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法之妙,石门十三品之一《杨淮表记》比《石门颂》更趋奔放。
userphoto

2023.10.31 天津

关注

《杨淮表记》与同阶段的汉诸碑相比,汉碑多带士大夫雕凿味,而《杨淮表记》多古意,含山林奇纵逸气。临习此碑,先要抓住其精神。

从整体上看,《杨准表记》比《石门颂》更趋于奔放。形如高山瀑布,大有一泻千仞之势,远看大气磅礴,犹如绘画中的泼墨大写意,在汉石刻中有如此气魄也是少见的。《汉石门颂》摩崖刻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杨淮表纪》摩崖刻于东汉灵帝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其间相隔二十五年,而两石上的书法风格却十分相似。

《杨淮表记》对比《石门颂》

康有为先生更称《杨淮表纪》的书法风格“出于《石门颂》”。这两种摩崖石刻上的文字在用笔、结体上确也有一些相似之处,特别是《杨淮表纪》上写得稍大一些的文字,更与《石门颂》上文字相似。二者虽同样表现出了飘逸的感觉,但用笔表现的方法却不尽相同。《石门颂》上文字的结体比较开放,比如捺的两种笔画写得就较开,但这种开放却常常并不超出一定的范围,在规矩之内。而《杨淮表纪》上用笔的开合就更开张、更放逸,如一行的“故”字,二行的“史”字、“丞”字等,撇捺画都超出了字身之处许多。

结体上,《杨准表记》采用因字而异、自然构造的结字法,求自然内在之美,端庄朴质,古拙典雅。

其笔画多以短笔取胜,而笔短意长,功夫内涵。其横画,多取纵势,反之则取横势,客随主便,落落大方,字形或大或小,或欹侧或方正,皆人佳境,如“尚”、“书”、“清”、“阳”、“厥”等字。

书写者还采用夸张的手法,尽可能使左右结体的两部首拉开,使其形相离而神相依,情深意远,顾盼生辉,得字外之趣。书者也间或参以长笔,而取收中有放的结体法。如“也”、“尉”等字。

从用笔上看《杨淮表记》多以中锋为主,带秦篆笔意。多用内擫之法,少波折,多平直,守古法。筋骨内收,精神团聚,示人以静感。

在临写时应强调中锋运笔,注重手腕用力,起笔锋尖轻送人纸,随即转锋,调正笔毫后稳健地中锋行笔,收笔亦以毫尖回锋,这样写出的笔画,圆浑道健,而不浮软。

临写时还要参以方硬的隶书用笔,逆人平出,一拓直下,沉雄质古达到“锥划沙”的艺术效果。常临常新,心摹手追,沉浸其中日久可矫帖学习气之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帆|陈鸿寿隶书风格及其师法初探
《杨淮表记》为摩崖隶书,书法奇逸古雅,与《石门颂》相近。
《杨淮表记》石门十三品,东汉摩崖文
《石门颂》专题研究(二)
汉隶知多少(第八篇)——《杨淮、杨弼表纪摩崖》
杨淮表纪多奇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