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17 | 记忆中15岁那年发生的事情(3)| 自由书写6

1-315 |记忆中15岁那年发生的事情(1)|自由书写4

连队的战士来自四川、河北霸县、深县、石家庄,山东青岛,内蒙呼市、包头、河南新乡、山西长治、天津、北京的较多,每个地区的人都有些独特的个性,但普遍有较强的老乡观念。

后门兵们主要还是为了回避当时的上山下乡政策,以子承父业的名义参军入伍的,多数人员都有部队的背景关系。年龄在13到17岁之间,而正常入伍的年龄要求是18岁。有个山西的13岁小兵在班里与另外一个13岁的经常性地吵吵闹闹打打闹闹。天气晴朗时,偶尔还能看到他们尿炕的被褥。

虽说这些兵年龄不大,但都知道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做各种勤务。一天,晚上下了大雪,早5点,其他人还在熟睡,他悄悄地爬起来到外面,默默地扫雪,直到大家起床。

当时部队的伙食标准是每天0.49元。每日会有一顿粗粮:玉米窝头或小米饭,偶尔还会有高粱面做的暗红色的肉丝钢丝面,非常好吃。米饭馒头算是细粮,吃馒头的时候就省去了主菜只配咸菜吃了。冬天的主要菜是萝卜、土豆、大白菜,这三种菜好保存,放在很大的地窖里,可以保存一个冬天。新兵由于训练量大,吃的油水少,总是感到吃不饱,一顿饭吃个八两一斤的那是常事。副连长看到这帮能吃的战士,常说这个月配给的粮食又不够吃了,杀头猪吧,等他们肚子里有油水了,就能少吃点。很多年后回忆,那个时候吃的饭菜在感觉上胜过后来的山珍海味。

战士每个月发有津贴,第一年每月6元,第二年每月7元,然后依次是8元、10元、15元、20元。如果以每天0.49伙食费做参照,6元相当于12天的伙食费标准。

当兵3年可以主动或被动要求复员了,每年上级都会下达复员指标,连队根据工作表现工作需要确定战士去留。由于大多数战士来自农村,不愿意复员,都想着积极进步多干几年。入党后提干是很多人的努力目标。

新兵见了老兵一律叫班长,新兵一年后也是老兵了,老兵的优越感是明显的,叫新兵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刚到部队时,要给军装缝领章,那时的领章是个中间有一层塑料片的红布片,不是纯布的。他每次洗军装时要把领章拆下来,觉得很麻烦,就自作聪明地买了八个按扣,费了极大的力气,把它们分别缝在了领章和衣领上,全连也就他的领章特殊,比别人的高一块,还不好看。

第一次洗军装时,由于是斜文布的,厚而结实很难洗。冬天冰冷的水浸湿了衣服沉甸甸的,用了两个小时。那时太认真,一丝不苟,后来想通了,洗就比不洗强,领章也不用每次摘下来了。不那么计较后,衣服也就洗得快了。多年后,他做家务也是这个想法了,做了就比不做强,不要求完美,多做勤做就能保持干净整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说《缘为兵》【三三〇】寂寞营房又沸腾
【国庆特刊】刘正年 我是一个兵(连载)
老战友,还记得在部队时的“四不敬礼”和“三手”吗?
那年代部队的衣、食、住、行。
【原创】内蒙古|贺成宽:难忘军中“八大怪”与顺口溜
熄灯号丨难忘军帽上的红五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