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年高考开启,考试有关的法律知识要谨记

今日上午9时,2021年全国高考将正式拉开序幕。今天宸轩律师给大家讲解一下考试有关的法律知识,希望各位考生不要触碰法律底线,也祝各位考生都能顺利考入自己理想的院校。

严打考试舞弊,高考防骗“六条”需谨记

每年高考前后一段时间,都有不法分子动起“歪脑筋”,借高考散布虚假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甚至实施诈骗。对此,考生和家长需重视教育部日前发布的高考防骗预警:

1、警惕网络诈骗,莫购“高考答案”“绝密答案”等。教育部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考生及家长不要心存侥幸,购买所谓“高考绝密答案”。

2、警惕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会考前发布“占坑贴”,制造考前获得试题或“押中真题”的假象。教育部提醒,这类行为背后目的就是实施诈骗,谋取利益,广大考生勿轻信这类虚假宣传。

3、切勿考试作弊。教育部提醒,在高考中非法制售和使用无线考试作弊器材属于违法犯罪行为,高考作弊轻则取消成绩,重则违法犯罪,切勿以身试法贩卖、购买考试作弊器材。

4、警惕所谓“替考”“枪手”等广告信息。教育部提醒,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明确,对在高考、研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广大考生,一定要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5、警惕不法分子利用所谓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补录”等实施诈骗。教育部提醒,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

6、警惕招生部门网站和公众号遭抢注“山寨版”以假乱真。教育部提醒,每年具有本专科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广大考生网上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官网”标识,谨防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据教育部官网6月2日消息,有关部门将依法积极开展打击考试作弊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组织考试作弊”等“助考”犯罪活动;各地进一步加强管理,积极采取多种检测手段,防止各种作弊工具进入考场;采取多证核对、人机比对等措施严防替考。

有关考试的法律规定

高考是选拔人才最公平的一场考试,没有任何的特殊渠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科技的普及,难免会有考生利用高科技进行作弊,作弊被抓到,不仅直接取消那门考试的资格,还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我国法律有关考试的法律规定如下:

以上就是对有关考试的法律知识的介绍总结,各位考生一定要谨记,要凭自己的能力考试,不要寻求捷径,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最后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发布高考防骗预警
教育部有关部门提醒广大考生谨防受骗,诚信应考
教育部规定:从明年起,这三类考生将不能参加高考,成绩再好也没用!
高考临近,教育部发布重要提醒|高考|答案|教育部
注意:高考期间公众账号涉考会被清理
省招办发布考试注意事项 带手机手表进考场算作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