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06 质量和密度-(2022-2020)三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6 质量和密度
【2022年】
一、单选题
1.(2022·陕西)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50kg的是(  )
A.一枚硬币  B.一个鸡蛋  C.一名中学生   D.一支铅笔
【答案】C
【解析】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一枚硬币的质量比鸡蛋小,大约为6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一支铅笔的质量在10g左右,所以一名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50kg,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江苏扬州)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左移动游码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答案】C
【解析】
A.在测量物质的质量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A不符合题意;
B.先通过增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再增加20g的砝码,是为了称量20g水的质量,此时不能够移动游码,故B不符合题意;
CD.如图2,指针右偏,砝码盘偏重,说明左边水的质量不够20g,故需要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故C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2·河南)小丽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她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牌的密度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溢出的水的质量
m水=m3-m2
金牌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由
知道,故金牌的体积
 
则金牌的密度为
故B正确。
故选B。
4.(2022·湖北黄冈)学物理、识生活。下列估值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B.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5m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5℃
【答案】B
【解析】
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不是500k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般情况下,成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1m/s,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dm,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2·河北)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只圆珠笔的质量约为500g
B.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5s
D.河北省1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25℃
【答案】B
【解析】
A.一只圆珠笔的质量约为10g,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左右,故B符合题意;
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河北省1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2·福建)国产大飞机C919采用碳纤维材料减轻机身质量,因为碳纤维材料具有较小的(  )
A.弹性  B.密度   C.硬度  D.导热性
【答案】B
【解析】
飞机体积是不变,机身质量减小,根据
可知,飞机的密度较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2·福建)下列对中学生体育运动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m   B.一个实心球的质量约为30kg
C.跑步的速度约为60m/s   D.50米跑的满分成绩约为6min
【答案】A
【解析】
A.初中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2.4m为正常成绩,故A符合题意;
B.一个实心球的质量约为3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跑步的速度约为5m/s,故C不符合题意;
D.50米跑的满分成绩约为7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2·浙江杭州)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20kg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本科学书    C.一辆自行车   D.一辆汽车
【答案】C
【解析】
A.一个鸡蛋60g=0.06k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本科学书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在20kg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辆汽车的质量在1500k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9.(2022·安徽)用托盘天平测量一金属块的质量,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______
【答案】36.6
【解析】
砝码总质量为
标尺分度值为0.2g,游码示数为1.6g,所以金属块的质量为
10.(2022·广西)小杰把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天平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在测量过程中,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答案】  左 61.2
【解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右侧偏重,此时他应该将天平平衡螺母向左移。
[2]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示数为1.2g,物体的质量
11.(2022·北京)小京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先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再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
【答案】  54 20  2.7
【解析】
[1]砝码的质量为50g,游码对应的质量为4g,所以金属块的质量为
m=50g+4g=54g
[2]乙图中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为60mL,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V=60mL-40mL=20mL=20cm3
[3]金属块的密度为
12.(2022·广东)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16g,体积为2cm3,纪念币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可见,这枚纪念币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金=19.3×103kg/m3)
【答案】  8  不是 不变
【解析】
[1][2]纪念币的密度
由于纪念币的密度小于纯金的密度,则纪念币不是纯金制作的。
[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将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不变。
三、实验题
13.(2022·重庆)小晨同学买了一个小吊坠(如图甲所示)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吊坠的密度进行鉴定。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拨动___________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将解去挂绳的小吊坠放在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当最后放入5g的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A.向右移动游码 B.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C.取出5g的砝码
(3)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小吊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先向量筒中加入30mL的水,将重新系好挂绳的小吊坠轻放入量筒中,水面如图丙所示,则小吊坠的体积为___________ cm3;
(5)小晨将测得的密度和表格中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小吊坠可能是___________制作而成的,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测量过程发现,小吊坠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材质
