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365】坚守本色之美,弘扬独特价值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杨文丽

中学语文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6年,有多届毕业班教学经验,高中语文学科组长,深信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的厚度是生命,喜欢文字背后的故事,喜欢故事当中的真情。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梁音

 审校:付婷婷 / 美编:易沐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歌德发现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按古典规则衡量,是不规则、不对称乃至古怪的,但认真审视,就不能不承认它是美的,其独特气质有一种自发之美。他强调:如果它的影响力源于深刻、和谐、独立的感觉,源自自我独特、不顾任何外界事物的感觉,那么它都是完整而鲜活的。

②英国女作家丽贝卡·韦斯特发现巴尔干当地人“从大学毕业回来,对农民的服装、舞蹈、礼仪之美完全视而不见,觉得它们都带着野蛮气息”。她强调,这会让人丧失自身根底,无法看到自身之美。

③当下,很多人想变美,并竭力向大众审美中的美人标准靠拢,有人还整出明星脸,“想通过变成别人来变美”。这引起热议:到底是应坚持本色还是颠覆自己?

今天的中国让世界看到它的美,也让我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这不仅是回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根源,也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上述材料能给我们启示,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以“美的认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百校联盟三月联考。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 “新课标大语文” 微信公众号。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审美情趣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中三句名人名言都在论美的标准。第一句是歌德对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之美原因的论述,强调了其本身那种深刻、和谐、独立完整而鲜活的美;第二句是丽贝卡·韦斯特对巴尔干当地人“从大学毕业回来,对农民的服装、舞蹈、礼仪之美完全视而不见”,指出这会让人丧失自身根底,无法看到自身之美;第三句是当下人们竭力向大众审美中的美人标准靠拢,“想通过变成别人来变美”,并提出问题——到底是应坚持本色还是颠覆自己?这三位名人的话语只是写作的发端。题目的引导语给出明确的思维限制:“今天的中国让世界看到它的美,也让我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这不仅是回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根源,也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这是写作需要针对的问题。考生不能天马行空地谈对美的认识,要根据三个人的话语和引导语,写出自己对美的认识和感悟。

2.典型任务的限制。“上述材料能给我们启示”提醒考生写作的落脚点在于“启示”,考生要围绕情景任务中三位伟人名人的话语和引导语进行写作;“以'对美的认知’ 为主题”,限制了考生的思维方向,结合自己的认识完成这一主题写作。

3.价值判断的限制。“今天的中国让世界看到它的美,也让我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这不仅是回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根源,也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这些内容都凸显了明确的价值取向:让我们辩证而全面的了解“何为美”“如何审美”“如何让真的美完美呈现”,并用这一认识指引平时的行为,助力大我中华的发展。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文章可写的角度很多,可以从三则名言的任何一则名言入手写作,如从歌德对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之美原因的论述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自我独特会散发出美的光辉”等;从丽贝卡·韦斯特对巴尔干当地人无法看到自身之美的评论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正确地认识自身之美”“丧失自身根底,会无法看到自身之美”“让美回归本真”等;从当下人们对于美的错误认识及提出的思考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本色出演,方为天然之美”“颠覆自己是扭曲美”等。还可以从引导语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让自己的美完美呈现”“正确认知自身美需要文化自信”“审美,让我们重新出发”“认识美需要清醒而理智”“回归本真,重新审美”等。也可以从综合材料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审视美,需要重新审视自我”等。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入手行文,只要能写出自己的启发和思考即可。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扣住材料中“对美的认知”这一主题考生可以联想生活中方方面面与美的认知有关的事情,这些事例可以是生活中对美的认知,更应该是对美认知的升华,也可以写当下人们错误的审美观,从而引起当下青年的注意,进一步引领青年真正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要写出自己谈及这些人的真实事例之后的感悟、启发、思考和收获,以及对自己成长的引领及规划,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就材料内容结合发表自己的议论,写成议论文;也可以扣住自己的思考写成议论抒情散文,抒写感悟和思考。

解题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主要考查审美观,培养考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趣味。作文题由材料、引导语、写作任务、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考生可以通过三则材料求同立意,前两则赞同自我独特的美,不要丧失自我;第三则材料则是提出一个问题:到底是应坚持本色还是颠覆自己?引导语的回答与前两则的审美取向相同。这是题目立意上的限制,考生应在此基础上延伸思维,联想思考,开放写作。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坚守本色之美,弘扬独特价值。

2.回归文化本源,坚守自我本真。

3.掘自身之美,守独特本色。

4.丧失自身根底,会无法看到自身之美。

5.颠覆自己是扭曲美。

6.自我独特的美才是和谐的。

……

偏题立意:

1.不规则、不对称乃至古怪的,是独特美。(断章取义。)

2.想通过变成别人来变美,何错之有?(价值观有偏差,不合题旨。)

……

 范文展示    

坚守本色之美,弘扬独特价值

(对偶句为题,直接点名写作中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本无可厚非,可在追求美的同时却有人迷失了自我,这便得不偿失。在我看来,美源于自信,成于气质,我们都应坚守本色之美,弘扬独特价值。(联系现实,以对话体开篇,代入感很强,开篇契合材料,言简意赅,点明中心。)

美,不在外在,而在内心。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内心的纯洁与自信,失去了自身独特的气质,那便称不上美。且看疫情肆虐,逆行者虽在脸颊上印出厚厚的皱痕,但他们的为人气质,担当勇气都是最美的体现;再看大火蔓延,消防员虽然满身碳灰疲惫不堪,但他们不顾生死,毅然跳入火海,带给遇难人们生的希望,这就是本真美的表露,时下总不乏有人为了追逐一时的美艳,大肆整容,迷失自我……妖艳的美色,迷人的外表固然能吸引他人目光,但,韶华易逝,时光最终只会定格在透过妖艳美色、深入骨髓的清醒自信和责任担当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美才更引人瞩目,绝非整出来的绝色天香所能匹敌。(小分论点对论点进行阐述,对偶句的写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身边的事例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美,不在颠覆,而在坚守本真。

一位学者说过,一个忽视社会根基文化,迷失了自己价值的人也是没有未来的,一个忘记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君不见汉字端正,墨香书韵,令人心旷神怡;君不见传统服装,庄重典雅,饱含智慧结晶?且看李子柒坚守传统制食,沉静求真,她让人看到“劳作”所带给人的生机,所蕴含上下五千年的饮食之美,让人陶醉。再看《典籍里的中国》,再现历史,带领我们跨越上千年历史,溯源华夏文明,这其中绵续至今的文化精粹之美,让人骄傲!“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诚如歌德所言:如果它的影响力源于深刻、和谐、独立的感觉,源自自我独特,那么它都是完整而鲜活的。这种本蕴之气质,便是最美的外现。(纵深小分论点。)

美,不仅仅是昙花的外在美,更源自于内心的担当责在,源自于血液中的文化根源,源自于不忘初心,源自于坚守本色,想想时下,总有些人,扭曲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竭力向大众审美中的美人标准靠拢,有人还整出明星脸,“想通过变成别人来变美”,将自己“打造”成“颜值收割机”,结果离自我越来越远,岂不痛哉?

吾辈青年应当从自身做起,纠合审美误差,坚守本色之美,弘扬独特价值。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唯愿我华夏儿女坚守传统本色,发散独特光芒。(联系实际,发出呼吁号召,升华主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欣赏:《关于提倡美育的倡议书》,附解题思路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11
【作文365】感生活之美,享灵魂愉悦
作文指导:美的认识与思考
高考模拟新材料作文“咖啡与杯子”写作指导
2023一轮复习:思辨类作文的写作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