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练习题(四)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练习题(三)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练习题(二)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练习题(一)

根据下列要求,回答有关《红楼梦》的问题。
32.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常常为宝黛间因细琐事不断闹小别扭感到费心。杨绛先生认为:“他们的情感平时都埋在心里,只在微琐的小事上流露,彼此只好暗暗领会,心上总觉得悬悬不定……(因而)我们只看见她心眼儿细、疑心重,好像她生性就是如此,其实委屈了黛玉,那不过是她'心病’的表现罢了。”这里的“心病”如何理解?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黛玉是怎样借“细琐事”表现自己的“心病”的。
参考答案:
 “心病”即两人的情感平时都埋在心里,暗暗领会,但心上总觉得悬悬不定。
凡与宝玉情缘相关事,黛玉皆留意上心。如第七回中宝钗告诉周瑞家的,自己有病,一个和尚说了个方子,药名“冷香丸”。十九回中,宝玉闻见黛玉袖中发出幽香,追问时,黛玉却曲意拉扯,问宝玉是否有“暖香”。宝玉不解,黛玉说:“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他?”这实在曲折遥远。
看来不足道的细事,黛玉却在从中摸索宝玉的心,情不自禁地流露了自己的“心病”。比如:第二十回,史湘云来了,黛玉又讥笑宝玉若不是被宝钗绊住,早就飞来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第一问:心病。
由“他们的情感平时都埋在心里,只在微琐的小事上流露,彼此只好暗暗领会,心上总觉得悬悬不定……”可知,心病指的是宝玉和黛玉宝玉情投意合,但是迫于封建礼教,二人的情感只能深埋内心,暗暗领会;又因为父母早逝,无人为她主张婚姻大事,人生无归处,心上总觉得悬悬不定。
第二问:
黛玉虽然是千金大小姐,却是寄人篱下的孤儿;虽然与贵公子贾宝玉两情相悦,却佳偶难成。她与贾宝玉两人虽然青梅竹马、情深意笃,双方有着一样的性情,但是由于年幼与身份与生活情况的不同,他二人还不能完全悟懂彼此的心曲,尤其是都没有能力与家族势力相抗衡,故凡与宝玉情缘相关事,黛玉皆留意上心,成为“心病”,如第八回黛玉奚落宝玉听从宝钗的话,比圣旨还快;第七回中宝钗告诉周瑞家的,自己有病,一个和尚说了个方子,药名“冷香丸”。十九回中,宝玉闻见黛玉袖中发出幽香,追问时,黛玉却曲意拉扯,问宝玉是否有“暖香”。宝玉不解,黛玉说:“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他?”这实在曲折遥远。
由于贾宝玉的情所非一,不懂“我”心,使林黛玉非常伤心,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细事,黛玉却在从中摸索宝玉的心,情不自禁地流露了自己的“心病”。如第二十回,史湘云来了,黛玉又讥笑宝玉若不是被宝钗绊住,早就飞来;第二十二回,黛玉听见宝玉背后向湘云说她多心,因而气恼,和宝玉吵嘴;第二十六回,黛玉因晴雯不开门而生出误会;第二十八回,黛玉说宝玉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第二十九回,二人从清虚观回来砸玉大吵等大量例子,都流露了黛玉的“心病”。
 
33.在《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簿册、判词,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其中有一首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首判词涉及到小说中哪位人物?暗示了她怎样的性格和命运?请根据原著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贾探春,暗示了她性格精明好强,最终却因为这个封建大家庭已到了末世,自己出身庶出,志向未遂,才能无从施展,被迫远嫁他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贾探春聪慧得体,精明好强,有良好的管理和领导才能。只可惜出身庶出(父亲贾政,母亲是赵姨娘,亲弟弟是贾环),又偏偏生活在逐渐没落的贾府,无法发挥其天才的管理领导能力(曾在王熙凤病重时候协助李纨和宝钗管理大观园,可不久后凤姐病愈,贾府又恢复纸醉金迷的腐朽状况,等于探春的改革失败)。在《红楼梦》接近尾声时,一位远方王爷聘下探春,探春被迫远嫁。至于嫁到哪里,一直众说纷纭,原书说“南疆”,一说嫁到台湾,还有说嫁到爪哇岛的,没有定论。但从“千里东风”可以看出,应该是当时所谓的南方的番邦荒蛮之地。
 