翡翠
和田玉
玻璃
有机玻璃
密度/g·cm-3
约3.3~3.36
约2.95~3.17
2.5
1.18
【答案】  水平工作台 游码  右 C  24  8  和田玉 偏小
【解析】
(1)[1][2]在使用天平前,应进行调零,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拨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
[3]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说明此时天平左端重,右端轻,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4]当最后放入5g的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此时5g的砝码质量过大,故应将5g的砝码取下,移动游码,使得天平平衡,故下一步的操作是取出5g的砝码,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5]由图乙可知,小吊坠的质量为
m=20g+4g=24g
(4)[6]由图丙可知,此时水与小吊坠的总体积为V总=38mL,故小吊坠的体积为
V=V总-V0=38mL-30mL=8mL=8cm3
(5)[7]由
可得,小吊坠的密度为
故由表中数据可知,小吊坠可能是和田玉制作而成的。
[8]在测量小吊坠体积时,绳子未解下,则由排水法测小吊坠体积时,会使得小吊坠的体积测量值偏大,故由
可知,会使得小吊坠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14.(2022·重庆)学习化学后,小明对老师配置的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很感兴趣,于是找来天平、烧杯和量筒进行测量。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的___________处,然后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硫酸铜溶液,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150.4g,再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如图甲),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___________处相平,量筒中液体体积V=_________mL;
(3)再次将天平调平衡,测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如图乙),m2=___________g;
(4)根据ρ=___________计算硫酸铜溶液的密度(用m1、m2和V表示)。
(5)若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量筒时,有部分溶液溅到了量筒的侧壁上,会导致所测溶液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水平 “0”刻度线  左 低  40 102.8 
  偏大
【解析】
(1)[1][2]天平在使用前,应先进行调零,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3]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此时天平左端轻,右端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平衡。
(2)[4]为了使读数准确,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5]由图甲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故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40mL。
(3)[6]由图乙可知,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m2=100g+2.8g=102.8g
(4)[7]由实验步骤可知,倒入量筒中的溶液的质量为
m=m1-m2
量筒中的溶液体积为V,故由
可得,溶液的密度为
(5)[8]若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量筒时,有部分溶液溅到了量筒的侧壁上,则会导致量筒中的溶液体积测量值偏小,故由
可知,会导致所测溶液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15.(2022·天津)小芳发现家中的一串珍珠项链能沉在水底,乐于探索的她想测量这串项链的密度。受到“曹冲称象”故事的启发,她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和足量的水(含取水工具,水的密度为ρ0)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②将项链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体积V2;
请你帮小芳完成实验。要求:
(1)写出步骤②之后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
(2)写出珍珠项链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______。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1]③往大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使装有项链的小桶漂浮在水槽的水面上,并记下水面在小桶上的位置;
④取出项链,往小桶中加水使桶外水面到达所记位置,用量筒测出桶中水的体积
(2)[2]由步骤③④可知,项链的质量等于取出项链后向小筒中加的水的质量
m=ρ0V3
由步骤①②可知,项链的体积
V=V2-V1
项链的密度
16.(2022·湖北黄冈)某实验小组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前,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静止时,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由于天平砝码损坏,实验小组借助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注射器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20mL盐水和20mL水;
②将上述装有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不平衡;
③用注射器向装水的烧杯中缓慢注水,当注入的水为2mL时,天平恰好平衡,如图乙所示。则平衡时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___________g(水的密度为1g/cm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答案】  水平 右  22  1.1
【解析】
(1)[1]将天平调平衡时应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2]由甲图可知,天平的指针向左偏,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3]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
平衡时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为22g。
[4]盐水质量
则盐水的密度
17.(2022·湖南长沙)篆刻爱好者小庆收藏了一枚印章,为了鉴别印章所用石料,他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了印章的密度。
(1)图甲是他在实验室用天平测量印章质量时的场景,请指出他操作的不当之处:___________;
(2)改为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这枚印章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3)小庆把印章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求出这枚印章的密度为___________
【答案】  用手直接拿砝码了(或调节天平时没有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14.4  2.88
【解析】
(1)[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要用镊子拿取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以免砝码粘上汗液导致砝码生锈,从而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应该先把游码先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2]由图乙可知,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左侧对应的示数为4.4g,则印章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示数为14.4g。
(3)[3]由图丙可知,印章的体积为35mL-30mL=5mL,则印章的密度为
18.(2022·山西)山西竹叶青酒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草本健康酒,它以汾酒为基酒,配以名贵药材加工而成。有同学认为竹叶青酒与酒精的密度相同。是这样吗?于是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测量与判断。
(1)把天平放到___________,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___________处,调节___________使横梁平衡。
