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公子上京,路上遇到了一江湖人

总督胡大人的公子要上京赶考,从任所前往京师。豪门公子出行,自然是呼仆唤婢,光婢女下人就一百多人,吃穿住行所带的物什更是数不胜数。于是包了一艘大船,顺江而上。

这一天大船经过岳州,胡公子正在船上观赏两岸风光,突然远远地听到了一个人的呼声:“船家!可否搭我一程?”

只见岸上有一个人头上包着头巾,带着一大堆行李站在那里。

“这船已满,客人另寻他船吧!”船夫遥遥地喊道。

胡公子虽然出身于官宦人家,却没有纨绔子弟的臭毛病,他问船夫:“我们的船上空间甚大,为何不让他上船呢?”

船夫答道:“公子有所不知,这半路搭船的,人心难测,谁知道是不是盗贼的探子?江湖路险,不可不慎!”

胡公子哈哈大笑:“我这家人有三五个好手,岂会害怕他一人,正好我旅途孤寂,遇到一个人可以说说闲话不好吗?再说了,这客人身无长物,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吧!你不要多想!”

船夫无奈,看向了胡公子的管家,哪知道管家喝道:“我家公子说啥就是啥,你照做就是。”

就这样大船停在了岸边,放下了搭板,那客人上了船。胡公子打量那人,只见他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紫面阔颡,长着一脸大胡子,一看就是粗阔之人。他一看到胡公子,连忙抱拳行李:“多谢公子高义!”

这客人问胡公子家邦何处,赶向何方。胡公子傲然道:“家父姓胡,忝任胡广总督,在下前往京师赶考。”

听他这么说,客人赶紧整理了衣容,又行了一个大礼:“原来是贵公子,小人不知,唐突了。”说罢他说了自己的姓名,自言姓李,排行第二 ,人称李二,是江西人。

并说道:“哪天胡公子经过敝府,小人一定行地主之之礼,请公子不要客气。”胡公子微微一笑:“好说!好说!”

胡公子见李二言语豪爽,很是喜欢他的性格,再一聊天,这李二虽是江湖豪客模样,说到文史之事,也有一定的造诣,不是普通人,每到饭点,胡公子就请李二和自己一起用餐,李二也不客气,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醉后就论古今成败得失,讲得颇有道理。

胡公子哪见过这等妙人,与他相见恨晚。

这一天晚上,船停在一个村市边,李二带着一锭银子上了岸,胡公子问他上岸做什么?

李二笑着说:“天天叨拢公子,心中不安,我到市场上买一些酒肉,回报公子。”

胡公子连连制止:“些许酒菜,不足挂耳!”哪知道李二摆摆手,消失在人群中。

看到李二离开,胡公子就让仆人打开李二的行李察看,结果在他的被子里发现了一把匕首,长一尺半,寒光逼人,还有一个已经腊干的人手,别无他物。

看到这些东西,胡公子大吃一惊,连忙让下人将东西恢复原状,他坐在那里,深悔自己的孟浪之举。

这李二,不是江湖侠客,就是大盗啊。

他感到了危险,但作为官宦人家,有良好的家教,喜怒不形于色,想着这样的人,吃软不吃硬,只能以礼款之,与他结好,或许事情有转机。

没过一会儿,只见李二让人担着一大瓮酒,还有一只猪十只鸡上了船。

胡公子看到李二,哈哈大笑:“李大哥何必这么客气?”

李二说道:“多谢胡公子仗义,让小人得以乘船,帮了小人的大忙。”他将东西交给了船家,让他们好好烹制。他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行李,似乎发现已经被人打开过,只是微微一笑。

没过多久,酒菜做好,二人也不用小盏,而是换了大碗,你一碗,我一碗,喝得甚是爽快。

没多久,二人面红耳赤,话也多了。

李二捋着自己的胡子问胡公子:“公子可知小人是做何营生的吗?”

公子哈哈大笑:“在下不知道李大哥是做什么营生,但看李大哥面相,义气见于眉宇,也是一方豪杰!”

李二拍桌大笑:“公子真是我的知己啊,在公子面前,我也不敢不坦城相见,我乃江湖上有名的大盗金钱李二是也!胡公子这一行,共带了黄金一千两,白银两万两,我说得对否?”

看到对方图穷匕见,胡公子也没有慌,说道:“正是如此,李大哥是怎么知道的?”

李二道:“公子的大船经过洞庭湖,我在岳阳楼上望气,就已经知道,刚开始,想不利于公子,但公子出身富贵,对我却青眼相加,待之甚厚,我再报之以恶,怕是会被江湖人耻笑。话说白了,公子不要害怕,只是公子手无缚鸡之力,一二豪奴,无甚本领,以后千万不要再带这么多的银子,招摇过市了。”

听他这么说,胡公子顿时破防,白净的脸当时就红了,坐卧不安,强颜欢笑。当天晚上他们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

第二天,胡公子醒来的时候,头疼欲裂,而此时的船已经过了道士洑,门外李二拍门道:“胡公子可曾醒来?”

