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南十大传统民居,你知道吗?


海南十大传统民居

海南最早的移民大多由闽南迁移而来,早期民居体现出深厚的闽南风格。随后,大量海南人前往南洋谋生,带回了其南洋文化,海南民居又随之融入了东南亚风格,不仅影响了传统民居形式,带来了新的民居形式——骑楼。多元建筑元素交融是海南民居最大的特点。


1
疍家渔排民居



“渔排”是海南疍家民居的典型样式之一,是疍家人在延续传统水居船屋、临水吊脚屋(也叫“疍家棚”)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生产和生活需要建造的,也是现代疍家人为了适应水上养殖而修建的集养殖、捕鱼和居住为一体的民居样式。


主要分布:陵水新村、三亚红沙等地。

代表建筑:陵水新村港内郭石桂渔排和黎孙喜渔排。


2
崖州合院民居


崖州合院民居是琼南沿海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形式,其建筑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受闽南民居和广府民居的影响,结合了琼南地区的常年干热、雨季有暴风雨的气候特点,形成独具琼南特殊的接檐式民居。


主要分布:乐东至三亚等市县沿海汉族村落。
代表建筑:乐东黄流镇陈运彬祖宅和九所镇孟儒定旧宅。


3
火山石民居



火山石传统民居多始建于明清时代,历史背景浓厚,不过现存的火山石民居大豆经过翻新。火山石传统民居院落沿用竹筒屋布局特征,即短面宽,长进深,两户间形成长巷,多排并列形成村。建筑风格受海南琼北传统民居、多风雨的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形成以火山石为主体建材的热带风情建筑。


主要分布:海口西南羊山地区、定安、澄迈北部以及儋州市木棠镇、峨蔓镇。

代表建筑:海口旧州镇包道村侯家大院和遵潭镇湧潭村蔡泽东宅。


4
多进合院民居


多进合院并没有脱离大陆传统民居的基本格局,仍然延续了大陆传统民居中常见的合院式空间布局。多进合院式传统琼北民居的基型是由正屋、横屋、路门院墙等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主要分布:琼北地区均有分布,存量较多。其中以文昌、琼海、海口地区的自然村最为集中。
代表建筑:文昌富宅村韩家宅。


5
南洋风格民居



这种风格民居的基本型都是建立在传统琼北民居基本型的基础之上,只是外观装饰、某些空间布置、构件、规模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变化,形成具有琼北特色的南洋风格传统民居新形式。


主要分布:琼北地区部分村庄,存量较少。
代表建筑:文昌文成镇松树村松树大屋和会文镇欧村林家宅。



6
骑楼民居


南洋风格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所谓骑楼,描述的是其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


主要分布:琼北地区,存量较多。

代表建筑:海口骑楼和文昌铺前镇胜利街骑楼。


7
客家围屋民居



命运多舛但却拥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客家人来到海南岛并居住于此,形成了当地的客家文化,而儋州客家围屋则是这些文化在物质空间上的生动体现。


主要分布:儋州东南部地区,以和庆镇、南丰镇范围为主。
代表建筑:儋州南丰钟鹰扬围屋和南丰海雅林氏民居围屋。


8
军屯民居


军屯民居是儋州市西北部地区独有的民居形式,其院落布局呈现出典型的中原四合院布局形式,经过时代演变,民居的建造也开始与儋州西北部地区的环境相结合。


主要分布:儋州西北部地区。

代表建筑:儋州王五陈玉金宅和王五谢帮约宅。


9
黎族船型屋民居

船形屋,是富有黎族特色的传统住宅,也是黎族最古老的居屋。船形屋又可称船形茅屋,因状似倒扣船只而得名。黎族人称其为“布隆亭竿”或者“布隆篝峦”,意为“竹架棚房子”。


主要分布:黎族居住地区

代表建筑:东方市白查村船形屋和俄查村船形屋。



10
黎族金宇星民居



随着黎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接触的增多,逐渐吸收了汉人的房屋建造技术,村寨中古老的“干栏”式住宅建筑越来越少,而代之以结构、材料都与过去有较大不同的仿汉式金字顶房屋。


主要分布:黎族地区均有分布,白沙润方言区和保亭及陵水赛方言区较为集中。

代表建筑:昌江王下乡洪水村金字屋和初保村金字屋。



关注[ 海南80后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岸生活杂志:海南十大传统民居
凝结在历史中的海南建筑
海南深度玩法抢先收藏,走过一次就上瘾!
海南唯一黎族干栏式民居建筑村落
海南传统建筑 连接过去与现在
海南骑楼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