(2)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②将适量竹叶青酒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竹叶青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④竹叶青酒的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你认为这样测出的竹叶青酒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其他小组的同学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酒精和竹叶青酒,分别测出它们的___________,也能判断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
【答案】  水平台上 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偏大 质量
【解析】
(1)[1][2][3]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4]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将适量竹叶青酒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则竹叶青酒的质量为
m=m2- m1
将烧杯中的竹叶青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则竹叶青酒的密度表达式为
[5]烧杯中的竹叶青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有残留,故测出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
,密度偏大。
(3)[6] 根据密度公式
,体积相同时,质量不同,则两液体密度不同,故其他小组的同学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酒精和竹叶青酒,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也能判断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
【2021年】
一、多选题
1.(2021·山东济南)实践证明,“测体温”、“勤洗手”、“要消毒”及“戴口罩”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对这些措施中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勤洗手”: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s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厚度的为2nm
D.“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质量约为3g
【答案】ABD
【解析】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题意;
B.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故B符合题意;
C.一张消毒湿巾厚度的为2mm,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3g,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为3g,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二、单选题
2.(2021·浙江湖州)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超过2千克的月球岩石及土壤样本,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B.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变
C.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密度变大   D.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
【答案】D
【解析】
A.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不变,故A错误;
B.月球上g比地球上小,由G=mg可知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变小,故B错误;
C.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C错误;
D.月球上不含空气,所以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故D正确。
故选D。
3.(2021·四川成都)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
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
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
【答案】D
【解析】
A.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枇杷的密度,应先测量质量再测体积,因为先测量体积,枇杷上有水,会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故A错误;
B.作用天平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那么枇杷应放在左盘,故B错误;
C.量筒的分度值大,测得的体积精确度会偏低,因为枇杷的体积较小时,读数会有较大偏差,故C错误;
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的体积会偏大,而所测质量为准确值,据
知,测得的密度偏小,故D正确。
故选D。
4.(2021·四川成都)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科普期刊从北京快递到成都,质量不变   B.积木搭建的“城堡”被撞倒,质量变大
C.冰箱里的一瓶矿泉水结冰,质量变小    D.月饼从地球带到空间站,质量变小
【答案】A
【解析】
A.科普期刊从北京快递到成都,只是位置不同,其质量不变,故A 正确;
B.积木搭建的“城堡”被撞倒,形状发生变化,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错误;
C.水凝固成冰,状态发生变化,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C错误;
D.月饼从地球带到空间站,只是位置不同,其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5.(2021·河北)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体温约为37.8℃  B.初中语文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2kg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
【答案】B
【解析】
A.人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语文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左右,故B符合题意;
C.1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15kg,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人脉搏跳动8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1·广东)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m-V图象如图所示,甲、乙密度之比为(  )
A.2:1   B.1:2   C.3:1   D.1:3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当体积为10cm3时,甲的质量是30g,乙的质量为10g,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故选C。
7.(2021·河南)以下是一位中学生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体温约为26℃    B.眨一次眼约用1min
C.质量约为50kg  D.手掌宽度约为50cm
【答案】C
【解析】
A.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题意;
B.眨一次眼约用2s,故B不符合题意;
C.质量约为50kg是合理的,故C符合题意;
D.手掌宽度约为1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三、填空题
8.(2021·湖南长沙)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质量为1731g的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样品容器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封装的。在回归地球的途中,月球样品的质量保持______;航空器能在高空飞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
【答案】  不变 小
【解析】
[1]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所处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月球样品返回地面后的质量不变,还是
m=1731g=1.731kg
[2]航空产品特殊的工作环境,对航空材料的性能要求集中表现在“轻质高强、高温耐蚀”。所谓“轻质高强”是指,要求材料的比强度高,即要求材料不但强度高而且密度小。航空工业有一句口号叫做“为每一克减重而奋斗”反映了减重对于航空产品的重大经济意义。航空器能在高空飞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
9.(2021·海南)用天平测量一个芒果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芒果的质量是__________g。受疫情影响,中考要求入场前对考生进行体温测量,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答案】  82  36.5
【解析】
