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重难点考点02—图表及数据分析题专题突破(解析版)
重、难点考点02—图表及数据分析专题突破
考点剖析
此考点重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1:化学反应前后,微观粒子的守恒。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守恒。
考点典例
例1:(2020黑龙江龙东)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34
2
5
5
反应后质量/g
0
x
5
21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x的值为18
C. 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9:8                       D. 丙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乙的质量为:x=34+2+5+5-(0+5+21)=20,故甲为反应物,乙、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的杂质,因为此反应为一对多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选项的说法错误的;B、由以上分析可知,x的值为20,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0-2):(21-5)=18:16=9:8,故C说法是正确的;D、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改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说法错误。故此题应选C。
例2.(2020海南省卷)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0g+0.5g+0g+0g=23g+X+24g+3g,X=0.5。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50g-23g=27g,乙的质量不变,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丙是生成物,生成丙的质量为24g,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3g。该反应是:甲→丙+丁。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X 的值等于 0.5,故A错误;B、甲发生分解反应,故甲一定是化合物,故B正确;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3= 8:1,故C正确;D、该反应是:甲→丙+丁,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此题应选A。
例3:(2019·湖南益阳中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X
Y
Z
M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
3
28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值
30
3
8
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5:4            D.待测值为13
【答案】D
【解答】A、物质Z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B、待测值=20+5+3+28﹣30﹣3﹣8=15,反应后X、M质量减小,是生成物,Y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C、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30﹣5):(28﹣8)=5:4,该选项说法正确;D、待测值是1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此题应选:D。
【名师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例4:(2019衡阳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
【答案】A
【解析】由题中图像可知,甲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质量变化量为12g,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质量变化为31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乙质量减少为反应物,质量变化量应为19g,即甲+乙→丁,所以丁一定为化合物,故C选项是正确的;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为12g和19g,故A选项是错误的;丙物质的质量不变,但不能验证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故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乙减少了19g即剩余的质量x的值应为7,故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此题应选A。
例5:(2020—2021河北盐山二中期中试题).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               D. 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答案】D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化学变化中,质量减少的物质为反应物,质量增加都是生成物,由题中信息可知,丁、乙的质量增加,甲的质量减少,所以反应为甲→丁+乙,所以甲一定是化合物;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设物质的总质量为100g,则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g,生成丁2g,生成乙16g,即甲乙、丁的质量比为18g:2g:16g,而碳酸钙分解中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00:56:44,所以该反应不可能是碳酸钙分解;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故此题应选D。
例6:(2019天津)在化学反应A+2B= C+2D中,已知16 g 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9          B.12               C.18          D.36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和D的质量和为16 g+64 g=80 g,又因为二者的质量比为11∶9,所以生成的C的质量为80 g× 11/20=44 g,生成的D的质量为80 g×9/20 =36 g,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2B=C+2D
64    2x
64 g  36g      可得比例式为:64/2x=64g/36g可解得:x=18,故此题应选C。
例7:(2020黑龙江龙东)某兴趣小组在研究Zn-Cu合金、Zn-Fe合金、Fe-Al合金、Fe-Cu合金时,发现其中一种合金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0.5g气体,该合金可能是(   )
A.Zn-Cu合金                                        B.Zn-Fe 合金
C.Fe-Al合金                                            D.Fe-Cu合金
【答案】C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铜位于氢后,不与稀盐酸反应,锌、铁、铝位于氢前,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A、 6.5gZn-Cu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少于0.2g,不符合题意;B、6.5gZn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2g,6.5gFe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23g,所以6.5gZn-Fe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g,少于0.23g,不符合题意;C、6.5gFe-Al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3g,少于0.72g,符合题意;D、6.5g Fe-Cu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少于0.23g,不符合题意。故此题应选C。
例8:(2020年黑龙江大庆中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还要做好消毒工作。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C2H4O,环氧乙烷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环氧乙烷分子中的电子总数为_____个,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2)生活中我们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医用酒精中乙醇的_____分数为75%(填“质量”或“体积”)。
(3)如图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已知:“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
n倍,该反应中“
”和“
”的质量比是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
