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微案2 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抓住标志,翻译落实

复习任务
 通晓文言常用特殊句式,形成翻译中的“句式意识”。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题干表述(翻译)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2

新高考Ⅰ卷

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固定句式(奈何)

①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均放在翻译中。

②文言句式考查频率不及实词、虚词高,且带有随文命题特点。考查何种句式也是如此。

新高考Ⅱ卷

①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②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①省略句(与之语)

②固定句式(何……乎)

全国

乙卷

①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

②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①固定句式(奈……何)

②定语后置句()

2021

全国

乙卷

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状语后置句(以法)、判断句()

2020

新高考Ⅰ卷

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被动句(为……所)

知识图要

前备知识——固定句式

一、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

句式标志

翻译格式

奈何

何如

奈……何

如……何

若……何

怎么/怎么办/怎么样

为什么

把……怎么办

对……怎么样

何故

怎么/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以

为什么/怎么会

凭什么……/根据什么……

何所

所……的是什么

孰与……与……孰……

跟……比较,哪一个更……

二、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

句式标志

翻译格式

何……哉(为、也、也哉)

怎么能……呢

为什么要……呢

还要……干什么呢

何……之有

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如之何

怎么能……呢

()……哉(乎、耶、邪)

哪里……呢

难道……吗

怎么……呢

()庸……乎

安……哉()

哪里……呢

难道……吗

不亦……乎

非……欤

不也……吗

不是……吗

()……耶(乎、哉)

哪里……呢/难道……吗

顾……哉

难道……吗

三、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

句式标志

翻译格式

何其

一何

多么/何等

怎么那么/为什么那么

直……耳

惟……耳

只不过……罢了

只是……罢了

四、表示揣度的固定格式

句式标志

翻译格式

无乃……乎

恐怕……吧/只怕……吧

得无()

……耶()

大概……吧/恐怕……吧

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

其……欤

岂不是……么

庶几……欤

或许……吧

活动一 掌握判断句和被动句

()判断句:是为副词加者也,另有直接判断句

判定判断句的方法有二:一是看外在语言标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词“皆”“诚”“则”“乃”“必”“非”等。二是从特征入手,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破灭之道”就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

“是”字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偶尔有作判断动词的。例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也”才是判断标志词;“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为被动句,为判断句。其他三组均为判断句。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B.秦,虎狼之国

C.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D.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答案 D

解析 D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被动句:为所见于被意念

判断被动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为”“为……所……”或“……为所……”。

②“于”或“受……于……”。

③“见”或“见……于……”。

④“被”字。

(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含有被动意,所以单凭标志词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

(3)巧借“添”“变”二法。

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

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终必不蒙见察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答案 D

解析 D项为状语后置句。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为状语后置句;中的字不表被动,而是表示对我怎么样

活动二 掌握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

()倒装句

倒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主谓倒装。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相比较而言的,因此首先要知道现代汉语的标准句的语句结构,再看文言文的句式特点。

1宾语前置句:疑问否定之是标

判断宾语前置句,主要看标志。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标志:①否定词——不、莫、未等;②代词——之、余、吾等。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标志:①疑问句;②疑问代词——何、安、焉等。

(3)用“之”“唯……是()”“是”作标志,如“句读之不知”“唯你是问”等。

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形:一是介词宾语前置,如“一言以蔽之”;二是“自”字前置,如“秦人不暇自哀”等。

(1)下列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 D

解析 AC两项均为作标志将宾语前置。B项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不然,籍何以至此

答案 B

解析 B项为一般句式。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为固定句式,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组均为宾语前置句。

2.定语后置句:之者有者加而者

定语后置句都有一定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如:马千里

(2)中心词++定语+,如:郑人买履

(3)中心词++定语+,如:缙绅能不易其志

(4)中心词++定语,如:仰观宇宙

另有数量短语作定语,常常后置,如:军书十二卷

(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苟以天下之大

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答案 D

解析 D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

(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铸以为金人十二

C.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答案 D

解析 D项为一般句式。

3.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于以在后作补语

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最常见的标志词是介词“于”“以”“乎”,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况:

(1)+宾语,如:千里之行,始足下

(2)+宾语,如:生吾前

(3)+宾语,如:申之孝悌之义

[特别注意] 翻译状语后置句时,一般要把介宾短语提到谓语动词前,有的则不能提前,有的可提前可不提前,关键要看是否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状语后置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为国以礼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答案 D

解析 D项为一般句式。

(2)下列各句中,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介宾短语不能提前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辇来于秦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答案 C

解析 应译为

4.主谓倒装句:感叹疑问只两种

主谓倒装在文言文中不多见,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感叹倒装,谓语后常有语气助词,一般用逗号隔开。如:甚矣,汝之不惠!二是疑问倒装,充当谓语的多是疑问词。如:谁为哀者?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主谓倒装的一项是(  )

A.贤哉,回也

B.渺渺兮予怀

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答案 D

解析 D项为被动句。

()省略句:主谓宾语加介词

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一般省略的是主语、宾语、介词。此外,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还有省略谓语。识别省略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瞻前顾后”,看有无主语省略。所谓“瞻前顾后”,是指在理解句意时要注意该句前后的语境,因为主语可能会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如《捕蛇者说》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就承前省略了主语,补充出来,即“()黑质而白章”。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

(2)借助成分分析,判断有无省略。有些文言句子的谓语动词后面直接带了宾语,尤其是处所性宾语,这时就需要考虑宾语前面是否省略了介词。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军”为动词,而“函陵”和“氾南”均为处所名词,所以前面应该省略了介词“于”。

1.下列各句中,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沛公军霸上

C.掭以尖草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案 D

解析 A前蒙后省略主语。B后省略介词C后省略

2.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③竖子不足与()谋。

④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⑤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固定句式(固定结构):陈述疑问反问加揣度

固定句式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组合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根据表达语气和表达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

(1)表陈述语气:“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有所”(有……用来……的人、事、物)、“无所”(没有……用来……的人、事、物)等。

(2)表疑问语气:“何如”“如(奈、若)……何”,均译作“把()……怎么办”。

(3)表反问语气:①“何(奚、曷)()……为”“何……为”,可译作“还要……干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

②“不亦……乎”(不也是……吗)、“何……之有”(有……呢)、“庸……乎”(难道……吗)

(4)表揣度语气:“无乃(得无)……欤()(莫非/该不会……吧)

对下列固定句式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①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②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③孰与,译为“与……一起”

④奚以……为,译为“凭什么……呢”

⑤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呢”

⑥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

答案 C

解析 表比较,应译为……比,谁……”表反问,应译为哪里用得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项练习
人教版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 句式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
【文言文】高中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
高考文言文阅读 3 句式和活用 板块(考题)精练
文言文不用愁,文言文必考题型解答技巧专题之特殊句式的类型和判断方法高中语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