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肺癌的中医解读”

肺癌属于中医学的“肺积”、“痞癖”、“咳嗽”、“息贲”、“咯血”、“胸痛”等范畴。

中医学古典医籍中对此病早有类似相关论述,《黄帝内经》中认为肺癌是:“虚邪中人,留而不去,由表及里,居留日久,息而成积。”《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变,內痛引肩项,身热脱破。”《难经·第五十六难》中记载:“肺之积名曰息贲……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

《景岳全书·虚损》示:“劳嗽,声哑,声不能出或喘息气促者,此肺脏败血,必死。”及《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中说的更为清楚:“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恃,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可见古人对此病早有认识。

中医学认为,肺癌的形成主要是正气先虚(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致使邪毒乘虚而入犯肺。性质上属“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肺肾阴虚或肺脾气虚;标实多由痰浊、热毒、淤血为患。故在治疗中“扶正祛邪”、“标本同治”是至关重要的,扶正可提高或调解人体免疫功能,扶植和增强免疫防御系统,抑制或杀灭癌细胞。扶助正气能有效的祛除邪气,邪去则正自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空气环境污染,烟草大量使用,有害物质的接触,虽然是形成肺癌的主要因素,但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改变有密切关系。如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低于正常人;而久咳、久喘导致的肺气亏虚,肺阴耗伤更与免疫功能减退有关。

临床经过手术,放化疗治疗,对机体的骨骼、肝、胆、脾胃等脏腑功能的负面反应毕现,因大量耗伤气血、津液,则气阴两虚之症愈加凸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疲劳竟是肺癌危险信号,小小茶方补肺气,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肺癌肺功能不好的多吃羊肺膳   中医学有...
效方治疗肺癌 t
纵隔型肺癌的中医治疗法
肺癌中成药第一名!!
肺癌中成药第一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