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色 | 馆藏元明钱塘风铜释迦牟尼成道像
钱塘风格之极致

因“一色”坐落于杭州,每每总愿以“东南名郡”自称,更着意于在这隽永的钱塘郡,赴一场杭州人文之约。

钱塘,即杭州。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一般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柳永《望海潮》中的钱塘是杭州。

隽永的钱塘郡,记录着古往今来杭州的美。杭州作为世界一流城市,南宋时,人口已有西方最繁华的威尼斯十倍。 大运河开凿后,多元文化碰撞,成为“东南第一州”,展示着运河文化的开放兼容。繁华精致的杭州府,商栈不亚于同时期的伦敦。 多方商贸往来,各地方言杂糅,南北融合的味道,从南宋初期延续至今。广为人知的富春山水,让人一不小心跌入江南的旧画卷里,传递着江南水乡的文化。

钱王射潮,是钱塘江的传说,传承了钱塘人不畏挑战的精神,大气开放如大同世界,如滚滚钱塘潮,浸润在浙江人的筋骨里。可以说,历史的选择让钱塘成为了诗韵风流的东方古城。

而佛教的流传更是如此。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纪初发源于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以无常和缘起思想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的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很快得到流行。佛教造像始自印度贵霜时代的犍陀罗,在印度各地不断完善,之后才传向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在这漫长的传播过程中,造像随各地域的风格几经变迁,直到中华思想的融入,佛像在雕刻上才显现出灿烂的光芒,由此便产生了佛教造像艺术。随着藏传佛教的逐步发展成熟,这一类型的造像制作也逐步变多,并且在元元末明初达到第一个高峰,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件作品,便是这一时期的一件代表性作品。

款识:岳妙惠发心永远供养  钱塘陈以德造

说明:释迦牟尼,古印度释迦族人,佛教创始人。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者,民间信仰信徒也常称呼佛祖。

此尊铜释迦牟尼佛面相饱满方正,五官刻画清晰,棱角分明,双眉间点白毫,双目微闭,大耳垂肩,温和端详。佛头发髻造型较为锐尖,上施些微蓝绿色,顶宝珠。身披佛衣,纹饰层迭有致,其上錾刻细密的花纹。在严谨地遵循佛像度量经的同时融入了自然的写实之风,再现了2500多年前佛陀战胜魔罗证得佛果的伟大瞬间。

所穿佛裙亦雕刻精美,莲花底座莲瓣分布稀疏,每颗皆宝实粒大,满布一周。宗教审美与中原传统宗教文化兼具,倍添一种特殊的唯美氛围。底座一处印刻“岳妙惠发心永远供养  钱塘陈以德造”,清晰隽永。整尊造像端庄大气,铜质坚实莹润,无论是开脸、螺发、衣饰和手印、台座均体现出钱塘地区造像艺术的高超艺术表演力,不失为一件极具特色的元代金铜造像之佳作。

款识:岳妙惠发心永远供养  钱塘陈以德造

历史背景:据史料记载,元明推崇藏传佛教,为免一派独大,采取“众封多建”的手法,使朝廷中央与西藏取得更广泛的联系。施政重心为宗教笼络政策,对西藏上层僧侣广行封赏,而作为赏赐礼物的宫廷造像,在元明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间扮演极为重要的产物。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以见悟本性之清净智慧,为世人传授般若正法。

眼前此尊卫藏地区寺庙时期的14世纪释迦牟尼佛成道造像,洋溢着青春年少之风采,笑颜在眉间流转,令人仿佛回到那两千五百年前,列于有情无情的听法众生中,沐浴在其熠熠的佛光下,法喜充满,圆满自在。

佛陀以全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佛时,以右手触地降伏魔王的手印被称为“触地印”或“降魔印”。这个成道时的形象,或称佛陀菩提伽耶成道像,则是佛教图像学最为重要的造像之一。

佛陀成道的塑像于7到12世纪之间流行于东印度,形成帕拉(或称波罗)风格的释迦牟尼成道像,并渐次向周边传播。

比尊造像的开脸与身姿明显受到尼泊尔造像風格的影响,可类比美国诺顿西蒙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13世纪尼泊尔释迦牟尼佛成道像。

美国诺顿西蒙艺术博物馆收藏     十三世纪  尼泊尔精美造像

细细端详,此尊造像气质安详愉悦,脸庞圆润年轻.顶上螺发规整.供奉绀青古朴而清晰;眉眼细长,眼睑微垂,眼部雕刻极其精细,刻嵌痕印明显,足见匠师对此尊造像的用心;鼻挺、唇微抿,似在专注倾听众生之苦;而容舒泰,面部五官小巧生动。长垂双耳近乎齐肩,颈項上三道横纹,双肩平整,肩宽腰圆,身躯挺拔.四肢修长、劲健,整体比例匀称协调。

左手腹前结「禅定印」,右手过膝施“触地印”,金刚跏趺坐姿,手心与足底皆刻以金刚轮。身着坦右肩式袈裟,衣着贴体,刻花细致。与2017年纽约佳士得十三/十四世纪铜鎏金宝冠释迦牟尼相比较,可见二者皆有宽肩细腰,挺拔躯干、四肢比例修长的身形、以及贴体的袈裟表现,应为同一时期作品;在衣缘处錾刻精美的缠枝花卉纹。以上这些特征分别反映出佛教造像艺术在民族化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讲究人物造型与服饰搭配的整体艺术效果。相较而言,此尊释迦牟尼像更具青春盎然气息,更显纯净无染,喜乐无畏。

佳士得香港春拍西藏鎏金铜嵌银释迦牟尼坐像

此像胎体厚重,雕塑洗炼简洁、生动传神,具体呈现出当时西藏地区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与造像铸造工艺。造像的胸臂健硕但无强烈的肌内感,特别是佛陀圆润的手臂及厚实的双手,柔软弹性的青春肌肤表现的栩栩如生。

就艺术风格而言,此造像很大程度继承了印度本土造佛陀成道像的风格。

佛陀成道像的精妙之处,在于从降魔的玢怒禅定的平和中寻找那平衡点。此尊造像震慑人心,乃因其将佛陀降服邪魔、沉思顿悟的理念赋予一副纯净无染而恬静真挚的孩童面容。从弯曲的脚趾到柔美的手指,都传达出一种充满活力的平衡感。此尊造像合金铜铸造,通体哑光但质感天成、色泽沉静。整尊造像造型大气,主尊造型古朴,虽无太多繁杂的纹饰,通过对肌肉的刻画和袈裟纹饰的写实化处理,使得佛陀像于古朴中透着一种大度的气概。

整尊造像工艺精湛、制作考究,展现出浑厚的雕塑之美,应当由十四世纪大型宗教寺庙作为佛教珍品而供奉之。

根据小编所掌握的资料,存世的造像主要为红铜(鎏金)以及银制,涉及题材并不广泛,此尊铜像,是目前已知为数极少的元明时期释迦牟尼造像,为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同时,这尊造像亦展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与工艺之美,是一件值得关注与追寻的优秀之作!

文:小粒姐

图:疯子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嘉靖鎏金佛像的特征有哪些?嘉靖铜鎏金释迦牟尼佛赏析
世界馆藏级佛像惊现翰海2008秋拍
【大象视界】民间流通最巨大、最震撼康熙铜鎏金佛惊现嘉德秋拍
佛陀—智慧的觉者
中国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图集(上)
信仰永恒,铜鎏金,释迦牟尼佛造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