②酒精易挥发且易燃,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                       。
【答案】3    24    得到   体积    6n:(6+3n)    避免接触火源
【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C2H4O,环氧乙烷由碳、氢、氧共三种元素组成,1个碳原子中含有6个电子、1个氢原子中含有1个电子、1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电子,所以一个环氧乙烷分子中的电子总数为
个,氧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2)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3)①化学方程式为
,设“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x,则:该反应中“
”(O2)和“
”(H2O)的质量比是
②酒精易挥发且易燃,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火源,以防发生爆燃。
例9:(2020河北沧州期中试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B. 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
C. 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g
D. 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21g
【答案】A
【解析】A.因为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反应物X和Q的质量比是8:12=2:3,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故A正确;B.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12.故B错误;C.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g+1g=10g.故C错误;D.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11g.故D错误;故此题应选A。
【名师点睛】: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由表中数据可知,X和Q是反应物,Y和Z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是20g,其中X是8g,Q是12g,生成Z的质量是9g,Y的质量是11g。
例10:(2020山东济宁)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利用2g铜粉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见右图。课外兴趣小组为研究实验中铜粉的氧化情况,又进行以下实验:
①兴趣小组将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硬质玻璃管中的残留固体全部取出,称量后,置于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将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相关数据见下表:
甲组
乙组
丙组
反应前固体质量
2.016g
2.016g
2.024g
反应后固体质量
1.936g
1.936g
1.904g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甲、乙两组实验数据相同,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丙组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3)兴趣小组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甲、乙两组实验数据更接近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丙组差异较大。你认为丙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
【答案】(1)
;(2)0.08g;0.12g ;(3)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使得与铜反应的氧气偏多。
【解析】 (1)稀硫酸可以与残留固体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填写:
;铜在空气中受热,容易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因此,由表可知,反应前固体包括铜和氧化铜,反应后固体只有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故填写:0.08g;0.12g;(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与铜粉接触,完全反应,如果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会使与铜粉反应的氧气偏多,生成的氧化铜多,由(2)可知,丙组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多于甲、乙两组,故填写: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使得与铜反应的氧气偏多。
考点专练
1:(2020年海南中考)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0g+0.5g+0g+0g=23g+X+24g+3g,X=0.5。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50g-23g=27g,乙的质量不变,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丙是生成物,生成丙的质量为24g,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3g。该反应是:甲→丙+丁。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X 的值等于 0.5,故A错误;B、甲发生分解反应,故甲一定是化合物,故B正确;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3= 8:1,故C正确;D、该反应是:甲→丙+丁,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A。
2:(2020—2021河北盐山第二中学期中试题)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表中“待测”值为5                    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答案】B
【解析】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但反应物中有单质氧气,而生成均为化合物,则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氧气只能够提供氧元素,因此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X,故B正确;C.表中“待测”值为:70-64=6,故C错误;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4g︰36g=44︰36,故D错误;故选B。
3:(2021河北中考模拟试题)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A + B ═ C + 2D                B.A + 2B ═ 2C + D
C. A + 2B ═ C + 2D                D.2A + B ═ 2C + D
【答案】A
【解析】根据反应的特点可以知道,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而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所以可以判断反应中消耗了甲的质量为:25g-10g=15g,乙物质完全被消耗,即为5g,即反应物为甲和乙,而丙和丁为生成物,其质量为11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了丁的质量为:15g+5g-11g=9g,设甲的化学计量数为a,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b,则可以得出比例式为:
=
,所以
=
,设生成物中丙的化学计量数为c,丁的化学计量数为d,则可得比例式为:
=
,所以可以得出
=
,所以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C+2D,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故此题应选A。
4、(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2H4               B.CH4O       C.CH4         D.C2H4O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同时生成4.4gCO2和3.6gH2O,该有机物中含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1.2g;含氢元素的质量等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
=0.4g;则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2g﹣1.2g﹣0.4g=1.6g。则该有机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1:4:1,分析各选项可知,B符合题意。故此题应选:B。
5:(2021河北中考模拟试题)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