 
34.《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对其评价为:“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一个家族从鼎盛走向衰败其实往往早有预兆,《红楼梦》前80回中,哪些情节预示了贾府的衰败?请从原著中举出两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元春的封妃将贾府带到了巅峰,但这也给贾府最后被抄家做了铺垫。
2)秦可卿的葬礼办的风风光光,为日后贾府的抄家做了铺垫。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1)元春封妃和回家探望,无疑是皇恩浩荡,贾府之幸。可是祸福旦夕,元春的封妃将贾府带到了巅峰,不仅花大笔钱造大观园,又是风风光光地接待元妃。贾府的钱财怎么能不招官家惦记呢!这也给贾府最后被抄家做了铺垫。
2)秦可卿的死预示了贾府的衰亡,特别是秦可卿的棺材。秦可卿的葬礼办的风风光光,宁国府和王熙凤都沾沾自喜,却没想到秦可卿只是五品诰命,至于要这么隆重吗?用了给亲王才能用的上好棺材,花钱一大把,外面的人哪里会怀疑这贾府的钱财由来。日后,终会被抄家。
贾府恣意挥霍造成“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实质上豪奢已为日后经济上的破败埋下了潜在的祸根。
 
 
35.《红楼梦》里多处写到了“扇子”,如“宝钗用扇扑蝶”“晴雯撕扇”“贾赦夺石呆子之扇”等。请从上述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相关情节并对人物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宝钗用扇扑蝶:薛宝钗在滴翠亭用扇子扑蝶,体现了宝钗活泼、旷达的性格。
晴雯撕扇:晴雯当着宝玉的面撕了一大堆名扇,把宝玉和麝月的扇子也撕了,体现了晴雯天真幼稚、张扬率性的性格,也为其后来的遭遇埋下伏笔。
贾赦夺石呆子之扇:贾赦看中石呆子的扇子,强行占有,体现了贾赦蔑视王法、欺负平民的性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概括能力。
“宝钗用扇扑蝶”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一章描述了四月二十六这天,宝钗来至潇湘馆,想找黛玉,看到宝玉先进去了,怕引起猜疑就避开来。在滴翠亭附近赏春,这时看到两只玉面蝴蝶非常可爱,就追上去扑蝶。薛宝钗扑蝶的场景,表现了宝钗活泼、旷达的性格。
“晴雯撕扇”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端午佳节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心情很糟糕。恰巧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不仅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且连来劝架的袭人也落了个灰头土脸。最后,宝玉一定要回了太太去,至袭人一干丫鬟跪下求情才罢。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晴雯的天真以及率性。
“贾赦夺石呆子之扇”出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贾赦看中了石呆子的扇子,想要收藏,于是要夺人所爱,据为己有。体现出贾赦蔑视王法、欺负平民百姓的性格特点。
 
