发现竟是南柯一梦,他坐在床上,他回想梦中种种,由于本县的典史也无权对他动板子,哪怕有了意外,也不过一十大板,无甚大碍,就将这个梦抛到了一边,第二天一大早就背着行囊回到了教书的私塾。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中元节到了,俞大有所在的私塾也放了假,他背着行李回到了家。当时本县的县尉姓王,本是江南望族子弟,自以为才高八斗,却运道不济,只当了这个芝麻小官,自认为有点屈材。这一天他做事不认真,惹怒了县令老爷,要将他给革了,幸好被典史大人求情,才免去了罪恶。
正好县令大人要坐船到州府里办事,本县的所有官员小吏都到码头上送别。县令虽说放过王县尉一马,却在临行之前,站在船头,当着所有官员的面,将王县尉给批了一番。这让王县尉又气又怒:“你不过比我只高一级,有什么可得瑟的,就你这样的七品官,我王家一抓一大把。”
看着县令的船缓缓离开,他这才坐上了轿子往回赶。临近中元节,路上行人如鲫,俞大有身着葛衣布履,背着行囊在路上行走,被人一挤,行囊上的伞柄碰到了王县尉轿子,将窗子上的玻璃给弄碎了。
王县尉本来就在火头上,此时大怒,直接让身边的衙役将俞大有给捉了起来,俞大有哪料到遇到这种事,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王县尉问他话,他也精神恍惚,不知道说什么。王县尉大怒:“将这个人拖过去,打他一十大板。”
他的话音刚落,两个凶神恶煞的小吏冲了过来,拉着俞大有,将其按在了板凳上,剥去了裤子,露出了白花花的屁股,接着一大板子就打在了他的臀部,剧痛让俞大有清醒了过来。
路上的行人哪见过这场面,纷纷指着他的屁股,哈哈大笑,大姑娘小媳妇羞红了脸,捂着脸,却从指缝里看笑话。
俞突然想起来,自己是生员,有免刑的权限的。连忙挣扎着大呼道:“打不得,打不得!”王县尉气极而笑:“你一介草民,我有什么打不得?不给我一个理由,我再加一十大板。
俞大有赶紧说道:“我乃生员,按律是不能打板子的。”俞大有所说的也是实情,秀才虽然级别不高,被称为穷秀才,也是有特权的,比如说见了当官的,不用下跪,直接行礼称“学生”即可。
如果秀才犯了事,是不能直接行刑的,必须告知教谕,通过正常手续,革了人家的秀才功名才可以行刑。除此之外,秀才每个月还有朝廷发的禀米,也是享受地方补贴的人。秀才懂律法,可以靠给人打官司,当状师生活。所以,不管是《状师宋世杰》还是其他的讼师,在古代都是最低秀才文凭的。
王县尉一听俞大有有生员的身份,知道自己闯了大祸,赶紧制止了身边的仆人,一脸惶恐,向俞大有表示歉意。俞大有穿好裤子,他突然想到了前几日梦里梦到的情形,知道这是天意。苦笑道:“与大人无关,这是天意。”说罢穿好裤子,背上行囊,在行人的指指点点中,离开了这里。
王县尉回到县衙中,想到今天的莽撞之举,深为后悔。本来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却惹恼了一群人。
原来,生员被一小小县尉当众剥去裤子打板子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县城。这事被俞大有的同窗,也就是本地的秀才听说之后,纷纷表示不平:“这生员好歹是有功名的,见官不拜,不受刑罚。他一个小小县尉,打的是俞师兄的屁股吗?分明是我们的脸!”
他们自发组织,来看俞大有,要替他讨个说法。
在明清一代,尤其是明朝,生员,也就是秀才可是活跃在地方的一股势力,他们凭着自己的身份,大闹公堂都不是事。
看到同窗这么帮自己,俞大有很感激,他摇手表示不用,说是天意。说罢就将自己在梦中经历的事情讲了出来。
哪知道同窗们却不买账,说道:“梦境终究是梦境,你被县尉无辜责打也是事实。受辱的不是你一个人,而是我们所有的生员,我们岂能不计较?”