6
30
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该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5
C. 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       D.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由于是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反应,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即可求出待测值为:(4g+1g+42g+10g)-(17g +6g+30g)=4g;据图分析,由于丙的质量在反应后减少,所以丙为反应物,乙、丁反应后的质量增加,所以为生成物,甲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反应的表达式为:丙=乙+丁;A.由反应的表达式丙=乙+丁,可知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图可知丙的质量变化了36g,丁的质量变化了20g所以丙丁的质量比为9:5,故B正确。C.反应的表达式丙=乙+丁,只是表示反应的关系,无法确定化学计量数,所以无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C错误。D.由图可知甲的质量不变,甲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D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利用反应前后质量进行比较,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质量减少了说明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据此写出表达式
6:(2020广西中考模拟试题)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
1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5
4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X的质量为5g       B. Z与W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是1:1
C. 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Z       D. 参加反应的X与Z的质量比是2:3
【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反应后X的质量为:(4 g+1 g+10g+2 g)﹣(5 g+4 g+8g)=0,故A说法错误;
B、根据题意,Z与W的反应质量之比为(10g﹣4g):(8g﹣2g)=1:1,但因为反应式中Z与W的系数之比未知,故无法判断其相对分子质量比,故B说法错误;C、因为X物质反应后质量为0g,说明完全反应了,故参与反应的物质中一定有X,故C说法错误;D、参加反应的X与Z的质量比是:(4g﹣0):(10g﹣4g)=4g:6g=2:3,故D说法正确,此题应选D。
7:(2021北京中考模拟试题)在一密闭容器中装有W、X、Y、Z四种物质,高温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如下:
物质
W
X
Y
Z
反应前质量/g
2
10
1
30
反应后质量/g
30
4
m
8
(1)m的值为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Y一定是反应中的催化剂”,此说法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
(4)若W、X、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12、44,用W、X、Z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1  (2)化合反应  (3)错误  (4)X+Z=2W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得出本题的答案。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2+10+1+30=30+4+m+8,得m=1g。由表中数据看出反应后X、Z的质量减小,因此X、Z是反应物;反应后W的质量增加,因此W都是生成物;Y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起任何作用。
反应生成W的质量为10g-4g=6g;(1)、根据题意,计算得m=1g,故m的值为1;(2)、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故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3)、“Y一定是反应中的催化剂”,此说法错误;(4)、若W、X、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12、44,用W、X、Z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Z=2W。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总质量不变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稍大。
8:(2020河北中考押题卷) 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不同时刻的质量如表所示。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64
10
1
16
t时刻
32
a
b
c
反应后
0
42
d
48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32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答案】A
【解析】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64g,则甲的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32g,则乙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32g,则丁是生成物;因为64g=32g+32g,故丙的质量不变,还是1g,则该反应是甲生成乙和丁,反应中甲、乙、丁的质量比为:64g:32g:32g=2:1:1,故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32g时,生成乙的质量为16g,生成丁的质量也是16g,故a=10+16=26,故A选项是错误的;该反应是甲生成乙和丁,故是分解反应,B选项是正确的;反应前后丙质量不变,则丙可能是上反应的催化剂,故C选项是正确的;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的2倍,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该反应的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64g/2m):(32g/m)=1:1故D选项是正确的;综合分析此题应选A
9:(2019—2020沧州八中期中化学试题)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 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g A2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
A.64g           B.18g                       C.80g D.                   9g
【答案】B
【解析】根据题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 B的质量关系可知,B与BC的质量关系为4:5,将2g A2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反应表达式  A2+BC= B+A2C,可以求出A2C的质量为18g;故此题应选B。
10: (2018黑龙江龙东地区)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生成的甲、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分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图示信息反应前后,甲物质的含量由17%增加到19%,增加2%,甲物质是生成物;乙物质总量不变,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丙物质由25%增加到41%,增加16%,属于生成物;丁物质含量由48%减少到35%,属于反应物,该反应是丁分解生成甲、丙两种物质,则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生成的甲、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16%=1:8,故B错误,符合题意;乙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所以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抽以此题应选B。
11:(2020—2021河北天泽中学期中试题)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8
1
3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3