36.《红楼梦》第29回中,贾母认为贾宝玉、林黛玉“不是冤家不聚头”。你如何看待贾宝玉、林黛玉二人关系?请结合《红楼梦》中从两个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冤家”关系。首先,第三十回中“林黛玉给贾宝玉手帕拭眼泪”这一情节,手帕其实就是二人的定情信物;其次,第二十三回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西厢记》”这一情节,二人共读《西厢记》时的互相嬉戏,表明了二人之间的爱慕之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表明观点:贾宝玉和林黛玉属于“冤家”(有缘分、有感情)的关系。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首先,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之后,张道士给宝玉说亲,黛玉和宝玉闹的非常厉害,不但又摔了玉,还惊动了贾母和王夫人。贾母当着二人的面,说出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宝黛二人各有所思,宝玉先来赔了不是,黛玉也暗自后悔,这里两人其实已经彼此心意相合,只是没有表白而已。黛玉见宝玉来赔不是,又说的恳切,就戳了他脑袋一下,然后两个人对着哭。第三十回原文是:林黛玉虽然哭着,却一眼看见了,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着泪,一面回身将枕边搭的一方绡帕子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自泣。宝玉见他摔了帕子来,忙接住拭了泪。此处正是黛玉把自己的手帕先给了宝玉,而后面宝玉挨打后,又回赠黛玉自己的旧手帕,两处对应之下,两人心意相通,且看黛玉听闻宝玉赠她旧手帕的反应:黛玉听了,越发闷住了。细心揣度,一时方大悟过来。这黛玉体贴出绢子的意思来,不觉神痴心醉……黛玉明白了宝玉送她旧帕是为定情之意。
其次,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二人一起偷看《西厢记》,看《西厢记》不说,又接着听那梨香院传出来的《牡丹亭》曲子。贾宝玉看得认真仔细。林黛玉听得入神,更是不觉心动神摇,亦发如醉如痴,连站立也站立不住。作者对这一回进行逼真的描写,主要是让宝黛二人在看书听曲的过程中,互相交流,让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贾宝玉感叹《西厢记》真的是好文章,林黛玉接过来,也是越看越爱,不觉入了神,还默默记诵。贾宝玉看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胆子也变得大起来,便和林黛玉开玩笑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没有料想到的是黛玉听了,满脸通红,登时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和他争辩起来。黛玉说是要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宝玉拿了这“淫词艳曲”来调笑她。宝玉听了立马解释,并求饶赌起誓来,黛玉就就引用西厢记里的话来回敬他,“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小说中描写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看书时的一嬉一恼,虽是两种不同的反映,但通过这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表达了他们互相的爱慕之情,特别是在受到《西厢记》情节感染后的一种感情流露。
 
37.《红楼梦》续书的第111回,鸳鸯在贾母死后选择了自杀殉主。续书这样安排有何依据?请根据前80回中的相关情节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在《红楼梦》第4647回中,贾赦要纳鸳鸯为妾,鸳鸯不从,曾说过“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贾母死了,她失去了生存的依赖,又找不到新的出路,因此选择自杀殉主。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鸳鸯在贾府所有的丫鬟中,她的地位应该是最高的。她的靠山,就是贾母。贾赦自以为自己是荣国府的长子,可以任意所为,他看中鸳鸯想让她做妾,在他看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鸳鸯就敢反抗,而且还反抗成功,原因还在于她的反抗有贾母为其撑腰。“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如今大老爷虽不在家,大太太的这样行为我也瞧不上。老爷是不管事的人,以后便乱世为王起来了,我们这些人不是要叫他们掇弄了么。谁收在屋子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贾母死了,鸳鸯失去在贾府的依靠。因此《红楼梦》续书的第111回,鸳鸯在贾母死后选择自杀殉主的情节是合理的。
 
38.《红楼梦》中有很多地方写到了色彩。这些色彩或由景而生,渲染环境气氛;或借衣饰居所,烘托人物形象;或见于诗词曲文,寄托思想情感……请从原著中举出两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示例一:《红楼梦》中多处写到色彩。如宝钗服用的冷香丸,由白花的花蕊制成。白色清冷素净,缺少暖意,暗示了宝钗冷静克制、寡淡少情的特点。再如宝玉住在怡红院,又号“怡红公子”,其中的“红”字源于院中“女儿棠”的颜色,“怡红”二字有对少女的欣赏与怜爱之意,反映了宝玉的独特志趣,也与全书“千红一哭”的主旨相呼应。
示例二:《红楼梦》中多处写到色彩。如王熙凤初登场时的打扮,可谓“彩绣辉煌”:大红、赤金、豆绿、石青……色彩艳丽,华美夺目,既侧面表现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又暗示了她张扬泼辣的性格。又如“雪天联句”一回中,宝琴站在山坡上,身后的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远远望去,白茫茫天地中托出一点娇红,将踏雪寻梅定格为一幅美丽的画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品味名著阅读细节的能力。
要求分析《红楼梦》中的“色彩”,可以结合“由景而生,渲染环境气氛”“借衣饰居所,烘托人物形象”“见于诗词曲文,寄托思想情感”这三种提示,举例说明。
《红楼梦》中人物都有代表色,如贾宝玉的“怡红院”崇尚“红”,“红”既是花儿的颜色,也是少女的代名词,反映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林黛玉的潇湘馆满是竹子,是“绿”,反映她孤傲清高的性情;薛宝钗住在“梨香院”,她所吃的冷香丸也是白花花蕊合成,她自己的衣服也十分素净等,可以借此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气氛。
在诗词曲文中,有海棠社的《咏白海棠》的冰清玉洁,《葬花吟》中的“红消香断”的哀戚,雪天联句时的白雪红梅的美丽等。
学生可根据自己熟悉的人物、情节找出与色彩有关的内容,结合题干提示进行分析即可。
 