[1]该芒果的质量是
m=50g+20g+10g+2g=82g
[2]体温计的分度值0.1℃,示数为36.5℃。
10.(2021·江苏无锡)小明在实验室测量饮料的密度。调节好天平后,将装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后,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______g。将烧杯中的部分饮料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再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质量为39g,则所测得的饮料密度为______g/cm3。仔细观察,小明发现在量筒的内壁上有大量小气泡,则他测得的饮料密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79.6 1.015  偏小
【解析】
[1]由图甲可知,天平标尺分度值为0.2g,则标尺上读数应为4.6g,故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
m=50g+20g+5g+4.6g=79.6g
[2]根据题意可知,倒入量筒中的饮料质量为
由图乙可知,量筒分度值为1mL,则倒入量筒中的饮料体积为
V=40mL=40cm3
则测得的饮料密度
[3]量筒的内壁上有大量小气泡,导致测得饮料体积变大,而质量不变,根据
可知,他测得的饮料密度偏小。
四、实验题
11.(2021·重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在2021年3月出上了大量文物,如图所示是其中的金面具残片,文物爱好者小张和小敏同学制作了一个金面具的模型,用实验的方法来测量模型的密度。
(1)小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______,此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线的左侧,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好后小张将模型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水平平衡,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模型的质量为______g;
(3)小张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三个步骤:
①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5g;
②用细线拴住模型并______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处做标记;
③取出模型,用装有40mL水的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______处,量筒中的水位如图丙所示;
(4)旁边的小敏发现取出的模型粘了水,不能采用量筒的数据,于是测出图乙③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5g,小敏计算出模型的密度为______g/cm3;
(5)若只考虑模型带出水产生的误差,则实验过程中模型带出水的体积为______cm3,小敏计算出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  零刻线(或标尺的左端或标尺的零刻线) 右  84  浸没 标记  8.4 2  相等
【解析】
(1)[1]天平使用前应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线的左侧,依照左偏右调的原则,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3]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刻度值,则物体质量
m=50g+20g+10g+4g=84g
则模型的质量为84g。
(3)[4]用细线拴住模型并浸没在水中,使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
[5]取出模型,用装有40mL水的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标记处,使加入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
(4)[6]加入水的质量
m水=155g-145g=10g
物体体积
物体密度
则模型的密度为
(5)[7]由丙图可知,量筒中倒入烧杯中的水的体积
则实验过程中模型带出水的体积
则实验过程中模型带出水的体积为2cm3。
[8]小敏计算的是由初始位置到标记处的水的体积,不会受到模型带出水的影响,小敏计算出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等。
12.(2021·山西)小伟在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台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______;
(2)纠正上述错误后,小伟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小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cm3。
(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水平 没有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52  20  2.6×103 偏大
【解析】
(1)[1][2]天平调平的基本操作: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2)[3]天平读数:砝码+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得出矿石质量为52g。
(3)[4]量筒读排水法体积,得出矿石体积为20cm3。
[5]矿石的密度
(4)[6]溅出水导致矿石体积偏小,测得矿石密度偏大。
13.(2021·山东临沂)2021年初夏,我市部分山区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种植的大樱桃喜获丰收,小明想知道大樱桃的密度,他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____________后,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测量大樱桃的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后,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____________,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大樱桃的质量为_________g。
(3)用细线拴住大樱桃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丙所示位置。接着将大樱桃提出后,量筒中的水面下降到60mL刻度线处,则大樱桃的体积为________cm3,大樱桃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4)小明所测大樱桃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答案】  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取下5g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 10.4  10 
  小于
【解析】
(1)[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平衡螺母前,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2)[2]测量质量时加入最小的5g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说明砝码的总质量较大,接下来的下来的操作是取下5g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3]大樱桃的质量为
m=10g+0.4g=10.4g
(3)[4]大樱桃的体积为
V=70cm3-60cm3=10cm3
[5]大樱桃的密度为
(4)[6]大樱桃提出后,会带出水,导致测得樱桃体积偏大,根据
,密度偏小。
14.(2021·福建)科学选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小华想测量稻谷种子的密度,具体做法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适量稻谷种子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m1=______g;
(2)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其体积V1为300 mL,将上述种子放入量筒中,种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和种子的总体积V2=______mL;
(3)种子的密度ρ=______g/cm3,与真实值相比ρ偏______,理由是______;
(4)小华经过反思后改进了实验方案:将量筒中种子倒出,用纸巾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后,再次测得种子总质量为m2,则种子密度ρ=______。(用ρ水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  153 400  1.53  大 种子浸没水中,由于吸水,测得其体积偏小 
【解析】
(1)[1]稻谷种子的总质量
m1=100g+50g+3g=153g
(2)[2]由图可知,此时水和种子的总体积为400mL。
(3)[3][4][5]种子的密度
因为稻谷会吸水,所以测得其体积偏小,质量准确,根据
,密度偏大。
(4)[6]种子吸水质量为
吸水体积
种子密度
15.(2021·江苏宿迁)在探究活动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指针在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此时应该将______向______调节;