12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A、D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B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 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中A、D的质量比为1:4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由于是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反应,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即可求出待测值为:(18g+1g+3g+32g)-(26g +3g+12g)=13g;据图分析,由于A、D的质量在反应后减少,所以A、D为反应物,B反应后的质量增加,所以为生成物,C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反应的表达式为:A+D=B;A.由反应的表达式A+D=B,可知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的表达式A+D=B,可知是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不变。故B正确;C.由图可知C的质量不变,C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C正确;D.由图可知A的质量变化了5g,D的质量变化了20g所以A、D的质量比为1:4,故D正确,所以此题应选A。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利用反应前后质量进行比较,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质量减少了说明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据此写出表达式
12:(2018湖北省黄冈市中考)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A.5.6g              B.8.8g           C.4.4g             D.4.8g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中的氢质量为10.8×(1/9)=1.2g与甲烷中氢的质量相同,则甲烷中碳的质量为1.2×4-1.2=3.6g,根据题意得CO、CO2的质量为20.8-10.8=10g,设CO2的质量为xg,则CO的质量为(10-x)g,根据碳的质量守恒列方程得
x+
(10-x)=3.6,解得x=4.4g,故C正确,所以此题应选C。
13:(2020河北沧州八中一模试题)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5:1                 D.4:1
【答案】C
【解析】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g+4g-10g=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2g=5:1。故此题应选:C。
14:(2020—2021河北盐山二中期中试题)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 CO2 和5.4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有机物中碳元素质量:8.8g×12/44×100%=2.4g;有机物中氢元素质量为:5.4g×2/18×100%=0.6g,所以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质量为:9.6g-2.4g-0.6g=6.6g,故C正确,所以此题应选C。
15:(2018湖北省黄冈市)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50+0.5-23-24-3=0.5,故A正确;根据题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减少,丙、丁的质量增多,乙的质量没变化,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所以此反应为分解反应,所以甲一定含有丙和丁的元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则甲一定是化合物,故B正确,D错误;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3=8:1,故C正确,所以此题应选D。
16.(2021北京预测试题)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化合物的判断、微观粒子和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图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
4NO + 6H2O,甲为NH3,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乙为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B正确;两种生成物为NO和H2O,它们均由两种元素组成纯净物,都是化合物,故C正确;生成的丙(NO)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即4:6=2:3,故D不正确,所以此题应选D。
17:(2018天津市中考预测试题)在反应A+3B=2C+2D,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克A与一定质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克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
A. 9.6克    B. 8.8克     C. 6.8克    D. 4.4克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克A,生成3.6克D,设反应B的质量为x,根据 A + 3B = 2C+2D
7  3×8
2.8g   x
7:24=2.8g:x  x=9.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的质量为:2.8g+9.6g-3.6g=8.8g,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由以上分析可知,此题应选B。
18:(2020河南省卷)已知镁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8:9,若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比为(    )
A.3:2                                                                       B.4:3
C.1:1                                                                       D.1:2
【答案】B
【解析】镁与稀盐酸反应:
,铝与稀盐酸反应: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一份镁产生一份氢气,
份铝产生一份氢气,得Mg~H2,
Al~H2,假设氢气质量均为2g,则Mg需要24g,Al 需要18g,则镁和铝的比例为24g:18g=4:3。故此题应选B。
19:(2021河北中考预测试题)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人气球,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将药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计算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2)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否遵循质最守恒定律。(空气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0.22g  (2)见解析。
【解析】(1)解:设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
x=0.22g,所以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0.22g;
(2)气球收到的浮力:
,
因为浮力减少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66.19g+0.14g=66.33g,所以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相等,该反应遵循质最守恒定律。
20:(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g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一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样品质量/g
50
50
50
NaOH溶液质量/g
20
40
60
m/g
44.9
49.8
49.8
(1)50g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9.8g ;(2)32%
【解析】(1)CuSO4溶液会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由实验数据可得,实验2和实验3产生沉淀的质量相等,可见50g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49.8g-40g=9.8g;
(2)设:50gCuSO4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50g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9.8g。(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整理提高】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清单,太详细了,中考复习就靠它了!收藏了
九年级化学考点梳理--化学方程式_
【每日一题】中考化学打卡备战(7),期待你的答案!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判断反应物中是否含有某种元素
要学化学首要的是要学会什么,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