39.《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回目中的“杨妃”“飞燕”分别指的是《红楼梦》中哪个人物?请从“戏彩蝶”“泣残红”两个情节中选择一个,简要分析这一情节对于我们认识这一人物性格的作用。
参考答案:
杨妃指的是薛宝钗;飞燕指的是林黛玉。
1)“戏彩蝶”。故事主人公薛宝钗一直是矜持守礼的淑女,“戏彩蝶”是薛宝钗人生中绝无仅有的青春剪影,花间美少女追着那一双玉色蝴蝶,穿花度柳,娇喘细细。日常的矜守令人敬重,仅有的天真活泼令人怜惜,使读者看到了宝钗性格的另一面。
2)“戏彩蝶”。这个情节写出了薛宝钗形象的丰富性,既有扑蝶的青春活力表现,又有滴翠亭听墙根之后的急智心机,与薛宝钗一贯的矜持守礼、良善待人有一定的反差,更能体现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丰富性
3)“泣残红”。故事主人公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才女,感春悲秋,写诗制词正是她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表达,春花凋零引发她情感无着的生命悲思,为花瓣置一香丘,又写出“天尽头,何处是香丘”这样的“葬花词”,其人生悲剧令人同情,艺术的表达却又令人赞叹。
4)“泣残红”。这个情节既写出了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也写出了林黛玉的品性高洁。是林玉一贯形象的典型体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样的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体现了小说形象塑造的典型性。
【详解】本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薛宝钗体态丰腴,因此是“杨妃”;林黛玉身形瘦削,因此是“飞燕”。
1)“戏彩蝶”。宝钗本要去寻黛玉,看到宝玉在自己之前去找黛玉,因怕黛玉多心,因此避嫌,抽身回来,可见宝钗矜持守礼,心思细腻。回来途中看到彩蝶翩跹,不由玩心大起,穿花度柳,娇喘细细,充分表现了宝钗活泼可爱的性格特征。宝钗捉蝶之时,误听红玉和坠儿的交谈,既担心她二人羞愧,又不想生事,于是用金蝉脱壳的方式,将事情推到黛玉身上,可见其急智和心机。
2)“泣残红”。黛玉因为寄人篱下,自卑多思,因此多愁善感,时常伤春悲秋,又因与宝玉生了嫌隙,看到春花凋零,不由联想到自己的心事,因此唱出这曲《葬花吟》,感叹生命凋零。而曲中对“花”这一形象的描绘又有黛玉的影子,“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写自己寄人篱下,如同桃李漂泊;“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写自己所处的艰难环境;“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写黛玉品行高洁,不肯受世俗污染。
 