(2)天平平衡后,将适量水倒入玻璃杯,放于天平左盘,使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玻璃杯和液体总质量为______g;
(3)小明在液面位置作上标记,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读出水的体积V=______cm3;
(4)按小明的操作方法,测量出的水的体积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小明认为接下来不用量筒,也可测量液体密度,他将另一种液体倒入玻璃杯至标记处,并放于天平左盘,右盘中砝码质量不变,只将游码向右移动至示数改变了
m时,天平平衡,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用已知量的字母V,
m、ρ水表示)。
【答案】  平衡螺母 右  70 50  偏小  ρ水+
【解析】
(1)[1][2]指针左偏,重心偏左,需要把平衡螺母右移。
(2)[3]玻璃杯和液体总质量为
m=50g+20g=70g
(3)[4]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水的体积为50cm3。
(4)[5]无法把所有液体都倒入量筒,所以体积偏小。
(5)[6]将另一种液体倒入玻璃杯至标记处,两种液体体积相同,将游码向右移动至示数改变了
m时,质量增大了
m,可得
解得
16.(2021·江苏淮安)小明通过实验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使用天平和量筒时,应将其放在___________台面上。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4)向量筒中放入金属块时,若操作不当使水溅出,将导致密度测量值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水平 54
20 2.7  偏大
【解析】
(1)[1]使用天平和量筒时,为了测量和读数准确,应将其放在水平台面上。
(2)[2]天平读数为砝码数加游码数,故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
m=50g+4g=54g
(3)[3][4]由图乙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
V=40mL-20mL=20mL=20cm3
故金属块的密度为
(4)[5]向量筒中放入金属块时,若操作不当使水溅出,则会使得金属块的体积测量值偏小,将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大。
17.(2021·山东德州)小强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强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所指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3)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
,由此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
(4)若他先测小石块体积,再测小石块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左 D  54  20 2.7×103  大于
【解析】
(1)[1]使用天平之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由甲图可知,天平指针向右偏转,所以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2]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该砝码质量太大,则应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故选D。
(3)[3]由图乙可知,小石块的质量为
m=50g+4g=54g
[4]小石块的体积
V=80mL-60mL=20mL=20cm3
[5]小石块的密度为
(4)[6]他先测小石块体积,再测小石块的质量,小石块沾有水,质量较大,由
可知测得的密度大于真实值。
18.(2021·山东青岛)测量液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调节好天平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101g;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则V=________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m2,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m2=_________g;
④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kg/m3。
【答案】  将游码调至左端零刻线处 60  38 
【解析】
(1)[1]天平使用前应将游码调至左端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2]图乙量筒读数为视线对准凹液面底端,则读数为60ml,即60 cm3。
[3]天平读数为游码加砝码的总质量,即
m2=20g+10g+5g+3g=38g
[4]则液体密度为
=
【2020年】
一、单选题
1.(2020·江苏常州)劳技小组在实验室用1份体积的水和3份体积的纯酒精充分混合面成消毒液。已知ρ水=1×103kg/m3,ρ酒精=0.8×103kg/m3,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
A.恰好等于0.8×103kg/m3   B.略微小于0.85×103kg/m3
C.恰好等于0.85×103kg/m3    D.略微大于0.85×103kg/m3
【答案】D
【解析】
已知两种液体的体积和密度,可以得到两种液体的质量,也就是混合液体的总质量,总质量与总体积之比是混合液体的密度;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设一份的体积为V,因为
,所以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3ρ酒精V,所以混合液体的总质量为
m合=m水+m酒精=ρ水V+3ρ酒精V
混合液体的总体积为
V合=V+3V=4V
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两种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略小于4V,
因此混合液体的密度略大于0.85×103kg/m3。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和分子动理论的应用,知道分子间存在间隙,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2.(2020·江苏扬州)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密度关系
B.a的密度是b的两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
D.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
,它的密度不变
【答案】D
【解析】
AB.由图象可知,当
则a、b、c的密度分别为
所以三者的密度关系
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
,故AB错误;
CD.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所以将b的质量减半,b的密度不变,还是
;将c的体积增大到
,它的密度不变,还是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2020·河北)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mm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
C.正常人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
D.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答案】C
【解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一支新2B铅笔略大于此数值,在18cm=180mm左右,故A项不符合实际;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左右,故B项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C项符合实际;
D.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6℃,故D项不符合题意实际。
故选C。
4.(2020·山东青岛)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答案】D
【解析】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根据公式
讨论可知,密度变小,A错误;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体积变大,由公式
讨论可知,密度变小,B错误;
C.粉笔是固体,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也相应的减小,密度不变,C错误;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不变,由公式
讨论可知,密度变大,D正确。
故选D。
5.(2020·山东青岛)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答案】D
【解析】
A.书本的长度是一定的,可以通过刻度尺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
B.橡皮的质量是一定的,可以通过天平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
C.鹅卵石的体积是一定的,可以通过量筒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