胡公子强忍头痛,站了起来打开门,门外李二已经收拾好了行李,让船家停了船,说道:“公子,老哥我要下船了  ,这一路多谢您的款待,我到家要下船了 ,要不公子到我家坐坐?”

胡公子一听,连连摆手:“李大哥邀请,小弟理应赴约,只是考期将近,路途遥远,不敢多耽搁了。”

李二笑着说:“公子不要推辞 ,我算了时间,离考期还很充裕,我也不让你多留,在我家住上十日还是可以的,我好好招待招待你。”

胡公子怎敢进贼巢,他多方推辞,哪知道李二忽哨一声,只见芦苇丛中冲出了无数舴艋小船,将大船给围了起来。

这一下,吓得胡公子脸色大白,站都站不稳了。

李二扶着他的肩傍,喝了一声:“都给我退下,不要吓坏了贵人。”他笑着对胡公子说道:“我只是叫来了儿郎们延请公子,别无恶意,不要害怕。”说罢,他扶着胡公子登上了小船。

胡公子船上的下人想要冲出去,却被胡公子制止:“李大哥请我赴宴,你们不要惊慌!”

就这样,大家眼睁睁地看着公子上了李二的小船,消失在芦苇荡中。

茫茫水面上,不知道行了多久,一路上,李二安慰胡公子:“公子放心,船停在那里,由我守护,我已经派人巡逻,可保他们安全。”

胡公子还能说什么,只能苦笑 。

小船又行了几里地,来到一座山谷,已经有人候在那里,他们弃舟上岸,在崎岖的山道上行了四十来里地,隐隐听到了前面有鸡叫声,狗吠声,那茂密的丛林中有灯火如星。

李二说道:“到了,请公子下轿!”

他们来到一个大宅子前,这里房舍连绵,一看就气度不凡,门外站着上百名壮汉,排成了两排。李二携手胡公子进入大厅,安排酒宴,待他们草草就餐之后,已经是四更时分。李二就请胡公子在东厢客房休息。

而客房里的陈设一看就不是凡俗人家。

第二天,李二摆上了席面,山珍海味,无奇不有,还有一家戏班子,唱腔颇有风趣,看到这一切,胡公子暗暗咋舌,这气派已经不输于王侯之家。他胡家虽说是官宦人家,平时也不敢这样铺张。

这样吃吃喝喝过了五六天,胡公子已经有点烦腻了,李二看出了他的想法。就停了宴饮,领着胡公子在他家园子里四处转悠,李家园亭、花木、山石、池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颇有一番风趣。

李二问胡公子:“我这园子建得如何?”

胡公子连忙拍马屁:“比起苏州的一些园子,也不差毫厘。”

李二哈哈大笑:“既然如此,劳烦公子替我给这园子起个名可好?”

胡公子沉吟片刻,觉得李二的行为举止颇风唐代传奇故事《唐初三侠》中的虬髯客,就说道:“大哥举止风度,像及了那唐初三侠中的虬髯客,这个园子,就叫“虬园”,如何。”

李二一听大乐:“还是公子懂我!”当即让下人拿来纸笔,让胡公子替他题名,胡公子也不客气,大笔一挥,一呵而就。李二当即就让人做成了牌匾,挂在了门楣之上。

这几天,他们的宴饮就改在了虬园中,李二家养了许多的歌姬,论相貌歌喉,都是一等一的。其中有一个女子,头上梳着偏髻,刘海蓬松,覆在额头上,一双大眼睛,颇会勾人,歌喉清脆,弹得一手好琵琶。她演奏之时,一双妙目总在胡公子身上停留,胡公子也痴痴地望着美人,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二见了哈哈大笑,对胡公子说道:“这女子名叫夜月,已经十三岁了,性格温柔,我妻子很是喜欢,当女儿来养,一直想给她找一个好夫婿,公子如此不嫌弃,待她出阁之后,我送到公子府上,如何?”

胡公子听了,连连道谢。

李二有两个儿子,都跟着老师读书,这一天胡公子转到了书斋处,看到教书的老先生看上去有五十多岁,须发皆白,清瘦雅智。他与这个老夫子一聊天,才知道他与李二是同宗,因为身体原因,中秀才之后,没有参加科举考试。

李二的这两个儿子,大的有十六岁,小的十二岁,见到客人连忙行礼。书斋里各类书典堆了满满一屋子,里面经史子集,诸子百家都有。而桌子上摆着的,却是孙兵所著的《孙子兵法》、穰苴所著的《司马法》等书。

胡公子很好奇,问老夫子:“为何他们不读经典文章,以参加科举考试?”

