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明天》:麻木冷漠揭穿社会的阴冷,孤独无助抨击人性的懦弱
userphoto

2022.11.16 辽宁

关注

绝望只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曾诞生了许许多多的人物特征,有麻木不仁的社会看客,也有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更有荼毒生灵的刽子手;在他塑造的人物形象中往往包含着两面性,既包含着社会的丑陋性,同时也包含着人性的丑恶。在《阿Q正传》

《孔乙己》《祥林嫂》之中塑造主人公形象回想起来依旧是历历在目。

在哪个动荡的时代里,社会环境复杂、人心险恶、世态炎凉都已然成为常态。人人自保,岌岌可危,相互猜忌,自欺欺人,麻木不仁,世态炎凉,欺软怕硬等等都是社会现实,更是人性的弱点。

《明天》是鲁迅先生在1919年10月在《新潮月刊》中首次发表的。故事讲述了发生在鲁镇上在特定的“三个晚上两白天”这个时间段的故事,故事围绕着主人公寡妇单四嫂子失去自己的儿子宝儿这个事件展开全篇的事件叙述。

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描写,展示了一副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单四嫂子丧夫之后,恪守妇道,“夫死从子”,把儿子看做自己的希望。三岁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

在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的时候,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之流在唱小调,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慢条斯理,不紧不慢。而同是妇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妈,也终于被证实并非出于真情。至此被作者一再称之为有古风的人们,在办丧事时,凡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无异于雪上加霜。

封建主义社会卫道士的形象分析

红鼻子老拱:形象丑陋。但凡有红鼻子的人,都是长相粗陋、谈吐不端之人。老拱可能就是作者笔下鲁镇人对一些闲散老男人的统称。

小混混。从文中可以阅读得到,在鲁镇的夜晚不到子时大多数人就已早早睡去,只有两个地方是亮着灯火的,一个便是咸亨酒楼,有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等社会的混混再次通宵达旦的在饮酒,阴阳怪气的在哼着小调;一个便是单四嫂的家。由此可见红鼻子老拱就是一个市井混混,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社会寄生虫。

蓝皮阿五:阴险。但从一个蓝子便知道阿五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蓝色在戏曲脸谱描绘中表示刚强阴险,此刻蓝皮的形象与蓝色脸谱的形象有完全的切合点。

赖皮。同时,“蓝皮”与“赖皮”谐音,证明蓝皮阿五本身就是个实实在在的赖皮,如果不是赖皮的话,也不会三更半夜酗酒不回家;

下流痞子。在单四嫂抱着宝儿去何小仙家诊治归来的途中,一个孤独无助的女人在人困马乏之际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人能帮助他一把的时候,蓝皮阿五便出现在了单四嫂身旁,略带几份“侠气”,他便瞅准颜色伸出了他的咸猪手,将手伸进宝儿和单四嫂的乳房之间,明目张胆的趁人之危,大张旗鼓的揩油,流氓、下贱皮子的形象跃然而出。

善于伪装。宝儿离世后需要办理丧事,由于单四嫂仅有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个铜钱都被何小仙一次简单的诊疗盘剥一空了,棺椁、纸钱等一切物资都需要资金,此时蓝皮子阿五就主动担保:“很愿意自告奋勇”,但当被安排他去抬棺材时就恶狠狠的咒骂王九妈是“老畜生”……。这个形象或许就是当时社会上最为肆意妄为的那一帮狗腿子,欺软怕硬,为虎作伥的典型代表。

何小仙:庸医。何小仙在诊脉的“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其实是一个庸医。而在“单四嫂子的心里却暗暗纳罕,计算宝儿的命该有救了。”可是这位小仙的回答玄而又玄。

嗜钱如命。单四嫂仅有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个铜钱,没想到叫何小仙的几句说辞和两剂中草药盘剥得一干二净,最终宝儿的命没有被搭救过来。

王九妈:卫道士。王九妈是一个道士般的人物。单四嫂子颤栗着像敬菩萨一样问她:你老见多识广,给看看孩子吧。她那两声半屁响半敷衍地“唔”,足见其也是冷漠的“忘救”派里的人物。后来又不许阿五抬棺材,还掰着手指头计算收敛的程序,可见她是一个相当正统的卫道士。