40.有关袭人的评价,历来有争议。清代涂瀛评价:“袭人者,奸之近人情者也。”与此截然相反,脂砚斋对第二十一回回目中“贤袭人娇嗔箴宝玉”,直接批注为“当得起”。袭人是“奸”是“贤”,你如何看?请以至少两个事例加以阐释。
参考答案:
我同意涂瀛的观点,袭人用人情包裹着自己的奸诈。如宝玉挨打,劝解王夫人时,建议宝玉搬出园子住。貌似真情贴心为宝玉、众姐妹好,其实促成了查抄大观园,导致晴雯、司棋被逐、屈死。晴雯被逐后,袭人把晴雯的所有衣服等物派人给送了过去,还贴补了一些钱,在外人看来是“贤”且“善”的。但把晴雯东西都给她拿走了,就好像希望她永远不要回来一样,实在是一种“伪善”。
相关情节:
①宝玉为李嬷嬷乱吃宝玉留给袭人的酥酪动气,袭人善意撒谎劝解。
②被淋雨的宝玉失脚踢伤了后,反过来劝慰宝玉。
③宝玉晴雯吵架,袭人劝解反遭晴雯讥讽,又反过来替要被宝玉赶走的晴雯求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分析其“奸”:《红楼梦》中““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间秋纹、麝月”等均与袭人相关。
相关情节:
其一,奉承迎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有明显的依据,在当宝玉将袭人误当黛玉后吐露“真言”,袭人惊吓之余也及时通告王夫人以表忠心,与之推心置腹的长谈,不仅见其风范神韵也将其周密心思显露无遗,当然这也正中王夫人的心怀。
其二,嫉妒难掩。虽然“连个姑娘也没有挣得”,但是袭人心里不禁以妾自居,处处为宝玉忧虑,也为自己的后路作铺垫,尤其是防范与她身份背景大体相当的丫鬟们,以晴雯为例,从而减少动摇她自身地位的不利因素。《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袭人很是耿耿于怀,醋意难掩;《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袭人与王夫人密语:“姑娘们都大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前后错了一点半点,坏了名声”等之类的话,除却其表面上是为顾虑家族名声,其实最为根本的还是想借助贾府王夫人的实力,使得宝玉能趁机远离大观园里其他女儿们的诱惑与羁绊,不过是想成全一己私利罢了。
其三,推脱怪罪于旁人。这在对待宝玉的心上人黛玉的态度上,可见一斑。《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袭人与史湘云谈及给宝玉所作的扇套被剪以后,在解释缘由时候,袭人如此作答:“不知怎么又惹恼了林姑娘,铰了两段。”短短两句,不仅将责任推至林黛玉处,也似乎与宝玉也无关,实在用心良苦。
其次,分析其“贤”:袭人的本质并不坏,也是身处黑暗残酷的封建专制传统社会现实,她不得不为自己争取日后的切身利益而活,才有一系列不堪行为。在她身上我们不可只看到其“奸”,也应当看到其“纯与善”。
其一,温顺明理、识得大体。《红楼梦》第十九回,袭人才从家中回来,宝玉命人取他专门留给袭人的酥点,可丫鬟们却回道:“李奶奶吃了。”还没有等到宝玉发作,袭人连连笑道:“原来是留的这个,多谢费心。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好肚子疼,足闹的吐了才好。她吃了倒好,搁在这里白糟蹋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来,我去铺床。”宝玉听后信以为真,方把酥点丢开。但在过后袭人才表露心迹,“自己原不想栗子吃的,只因怕为酥酪又生事故,亦如茜雪之茶等事,是假以栗子为由,混过宝玉不提就完了。”由此可见,袭人不失为王夫人一心托付的最佳姨奶奶人选,以大局为重,深明大体,及时而又巧妙地化解一场没有必要的纷争。
其二,性情温和柔顺。《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做千金一笑”,袭人听见宝玉与晴雯争吵不休,出来劝说一番,倒反被晴雯抢白:“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袭人羞得脸紫涨起来,宝玉见其说出这种话,更是要回了太太打发晴雯出去,袭人见状,更是带领下跪才阻止这一场风波,这更是反映出其性情柔顺,本可借此机会除去晴雯,但却选择息事宁人、与人为善,着实不易。
其三,对于宝玉真情。她对宝玉的深情只能附着于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中,铺床叠被、端茶倒水与嘘寒问暖,想到与做到别人不曾念及的事情,这是她表达爱的途径,也是怡红院里别的丫鬟无法与之媲美的。《红楼梦》第三十回,袭人被宝玉误踹,她又疼又气又羞,可也要坚持与宝玉更换衣物,宝玉实在过意不去,说道:“我也不是安心的。”袭人回道:“谁说你是安心的!素日开门关门,都是那些小丫头们的事。她们是憨皮惯了的,早已恨的人牙痒痒,他们也没个怕惧儿。你当是他们,踢一下子,唬唬他们也好些。才刚是我淘气。不叫开门的。”也是这寥寥几句便叫人感动许久,足见其对宝玉用情至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读后感3000字(共10篇)
红楼梦:贾母明知宝玉和黛玉相爱,却不成全他们
宝玉、黛玉和宝钗?
重温《红楼梦》终于懂了:为何黛玉和宝玉二人,最终远离了薛宝钗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红楼梦》
台大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全部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