老夫人摇摇头:“他们的志向不在案牍之中,对文章只要了解就行,如今熟读兵略,万一将来国家有难,可以从军保护社稷。”

公子听了,连连叹服。

他这一待就是半个月,考期已近,就向李二告别:“李大哥款待,小弟深感谢意,只是考期已近,我要离开了,待小弟赶考归来,再来拜访大哥。”

李二听了,只好作罢:“公子归心甚急,不愿多留,那明天我就送你启程,但君子一言,重于九鼎,他日公子金榜题名,归来之际,一定要到家里坐坐,一定不要爽约哦。”

此时侍女夜月正在一边侍酒,李二就从她头上拔了一支金钗,递给了胡公子,胡公子也取下腰间玉佩递给了夜月,让他们各自藏好,作为将来的信物。

第二天一大早,李二在虬园里设酒宴,给胡公子送行,酒席之上,夜月与胡公子执手相看泪眼,依依惜别。

眼看天色不早,胡公子告别了李二,临行之际,李二拿出了一面巴掌大的小旗交给了胡公子,让他收好:“公子,如果在江湖上遇到什么情况,将这面小旗拿出来,五湖四海的兄弟,会看在我的薄面上,让你免于祸患。”说罢又拿出一千两银子送给胡公子。

胡公子收下了旗子,却没要银子。李二不乐意了:“公子,权且我称你为贤弟,你这是嫌我这银子来路不正吗?”

看到他这么说,胡公子只能收下了银子。李二安排人将胡公子送回了船上。船上的人看到公子归来,一颗心总算放到了肚子里,皆大欢喜。

胡公子也刚刚从虎口中逃脱,不愿在这里多待,连忙令船家起帆,离开了这里。从此他行走江湖,对人都保持着一颗戒心,他考中进士之后,顺陆路赶往福建任职。

第二年春天,这天夜里,胡公子正在书房里读书,突然听到房檐上传来了飞鸟落地的声音,刚刚抬起头,就发现李二走了进来。

看到阔别多日的故人,胡公子问道:“大哥怎么来了?”

李二道:“我有往要前往交趾一趟,但需要总督大人令箭一支,可让我过关,请公子务必帮忙。”

公子同意,第二天夜里,就到父亲那里取来了令箭,李二拿在手里,看了一下说道:“公子真是豪爽之人,这我一去,只要半个月,一定归还。”说罢飘然而去,半个月之后,一天胡公子早起,果然在自己书房的案子上发现了已经归还的令箭及感谢的信函一封。

这一下胡公子又惊又害,像这种高来高去的江湖人物,行踪不测,万一得罪了对方,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件事他也不敢告诉父亲。只是心里担忧。

过了三年,他又带着重金上京,害怕经过道士洑被李二的手下发现,就改走陆路,由蕲水陆行。这一天,他和两个仆人刚刚经过一片林子,就听到哨呼,一百多个头扎红巾,手持刀剑的汉子将他围了起来。

他的两个仆人一看情况不对,骑着马逃之夭夭,只有胡公子一人在风中凌乱。被这群壮汉像捉小鸡一样捆了起来,连同行李一起掳到了一个村子里,献给他们的首领。

没多久,一个壮汉手持灯烛走了出来,一看到胡公子就吃惊地问道:“这不是胡公子吗?”

胡公子睁开眼,一看是李二,连忙大呼:“李大哥救我!”

李二让手下将胡公子松绑,拉着他的手问道:“胡公子怎么落到如此地步?”

胡公子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说道:“大哥说江湖路险,所以我再也不敢坐船了。”李二听了哈哈大笑:“贤弟,我说的江湖,非你理解的江湖啊,再说了,你有我送你的小旗,不管到哪,都平安无事。这里是我的一处别业,如果不是我正好在这里,怕是您的 小命就没了!”

胡公子表示感谢,李二摆摆手:“贤弟谢什么,当年令箭之事,你也帮了我大忙,让我赚了不少的钱,此番有缘,贤弟来到这里,我们好好叙叙旧情。”

李二让手下摆酒,二人喝了起来。席间胡公子问到了夜月。

李二眨眨眼:“我以为贤弟已经忘了这个美人了,夜月可真是一个痴情女子,天天拿着你送给她的佩玉把玩,每天用铜钱算卦,看你什么去接他,可谓是望眼欲穿,公子在这里少住几天,我让人将她接过来。”

胡公子连忙感谢。

没过两日,这一天胡公子正在屋子里读书,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地声音:“公子?”

他抬起头,原来是夜月,李二将夜月带了进来,笑着对胡公子说:“这可是你的专爱,现在完璧归赵。”胡公子连忙表示谢意。

李二离开之后,夜月扑进了公子的怀里,抱着他,久久没有放开。胡公子打量夜月,云髻初盘,玉容半腆,比起相见之时,更为娇艳。只是在眉眼之间,有一份幽怨之色,好像是埋怨公子为什么不派人将她接走。

胡公子在李二的别院住了两天,就急着上京,李二告诉他陆行终不如坐船省时省力,看到胡公子的仆人都跑丢了,就安排自己的手下保护胡公子北上。

他自己亲自将胡公子与夜月送到了船上,归还了之前被掳走的财物,二人才依依惜别。

从此之后,胡公子与李二相忘于江湖,再也没有见过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因奸杀夫案:少妇孝服底下红裤露奸情,县令结拜盗贼谎言破奇案
第十三回 有挟而求情同蛰伏 养痈成患误解狐言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291《刺巴杰》{二版}
被帝位耽误的名将
《袁天罡,李淳风》—-民间传说故事
《金书红颜录》碧血丹青篇(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