D.早中晚气温有差别,人的体温也因此有一定的差别,所以不能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去平均值,减小误差;只能多次测量某个时刻的体温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6.(2020·广东)如图所示,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天平平衡时,放在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
【答案】  2.12  34
【解析】
[1]由甲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的长度为2.12cm。
[2]由乙图知,游标的分度值为0.2g,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三、实验题
7.(2020·山西)山西老陈醋采用82道传统固态发酵工序酿造而成,与勾兑醋有着本质的不同。小明在实践活动中调查了它们的药用价值和作用,并设计实验测定它们的密度进行比较。请帮助他完善以下实验方案。
(1)把天平放在__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的状态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直至横梁平衡;
(2)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老陈醋,测出烧杯与老陈醋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一部分老陈醋倒入量筒中,测出老陈醋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烧杯与剩余老陈醋的总质量
.则老陈醋的密度
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测出勾兑醋的密度。
(3)请你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______。
【答案】  水平台 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物理量
老陈醋
勾兑醋
【解析】
(1)[1][2]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3]根据题意知道,量筒中老陈醋的质量为
所以老陈醋的密度为
[4]表格中应该有测量的物理量:
烧杯和老陈醋的总质量
,量筒中老陈醋的体积
,烧杯和剩余老陈醋的质量
求得的物理量:
量筒中老陈醋的质量
,老陈醋的密度
设计表格如下表:
物理量
老陈醋
勾兑醋
8.(2020·江苏无锡)小红利用托盘天平(最大测量值200g。分度值0.2g),量筒,水、食盐,烧杯、白纸、滴管、勺子等器材配置盐水,步骤如下:
(1)调节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平螺母向__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为称量出2g盐,小红先将一张白纸放在天平左盘上,仅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游码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白纸的质量为______g;接下来,应该先将游码移至______g处,再用勺子向左盘的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并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2g盐全部倒入烧杯中(假设加盐后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为______
(4)小红发现可以用实验中的天平和烧杯制作“密度计”。她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然后在烧杯中加水,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 g,并在水面位置处做好标记,如图乙所示。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为方便使用该“密度计“,小红做了如下的使用说明:
①图丙中横坐标表示m,纵坐标表示待测液体密度
。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
图象,并在坐标轴上标出
的最大值______。
②理论上,该“密度计”可以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______g/cm3的液体。
【答案】  右 0.4  2.4 1.04 
  0.004
【解析】
(1)[1]由题意可知,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且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由“右偏左调,左偏右调”的规则可知,应将平螺母向右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2][3]由甲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白纸的质量为0.4g,要称量出2g盐,可以先将游码移至2.4g处,再用勺子向左盘的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4]水的体积
,由
可得,水的质量
则盐水的质量
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
(4)[5]由题意可知,空烧杯的质量
,然后在烧杯中加水,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则烧杯内水的质量
烧杯内水的体积
,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则液体的体积
,则烧杯内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密度
所以待测液体的密度
与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的关系为一次函数,当烧杯内没有液体时
,液体的密度
,当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时,液体的密度
,当托盘天平称量达到最大测量值
时,液体的密度最大,即
,则
图象如图所示:
[6]由托盘天平的分度值
可知,该“密度计”可以鉴别液体质量的差异为
,则该“密度计”可以鉴别密度差异
9.(2020·江苏扬州)某学习小组利用空矿泉水瓶、烧杯、量筒、剪刀、记号笔、细线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
测量了一块小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步骤:
A.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
(如图1);
B.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将石块放入剪下的矿泉水瓶内,使矿泉水瓶漂浮在烧杯中,并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如图2);
C.取出矿泉水瓶,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__,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如图3);
D.再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放入量筒中,此时总体积
(如图4)。
(2)小矿石的密度表达式
__(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3)由于矿泉水瓶有质量,会导致小矿石密度测量值__,有同学指出只要在步骤C进行适当修改就可以,该同学修改的内容是__。
【答案】  标记处 
  偏大 取出矿泉水瓶,取出小矿石,再把矿泉水瓶放入烧杯中,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解析】
(1)C[1]取出矿泉水瓶,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标记处,则矿石的质量等于量筒倒入烧杯中水的质量,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矿石的质量为
再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放入量筒中,此时总体积
。矿石的体积为
(2)[2]矿石的密度为
(3)[3][4]由于矿泉水瓶有质量,瓶子有重力,当瓶子在水中漂浮时,瓶子和矿石的重等于瓶子排开水的重力,瓶子和矿石的总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计算时把瓶子和矿石的质量误认为是矿石的质量,导致矿石质量测量值偏大,密度偏大;取出矿泉水瓶,取出小矿石,再把矿泉水瓶继续放入烧杯中,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10.(2020·广东广州)据说某电子秤可测液体体积,小明进行以下两个实验,验证这种说法是否真实。
实验一:实验过程如图,质量为50.0g的水,该秤显示的体积为50.0mL;
实验二:质量为50.0g的油,该秤显示的体积也为50.0mL;
结合水、油的密度,小明发现该秤可以测出水的体积,不能测出油的体积;
小明猜想:该电子秤不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
利用该电子秤和某种液体(
未知),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猜想是否正确______(若需要,可补充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小明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______。
【答案】  不正确 ①将某种液体倒入该电子秤的容器内,读出该秤显示的体积为V1;
②在容器上与液体凹液面相平的地方做出标记,并把该液体完全倒出,然后向容器内加入水至标记处,读出该秤显示的体积为V2;
容器内水和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V2是容器内水的体积,则液体的体积也为V2,所以小明的猜想是不正确的。
【解析】
[1][2]小明的猜想不正确,判断依据如下:
①将某种液体倒入该电子秤的容器内,读出该秤显示的体积为V1;
