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专项测评卷(含答案)

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__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2.___________________,忽作玻璃碎地声。[来源:学#科#网Z#X#X#K]

3.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5.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初闻涕泪满衣裳。

7.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

8.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10.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_____。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_

二、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昼出耕田绩麻(          )(             )

3.稚子金盆脱晓冰(          )

4.草满池塘水满(         )

5.山衔落日浸寒漪(                          )

6.却看妻子愁何在(        )

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三、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   代的      。诗人描写了               的情景。展现了                     的劳动场面,流露了诗人对                   的赞扬。

2.《稚子弄冰》的作者是   代的杨万里,诗人从小孩                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                                                    的场景。 

3.在《村

晚》一诗中,诗人描写了一幅宁静的                    图,表达了诗人对                                                                        之情。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二两句中,诗人以对偶的形式写出了山河的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         的同情,对         的期盼,同时也暗含了对         的不满。

五、根

据要求写诗句。

1.《稚子弄冰》一诗中描写儿童玩冰的诗句是                        

         。叙述儿童玩冰时转喜为悲的一句是                

2.《四时

田园杂兴》中描写儿童热爱劳动的诗句是。

3.在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的句子是:             

     。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戌边的时间之长,边塞战斗频繁的句子是:          

       [来源:学科网]

4.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采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山河的壮阔、雄奇的特征的诗句是:                                      

5.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表达一家人欣喜欲狂的诗句是                                      

六、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三万里河/东入/

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七、理解诗歌,回答问题。

1.有人说《从军行》的第四句虽豪迈,却反映出戍边将士们的思归和厌战情绪:不把敌人消灭终归回不成家。他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2.如果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三句中“尽”字换成“滴”字、“涌”字或“流”字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说最后一句中“望”和“又”分别蕴含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村晚》,回答问题。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

.诗人描绘幽雅美丽的图画的诗句是                           。表现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的诗句是                                

2.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从军行》,回答问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                  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                                     

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来源:Zxxk.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宋]范成大

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②一饷,片刻。饷,通“晌”。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1.这首诗的第一句中,“        ”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

3.这首诗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

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昼出耕田夜绩麻

2.敲成玉磬穿林响

3.短笛无腔信口吹。

4.黄沙百战穿金甲

5.一片孤城万仞山。

6.剑外

忽传收蓟北

7.唯见长江天际流。

8.五千仞岳上摩天。

9.人闲桂花落  月出惊山鸟

10.游子身上衣  意恐迟迟归[来源:Zxxk.Com]

二、1.在田间锄草  把麻搓成线或绳  2.幼小的孩子  3.池塘  4.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波纹  6.妻子和儿女  7.天将要亮

三、1.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2.敲出来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在地上发出像玻璃(玉石)一样的破裂声。

3.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4.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5.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6.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7.在大白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8.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

四、1.宋  范成大  农村劳动  劳动人民  劳动人民

2.宋  幼稚嗜玩  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 

3.乡村晚景  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

4.壮阔、雄奇  百姓  王师  统治者

五、1.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2.也傍桑阴学种瓜

3.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

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5.却看

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六、B

七、1.不准确。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杀敌卫国的意志和豪情。(3)典型环境雄浑豪壮。

2.不行,“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涌”“流”要强。

3.“南”表达了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又”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和埋怨。

八、1.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衔”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的天性。

九、1.边塞寂寞、冷落、肃杀    孤寂、艰苦

2.守边将士们立誓破敌的斗志和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们的必胜信心。

3.这句诗是边塞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黄沙”二字既是实景,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

苦、激烈。

十、1.欲动    2.B  

3.作者描写了土地、雨、草、花、荒地、竹笋。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十一、1.不是同一时期的事情,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酒醒之后,才识到朋友已经离开很远很远,倍感凄凉孤独。这样写强化了送别的愁情。

2.第二句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色彩艳丽,景色优美,更觉离别的难堪。以乐景写情,反衬了离愁别绪。第四句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3.诗眼是“急”字,一个“急”字突出了舟行的迅疾,“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态,突出了诗人目送行舟穿行时的忧伤心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晩》中描写了一个悠闲自在的什么形象?
1古诗三首
初中22首古诗阅读欣赏题及答案
《村晚》这首诗中的横字好在哪里?
课本里的古诗课:《村晚》
「曹全碑隶书集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