说罢他们簇拥着俞大有,不由分说来到了县衙,敲起了鸣冤鼓。此时县令大人不在家,负责此事的是曲史大人,他听了秀才们哭诉,无奈之下,将教谕大人(负责教育的官员)请了过来,商议解决的办法。
教谕大人听了,说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王县尉这是犯了众怒,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是谁惹出来的,让谁去解释。”
但王县尉呢,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害怕被秀才们围攻,躲在县衙里不敢出头。听到教谕大人这么说,赶紧跑过来,跪在教谕面前说道:“我误责了俞先生,追悔莫及,俞先生器量宏大,并没有与我计较,这都是其他秀才教唆的,请先生将俞先生召过来,安慰一下,我愿对其他的生员解释误会,负荆请罪。”
教谕大人觉得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他将俞大有叫了进来,问他有什么意见,俞大有摇了摇头,说道:“学生也不愿计较,只求先生安慰一下其他的同窗。”
无奈之下,教谕问其他的生员:“你们说,怎么惩罚王县尉?”
那些生员议论了一会儿,觉得目的已经达到,就说道:“只要王大人当着所有百姓的面,向俞师兄行礼道歉即可。”
俞大有不愿意:“我不愿当众侮辱王大人。”废话,其他人没事,如果弄得县尉大人下不了台,吃亏的不还是自己吗?
看到他这么说,这群生员就又出了一个主意:“既然如此,就请先生让王县尉一个人执香步行到俞家跪拜,我们就放他一马。”
看到大家这样说,教谕大人就同意了。俞大有与众生员一齐回到家里,换上了代表秀才身份的襕衫,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煮上了清茶,等着王县尉的到来。没过多久,王县尉身着官服,手持香炉而来,俞大有赶紧迎了出去,制止了王县尉叩拜,敬上了香茗。看到王县尉这么上道,这群秀才也无话可说,各自散去。
中元节过后,俞大有仍回到私塾里教书,哪知道他刚刚进门,就被东家叫了过去,东家拿出了一封银子,说道:“我本以为先生乃博学英才,这才请您到家里,替我教育管教这些不成材的子弟,教他们知识。哪知道先生前几天被县尉大人在街打板子,被世人嘲笑。这样我的子弟也成了罪人弟子,这是莫大的侮辱,所以,您另谋高就吧。”
就这样,俞大有赢了面子,却失了里子。他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家,正赶上中秋节,王县尉对之前俞大有的宽宏大度很是感激,亲自登门拜访。看到俞大有萎靡不振的样子,问他怎么一回事。俞大有就将自己丢了工作的事情讲了出来。
王县尉觉得很不好意思,说道:“先生不必计较,您是有才之人,因为我才受了这冤枉罪,不过工作的事情不用担心,王某人自有主张。”
原来王县尉本是江南望族子弟,还是一族的族长。他们族中就有公塾,原来的先生得了病去世,族人正在延请名师,找了好几个月,还没有合适的人选。王县尉就以一年二百两的银子聘请了俞大有,并派出了仆人送他到江南教书。
俞大有品学兼优,在教书上颇有门道,教出的弟子有好几个都通过了秀才的考试,王家族人都很尊敬他。他在江南一教就是十年,十年后,他以思念家乡的理由,回到了家乡,还带回了上千两银子,从此俞家在本地也成了小康之家。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也反映了明清时的事实,我们经常说穷秀才,其实相对于举人进士来说,秀才是穷秀才,但人家的政治地位,可不是一般普通老百姓可以比的。秀才虽然地位低下,能考上的,也是人中龙凤,您觉得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吕梁清末官员拨贡是一个什么样的的职位
民间故事:黑心秀才
家谱中科举仕官称谓
文庠、武庠、增生、吏员、监臣(转)
童生、秀才、举人、进士
故事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