②在容器上与液体凹液面相平的地方做出标记,并把该液体完全倒出,然后向容器内加入水至标记处,读出该秤显示的体积为V2;
容器内水和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V2是容器内水的体积,则液体的体积也为V2,所以小明的猜想是不正确的。
11.(2020·重庆)小张发现外婆家的盐蛋咸味适中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刻度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图甲),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m0=_______g
②向烧杯中倒人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0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图丙),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_______,读出体积V=_______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ρ=_______g/cm3
(3)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盐水的密度偏大,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密度。
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8g/cm3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为为80.0g(图甲);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得杯、盐水,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g(图乙);
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0g(图丙)。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_______g/cm3,若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g左右,则以上步骤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  零 右  32.0  相平 20  1.15 1.1  偏大
【解析】
(1)[1]调节天平水平平衡前,需将游码调至零刻度线处。
[2]指针偏左,需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①[3]砝码总质量为30g,游码示数为2.0g,测得m0=32.0g。
②[4]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实现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5]由丙图可知,示数为20mL。
③[6]根据密度公式得
(3)③[7]由图甲可知,合金块质量为80.0g, 图乙得此时合金块、盐水和溢水杯的总质量为100.0g,则此时溢水杯和杯中盐水质量为20.0g;图丙可知,加满盐水后总质量为31g,则加入盐水的质量为11g。此时加入盐水的体积等于合金块的体积,即
则盐水的密度为
[8]测量值比真实值大1g,则甲、乙、丙图的真实值分别为79.0g、99.0g、30.0g;图乙溢水杯和杯中盐水质量仍为20.0g,则丙图中加满盐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加入盐水的质量为10g。此时
盐水的实际密度为
故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12.(2020·广东)受“曹冲称象”的启发,小明在家利用量筒、碗、水盆和足量的水(密度为ρ水)、油性笔等,测量小玻璃珠的密度,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步骤④补充完整):
①如图甲,取一定数量的小玻璃珠放入空碗中,再把碗放入盛有水的水盆中,用油性笔在碗外壁上标记水面的位置;
②如图乙,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③如图丙,取出碗中所有的小玻璃珠并放入量筒中,记下小玻璃珠和水的总体积V2;
④如图丁,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内,直到标记处与碗外水面 ______ ,记下量筒中小玻璃珠和剩余水的总体积V3。
完成下列填空(选用V1、V2、V3和ρ水,表示以下物理量):
(1)小玻璃珠的总体积为V= ______ ;
(2)小玻璃珠的总质量为m= ______ ;
(3)小玻璃珠密度的表达式为ρ= ______ ;
(4)在不改变实验方法的前提下,请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______ (示例:在同等容积的情况下换用碗口面积较小的碗)。
【答案】  相平 
 
 
  换用分度值更小的量筒
【解析】
④[1]如图丁,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内,直到标记处与碗外水面相平,记下量筒中小玻璃珠和剩余水的总体积V3。
(1)[2]小玻璃珠的总体积为
(2)[3]图丙与图丁中量筒所测的体积差值即为丁图碗中水的体积
小玻璃珠的总质量与丁图碗中的水质量相同,即为
(3)[4]小玻璃珠密度的表达式为
(4)[5]换用分度值更小的量筒,可提高测量精度。
13.(2020·江苏南京)现有一瓶饮料,小明用托盘天平、烧杯和已知密度为ρ0的金属块测出了饮料的密度ρ。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 ______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读数如图所示,为 ______ g;
(3)把金属块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饮料,使金属块浸没在饮料中,在烧杯液面位置做好标记。测出此时总质量为m2;
(4)取出金属块,放在台面上。往烧杯中倒饮料,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 ______ 的总质量为m3;
(5)ρ= ______ (用符号表示),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测量结果 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82.4  瓶和饮料 
  不变
【解析】
(1)[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2]由图可知,金属块的质量
m1=50g+20g+10g+2.4g=82.4g
(4)[3]往烧杯中倒饮料,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瓶和饮料的总质量。
(5)[4]金属块的体积
V金=
往烧杯中倒入饮料的体积
V饮料=V金=
往烧杯中倒入饮料的质量
m饮料=m3+m1-m2
饮料的密度
[5]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不会影响饮料到达标记处时的质量,由
可知饮料的密度会不变。
14.(2020·山东临沂)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选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______cm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______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______(选填“纯酒精”或“水”)。
【答案】  右 B  40  62 0.9  纯酒精
【解析】
(1)[1]调节天平在水平台面上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2]天平平衡后,把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砝码盒中没有质量更小的砝码,需要向右移动游码,故选B。
(3)[3]此时酒精面对应40mL处,量筒内酒精的体积
V=40mL=40cm3
(4)[4]由图丙可知,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
50g+10g+2g=62g
(5)[5]量筒内酒精的质量
m=98g-62g=36g
酒精的密度
=0.9g/cm3
[6]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偏大,需要让酒精的密度减小,根据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知,应该向杯中加入适量的纯酒精。
15.(2020·江西)【实验名称】用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是小普同学设计的两种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你认为方案______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______;
【进行实验】小晟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相关物理量,计算出了石块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实验片段: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右调节______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②在左盘放被测小石块,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下图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③读出小石块的质量。
【实验数据】测出所有相关物理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内,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石块的质量m/g
①______
②______
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