吸血虫。她带头搜刮了单四嫂子仅有的值钱东西“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的银簪”,他们银两照收,全不顾一个贫弱者的生死存亡。后面她给单四嫂子煮饭,那不过更加重了单四嫂子的负担。这又足见人情如纸薄。

单四嫂:单四嫂是一个寡妇,在丧夫的多年里,她恪守妇道与宝儿相依为命,日夜纺纱织布获取微薄的收入。她总幻想“明天”会变好,但什么都不做,只是“希望”“乞求”上帝就能显灵吗。单四嫂子是一个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人,在封建伦理纲常下幼小的儿子成了她精神世界的唯一支柱,在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单四嫂子内心的孤独和空虚,她是那么的孤立无援。

“明天”意味着“希望”还是“绝望”

人们通常都会认为“昨天”意味着过去,代表着回忆;“今天”意味着现在,代表着当下;“明天”象征着未来,代表着希望。

“明天”真的是希望吗?人们常说:“我们永远不知道灾难和明天,究竟哪一个先到来”。我们总是憧憬着未来,总觉得“明天”会更好。

单四嫂子两年前便守了寡,现在连唯一的儿子也离开了她。在宝儿离开后,单四嫂子陷入了深深的孤寂之中。她一方面在盼望着“明天”,一方面又在惧怕着“明天”。

明天她将何去何从呢?一个靠纺棉为生的悲苦寡妇,旁边咸亨酒店的老拱们对她虎视眈眈,蓝皮阿五的占有之心更是人尽皆知,“明天”到了,她将如何与这肮脏又冷漠的社会抗衡?要么堕落,要么灭亡,单四嫂子无路可走。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活在梦中,而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屋子太大太静”不过是单四嫂子太过孤独寂寞罢了,社会告诉她要三从四德,所以她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是却无人告诉她子死又该从谁呢?明天又该怎样去生活,或许做好的答案就是她的人生结局。

到底是谁葬送了“单四嫂”生存的希望

为什么单四嫂子最后会无路可走?究竟是谁毁灭了单四嫂子?

首先,单四嫂子毁于社会的人情冷漠。那是一个弱者欺负弱者、底层压迫底层的年代,人们无知且冷漠。何小仙毫无医术却居高临下、草菅人命;王九妈倚老卖老,以热心之名实施害之实;蓝皮阿五更是对单四嫂子虎视眈眈,恨不得宝儿早日入土,以铲除自己非礼单四嫂子的“障碍”。

在这个社会里,无人愿意帮助单四嫂子,甚至无人理解单四嫂子。她注定是悲哀的,是痛苦的。因为周围人们的冷漠,更凸显了单四嫂子的孤独。无人能理解她的孤独,也无人愿意理解她的悲哀。

其次,单四嫂子毁于自我无知。单四嫂子是个“粗苯”的女人,是导致宝儿离开人世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单四嫂子没有将希望寄托于无用且无情之人,或许她不会如此凄凉。

正因为她的“粗苯”才有了让蓝皮子阿五有了可乘之机,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中间,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单四嫂子便觉乳房上发了一条热,刹时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

另外,单四嫂毁于社会的世态炎凉。俗语常说“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捶”,同样的道理,真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畸形的社会现状,在这样一个丑陋的社会里盘踞着像“红鼻子老拱、蓝皮子阿五、何小仙、王九妈”这样一群嗜血如命、草菅人命、爱钱如命的封建卫道士们的高压盘剥和无情打压,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寡妇不死又能怎样。

阅读结语

鲁迅在《狂人日记》结尾时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孩子是民族的希望,是时代的希望,在这个吃人的年代,或许还有从未吃过人的孩子?可是《明天》的希望又在哪里?代表希望的“宝儿”三岁便去世了,这正是意味着希望的破灭。

鲁迅用冷静客观的笔调,批判了世人的冷漠与愚昧,通过小人物的悲哀串起了社会的悲凉。“明天”在哪里?与其说象征着“希望”,倒不如说象征着“绝望”,因为生的希望已然破灭,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获得新的重生希望吗,才会拥有真正的明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
鲁迅《明天》赏析
鲁迅小说《伤逝》,内容简介,以及赏析。
暮光
《伤逝》给我们的思考
鲁迅《明天》《《呐喊》自序》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