【答案】  一 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沾上水,测得石块的质量偏大  水平 平衡螺母  移动游码 水的体积V1/cm3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cm3
【解析】
[1][2]由图可知,方案一中先测石块的体积,后测量石块的质量,这样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沾上水,测得石块的质量偏大,导致石块的密度偏大。方案二中先测石块的质量,后测量石块的体积,这样石块密度的误差较小。
①[3][4]调节托盘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②[5]左盘放被测小石块,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左,说明质量较小,需要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
[6][7]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表格中需要有水的体积V1/cm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cm3。
16.(2020·北京)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74g;
(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答案】  122 60  0.8
【解析】
(1)[1]如图甲所示,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右端在2g处,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00g+20g+2g=122g
(2)[2]如图乙所示,量筒分度值为2mL,液柱上表面在60mL处,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V=60mL=60cm3
(4)[3]由实验步骤(1)(3)可知倒入量筒中的液体质量为
则液体的密度
17.(2020·福建)在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把托盘天平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______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将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如图乙,待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g;
(3)将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内,液面位置如图丙,则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为______mL。称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2g,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4)小明提出另一种测量待测液体密度的方案,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和两个烧杯。简要步骤如下:
①分别往两个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和待测液体;
②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F1;
③将挂着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F2;
④将挂着的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未接触烧杯),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F3;
⑤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 (用ρ水及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答案】  零 右  82 50  1.2 
⋅ρ水
【解析】
(1)[1][2]实验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图中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3]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待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总=50g+20g+10g+2g=82g
待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82g。
(3)[4]如图乙所示, 量筒的分度值为1 mL,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50cm3。
[5]量筒内液体的质量
m=82g−22g=60g
液体的密度为
ρ=
=
=1.2g/cm3
待测液体的密度为1.2g/cm3。
(4)[6]由题知,金属块在被测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F浮=F1−F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F1−F3=ρVg
所以
V=
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 F1−F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F1−F2=ρ水Vg
所以
V=
因为金属块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和浸没中水中的体积相等,所以
=
则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ρ=
⋅ρ水
18.(2020·河南)郑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
当放入最小的5g 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 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______ g;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______ 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______ kg/m3;
(2)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计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 ______ (选项“偏大”或“偏小”)。 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______
【答案】  将 5g 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  62.4 20  1.12×103  偏大 ②③①④
【解析】
(1)②[1]当放入最小的 5g 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证明砝码过重,需要将 5g 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2]如图甲所示,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③[3]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④[4]石榴汁的密度为
(2)[5]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桥中的石榴计有残留,会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小,最终密度偏大。
[6]为减小误差,可先测烧杯和液体的质量,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体积,再测出烧杯的质量,把步骤调成②③①④即可。
19.(2020·安徽)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砝码盒中常配备的砝码规格有∶100g、50g、20g、10g、5g。现要测量一物体的质量(约为70g)。
(1)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________。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答案】  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取下5g砝码,向右缓慢移动游码
【解析】
(1)[1]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游码未归零,且指针偏右,故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但5g砝码为可用的最小砝码,故接下来的操作是取下5g砝码,向右缓慢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教版初三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基础知识归纳
高分宝典: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突破方法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2014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汇编-质量与密度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及练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教师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